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十七章 不许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第十七章 不许

作者:徐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英殿内,又是闹哄哄的一片,撸胳膊挽袖子……燕王一脉大都是武将出身,而固有一脉的虽然大都是文官,但来了火气也不甘示弱。

简直和菜市场没啥区别……半坐半躺着的李允熥无聊的拿起一柄玉如意挠着后背,其实他在不在场是无所谓的,但一来朝中不少文臣都是死脑筋,典型的儒臣,二来徐氏逼着他必须每日早朝之后在此听臣子议事,其实就是吵架。

如果不来议事,那就只能去听四婶讲史了……李允熥毫不犹豫选了前者,而且之后下发旨意,是必须他亲自批示盖章的。

之前的玉玺都让李允炆带走了,如今被杨应能藏在一处密室中,现在的玉玺是刚刚赶制的。

瞄了眼那边乱哄哄的,李允熥当然知道他们在吵什么。

如今朝中两方势力针尖对麦芒,徐辉组试图让两个外甥对掐……但人家也不傻,哪里会那么容易上当。

兵权早已经划分好了势力范围,两边都在朝中大肆招揽文官势力,但能进入武英殿议事的,除了双方首脑人物之外,只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五军都督府的五位长官。

而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缺额。

这种模式有点像政事堂,但在这个时刻出现,有着巧合性,但也有着必然性。

所谓的巧合,是指如今双方势力需要一个坐下来扯皮的空间。

而必然性,有点像内阁制度。

说到底,这是因为李元璋罢设三省,撤销宰相制度带来的产物。

李元璋可以做超人,每天批阅几十竹筐的奏折,但他的子孙后代不是超人,别说正式弄出内阁制度的李棣,以及将阁老捧上天正式确立内阁核心制的李高炽,即使是李允炆也一样。

方孝儒、黄子澄、齐泰在之前五年内,实际担当的就是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的角色。

所以,现在双方抢名额,不仅仅抢的是对某个部门的主控权,而是在抢入武英殿议事的名额。

双方都脸红脖子粗的,此刻是在争抢兵部尚书之位……这个职位之前一直是齐泰担任,现在齐泰已经滚蛋了。

燕王一脉推出的是靖难之役中功勋仅次于丘福的李能,前者已经是五军都督府的前军都督,有资格入武英殿议事,李高煦推出李能,用意非常明显。

而徐辉组一方推出的是山东布政使铁选,他原本就加了兵部尚书衔,齐泰滚蛋,他顺势上位,是理所应当的。

但铁选是燕王一脉难以接受的……这是个李允炆的死忠,而且手上沾满了燕军将校士卒的鲜血。

李允熥打着哈欠彻底躺下来,眼睛半眯着,在心里盘算朝中势力分布。

燕王一脉少有文臣,这是没办法的,这几日李高炽、李高煦大力拉拢朝中文官,中层还好,那些重臣……大都是要脸的,如果李棣登基称帝还好,可这不是李棣已经挂了嘛。

吏部尚书张紞是为老臣,早年在云贵一代近二十年,于国有大功,李允炆登基后招其回京,担任吏部尚书至今,据说燕军入城当日,正在上吊自杀的时候……李棣突然被炸死了。

礼部尚书蹇义和张紞恰恰相反,原本是吏部右侍郎,在建文一朝基本是哑巴,燕军入城后,他急驰相投,虽然李棣被炸死了,但蹇义得李高炽看重,升任礼部尚书。

呃,和蹇义同时来投的还有杨子蓉……就是他劝李棣去谒陵,现在成了风箱里的老鼠。

刑部尚书暴昭在一个月前金陵城破被生擒活捉,破口大骂李棣,原本必死,结果李棣挂了后居然逃了出来。

工部尚书严震,是得李高煦举荐由工部左侍郎升任工部尚书的。

户部尚书之前空缺,两边吵了好几天,李高煦举荐户部右侍郎夏元吉,但徐辉组坚持不同意,最终合议起复洪武年间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的老师郁新。

也就是说,六部尚书中,郁新很可能中立,暴昭、张紞是一伙,蹇义、严震是一伙,现在就剩下兵部尚书了。

这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

李允熥的视线茫无目的的四处瞟着,心想夏元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是永乐年间的名臣,还曾经主持过黄浦夺淞的水利工程。

五军都督府,耿炳文病重……也不知道真假,其他四个也是两个一伙,两个一伙。

倒是都察院那边,徐辉组占了很大的优势,左都御史练子宁、左副都御史茹瑺、右副都御史景清都是老人,只留了个右都御史给燕王一脉。

李高炽决议起复前山东按察使陈瑛为右都御史,此人在建文元年在北平任佥事,与燕王府来往颇密,后来被李允炆贬去了广西。

李允熥翻了个身,有点懒得听那边菜市场的动静,反正自己翻不了身,谁当什么官都不关我的事,如果能翻身,现在那帮货色全都得滚蛋!

“老杨,老杨!”

前日被李高炽“找出来”的杨应能快步过来,这位以前是吴王府教授,如今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常伴帝侧。

李允熥随口吩咐了几句。

杨应能脸色变了变,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前是吴王,自己还能训斥几句,现在不行,真的不行……

李高炽肥胖如猪,眼睛倒是好使,拉了吧正要出去的杨应能,“杨舍人,陛下有何吩咐?”

周围几个人都转头看来,徐辉组还在慢条斯理的讲述铁选哪哪都比李能有资格,也不禁耳朵竖了起来。

虽然是傀儡皇帝,但毕竟也是九五之尊呢。

杨应能深吸了口气,“陛下命臣在侧殿隔壁置床榻。”

常升脸色发黑,每天早朝都哈气连天,下了早朝议事……还想着在隔壁弄张床睡一觉?!

李高炽绿豆大的眼睛眨了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从燕王一脉的角度来看,陛下懒散那是好事,但对于李高炽本人来说,未必是好事啊。

李高炽决定,待会儿去坤宁宫告一状!

又吵了半个多时辰,还是没什么结果,双方对兵部尚书这个位置都志在必得,虽然现在谁做这个大司马都没什么实际权力,但能影响如今平衡的武英殿议事局面。

最终,这个议题被搁置,李高炽转而说起另一件事。

“先帝受奸臣蛊惑,行削藩事,如今终风平浪静,周王、齐王、楚王、代王、谷王几位王叔理应复爵……”

吏部尚书张紞慢条斯理的开口,“还有前燕王。”

李高炽、李高煦脸都是一黑,建文元年,这几位藩王都被废为庶人……呃,燕王李棣在起兵之后,李允炆祭告太庙,削李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

不过,这一条是之前已经商议好的,徐辉组插嘴道:“尽可复爵,在京藩王均即刻就藩。”

李高煦冷笑道:“魏国公此言差矣,衡王、徐王尚年幼,如何能就藩?”

衡王、徐王都是李允炆的嫡亲弟弟,一个娘生的,一个十五岁,一个才十二岁。

两边又吵起来了,最终决议,衡王、徐王二十岁才许就藩,具体就藩地点未定,其余在京的藩王均复爵,即刻就藩。

就在这时候,一个粗豪的声音陡然响起。

“朕决计不许!”

正指挥杂役将一张宽大的床榻搬进来的杨应能心中一喜,陛下终于要发声了!

作为一个皇帝,即使是傀儡皇帝,也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下一刻,杨应能眉头一垂,面无表情。

因为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李允熥骂道:“其余几位王叔理应复爵就藩,但谷王不行!”

燕王一脉都在皱眉头,一个多月前,大军驻扎龙潭,谷王、李景隆前去劝和,最终被李棣策反,只是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而谷王被搜捕软禁,还被废为庶人。

李允熥历喝道:“若不是谷王,朕何至于此,此恨难消,决计不许复爵就藩!”

在场大部分都明白过来了,若不是谷王被搜捕出暗通燕王的证据,李允炆当日也不会下令软禁在京藩王……李允熥早就远走高飞了,哪至于如今憋屈的被推举为傀儡皇帝。

说到底,陛下这是在出气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