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伸手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伸手

作者:徐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浩浩荡荡的长江上,一艘官船顺流而下,两位官员站在甲板上,不顾头顶酷日,睁眼细看。

江面上,无数大小船只往来穿梭,一副繁花似锦的场景,叶福低声道:“听孟光兄提过,此次除了湖广,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筹集粮米,应是运粮的船只。”

“前元开凿新河道,但二十年前已毁,只怕要走河南旧河道。”周继瑜叹道:“从广东运粮米至北疆,途中耗费至少倍数。”

“先帝曾有疏通会通河之意,可惜大业未成。”叶福也叹息了几声,重振奋道:“如今逆党势大,正需你我之辈殚精竭虑,重振国事。”

“正是如此。”周继瑜大力点头,“叔畴,回舱吧……吴淞一带,前年、去年均遭洪涝,此次筹集粮米,苏州、松江两府均幸免于难。”

在二层船舱坐定,周继瑜让心腹家人守在外间,自己与叶福相对而坐。

“此次为兄升任松江知府,贤弟外放华亭知县,并非巧合。”周继瑜轻声道:“数月前燕军抵龙潭,先帝命谷王守卫金川门,刘孟光时任谷王府长史,密告先帝……”

“可惜还有个曹国公。”叶福咬牙切齿,强自镇定,点头道:“孟光兄忠义无双,为你我奔走,乃有深意。”

“先帝至今下落不明,刘孟光或知道些端倪。”周继瑜继续说:“你我需在松江府待时而动,但待时而动,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叶福沉默片刻后才说:“练兵?”

“孟光眼光犀利,贤弟一语中的。”周继瑜笑道:“正是练兵。”

“安排在松江府,其一因为松江洪涝两年,少有官员愿去,其二金山卫指挥使高维、指挥同知侯鹏景随为兄勤王。”

“松江府两面临海,北靠长江……”叶福搓搓手,“但即使周兄能掌控金山卫,练兵一事也难以保密,若是人数太少,无甚用处。”

“其实此事孟光在送别之际已然点明。”周继瑜仔细解释道:“你我抵松江后,第一件事就是收容流民,治理水患,以兵法勒之。”

在古代,治理河道、水患的差事都是有本职人员的,但如果遇到相当规模的洪涝,以大军治河,是应有之义。

山东打了五年,死伤无数,千里无人烟,但并不是人都死完了,而是逃难。

不可能往北逃,只可能往南逃,主要目的地就是通州,而松江和通州只隔了一条长江,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能提供相当部分的兵源。

“其二,孟光提及,时常有倭寇来袭,金山卫兵力不足,招募难民补之,也算情理之中。”周继瑜轻叹一声,“只不过,松江遭洪涝两年,粮米、存钱不足……”

叶福恍然大悟,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孟光兄赠以秘方,原来就是用在此处!”

“什么秘方?”

叶福递了过去,“制糖秘方,黑糖、红糖,再辅以秘术,能得纯白糖、冰糖,必有暴利。”

周继瑜略略看了一遍,精神大振,拍案道:“孟光之谋划,不弱其父刘青田!”

叶福在心里盘算,有兵源,有财源,还有能信任的金山卫中低层的将校,还能以抵御倭寇的名义组织起来,但松江一府能容多少兵?

虽然三万燕军北上,但盘踞在应天府、扬州、镇江等地的燕军还有三四万,就算松江府练出一万精兵,也未必能起到什么大作用……

对于叶福的疑问,周继瑜突然身子前探,低声道:“叔畴可知,适才为何言孟光或知晓先帝下落……”

不等叶福开口,周继瑜继续说:“还记得孝陵外那惊天一爆吗?”

“火器!?”叶福声音一扬,随即压低声音,惊喜的问:“孟光弄得到火器、火药?”

“图纸、秘方、工艺已被为兄死死记下。”周继瑜笑道:“孝陵外惊天一爆,如今孟光又送来秘术……他理应与先帝有所……”

“不错,不错!”叶福紧紧攥着拳头,“惊天一爆……多有幸存者言,天崩地裂,威力无与伦比!”

“研发火器,耗费精铁,还需工匠。”周继瑜缓缓道:“金山卫倒是有些铁匠,孟光召集了些熟手,已然送去松江,如今正在华亭。”

“若有精锐火器,佐以强军,必能克敌!”叶福轻轻锤了下桌面,“适才周兄所言无误,孟光不弱刘青田!”

“当年洪都一战,大都督依仗火器犀利,在陈友琼六十万大军围攻之下,坚守洪都八十五日!”

所谓的大都督指的是李元璋的侄儿李文正,当时李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李文正领大都督,节制中外军事,权势一时无二,坚守洪都一战中,凭借犀利的火器给予陈友琼大量杀伤。

但从那之后,火器并未进入军队的正式序列,发展甚至遭到了遏制……历史上,还是靖难之役后,李棣组建神机营,与五军营、三千营并列,并在屡次远征蒙古的战斗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火枪兵这个兵种,甚至西方也没有。

当然了,很快就有了,因为有李允熥这个穿越者。

在洪武最后一年以及建文元年,李允熥还指望李允炆能打赢这场靖难之役,所以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方面,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已经研发出了爆炸威力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火药,也将现在的火枪、火铳进行了改造,大致相当于明朝末年的技术水准。

最大的区别在于射程大大增加,这和火药配方的发展有关系,此外也不需要单手发射,设置望山,使准头得以修正……现在流行的火枪,需要一手持枪,另一手点火,步骤繁琐不说了,还很容易十万八千里之外。

面对李高炽、李高煦、徐辉组……穿越者李允熥选择了松江为根据地。

有绝对忠心先帝李允炆的文武臣子……周继瑜、叶福、高维、侯鹏景都曾血战金川门。

有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场所,三面临江海,相对来说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

有便捷的水路交通,还可能发展海运,这对于商业运作来说,非常有利……事实上,在如今,松江府早就是东南一代,与杭州、宁波、苏州、扬州并列的商业重镇。

这是李允熥第一次将手伸出去,他将一切都寄托在了刘璟身上,而刘璟在一个月的思索、试探后,选择了周继瑜和叶福。

历史上的傀儡皇帝基本上没有好下场,最好的是汉宣帝,熬了六年熬走了霍光,两年后清算,将霍族全都剁了。

但李允熥……徐辉组才四十一岁,李高炽二十五岁,李高煦二十二岁。

熬走可能有肥胖症的李高炽还有可能……毕竟这位在历史上登基还没满一年就挂了,但另两位都是武将,李允熥觉得熬下去,未必谁先死呢。

所以,李允熥需要伸手。

至于刘璟以建文帝李允炆的名义……那完全是他自作主张。

就在即将抵达松江的时候,周继瑜叹息着说起了李允炆,“孝陵外惊天一爆,官军和燕军在应天府缠斗一个月之久,先帝到底……”

很多人很多人都相信,李棣是被李允炆弄死的,但问题是李棣死了……李允炆去了哪儿呢?

当日徐辉组、梅殷率十余万大军,面对燕军虽然屡屡受挫,但对方死了李棣,时日一长,必然军心涣散……为什么李允炆一直没有现身?

“那些时日兵荒马乱……”叶福犹豫了下,“孟光兄必然不会直言……不过今上乃先帝之弟,亦是懿文太子嫡子。”

周继瑜点点头,“陛下当年为吴王之时,京中颇传恶名,但前几日武英殿一事,倒是颇见气度。”

叶福也赞同这个观点,没有人会相信李允熥会投向燕王一脉,当日斥责徐辉组、铁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三万燕军、五万官军启程北上。

换句话说,李允熥如今拜李高煦那个馊主意,和徐辉组一脉基本撕破了脸,但也在朝中有些声望了。

这里写一下周继瑜和叶福,图纸,工匠都已经陆续抽调去了金山卫。

首先要整顿水利,正要召集乡勇,以兵法勒之,然后抵御来犯的倭寇,练兵,研发火器、火药,工匠也足够,大量流民正好排得上用场,而且还拿到了一张秘方,制糖法,纯净的白糖,能赚取足够的利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