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解决穿甲弹问题

第三帝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解决穿甲弹问题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决定了它的速度不会太高,但是它的垂直起降,让它不用借助专用的跑道,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而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一款真正合格的直升机面世,而在希瑞克的推动下,直升机的改进,终于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来。

这些天来,希瑞克一直都在忙于指挥东线的战争,对他来说,主要负责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由下级指挥官确定,不会进行过多的干涉,而且他也相信自己手下的这些猛将,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就在直升机视察完毕,对直升机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之后,希瑞克还没有返回自己的堡垒,就得到了又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

“希瑞克元首,我们的穿甲弹无法打穿斯大林坦克的原因找到了。”负责军工生产的阿尔伯特-施佩尔说道。

在前线的战斗中,德国的新式坦克威风凛凛,一路攻城略地,而苏联人的主力t-34,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落后的产物,只能靠海一般的数量来抵抗了。

但是,苏联人的新式的斯大林坦克,却让德国的坦克兵们相当的惊讶,德国的王牌武器,次口径穿甲弹,对这种坦克居然是无效的。

好在从战场上,他们缴获了一辆几乎完整的斯大林坦克,立刻就输送回了后方,送给亨舍尔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火炮专家们进行研究。

“他们的坦克炮塔倾角太大了。”作为军方的代表技术专家,克尼波坎普也跟着一起参加了分析,此时,在亨舍尔公司的射击场内,通过高速摄像机的拍摄然后回放,克尼波坎普进行细致的分析。

以前的t-34,只是普通的倾斜装甲,而现在的斯大林坦克,简直将这种倾斜发展到了极致,成为一个可怕的乌龟壳。

乌龟壳内部狭小的空间,对大块头的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哪怕就是苏联人,也开始找一些小块头来当坦克兵了。

而现在,这种半球形的乌龟壳,越往上,倾角越大,简直就是个最流畅的避弹外形。

这样,当穿甲弹飞过来的时候,就和打水漂一样,直接就被弹飞了,发生了严重的跳弹。

同时,这也能解释得通先进的次口径穿甲弹无效,但是以前使用的钝头穿甲弹,却能够有不错的效果,因为钝头穿甲弹具有转正效应,可以将倾角减小,甚至变成垂直射入。

但是这种炮塔铸造的太厚了,己方的钝头穿甲弹,又无法从正前方击穿它,就这样,苏联人的这款坦克,给德国的技术人员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看来,只能是将我们的105毫米坦克炮装上了。”一名技术人员说道:“88毫米坦克炮无法击穿的,105毫米坦克炮绝对没问题。”

德国的坦克炮的研制,是按照75,88,105这样的顺序来升级的,现在德国主力的是88毫米坦克炮,但是对105毫米坦克炮的预研,早就开始了。

“不行。”谁知,这个提议却迎来了阿尔佛雷德的反对:“我们的105毫米坦克炮,还属于机密,尤其是其中的希瑞克元首提出来的电渣重融钢和身管自紧等工艺,我们还没有彻底地掌握,现在还不能推出来,尤其是,我们的军队大量装备88毫米炮,如果直接换成105毫米,我们产量不足,也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主力坦克炮换口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88毫米坦克炮还有很大的潜力,怎么能遇到一小点的波折,就换新的坦克炮?

德国的思路可不是刷口径。

看看斯大林坦克,使用122毫米炮,口径是大了,威力也不小,但是呢,携弹量太少,装填太慢,根本就不适合坦克使用。

“是的,我们最好在穿甲弹上进行改进,这点困难,是不会难倒我们的。”克尼波坎普说道:“有关坦克炮弹对斯大林坦克的射击失利分析,我建议立刻递交给了希瑞克元首,我相信,我们的元首一定会给我们提供更合适的思路的。”

这简直就是不敢相信的,在场的火炮专家,面对问题束手无策的时候,居然是想着请己方的元首来解决问题,这简直就是他们的耻辱。

但是,他们引以为荣,他们的元首是无所不能的,当初次口径穿甲弹就是希瑞克元首提出来的,使用弹托的方案,简直就是颠覆了他们的认识,他们都是老专家了,但是对希瑞克元首的佩服,那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现在遇到了问题,他们无法解决,希瑞克元首肯定也有办法。

办法当然是有的,就在他们已经连续开了两天的会议,商讨解决的时候,希瑞克元首的指示终于过来了。

指示是用电报发过来的,字数不多,只有短短一行:

改进尾翼结构,减少弹体自转。

拿着这个指示,克尼波坎普狠狠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真是太愚蠢了,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案,己方怎么没有想到?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为何会产生跳弹?和对方的炮塔结构有很大关系,倾角大,炮弹是斜着打上去的,导致很容易被弹飞,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

就是炮弹在自转。

自转会让炮弹稳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发明,当初火枪最开始使用的时候,一百米外就飞了,而有了膛线之后,子弹自转,弹道会无比的稳定。

之后,一直到现在,不管是枪,还是炮,几乎都是有膛线的,利用自转来稳定。

钝头穿甲弹的时候还没什么,毕竟弹体粗大,而现在的次口径穿甲弹就不同了,它的本质是脱壳穿甲弹,弹体细长,旋转起来,稳定性反而会降低。

直径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物体在转速一样的前提下,越长就越不稳定,现在,随着德国的火炮专家想要进一步增加长径比的时候,这个缺点已经开始凸显了。

而另一方面,当它和对方的炮塔接触的时候,弹头旋转太快,更容易被弹飞。

找到了这个原因,改进的方案就有了。

减小弹体自转,这样就能够减小跳弹的几率,立刻按照这个思路试制!

后世就是这样的原理,脱壳穿甲弹,都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因为后世几乎都是滑膛炮了,炮管内没膛线,炮弹出去,全靠尾翼来稳定,和弓箭差不多。

但是,七八十年的,北约主力的还是105毫米的线膛炮的,这种炮发射的同样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这种尾翼,在飞出去之后,就是帮助减小自转的,将几十万转分的转速降低到几千转分。

其实,滑膛炮发射的尾翼稳定穿甲弹飞行时并非不旋转,尾翼的偏转角能够赋予弹芯一个旋转力,弹芯的旋转速度大概有几千转分。

可见,几千转每分钟是细长弹体最好的旋转速度,既保持了稳定性,又降低了跳弹的可能。

(还有滑动弹带的说法,华东之雄接触的不是很多,希望熟悉的大大解惑,又搞了两章技术性的,希望各位大大不要厌烦。)

既然思路已经有了,接下来,那就开始试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