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艰难的起飞(二)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艰难的起飞(二)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第一架的佩-8轰炸机,仅仅从机场上起飞,拉起来还不到一千米高,就摔下来了,无线电里面传来的声音,让其他的飞机上的人员沉默了。

后面的第二架的佩-8轰炸机上,亚立山大-塔枯宁大尉打破了寂静:“2号机请求起飞。”

此时,第一架的轰炸机坠落的地方,已经燃起了一团大火,虽然是柴油发动机的,但是也不代表着不燃烧,坠落下来之后,撞击产生的热量,足以让飞机燃烧起来,即使不燃烧,掉下来,人员也没有幸存的可能。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作为军人的使命,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务。

“立刻起飞。”

耳机里面传来了命令,他推动油门杆,放松刹车,这架佩-8轰炸机,在跑道上滑跑,然后拉了起来,冲向了黑暗的夜空之中。

一架,又一架,似乎是前面的那架轰炸机的坠毁是给他们践行一样,后面的轰炸,没有发生意外,十一架的佩-8轰炸机,都正常地起飞了。

在佩-8轰炸机起飞之后,就是第三梯队了。

和佩-8轰炸机中队相比,后面的第420轰炸机团第1中队的yer-2机群的起飞,绝对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当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开始辉煌起来之后,意大利的各个党派都遭到了打击,之后,意大利的gc党员罗伯托?l?巴蒂尼,不得不离开意大利,来到了苏联。

作为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他造出了性能优良的全金属单鸥翼双发机stal-7。

这种飞机本来是作为客机来设计的,但是强大的载弹量,让它简直天生就有一副成为轰炸机的好胚子。

于是,对这款飞机的改进在迅速进行,这是由叶莫拉耶夫设计的,几乎原封不动的采用了stal-7的机翼,对半硬壳式机舱进行大改,增加了弹仓,驾驶员座舱向左开启,机头加装玻璃以便投弹手观察操作。为改善炮塔射界,stal-7的单垂尾改为双垂尾并外倾5度。

去年这种飞机首飞成功,之后量产,并重新命名为yer-2。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种飞机应该算是相当成熟的飞机了,只可惜,苏维埃的发动机技术,一直都是不过关的,这款改进出来的轰炸机,依旧面临发动机的问题。

1100马力的克里莫夫m-105r型十二缸v型液冷发动机。相比飞机的起飞重量来说,这种发动机的功率不够大,同时更让人腻歪的是,这是一款低空发动机。

说得更简单点,还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增压器,当高度增加之后,发动机就因为进气不足而功率骤降,根本就不能进行正常的运转了。

这种飞机因为气候条件十分敏感,所以必须在低空直面敌方的防空火力和战斗机拦截。

同时,飞机巨大的载弹量加重了操控面载荷,以致纵向与横向稳定性都不太好。而功率不足的m-105型发动机则显著延长了起飞滑跑距离。

现在,第一架的轰炸机上,亚立山大-莫洛德斯基中尉开始了艰难的起飞。

两侧的发动机发出轰鸣,他推动操作杆,轰炸机开始向前滑跑,因为装载了太多的炸弹,他必须要将油门的功率调整到最大。

第二座火堆,从他的飞机旁边一闪而过,接着,就是第三座的火堆。

而就在第三座火堆已经过去了之后,他的飞机,依旧没有拉起来。

在土质跑道的尽头,他用力地拉动自己的操作杆,终于,飞机的起落架离开了地面,但是,刚刚飞起来两米高,飞机就再次掉落了下来!

重重地撞击之下,整个起落架都断裂了,飞机歪到了一边,机翼在地面上划过,出现了一道道的火花。

这架叶-2轰炸机,刚刚起飞就坠毁了。

几乎和刚刚的佩-8轰炸机一样,起飞就出事,但是后面的飞机,是不会停止的。

他们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为了苏维埃,勇敢地去战斗!

第二架的叶-2轰炸机,也开始了起飞,但是,它只滑跑出去了一百多米,就停住了。

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无法继续起飞。

接着,第三架也莫名奇妙地出现了毛病。

整个轰炸团,到最后,只有三架叶-2轰炸机成功地飞起来了,进入了黑暗的夜空之中,这简直就是让苏维埃轰炸机部队蒙羞。

而且,他们这三架,都是最后一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了。

弗拉第米尔-马利宁中尉,库毕科中尉,斯第潘诺夫大尉,三架叶-2轰炸机的机长,加入了轰炸柏林的最后的序列,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

夜空无比黑暗。

此时,最前面起飞的db-3轰炸机,已经飞行了近一个小时,对他们来说,这样慢吞吞的航程,还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够到达柏林,而在返回的时候,因为是空载,同时因为顺风,总共只需要三个小时就够了。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回来的话。

叶金尼-普日布拉岑斯基上校望着外面,到处都是漆黑一片的,在靠近战线的地方,德国人都实行了灯火管制,更何况,现在,他们是在波罗的海上空。

因为他们的轰炸机的航程有限,所以他们只能飞一条直线。同时,他们还不得不在高空飞行,这样才能够节约燃料。

叶金尼知道,德国人拥有先进的侦查雷达,可以发现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之外的飞机,好在他们离海岸线是足够远的,那些海岸上部署的雷达,应该不会搜索到他们,而当他们从波兰上空进入陆地,一直到柏林的这段距离,他们就必须要转入低空了。

他们猜得不错,的确如此,在这个时代的雷达技术,依旧不是完善的,比如现在德国主力的fugm 3962 wurzburg“乌尔滋堡”近程陆基警戒雷达。有效探测距离170km,测距精度100m,测角精度02度。

再比如fumomammut 远程陆基警戒雷达。有效探测距离300km,测距精度300m,测角精度05度。

这些雷达部署到了波兰海岸线,可以远距离地发现波罗的海上的飞机,其实他们再向前飞行一两百公里,就会被发现了。

同时,他们还不知道,此时,在他们的下方,还有德国的歌德级航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