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二十八章 复国主义者(加更1)

第三帝国 第一千二十八章 复国主义者(加更1)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德国在各个占领区,都会设立总督,北非和中东地区,当然也不例外,而设立在巴格达,更是有深意。

这里是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里的人,更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德国扶植伊拉克,就是培养一个打手,用来维持整个中东和北非的安全,毕竟德国人口有限,能利用当地的兵员,当然要充分利用起来。

巴格达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可以辐射到周边各个国家,方便下一步的战略行动。

更深层的含义,当然还是为了挑动产油国的矛盾,比如伊拉克和伊朗,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相互对立,才更容易让德国统治好。

其中的深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隆美尔是第一任的总督,按照当初的希瑞克的承诺,隆美尔将作为这里的酋长,太上皇的存在,所以,隆美尔看问题,更多的也需要从政治角度来考虑。

他在巴格达,既有压迫,也有好处,而且,他许诺的利益也会更多。

“伊拉克是个产油国,但是,伊拉克却几乎没有任何的产业工人,对伊拉克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等到在这里建立总督府的事情完成之后,我们还打算在巴格达援建一所综合性的理工大学,不仅仅是伊拉克,整个中东的人民,都会向往这里,来这里读书和学习。”

“我们还打算在伊拉克引进一些石油化工设备,伊拉克不仅仅是产油国,更要成为炼油中心,现在的伊拉克,虽然产油量不低,但是,需要的成品油居然需要进口,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隆美尔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各种思路,而每一个提议,都让拉希德心花怒放,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在德国的帮助下,伊拉克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伊拉克的经济会发展,科技水平也会提高,跨越成为工业国,依靠石油收入,真正地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伊拉克,将成为中东和北非的中心!

“隆美尔总督,我们一定会团结在您的周围,为了建设伊拉克,为了中东更好的未来而奋斗。”拉希德兴奋地说道。

随着隆美尔的部队,推进到伊拉克,德队在中东的进攻,算是告一段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为了中东的未来,隆美尔在殚精竭虑,而同时,远在狼穴的希瑞克,更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此时,狼穴里面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鼻梁高高,脸上带着明显的希伯来人的外貌特征。

“希瑞克元首,见到您很高兴。”几个人是戴着眼罩进来的,毕竟,这里是希瑞克最机密的地方,而且,他们也别无选择,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拒绝希瑞克的要求的人,还相当少。

但是,他们并没有不高兴,尤其是这个带头的,和希瑞克早就认识了。

犹太音乐家,富特文格勒,当初出于对音乐的喜爱,并没有离开欧洲,他的地位,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因为眼前的人。

希瑞克,当初他提倡音乐无国界,让一大批的喜爱音乐的犹太人,继续留在了维也纳,留在了欧洲这个有着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伟大的国土上。

从音乐开始,犹太人感觉到各个行业都变了,他们没有再受到任何的歧视,他们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只要不反对帝国,都可以在帝国生活下去,而且,如果对帝国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话,还可以获得荣誉雅利安人的称号,可以成为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种族。

那些坚定的反对工人党的人,早就离开欧洲了,现在留下的,都是在德意志的统治下,生活得还算是不错的人。

富特文格勒的后面,几个人则是第一次见到希瑞克,此时,他们的内心是有些忐忑不安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这次的到来,会是他们所从事事业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究竟是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就完全得看眼前的男人!

戴维-本-古里安,1886年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具有浓厚犹太复国主义的氛围中,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圣经》和希伯来语。

14岁时,他组织周围的孩子讲希伯来语。3年后,加入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锡安工人党,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是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分子, 1935年,他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他为了自己的事业,一直战斗到现在!

在他的身边的,就是他的一起志同道合的战友,哈依姆-威茨曼。

威茨曼出生在俄罗斯,现在已经是英国国籍,他是一名犹太裔化学家、犹太复国运动政治家,后世曾任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第一任以色列总统,并是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创建人。

他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并成为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最高领袖。在后世,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魏茨曼以其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崇高威望和卓越贡献而被称为”以色列之父“,并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

现在,因为共同的理想,两人已经在中东那片热土上,奋斗了很多年,可惜,事情的发展,总是会出人意料。

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当时的本-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本-古里安指出:“犹太复国主义不是走在一根结实的绳子上,而是在一根头发丝上。”

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面对英国立场的转变,本-古里安决定发展犹太人的地下武装。

现在,二战已经爆发,本-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著名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就像没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没有战争一样。”

不错,他们帮助的是乔治六世,而不是爱德华八世,现在,乔治六世已经被打得屁滚尿流,而德国的军队,已经开进到了巴格达!

可以想象,以后的中东,会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统治之下,他们梦想中的国家能否建立起来,全看眼前的男人的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