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发现货船编队

第三帝国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发现货船编队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当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主要靠声呐来搜索周围的情况,而当浮出来的时候,就可以靠雷达了,而且现在的核动力潜艇,排水量巨大,有充足的空间,所以在指挥塔的上方,早就部署好了雷达,现在在浮出水面之后,雷达也开始了工作,对周围的海空进行搜索。

对潜艇来说,最怕的就是敌人的水面舰艇和反潜飞机,而现在有了搜索雷达,可以尽早地发现各种情况。

雷达和声呐都在工作,搜索着周围的海面,同时,潜艇也开始继续向南航行。

两个小时之后,天色已经渐渐发白,在北极圈内,这个时节正是极昼的时候,如果在北极点上,那将会一直长亮,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昼不断地向着外面推移,当到达夏至的时候,极昼就会推移到北极圈上,这是能扩大的最大的范围了。

在现在这个时期,北极圈还不是24小时的白天,但是黑夜也已经很短暂了。

太阳斜斜地照着北极圈,迎着朝阳,可以看到北冰洋的海水上,漂浮着那么多的浮冰,而潜艇,就在浮冰之间航行着。

这艘潜艇在建造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外壳的坚固性,它采用了克虏伯最新研制的高强度钢材,可以轻松地下潜到三百米深的海底,同时,也考虑到了北极的环境。

在需要的时候,它能直接顶破北冰洋的冰层,上浮上去,所以,现在的这些浮冰,即使撞击过来也不用害怕。

“听到低速螺旋桨噪音。”就在这时,声呐兵首先发现了目标。

不断漂浮的浮冰,限制了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的信号搜索,在声呐指明了方向之后,雷达也终于捕捉到了几个模糊不清的反射亮点。

“注意,下潜到潜望镜深度,准备战斗!”

在这个地区,航行的都是苏联的船只,或者是美国人的船只,而己方这次到来的目标,就是要对美国人的商船展开偷袭!

六千吨的核潜艇,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就仿佛是一条大鲨鱼,下潜进入了海水之中,在海面上,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潜望镜。

站在指挥塔的潜望镜前面,奥托在不断地观察着海面,同时,己方的潜艇,也在以10节的航速向前航行。

由于采用了七叶螺旋桨,同时在表面铺设了德国研制的第一代的消音瓦,这条潜艇的静音性能相当良好,以10节速度航行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被美国的声呐设备发现。

在穿过了重重浮冰之后,终于,奥托利用自己的潜望镜,看到了远处海面上的目标,顿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呼吸都要急促起来了。

航母?

那直通甲板的布局,那侧舷的舰桥,肯定是航母,没想到,第一次出航,就逮住了这样的大家伙!

这是一个船队,足足有十几条的货船在海面上航行,那艘航母是奥托首先注意到的,而等到继续靠近之后,他能看得更清楚了。

的确是航母,但是,并不是排水量几万吨的攻击航母,这应该属于护航航母,不过,它并不是一条,足足有三条护航航母,在和其他的货船一行。

对此,奥托是知道些内幕的。

当初德国向美国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订购了一批集装箱货船,等到德国接收过来之后,就改造成为了航母,或者说不用改造,直接就能当航母用。

后来,随着和美国关系的交恶,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突然发现,需要一款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护航航母,这种时候,他们找到了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在视察了之后,尼米兹和罗斯福都拍板了,海军下了几十条的订单,让这种船只大量生产。

这就是美国人的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在此之前,哪怕是轻型航空母舰,那也是改建自战斗舰只的,但是,护航航空母舰却是由商船改装而来,所以虽然说的是航母,排水量可能有上万吨,但是它根本就无法参与一线战斗,没有任何装甲防护,没有先进的损坏管制,看起来像航母,但是只要挨一发就废。

所以,这种航母主要用于为商船护航。它们一般是在运输船队前方展开,用舰载机侦察、攻击潜艇,或引导水面舰只实施攻击。护航航空母舰除护航外,还时常担负运输船的角色。

现在,这三艘护航航母和其他的货船一样,都是承担运输的任务的。

马尼拉湾号,第六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尾部的蒸汽机在隆隆作响,在北冰洋,恶劣的气象条件,让每一个人都得小心翼翼。

舰桥上,拉尔夫-戴维森上校正站在这里,用望远镜望着远处。

海面上,不断地有浮冰飘过,他们要尽量避开那些大块的浮冰,避免发生碰撞。

好在现在一天之中几乎有二十个小时都是亮着的,可以让他们几乎一直在白天里航行,只是这样的航行,让人更加地疲惫不堪。

“我们可是海军,是要去打仗的,但是现在,我们却成了海上吉普车。”此时,在舰桥的另一个位置,大副米切尔望着甲板上密密麻麻的p-39战斗机,不由得发起了牢骚。

现在,美国海军最大的敌人是岛国海军,岛国海军在太平洋上肆虐着,连美国海军都避其锋芒,每一个海军军官都渴望着战斗,却不是跑来当运输船,给苏联人运输武器弹药!

在德国人控制了北海之后,美国甚至不得不冒险开辟了北冰洋航线,从阿拉斯加出发,一路沿着苏联的北部沿海边界,运输到白海,在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卸下物资。

这个角色的转变,让很多人都不适应。

听到这话,拉尔夫扭过头来:“现在帮助苏联,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必须要让苏联坚持住,拖住德国人,如果苏联失败了,那我们将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局面,想想吧,我们现在连岛国都对付不了,如果再应付大西洋上的德国海军,我们必败无疑。”

海军暴兵是需要时间的,美国必须要帮助苏联拖住德国,这个观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