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七十一章 套路深(加更9)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七十一章 套路深(加更9)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出口给苏联汽车,那只是小意思,德国人更是大手笔,直接把生产线卖给苏联人。

这样,苏联就可以自己生产汽车了,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而且,德国的生产线,会让苏维埃的整个工业都受益的,毕竟现在苏维埃自己生产的汽车,实在是太粗制滥造了,而德国人的10吨级的卡车,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希瑞克的这个表态,顿时就令斯大林相当的高兴:“好,那我们就引进贵方的生产线,建立一座新的汽车工厂,生产卡车,嗯,就叫做拉达汽车好了。”

拉达,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的来历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二战胜利之后,苏联人将德国的汽车制造厂搬回了苏维埃,这个汽车厂生产出来的就是拉达汽车。

现在,斯大林居然起了个这样的名字,让希瑞克是一阵的无语,看来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啊!

希瑞克不动声色,继续说道:“生产设备的运输,是相当费时费力的,我看,我们就选择在靠近一点的地方,比如在白俄罗斯,或者是乌克兰,建立这个制造厂如何?要不就在华沙附近?”

建造一座全新的工厂,生产设备全部从德国运输过来,肯定是要耗费时间的,路途越短越容易,所以,希瑞克提出了这个要求。

但是,斯大林立刻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子在跳,不妥,当然不妥了!

一旦和德国开战,那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在德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自己可不能犯这个糊涂,而且一旦大雷雨计划发动,那恼羞成怒的德国人,肯定会先把这些厂子给炸掉的。

不能离德国人太近了!于是,斯大林接过了话茬说道:“我们主要生产铁矿的位置,就在乌拉尔山,各种钢铁企业,也在乌拉尔山,我看,我们把厂子建设在乌拉尔山附近,比如下塔吉尔,这样不是更好?”

那里是在苏维埃的腹地位置,德国人的远程轰炸机,也不可能飞过重重的拦截,跑道乌拉尔山这边来轰炸来,这是相当安全的。

交流的气氛是友好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进行着综合的考虑和盘算,希瑞克当然知道斯大林的意思,在历史上的二战,苏联人主要的工业,几乎都是向乌拉尔山搬迁的,下塔吉尔也一跃成为重要的坦克生产基地。

现在,苏联人要在这里选址,自己当然也不能提出反对,而且,这不是更符合自己的设想吗?

“好吧,那就在下塔吉尔,幸亏我们在几年前,就修建好了铁路,否则,这个厂子的生产设备,就得运输上一年半载才行。”希瑞克说道。

当初,诳了苏联人的铁矿石,同时还修建了从乌拉尔山一直到德国的铁路线,规格是和西欧一样的,不用换列车就能直接开通。

这条铁路线的修建,对德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也要让苏联人知道这条铁路是相当不错的,比如现在。

斯大林频频点头:“是啊,这条铁路,也是我们两国友谊的象征了。那这个工程,就算是初步达成意向了,那资金方面的问题…”

反正苏联没钱,苏联是不会给德国人太多的资金的。

“还和以前一样,我们还可以继续以物易物,用乌拉尔山的铁矿石和乌克兰的粮食,来进行交换啊,我们可以按照价值,算清楚这个比例,剩下的可以慢慢运输。”希瑞克说道。

送给苏联人一条汽车生产线,给他们援建汽车厂,对德国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帮助敌人壮大力量吗?

所以,必须要让对方知道,己方是有所求的,这个有所求,就是苏联人的粮食和铁矿石。

乌克兰,是苏维埃的粮仓,只要不是灾荒年份,就有足够的粮食来出口,而乌拉尔山的铁矿石,更是取之不尽。

德国有足够的工业,但是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整个欧洲的矿产资源都不够,而德国现在的工业,又需要大量的矿石,这种情况下,从苏联进口所需的铁矿石,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理由,不会让对方引起怀疑。

同时,希瑞克能答应对方的要求,当然也是有足够的套路的。

这个汽车厂,不可能三两天就建成,盖厂房,安装机器,怎么着也得一年半载。但是,铁矿石却是源源不断地运回来的啊。

去的时候拉设备,回来拉矿石,就是这样。

等到厂子差不多好了,仗也就打起来了,到时候,苏联人即使想要让厂子开工,也没有那么容易的,这些设备都是西欧的,和苏联现有的工业体系不配套,苏联人至少也得用三五个月,才能解决掉各种问题,让工厂开工生产。

到时候,己方的部队,恐怕已经打过莫斯科了。

所以,给苏联人援建的这个汽车厂,要比直接卖卡车更坑,因为苏联人一辆都得不到!

在这方面,显然苏联人的经验还是不足的,上过当,吃过亏,还是要接着来,也怪不得希瑞克啊!

汽车厂的事,就这么谈成了,双方继续在经贸里面谈了一段时间之后,话题终于转移到了印度上。

“贵方在印度上的态度问题,真的让我们很吃惊。”斯大林说道:“现在,爱德华八世已经带领英国,投降了德国,那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也就算是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了,可是现在,贵方居然做出承诺,想要将印度让给我们一部分,这种友谊,真是让我们感动啊。”

德国人为何要好心地把印度踢出来给苏维埃?这和波兰不同,波兰和苏德都有仇,又是独立国家,两国共同瓜分了波兰,都有好处。

但是印度,本来就是英国殖民地,乔治六世跳腾不了多久,最后还不是德国人的?他们为何要分给苏维埃一部分?

这绝对不是友谊能说得清楚的,德国人给苏联下的绊子还不够多吗?这也是苏联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哪怕是伦敦方面都同意了也不行。

“因为我讨厌他们,尤其是那种二等公民的姿态。”希瑞克说道:“他们的眼里,只有英国,没有德国,一个过分效忠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让人很反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