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恃无恐

第三帝国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恃无恐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历史上,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总共坦克也不到四千辆,而且最强大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数量严重不足。

而现在呢?德国的进攻队伍,已经有两万多辆坦克,而且是以黑豹3坦克为主力,虎式坦克为精锐,攻击力和以前相比,那是大大地提高了。

以前的时候古德里安不愿意,因为他手下的部队就那么多,而现在呢?中路军的配备是最强大的,它有两个坦克集群,其中第二装甲集群下辖3、17、18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军,总计大约3800辆作战坦克。

第三装甲集群下辖7、14、20、12、19装甲师,党卫军第2装甲军,总计大约5089辆作战坦克。

古德里安要南下,那是因为他敏锐地看到了战机,曼施坦因可能也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不会提,因为曼施坦因会认为那是他的耻辱。

古德里安只要派南部的第二装甲集群过去,近四千辆的坦克,几十万的强大的军队,足以和曼施坦因现有的部队完成合围基辅的任务了。

而古德里安手里的第三装甲集群,照样可以继续前进,苏联人现在匆匆地在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的一线布置的几道防线,几乎都是二线部队,战斗力是很差的,古德里安靠着他的一个装甲集群,五千辆坦克,足能完成了。

这样,合围了基辅守军,消灭了他的侧翼的威胁之后,第二装甲集群迅速回援,还可以赶上围攻莫斯科的战斗。

同时,还有强大的北路军团,也在向莫斯科挺进,古德里安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也是兵力部署的原因。

德国最强大的是中路集团军,而苏联最强大的是西南集团军,所以古德里安才会一路势如破竹,而曼施坦因则不断地遭遇麻烦。

希瑞克当然知道古德里安这么提议不是为了所谓的战功,而是真正地为了帝国考虑,既然一切都毫无危险,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下达命令,在中路集团军群拿下斯摩棱斯克之后,第二装甲集群迅速南下,协助曼施坦因,一起围歼基辅守军!”

随着这个命令的下达,基辅守军的命运,也就注定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会有德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后方,他们所谓的第聂伯河天堑,那就是一个绝对的笑话。

“在乌克兰的占领地,迅速地恢复交通,改建宽轨铁路,让我们的工程队创造新的奇迹,尽早地把铁路铺设好,给我们的前线输送足够的补给。”希瑞克继续说道:“在此之前,我们可以使用我们的运输机进行运输,增加补给。”

中路军打得很猛,那也是因为有那条宽轨铁路,物资运输很方便,南路困难很多,这种时候,己方强大的空中运输力量,也需要参与进来了。

希瑞克不知道,随着己方的军队的调动,居然还成功地废掉了苏联的一员大将。

虽然遇到了困难,总体上看,德国依旧是在进攻之中的,而对面的苏联人,也在为了他们的生存,用尽了他们一切力量。

罗伊-福克,从上千米的空中没有降落伞就跳了下来,这几乎是必死的情况下,他却幸存了下来,罗伊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了几天之后,身体好转,就开始跟着其他人一起,对苏联飞行员进行培训,而首先的任务就是和苏联的空军专家们的会议。

“这几天,我们已经对这款飞机进行了试飞,在中低空,我们发现p-39飞蛇战斗机的性能的确不错,但是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这样一款只能称霸低空的飞机,我们最大的威胁,是德国人的高空轰炸机,如果他们再向我们的城市投掷那种可怕的炸弹,我们需要能阻挡才行。”

空军科学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拉布金,向着在场的美国人说道:“我们需要高空战斗机,这款飞机的发动机,能不能改进一下,装上增压器,让我们的飞机可以飞到一万两千米的高空。”

这几天的试飞,他们更加坚定了这种观点,这款飞机超过六千米,飞行性能就下降得相当严重,继续向上飞,只能慢慢地耐着性子爬升,已经没有任何的实战价值。

听到了对方的抱怨,在场的美国专家们就纷纷摇头:“不行,后面的空间太小了,没有位置布置增压器。”

对美国来说,由于没有了成熟的梅林发动机来研究,美国在高空增压器方面也没有彻底吃透,现有的带增压器的飞机,给美国自己的飞机装备还不够呢,怎么会给苏联人。

给苏联人的,都是美国不要的,作为剩余物资给苏联人的,虽然不能高空,但是不是说所有的飞机都在高空啊,那些斯图卡,那些hs-129,不都是在超低空飞行的吗?你们可以打那些啊。

看到这里要冷场,罗伊在一旁打趣:“我本来还以为,你们该抱怨飞机的舱门呢,在空中无法打开,根本就无法逃生。”

罗伊想要以自己的美国人的幽默,来缓解眼前的尴尬:“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像我这么幸运的。”

但是,他开的玩笑没有用,在场的萨福诺夫只是短短地回答了:“那个舱门的确有些另类,不过我们不在乎。”

不在乎?罗伊比较好奇地问道:“为何?”

“因为我们是不会跳伞的。”萨福诺夫说道:“只要我们驾驶飞机上天,就没有想过要活着下来,哪怕就是撞,也要把敌人的飞机给撞下来。”

现场更加沉默了。

对美国人来说,发生在大洋彼岸的这场战争,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虽然美国和岛国已经爆发了战争,毕竟是在海上的,波及面并不广。

而在苏联,战争已经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生死的考验。

他们的战斗意志是坚定的,这样的飞行员,是值得尊重的,他们赢得了美国方面的赞赏。

“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找艾利森公司要来这种发动机的资料,说不定我们可以在苏联给它们加上增压器。”终于,美国方面的一名专家表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