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 > 第一卷 第1179章 一定要准备好

虽然凤城在经济发展上不如京都繁荣,但它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车站规模宏大,人流如织。

王建华一人肩负着大部分行李,幸好周紫萱并不娇弱,两人费了好大劲才挤出人群,略显狼狈地站在了站外。

王建华想起了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经历,他曾以为考入大学就能彻底告别豫南省,没想到命运还是让他与这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被分配到基层的经历当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不过他之前待过的地方比大河村更差,所以这次重新选择下放地点时,他也是拼尽全力做了调整。

“走吧,别让家人等久了。”他们打算先在县城的小吃店落脚,几天后再返回大河村。

县城里的环境相对整洁,周紫萱对贫穷的大河村有些嫌弃。

她也想让王建华了解经营小吃店的不易,毕竟她在王家身上花费了不少钱,总不能让她家觉得这些钱来得容易。

周紫萱特意没有让家里人来接,而是和王建华一起坐班车到了县城。

由于学校放假加上竞争对手的影响,张记小吃店生意显得冷清不少。

周珊一眼就看到了姐姐和姐夫的身影,激动地喊道:“伯娘,大伯,紫萱姐回来了。”

周珊快步跑过来接过周紫萱手中的行李,脸上洋溢着喜悦:“紫萱姐,半年不见,你变得更漂亮了。”

周珊亲切地称呼王建华为“姐夫”,王建华微微点头回应。

他对周珊并不熟悉,在大河村时两人几乎没有交集。

当然,他和周紫萱的另一位妹妹却是相当熟络。

张萍和周建安也迎了出来,当听到王建华礼貌地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时,张萍的笑容满面。

“紫萱啊,你怎么让建华买这么多东西?你这个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王建华赶忙解释:“阿姨,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看到张萍满意的神情,周紫萱心里也暖洋洋的。回想当初两人刚在一起的时候,王建华对她还有些生疏和冷漠。

经过半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即便是再冷的心也被周紫萱的热情所融化。

王建华总是处处维护周紫萱的面子,这让周紫萱感到无比欣慰。

王建华仔细观察着这家小店,环境整洁,家具一尘不染。

墙上挂着小吃的菜单和价格表,毛笔字迹优美,一看就是出自周紫萱之手。

“你的字写得真好。”周紫萱红着脸说道。

虽然她一直努力学习,但总觉得自己的书法比不上王建华,毕竟他出身于显赫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字写得好,还擅长绘画。

面对周紫萱的谦逊,王建华轻松地转移了话题:“我来帮店里重新写一份菜单吧,叔叔阿姨别介意我多用些纸笔就好。”

周紫萱知道王建华将来必定有所作为,现在他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潜力,特别是在大学里的表现远超自己。

丈母娘张萍看着未来的女婿,越看越喜欢。

在周紫萱的提醒下,张萍才想起客人可能累了,急忙招呼他们到后院休息,并准备了一些食物。

店后面有一个小院子,五个人住在那里,但房间只有四间,周紫萱只能与妹妹周珊同床共枕,而王建华则单独睡一间。

张萍夫妇非常重视这位未来女婿,特意打扫干净屋子,床上铺着新棉花做的被子。

为了迎接寒冬,张萍提前用炉子把房间烤得暖烘烘的,还在被窝里放了热水袋。

王建华本想只是躺一会儿,却被温暖的被窝哄入梦乡。

外面,周珊正拉着姐姐聊天,张萍端来了两碗热腾腾的手擀面,“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建华呢?”

“他在睡觉。”周紫萱回答道,然后拿起一碗面条走向门外。

张萍见另一碗带着荷包蛋的面条放久了会坨掉,于是周紫萱便将那碗递给妹妹周珊,“你先吃吧。”

“还是姐姐最疼我!”周珊开心地说。

张萍强忍着不让自己露出不满的神色。她在店里虽未给周珊发工资,但一日三餐都照顾得妥妥当当。

周珊这人好吃懒做,干活儿不多,倒是自从到了县城后,体重见长。

一碗面就能让周珊心满意足,而周紫萱则被她的追问弄得疲惫不堪。

吃完面后,看到王建华还在熟睡,周紫萱便对张萍说想去外面走走,顺便购置一些从京城带回来不太方便的东西。

周珊也想跟着去,却被张萍留在了店内。

刚走出十几步远,周紫萱就问起了周乔的事:“电报里说得不清楚,妈,您详细讲讲吧。”

张萍也不清楚周丽梅为何有勇气和周家断了联系。

张萍提到,周丽梅娘家村里的村长非常支持她,并且承诺会给她分配田地和宅基地。

虽然进城多年,小吃店生意兴隆,但张萍心中仍认为农民要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尽管嫌弃大河村的老家,那片土地依然是她心中的依靠。

周紫萱心想,这运气真是不错。

不过,对于农村来说,分到一点土地和房子并不稀奇,重要的是希望周乔离得越远越好,避免与王建华碰面。

当问起张二赖的事情时,张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因盗窃公款在严打中被判无期徒刑。

谈到竞争,周紫萱提到了新开的黄嫂快餐,指出店里的生意似乎不如从前,但也承认靠着张记小吃每年赚几千块还是可以实现的。

周紫萱看着母亲说:“我之前就跟您说过,将来可能会需要一笔不小的钱,可能是几千,也可能是上万。这笔钱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到时候一定要准备好。”

张萍有些尴尬地回答:“妈知道。”她心里盘算着,要赚几千甚至上万块钱,得多卖多少碗面啊?

张萍不明白女儿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而且觉得心疼。

夫妻俩为了赚钱,甚至把十岁的小儿子留在乡下由他人照顾,他们期望女儿有出息,更盼着儿子能更加出色,计划明年将儿子周子俊接到县城来上学,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张萍转开了话题,提到周乔现在正在县里最好的高中念高三。

“不知道她怎么就考上了县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