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五十章 不似人君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第五十章 不似人君

作者:徐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川门。

一辆马车缓缓通过城门,掀开车帘,一位中年官员神色复杂的回首再看了眼这座金川门。

半年之前,曹国公李京隆打开了这座城门,五年大战以这样的方式落下帷幕……虽然李棣不得好死,但先帝焚宫失踪,至今也不知生死。

马车在皇城外停下,中年官员整理衣着,缓步走入皇城,径直去了吏部。

“拜见大冢宰。”

吏部尚书张紞放下毛笔,笑道:“天性来了。”

这位中年官员乃浙江按察使王良,字天性,此次是赴京朝觐叙职,受吏部考核。

王良在建文元年任刑部左侍郎,后外放为浙江按察使,乃一方大员,与张紞早年相熟。

寒暄了几句后,张紞和王良在侧厅坐定。

“如今朝中局势,想必天性已有耳闻。”张紞轻声道:“搅动风云,暂且只是金陵一地,朝中旧臣多有弃职、贬谪。”

王良性情直率,径直问:“下官听闻,礼部尚书陈公、户部侍郎卓敬、大理寺卿刘端均被罢官归乡?”

张紞微微点头,王良追问道:“难道魏国公也不能保之?”

短暂的沉默后,张紞意味深长的说:“天性外放已近五年,如今朝中巨变,当细细察之。”

那几位都是不肯投向魏国公,或者不信任魏国公的……徐辉祖毫不犹豫的打发走,以留下的职位和燕王一脉做了交易,保证他自身的权位所在。

王良眉头紧锁,这句话至少显示了……面前这位吏部尚书和名义上统领建文旧臣的魏国公并不是一个立场,看来金陵局势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又提了几句前几天刚刚启程回乡的前户部尚书郁新,张紞话锋一转,“浙西水患两载,灾民颇多,又有乡豪夺地,但天性掌司法,明断无误,民众诚服,使民乱不起,此次叙职,功业册中当为二等。”

“但如今朝中局势如此,地方官员大都留用,天性当留任浙江按察使。”

这个结局,王良早有预料,外地官员的大幅度调整,很可能会等金陵局势稳定之后才会展开。

略略禀报了些分内事,王良问:“何日朝觐陛下?”

“一省按察使入京叙职,陛下理应接见。”张紞淡淡道:“天性稍候,适才已让吏员递交。”

王良犹豫了会儿,身子微微前倾,低声问:“听闻陛下被共推继位,处境堪忧,朝中事务均难以过问?”

“燕王太妃垂帘听政,燕王、赵王羽翼渐丰。”张紞似笑非笑道:“魏国公虽勉力抗衡,但……魏国公和陛下……天性稍后打听就是,此事满朝皆知。”

不多时,一位太监引王良出了吏部,七拐八拐来到文渊阁。

“臣浙江按察使王良拜见陛下。”

“平身。”

声音略微沙哑,并无沮意,亦无激扬,只留下平静。

王良起身,眼角余光扫了扫,屋内一共三人,正中的应该就是当年的吴王,如今的陛下,坐姿随意,斜斜靠在椅背上,手中把玩着一块玉如意。

两侧坐着的是两位青年,一位身材肥胖,脸上满是笑意,理应是燕王李高炽,另一位身材消瘦,皮肤略微黝黑,可能是赵王李高煦。

“六哥,老九,你们问吧。”李允熥懒洋洋的随口说了句就闭上了嘴。

一省大员入京朝觐,原本一直是李允熥和燕王太妃徐氏接见,如今徐氏病卧床榻,李高炽和李高煦都不放心,主要是不放心对方,索性一起来了。

李高煦只懂得舞枪弄棒,冲锋陷阵,对政事那是一窍不通,而李高炽身为燕王世子,在之前五年内主政北平及数府,这方面倒是熟悉的很,笑着问起王良浙江诸事。

李高炽问的很细,对王良颇多善意……因为在四年前,靖难之役刚刚拉开序幕,建文帝李允炆上告宗庙,将燕王李棣及其妻儿均废为庶人。

而身为刑部左侍郎的王良却上书,建议减燕王府之罪,李允炆大怒,虽然没有治罪,却将王良驱逐出京,外放浙江按察使。

所以,在李高炽看来,王良是有可能被笼络的。

李允熥无聊的看着这一幕……他无所谓,并不担心,一方面浙江按察使这是一省大员,但在朝中没有实际分量,对夺嫡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王良这个人。

知道这个人,是因为穿越者的身份……李允熥穿越前即将开拍的那部电视连续剧中,王良算是个分量不算太轻的配角,所以李允熥记得很清楚。

历史上李棣登基后,同样对王良颇有善意,遣派使者召其入京,那是准备嘉奖……结果王良先是准备将使者剁了,没成功,然后堆着木柴,放火自杀。

为此,李棣大怒,这是给脸不要啊,最终以王良自杀同时毁按察使大印为理由问罪,其家人均被流放边塞。

这样的人物……有可能会投向魏国公徐辉祖,但必定不会投向李高炽、李高煦。

王良也感受到了李高炽有笼络之意,突然说:“殿下,浙西水患两载,太湖泛滥,虽下官主按察,但不忍见湖州、嘉兴两府民不聊生,此次入京,还望户部拨钱粮以赈灾,并修建湖堤。”

李允熥瞄了眼王良……这位倒是个心思敏捷的,这个条件,不说李高炽肯不肯,关键是办不到。

果然,李高炽捋须沉思,对面的李高煦已扬声道:“如今北疆战事未定,钱粮当输北地。”

说到这,李高煦突然转头看向了李允熥,“陛下觉得呢?”

“北疆子民乃是朝廷子民,浙西子民……”

李允熥笑骂道:“不就是前日四婶被气倒,我训了你几句嘛,还挺记仇的!”

那日武英殿内,李允熥以大义相责,在场诸人无不闭口不言……没办法反驳啊,李高煦是被骂的最惨的,这两日去坤宁宫探看徐氏都被拒绝了。

“二弟,此事不可共论之。”李高炽打圆场道:“北疆战事为首,驱逐蒙人为重,但浙西……”

说着说着,李高炽也看向了李允熥。

“六哥,老九,你们俩倒不愧是嫡亲兄弟啊。”李允熥嗤笑道:“大军北上,粮草输北地,朝中抽调不出粮米赈灾,更别说是修建湖堤了……你们这是想让我来背这个黑锅?”

“想都别想!”

“六哥,适才王良可是问你要钱粮呢,反正户部尚书夏元吉是你门下嘛!”

被这句话提醒了,李高煦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陛下说的是!”

李高炽苦笑道:“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乃是陛下臣子。”

“鹅鹅鹅……”李允熥都笑出鹅叫了,捧腹道:“王卿?”

一直在冷眼旁观的王良拜倒在地,“臣在,请陛下吩咐。”

“待会儿你径直去找户部尚书夏元吉,就说是朕的话,令户部抽调钱粮输浙西,先行赈灾。”李允熥随口扯淡,“反正燕王适才都说了嘛,他夏元吉乃是朕的臣子。”

李高炽无语了,陛下,你这是在耍流氓啊!

一旁的李高煦还在添油加醋,“陛下说的是,除非他夏元吉不是陛下的臣子……”

“老九,你就少幸灾乐祸了!”李允熥笑骂道:“小心六哥真的应下……然后削减大军钱粮,到时候你就要跳脚了。”

李高煦愣了下,点头道:“大军粮草不可削减,若是户部能从其他地方抽调钱粮赈灾,孤倒是无所谓。”

李高炽都懒得说话了,光是筹集大军粮草,夏元吉已经是白了一半头发,哪里还有余力赈灾?

李允熥似乎忘记了王良还在,随口说:“过几日就要选妃了,其他的我都无所谓,六哥,老九,你们别塞些庸脂俗粉来!”

“陛下……也有寡人之疾啊!”李高煦斜眼瞥着府内燕瘦环肥的李高炽,“臣这儿倒是无妨,但大兄那边……若有美女,只怕早就自用了。”

下面的王良都听不下去了,脸色铁青,咳嗽两声,“若陛下无其他吩咐,臣告退。”

“好好,王卿先下去吧。”李允熥眯着眼看了眼王良,笑道:“卿留任浙江按察使,当尽心竭力……”

听了一通套话后,王良大步走出了文渊阁,大步走出了皇城,心中犹自忿忿。

虽然在外地当官,但浙江距离金陵不算远,王良曾经听人私下提起过,魏国公曾言,陛下,不似人君。

与燕王、赵王称兄道弟,接见大臣如此不端……果然不似人君。

这时候,一辆马车停在了王良的身边,一位中年人下了马车,行礼道:“可是浙江按察使王公?”

“你乃何人?”

“学生建文元年举人,今日受魏国公所托,延请王公赴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