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东山再起[娱乐圈] > 第 23 章

东山再起[娱乐圈] 第 23 章

作者:缘何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7: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帕维克林是欧美古典音乐圈中相当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创作家,他出生于俄罗斯,五岁时开始学琴,时至今日,虽然提起名字不如什么天王天后那么耳熟,但只要登台,总有数不清的豪门巨富从世界各地飞来剧场支持。qiuyelou在这个年代,流行音乐虽然占据了大众潮流,但古典音乐的地位,却从来都没有因此缩狭多少。虽然在原上看来,音乐的类别不应该区分三六九等,但更多人眼中,古典乐仍旧是高雅和奢侈的象征。这一类别音乐的受众多在中高产阶级,因此这些位列金字塔顶端的追捧者们将这个圈子的门槛提得越来越高,很多时候,古典音乐爱好者们在谈及流行音乐时,甚至是不屑一顾的。

这种价值观莫名其妙,但不妨碍受到追捧,《AM》杂志能在竞争激烈的业内长盛不衰,就和他们在评论流行音乐时总会偶尔搭配鉴赏古典乐的模式脱不开关系。这样的一个杂志社,存放使用的乐器当然不会是凡品,原上抚过那架亮红色的贝森朵夫,按键微重,是他喜欢的手感。另一边的帕维克林打开自己的琴盒,眼神也立刻温柔了很多,原上凑上前一看,赞叹道:“是亚伯翰大师的手制?红漆,三号还是五号?”

帕维克林惊讶地瞪大了眼:“她叫朱莉,编号003,是我的私藏,你居然能认出来?”

原上笑着摸了摸琴身:“我有一把同样红棕色的,当年……家人在香港拍卖会买下,编号004,跟您这把同一棵树也说不定。”

帕维克林的眼神立刻就不一样了,毕竟在演奏这个圈子,上等的乐器,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如同出自亚伯翰大师手下的这些手工小提琴,存世稀少,拍卖活动只在圈内,,往往一经问世,就会被炒到天文数字。这样的珍品,普通人连听都没处听说,即便是他这样资产雄厚的,买下后也日日小心保养,不敢假他人之手。原上长得英俊是一回事,能拥有这样的作品,还准确说出编号就是另一回事了,这至少能说明他背景雄厚,绝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平民小子,更何况能用得上这样一把琴,他的演奏能力也必定不是末等。买到了同一大师手下连号的作品,这感觉就像各自娶到了双胞胎姐妹,帕维克林心中亲近感顿生,越发觉得投缘,甚至难得大方了一次,取出琴捧到了原上面前:“想试试吗?”

一旁的伊娃顿时瞪大了眼睛,她作为前妻,看多了他时刻像保护贞操那样保护这把琴不被人触碰,比谁都清楚帕维克林平常有多宝贝自己的珍藏。她甚至毫不怀疑,这把琴在他的心中恐怕比自己这个妻子还要高一些,但今天是中邪了么?竟然愿意拿出来给别人使用?

“可以吗?”原上也有些意外,毕竟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往往是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乐器的。

“我平时保护她,是为了不让那些不通技艺的笨蛋伤了她。”帕维克林笑道:“而你,既然能拥有她的妹妹,当然就不是笨蛋了。”

笨蛋伊娃:“……”

原上却之不恭,接了过来,感受到锁骨上相似的触感和重量,眼神一下变得有些怀念。那把004是母亲当时在世时买下送给他的,他从小把玩长大,爱不释手,珍惜无比,却只能从身体恶化起封存进老宅的收藏室,蒙尘至今。

他持上琴,伊娃就顿时楞住,只觉得这个东方人原本玩世不恭的状态立刻一扫而空,整个人变得陌生而遥远。他握着琴颈,就像握着自己爱人的手,那轻按琴弦的手指纤长又骨节分明,白莹莹映衬着棕红色的琴漆,不知该如何形容的好看。职业素养让她立刻紧敏地跳了起来,拍打还在望着原上发呆的摄影师:“把其他人叫来,准备拍摄。”

第一声悠扬的琴音响起时,整个忙碌的工作间都为之一振。小提琴的旋律圆润而轻巧,毫不滞涩地盘旋而上,空灵的琴音仿佛洗涤心灵的一抹清泉,随着四处飘散的旋律潺潺涌出,让人触之生情,难以自拔。

这旋律哀伤又浪荡,给人莫名的熟悉感,帕维克林听了几秒,瞪大双眼:“是《追逐》的前奏?”

《追逐》这首歌最近红得发紫,他也正是因为听完这首歌的旋律觉得无比喜欢,才会在听说前妻要采访作者后匆匆赶来。要说他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部分,那必然是主题前那短短几秒的前奏,事实上这段音律在他周围整个音乐圈中都受获了不少好评,在大众欣赏那之后激烈澎湃的曲风时,也有不少人惋叹那段惊为天人的纯音乐不能演奏得更久一些。只是这种等级的音乐,想要创作出同规格的全曲有多不容易帕维克林作为编曲家再清楚不过,许多同行穷极一生也不过只能灵光乍现谱写出那么短短的一截,原上这个岁数的年轻人,能拿出那几秒的时间已经超越平均值太多。

他闭上眼,预备认真欣赏这段音乐中的断臂维纳斯,然而琴声在伴奏一截打了个轻巧的转旋,竟然无比流畅地继续了下去。qiuyelou

这是一段陌生的旋律,缓慢、悠扬,与那几秒前奏毫无障碍的衔接,显然出自同一首曲子。帕维克林张了张嘴,想发出惊呼又很快被理智掐死在喉咙里,整个拍摄棚的人都安静如鸡,只有原上垂首演奏,陷入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首曲子似乎出自《追逐》,但曲风又和《追逐》完全不同,琴音极致缠绵,又充涌着说不出的愁绪,回旋时几个简单的变调,就让整首曲子丰满无比,如同风一样不可捉摸,又带着香气,引人追逐。

但香气无从触摸,当然也就无论如何都追逐不到,梦想的缥缈中哀伤也就因此酝酿而生,听得人心生怅然若失之感,慢板在此瞬间告一段落,音乐突然湍急了起来,仿佛歇脚的人们又从拾了新的信念,开始举步疾奔。强节奏的音符变得欢快又愉悦,演奏越发极速,听得人慷慨激昂,几乎要撩动裙摆就这么舞上一场,伊娃捂住胸口,感觉自己已经陶醉在了这精湛的演奏当中,整颗心脏都被旋律紧紧抓住,跳得快速或缓慢,都全凭音乐取决。她想起自己年轻时追逐梦想屡屡受挫的曾经,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不服输地从失败里狼狈站起,想起这半生经历过来来往往的人,有一些留下,有一些成功,有一些却从此销声匿迹。拼搏的路上折损下无数的人,她却始终坚持下来,在某一个早上,接到任职《AM》主编的通知,世界都因此饱和了色彩。

极具煽动力的节奏告一段落,音乐再次游丝般往返飘荡起来,仿佛一缕成型的、柔软细滑的绸带,围裹着身体轻轻拂了一圈。琴声踮着脚尖轻轻跑开了,越跑越高,越飘越远,她想要伸手抓住一星半点,却只能听到耳畔余落的一声轻叹。

原上放下琴,在短暂的沉浸之后,恢复了脸上的笑意,仍留恋地轻抚琴头:“保养得真好,音色丰富,一点也不比我那一把差。”

“……”帕维克林抽了抽鼻子,抬手抹了把脸,露出一抹尤带悲伤的笑容,“她被用来演奏这样的歌,心里一定也会高兴的。”

伊娃背过身去擦了擦泪水,再抬头才发现摄影棚里几乎所有人都和她一样红了眼眶,是啊,能留在这个顶级的杂志社中工作,又有谁年轻时没有经历过一番拼搏呢?

她和缓了一下情绪,终于再次进入工作状态,询问原上时的语气,却已经比刚才尊敬得多:“原先生,这首曲子听起来似曾相识,是您所创的《追逐》中的那段前奏衍生而来的吗?”

原上点头:“应该说其中有一段使用在了《追逐》里,但他是独立的,我的另一个作品。”

一旁的摄影师突然端着相机低呼一声:“主编,对不起,我刚才忘记拍照了,只在开始时抓到几张。”

伊娃愣了愣,表情立刻变得危险起来,锋利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打光的、布景的、化妆的、造型的……纷纷一脸羞愧地低下头。

她接过化妆师递来的相机,翻动检阅,毕竟旋律拍摄不到,这几张原上进入演奏状态前的照片也已经足够专业漂亮了。伊娃松了口气,又想到自己刚才同他们其实半斤八两,嘴里的责骂最后便还是吞了回去,叹了口气道:“算了,反正现场有一直录制的花絮,硬照也不用拍那么多。”

那一边的原上在她们交流的短暂时间里已经彻底被帕维克林视作了知己。帕维克林拽着他交流各自保养琴的心得,又大方拨开琴弦给原上看琴上的的数字标记,俩人窃窃私语,说得兴起,又一起弹琴,弹那首激烈澎湃的《帕维克林第二协奏曲》,完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玩耍状态。伊娃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偏头露出一个微笑,刚才拉琴时孤寂得仿佛不可近身的青年,现在弹琴时却笑得真正像个孩子,他眉眼飞扬,举止随性,坐在帕维克林这种音乐圈老前辈身边却一点看不出拘谨,反倒自成一派所向披靡的魅力,还被对方邋遢的状态反衬出一种活色生香的味道来。

棚内的工作人员没有敢上前打搅的,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尽量安静地完成了布景,摄影师闭上了他平时拍摄中无比聒噪的嘴,认真而郑重地围绕着钢琴拍照,面对一个真正有实力的艺术家,不论谁都会这样态度庄重起来。

琴键重重落下,飞扬舞动的手指仿佛舞蹈般轻巧灵活,帕维克林平常不那么爱好钢琴,跟他合作完毕也禁不住生出棋逢对手的心潮澎湃,忍不住给了他一个重重的拥抱:“四天后的下午我有一场演奏会,你愿意来捧场吗?”

原上微微一怔:“去听您的现场演奏?当然,我求之不得啊。”

“不是旁听,”帕维克林松开他,盯着他的眼睛郑重道,“我现在诚挚地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在后天和我一起登上舞台。”

原来是客串,原上想了想,在心中琢磨,不知道会不会有酬劳。

*******

不过原上有部分的工作选择自由,既然朋友提出了邀请,当然也就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下来。《AM》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帕维克林的助手就送来了工作合约,孙汉清除了封面外一个字都看不懂,只知道原上自己签了个东西,走出《AM》大门后才知道那是什么,本就受到重创的精神,那一刻彻底恍惚了。

伊娃这位主编亲自送一行人离开,一路和颜悦色,态度温和,再加上帕维克林这位大师,沿途认出他们的人,都无不数次回首打量,猜测被他们围在当中那个脸熟的东方面孔是谁。这种杂志社下每天都会有蹲守新闻的狗仔,见状当然大拍特拍,哪怕没法当做重磅独家,也好歹能带回去填个版面。

原上出国的消息并没有保密,国内媒体自然也有不少在注意海外的动静,于是很自然的,这则消息就被有心人抓取了出来。一时间“原上远赴北美合作著名音乐杂志《AM》”的消息迅速被传扬开来,一时间受尽瞩目。

但这些新闻的出处千奇百怪,又没有经纪公司的官方认证,国内大多数人对西方媒体缺少认知,只觉门槛高不可攀,于是看虽看过,却也不那么轻易相信。其实也要怪近年来国内娱乐圈妖魔辈出,不少急于走红的新人为了能和走出国门搭上边,使过各种千奇百怪的手段。前不久甚至有位女星声称自己受某权威颁奖礼邀请,通稿炒了几周,弄得外界沸沸扬扬,最后却又说自己腹泻虚弱无法出席,被扒出炒作造假,一时沦为笑柄。

《AM》杂志的分量有多重,音乐爱好者里恐怕无人不知,国人又多有欧美迷信,觉得原上虽一曲走红,分量却还是不够叫外国人也看在眼里,顿时冒出些经验丰富的键盘专家,批评起“某些新人的急功近利”来。更有不少原本结怨的黑子,喜不自胜地以为抓住了原上的小辫子,扯出那些报道和模糊的图片打起假来,什么图片上的女人根本不是《AM》的主编啊,背景里的大楼根本不是杂志社办公点之类的,简直恨不得断言原上联合经纪公司造假炒作,愿意相信丑闻的人,总比心怀肯定的要多。

孙汉清往微博上发了张p掉背景的原上弹钢琴的图,加了几句感慨,没多久再打开,顿时发现被顶上了,底下说什么的都有。

我男神宇宙第一帅:【嗷嗷嗷嗷原上好帅!弹钢琴好苏!手指好漂亮!美美美美美!】

马兰开花:【唉,我还以为你是个用心做音乐的人,没想到也沦陷了。】

live:【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啊……恳请经纪团队能脚踏实地一点,不要将一个有前途的好苗子扼杀在炒作中。】

你送的瓜好好吃:【你们就知道是炒作了?见不得人好就别发酸,酸气都溢出屏幕了。】

live:【果然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

孙汉清看着底下粉粉嘿嘿掐得不亦乐乎,将原本正常的图片找出一堆PS造假痕迹,已然无语。他觉得那些挑刺的言论荒唐可笑,偏偏又不能在发刊前暴露跟杂志社的合作细节,只觉得心急如焚,没到这种时候,就格外羡慕起不太爱上网的原上。

原上刚化好妆,外形精致一丝不苟,穿着帕维克林出面为他借来的顶级男装品牌高定,腰细腿长,原本就好的比例越发显得无可挑剔。他正在擦护手霜,比孙汉清高了一个头多,孙汉清只能抬头仰望,看着一双瘦削白皙的手交错翻飞说不出话来。原上见他盯着自己发呆,露出一个坏笑:“帅不帅?”

“……”孙汉清心中的憋闷被这个笑容弄得持续不下去了。也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怕什么闲言碎语呢?

“帅帅帅,帅得不得了。”他这话一点不违心,原上这些天来一直泡在帕维克林的剧场里练习,大概是总跟古典音乐家们来往的缘故,气质越发比从前奢华厚重,像个从小养尊处优位居人上的贵族公子了。孙汉清给这位贵公子整理燕尾服的衣摆,又抚平袖口处的褶皱,后台一位女士手捧鲜花曼妙地走了进来,正是盛装打扮过的伊娃。

伊娃一见原上的模样,也不免恍惚了下,随后才红着脸献上花来:“原先生,祝你今晚演出顺利。”

女人的美丽是不分年龄的,哪怕伊娃已经将近五十,原上仍肃容接过了花,又拖起对方的手背落下亲吻:“谢谢您,您能赶来,真是比任何人的祝福都要激励我。”

哪怕知道这是客套话,伊娃也情不自禁地陷入了喜悦里,直至坐上观众席,双颊仍旧粉红。身边有同来捧场的观众认出她,热情打过招呼,悄悄询问:“我听说,帕维克林大师这一场邀请到了一位特殊嘉宾?您知道是谁吗?”

伊娃掩唇轻笑:“是个可爱又英俊的年轻小伙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

《帕维克林第二协奏曲》是帕维克林迄今最著名也最受欢迎的作品,前奏一出,剧场中这些非富即贵的观众们就立刻收敛住傲慢,专心地聆听起来。幕布拉开,帕维克林引领大批管弦乐手,自己持着小提琴站在舞台中央,忘我演奏。优美的旋律中,立刻有人发现了今天舞台的不同,在帕维克林和管弦乐队伍当中,竟然凭空出现了一架钢琴!

所有熟知这首曲子的歌迷都知道,这首曲子从头到尾都是没有钢琴出镜的,再一联想近几天剧场透露的消息,他们立刻意识到那位特邀嘉宾大约是位钢琴手。能让拉维克林情愿在自己的成名曲中多出他的位置,这位嘉宾显然有着非同一般的重量,是嘉利特瓦克斯?还是博曼?观众们将现存活于世的钢琴家们在脑子里过了个遍,但怎么也找不出谁和拉维克林有此深交。

小提琴悠扬的音符盘旋许久,在众人的猜测中峰回路转,突然一变!

旋律一下变得激昂起来,配合顿起的管弦,简直震撼无比。观众被这突然的改变冲击得齐齐愣住,随后才意识到这不是协奏曲原本的音调,伴奏里加入了更圆融的转变和更激烈的冲突,独奏乐器的旋律也变得更加大胆,气势几乎排山倒海,像遮天蔽日的海啸,像拍打岩石的浪涛,压得人惊心动魄,喘息不能。音浪越来越高,越来越湍急,越来越无从捉摸,在声势上升到最高点的那一瞬间,突然停了下来。

众人都有被扼住咽喉的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地愕视舞台,就见帕维克林放下琴,缓缓睁开了眼,看向舞台方向。

众人随着他的视线而去,便见一个瘦削高挑的年轻人从乐队之后慢步走了出来,礼服精致,身姿挺拔,在满场目光的注视下,仍旧无比坦率优雅。他目光淡淡扫过观众席,又和帕维克林相视一笑,场内的女观众们因这个笑容心跳顿时加快了几拍,便见他不紧不慢走到钢琴座前,拂起礼服的燕尾下摆,施施然落座。

年轻人?东方面孔?!这是谁!?

没有人回答他们的疑问,拉维克拉也重新架起琴闭上了眼,乐队蓄势待发,却无人发声,直至这位年轻人伸出那双白皙纤长的手掌,按下第一枚白键。

仿佛胀满的气球被打开一个缺口,钢琴浑厚的琴音顿时顺畅地流淌了出来,轻快又悠扬的旋律织成了一道无形的溪流,瞬间形成气候。停顿的管弦乐在此刻毫无预兆地轰炸开,小提琴湍急的演奏也好像从未停止过,观众们吊着的那口气终于得以呼出,简直像经历了一场战争,全身力气都被这宏伟的效果震撼出了身体。

钢琴手纤长的十指快得甚至能看到残影,纯熟无比地演奏着和协奏曲原调不甚相同的音符,小提琴悠扬的琴声与他配合得无比默契,一步一步将音乐效果推升至最辉煌的最高点。许多观众坐在席上甚至激动得发起抖来,浑身的热血都因此沸腾骚动,在精神亢奋到顶峰的那个瞬间,三下重重的琴音,一切都归于平静。

前所未有的震撼演出让整个剧团的乐手都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加鲜明的疲惫,帕维克林放下琴,喘息片刻,睁开眼,先是对原上露出个赞赏的微笑,最后才转身面朝观众席,矜持行礼。

原上站起身,和他一齐鞠躬,剧场内寂静无声,许久之后,才爆发出几乎能掀翻屋顶的掌声。

没有人尖叫,没有人喝彩,观众们默契起身以示尊重,对这些内敛的传统乐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他们能给予表演者们最高的称赞。

伊娃放下捂着心口的手,也随同周边的人一齐站了起来,掌声持续了超过十秒,仍有人不间断地拍打双手。身边很久后才响起人们讨论的声音,不住赞叹这场演出空前的精彩,也有人询问舞台上那位气场惊人的年轻钢琴手究竟是谁,好半晌后才听到不大确定的回应:“这一场协奏曲中间加进去的旋律,我怎么觉得有点像最近非常受欢迎的那首中国流行歌?”

“我听着也有点像,那首歌是不是叫《追逐》?钢琴有一段和那首歌的前奏真的一模一样!”

“我知道那个钢琴手是谁了!怪不得刚才觉得眼熟!”一个华人面孔的观众听到这里,茅塞顿开,忍不住站起身来,发出一声惊呼,“我看过《追逐》的mv,里面那个叫原上的创作歌手,就是这个演奏家,不会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