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 第355章 百家争鸣,稷下学宫

孔丘开始周游列国后不久,庄周也离开了自己的故土。

庄周少时博览群书,他在周游列国时,提出了内圣外王思想。

内圣,即内心通达,是对个人人格理想和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

外王,即对外做帝王,指的是个人在政治理想、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

魏国,有一稚童同名唤李悝,他长大以后,周游列国,主张变法,提出了法是一切的源头,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一时间,李悝之法,得到了魏国国君的赞赏。

陈国,则是出了一位名唤孙武的奇才,孙武通晓兵事,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

化外之地,玉鼎化名墨翟,以自创的平衡大道为根基,创造墨家学派,高喊:“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大能们一个接一个来到人族国度创立学派,诸子百家正式登场,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为立下道统作进一步准备。

不知不觉间,十余年过去,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各个学派互相论道,传播思想,一举将战国乱世,推向了顶峰,已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

当前正是齐国第三位国君田午在位之时。

有大臣上书曰:“大王,诸国之中,诸子百家互相传播思想,但却无统一交流之地,不如在齐国都城,建一座巨大的学宫,令诸子百家前来交流,收天下之下,齐聚齐国,齐国必定能大兴。”

齐王闻言觉得此计甚妙,当即采纳,命人在齐国都城临淄,修建学宫。

学宫占地近万亩,亭台楼阁,宫殿林立,环境清新优美,恢弘大气。

学宫建造了三年终于完工。

建成之后,齐王亲自题名,将学宫取名为:稷下学宫。

在稷下学宫建好的当天,齐王正式发布了诏令:“凡诸子百家之人,皆可齐至学宫论道交流,期间吃,住所需的一切费用,均由齐国王室承担。”

齐王的王令,如一阵风般,吹遍了战国乱世。

无数诸侯王顿时想到了齐王的用意,脸上纷纷露出了懊悔,连忙命人在都城修建学宫。

但稷下学宫之名,已传遍战国大地,再新的修学宫,俨然再也无法超越稷下学宫。

秦国境内,一处羊肠小道上,李耳坐于青牛背上,向齐国都城临淄赶去,他须发皆白,双目有神,口中有道音响起。

“道可道,非可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李耳周游列国数十年,今年已有六十岁,此时的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家思想。

几句真言,便将道家思想的菁华,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通天,玄都则是一直跟着李耳。

青莲子于十五年前便离开了,金灵也是在同时离开的。

青莲子下落通天并不关心,他倒是掐算了一番金灵的行踪。

在得知金灵加入了兵家之后,通天顺手推算了一番这孙武的来历,这一算,通天都愣住了,因为这孙武竟是与金灵同根同源的先天庚金之气转世。

“看来金灵早就有自己的谋划了啊!”通天感叹道。

随后通天又掐算了一下无当的行踪。

“咦?无当不是去有琴玥玥那里了吗?为何会与龟灵一起创立医家呢?”

这下通天来了兴趣,开始深入推算,然后他便感觉到天机被搅乱了,出手的还是两尊圣人。

通天呵呵一笑,没有在继续。

此时晋国境内,龟灵突然说道:“无当道友,刚刚有圣人推算我们,我师弟帮我们挡回去了。”

“龟灵道友,神农圣人都给了你医家传承了,他还在一直关注你吗?”

“对啊!我与神农师弟的关系可是最好的。”

无当闻言心想:“难怪玥玥让我与无当一起创立医家,还让我以自己的药理知识,补全医家体系,原来是因为神农。”

鲁国境地,因常年战火,偷盗打劫之事愈发猖獗。

宽敞的官道上,身材健硕,两米多高,三百来斤的孔丘,骑在一头大象上。

孔丘身后,跟着数十弟子,徒步行走,边走边讨论着一些学问。

忽然,官道前方,一阵阵哭喊声伴随狞笑声传来。

孔丘的大弟子颜回闻言立马走出,去前面探了探路,然后跑回来说道,“老师,前方似有山匪打劫.”

战国本就纷乱,各国之间早就已经掀起战火,鲁国国力贫弱,国中早已乱了起来,打家劫舍之事,屡有发生,官府已无力制止。

宰予沉思片刻后说道:“老师劫匪人数众多,且手持利器,下手狠辣,且吾等距离齐国路途尚远,老师吾等还是换一条路走吧!”

仲由闻言眉头一皱,语气严肃的说道:“师弟何出此言?老师曾教导我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吾认为,吾等应该上前,助人一臂之力。”

众弟子你一言我一语,孔丘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未打乱他们。

等到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孔丘义正言辞的说道:“吾等周游列国,传播思想,不就是为了天下长治久吗,几个山匪而已,交给为师便是。”

说完孔丘下了大象,两米身高,浑身腱子肉,再加上背负的大剑,极具压迫感。

孔丘,率众弟子,向前行了百余步,便见有上百山匪,团团围住了一个商队。

商队管事走出,脸上闪过一丝肉疼之色,他咬咬牙,一招手,立刻有人搬来一小箱子。

箱子中,是码的整整齐齐的各国钱币。

管事挤出一丝笑容道:“这是孝敬各位大爷的,各位大爷换些酒肉吃,不成敬意。”

为首的悍匪一挑眉头,抬脚踢翻了箱子:“就这点钱币,打发叫花子呢?所有箱子留下,人滚蛋,慢上片刻,吾手中的刀可不认得你。”

管事脸上立马露出哀求之色:“各位大爷,出来一趟不容易”

“给脸不要脸是吧!”说着悍匪一拍腰间,长刀落于手中。

不远处,孔丘匆匆赶来,见动到了,连忙大喝:“住手。”

悍匪却是恍若未闻,狞笑一声,随手一挥,刀锋,划过了管事脖颈,一抹滚烫飞出,管事两眼变得无神,身子瘫软,跌倒在地。

商队众人顿时吓的惨叫连连,簇拥在一起,头也不敢抬。

悍匪这时转身,看向孔丘一行人,眼中满是兴奋之色:“今日真是撞大运了,又来这么多肥羊。”

孔丘一脸严肃的走到悍匪跟前,直接质问道:“吾刚刚让你住手,你没听到吗?”

领头的悍匪还没说话,一山匪便走出大骂道:“娘的,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用这般语气和我们老大说话?信不信”

山匪话还没说完,孔丘已是毫不犹豫的一脚踹出!

孔宣两米的身高,三百多斤的体格,结结实实踢在山匪胸口。

山匪只感觉自己撞在了一座大山上,直接倒飞了出去,在半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重重落地。

“噗~”破碎的内脏混合着鲜血从口中喷出,不到一息的时间,头一歪,断气了。

悍匪见状吓的浑身打了个寒颤,立刻大声喊道:“来人啊!”

周围草丛里一下钻出上百悍匪,把孔丘团团围住。

孔丘背后,众弟子欲上前相助,却被孔丘拦住。

“你们不必出手,不过是些小蟊贼,为师一人足以。”说着孔丘脱下了长衫,露出一身鼓鼓囊囊的腱子肉。

孔丘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道:“吾不善斗,却善以理服人,诸位可愿听吾讲一讲道理?”

悍匪见着孔丘这副模样,心直突突,一咬牙,大喊一声:“听你娘,给我上!”

众土匪闻言一拥而上,但他们在两米多高的孔丘面前,却如蚍蜉撼树。

孔丘挥舞手中长剑,剑锋所过之处,必有一人倒下。

仅半刻钟的时间,所有山匪已尽数倒下,官道被血液染红,孔丘身上,滴血不染,风轻云淡。

颜回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道:“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猛啊。”

单人屠百人,放眼诸国,也没有这样的猛将吧?老师若从军,定能成一国上将军,无敌统帅。

其余一些后拜师的弟子,不知孔丘勇猛,此时嘴巴张开,足足能塞进一个大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你你不是人。”悍匪吓的面无人色,向后退去,孔丘脸色平淡,步步紧逼。

很快,悍匪就跑到了悬崖处,孔丘重重把剑插在地上,冷冷的看着他。

悍匪吓的浑身一颤,面无血色,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大侠,大侠饶命啊,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

“够了!吾不想听你这些废话,吾也不是什么大侠,吾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

“读,读书人?”悍匪看着孔丘高大魁梧的身躯,和印象中清瘦的读书人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

孔丘看出了悍匪眼中的怀疑冷着脸问道:“怎么,吾看起来不像读书人?”

悍匪使劲咽了口唾沫连忙说道:“像,太像了,没谁比您还像读书人了,如果读书人不是您这样,那一定是他们的问题。”

孔丘平淡扫了一眼悍匪继续问道:“吾问你几句话,你要是能回答出来具体意思,吾便饶你一命。”

悍匪结结巴巴道,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您,您问吧!”

孔丘身后,众弟子一脸郑重,新入门的弟子甚至掏出了小本本,随时准备记录。

孔丘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什么意思?”

山匪睁大眼睛,脑子运转到极致,努力回忆年少时在学堂学习的内容,片刻后,试探着问道:“学到了东西,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

孔丘摇头:“回答错了。”

“错了?”悍匪瞳孔猛的睁大,下一秒眼前有剑光闪过,悍匪左臂已被削了下来,血如泉涌,痛的他哀嚎大叫。

孔丘语气严肃的说道:“吾这话的意思,打架的招式,一定要经常实践,这样才能让人很快乐。”

悍匪痛的满地打滚,听不清孔丘在说什么。

孔丘命弟子中懂医道的为山匪包扎下,等弟子给悍匪止血之后,才继续问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意?”

新入门的弟子暗暗猜测,按刚刚老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早上知道了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这悍匪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结结巴巴道:“早上知道了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孔丘闻言勃然大怒大怒:“一派胡言,吾乃是读书人,怎能天天把打打杀杀挂在嘴边?这次你又答错了,这句话的意思分明是,早上明白真理,晚上死了也愿意。”

说完孔丘毫不犹豫,手中巨剑一挥,又把山匪另一只胳膊削掉,臂膀齐根而断,滚烫的鲜血喷出,溅在大地上。

“啊!”痛彻心扉的惨叫声升起,山匪这回直接昏死了过去。

“老师,还是莫要耽搁了,我们距离齐国路程还远啊!”一名弟子有些于心不忍上来劝说道。

孔丘闻言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一剑将匪首的头斩下,穿好衣服,率众弟子离开了。

宋国,庄周一身布衣,风尘仆仆,向齐都赶来!

魏国,李悝已成了魏王的座上宾。出行时,六匹雪白骏马拉车,不带半根杂毛。

马车后,随从上百,声势浩大,不弱于一些小国国君出行了。

马车中李悝一身锦缎,脸色平淡,看向远方:“乱世,当以法治国,法不容情,此乃天道也。”

墨翟带着数十位墨家弟子,奔向临淄,墨家弟子一路上好人好事做了一大堆,践行着自己的道。

陈国,孙武满脸沧桑,浑身发出锋锐的气息,如一柄出鞘的宝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身边的金灵,看着自己的作品眼中尽是满意之色。

时间一晃,三月过去,诸子百家,于今日尽数齐聚于稷下学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