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87章 臣子难为

女帝 第487章 臣子难为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城,林府。

高盈沉默良久,没精打采地望向丈夫,眼中满是忧虑:“宣郎,我们该怎么办?”

她方才拿出审犯人的劲头,破天荒责问了长女,长女见母亲难得一见的疾言厉色,眼眶早红了,低头承认自己确实与刑国公在公开场合见过几面,有些交流,自己对刑国公颇有好感,却也没到非君不嫁的程度。只是少女怀春,心里惦记了这么一个人罢了。

高盈再怎么讨厌苏沃,也不得不承认,苏沃的身世、容貌和才学都摆在那里,京中年轻一辈几乎没有能超过他的。就连自己见了,也不是对他心生怜惜,觉得他谈吐不俗,处境尴尬么?如今一想,当真冷汗涔涔,不寒而栗。

苏沃光是这一点就甩了梁郡王几条街,更不要说别的。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嫁给弑父杀兄,残暴不仁,从亲戚关系来论能称一句“表舅”的梁郡王,少女担忧未来的同时,忍不住将喜欢的人一再美化,也是十分正常的。

高盈当然不好指责女儿,发乎情,止乎礼,喜欢一个人,也没伤害到别人,又有什么错呢?故她真是愁肠百结,不知该说什么好。

林宣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抚道:“没事,陛下仁厚,已经帮我们把路都安排好了。”

他原先的忧虑也莫过于被迫卷入夺嫡,但陈留郡主已经带回来了皇帝释放的讯息――你们家,我是一定会照顾的。如果你有心争一争宰相之位,你的大女儿就嫁进皇室;如果你只愿做一方封疆,你的次女就嫁进皇室。反正无论如何,皇家都会与你们结亲,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照顾了。

秦琬的做法很巧妙地帮林宣解了围,也就是说,不管他怎么选,这事不涉及站队,纯粹是政治层面的立场,究竟是进还是退罢了。

这反而令林宣为难。

他久居江南,自然知道,秦琬是一定会对盐政动手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想回京的原因。

“盐”的事情实在太过麻烦,一旦盐政改革,他这个负责的人处处得罪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好比玉迟,修葺东南运路,功在千秋,却以陛下重臣、大长公主驸马之身,三年五载是别想回京为相了。虽说洛阳令也是位高权重,却不可否认,这个职位离中枢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尤其是在皇帝不喜欢驾幸东都的时候。不管名声还是实惠,仍及不上宰相。

林宣知道,事涉盐政改革,一个弄不好,他将官声全毁,家中子弟也要受严重的影响。哪怕秦琬袒护,却也很可能是半生清名,晚节不保,落得个被迫致仕的结局。如果入京的话,哪怕只是做个六部尚书,不当宰相呢,论安全肯定也比扬州刺史好,只是权力在某方面可能稍微次了一点,但也未必不如。

即便如此,对留在江南,涉及盐政一事,他又有些心动。因为他知道,宰相,自己不一定能熬到。可扬州刺史,自己是十拿九稳的。若是盐政做得好,青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宰相也不差什么。他究竟是要求个平稳,还是拿自己的政治前途赌这么一回呢?

高盈有些没明白林宣的意思,但她也清楚,不管是母亲、丈夫还是秦琬,所思所想都超过她太多。就如当年,她对秦琬提苏锐英姿,秦琬就能想到四境不太平一样。她对丈夫的判断深信不疑,闻言便道:“既是如此,那琴娘……”说到这里,她实在忍不住,眉心微蹙,忧虑非常,“我看刑国公,仿佛就看见了他的父亲,还有魏――当真不是良配啊!”

林宣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高盈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妥,哪怕苏沃再不好,到底是秦琬的长子,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能嫌弃的。哪怕她和秦琬关系不错,事涉儿女,也不敢随便评论。何况苏沃除了********想上进之外,也没看出哪里不好,但这份心思,本就是最大的隐忧,也会挑起秦琬心里最深的内疚。

“刑国公――”林宣欲言又止,沉默了不止多久,才道,“刑国公天纵之才,欲效仿陛下,奈何无论文武,都没有领路人。咱们家样样都好,只怕这‘不足’,就要落到这一桩遗憾上了。”

短短一番话,却是触目惊心。

林宣在江南官场待了二十年,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这种涉及家族的大事,自然是想了又想,终于将苏沃的意思琢磨透了。

苏沃想当皇帝,非常想当皇帝,可秦琬不让。所以,他要另辟蹊径,积攒实力,但这想法被秦琬看了出来。并用繁花锦绣砌成了一个笼子,将苏沃关在里头,导致苏沃身为国公,空有富贵荣华,却没有资源,没有门路,更没有指导者。尤其在大义公主病逝后,更是如笼中困兽,毫无出路可言。

想要当皇帝,至少得先了解朝廷是怎样运作的,军队是怎样管理的,又有怎样的门道吧?秦琬当年,文有裴熙,武有沈家。虽在流放之地,看似偏远,但朝廷这一套运行机制,在父母和裴熙的教导,以及赵肃从下层的角度来看待的侧面教导之下,秦琬对文官武将,上层下层,都是有一定了解的。然后便是先帝对她百依百顺,身为皇长子,政治资源在手,毫不吝啬地倾斜,赵肃、萧誉、沈淮……这些人的第一步,都是这么上来的。

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源,苏沃统统没有。

在勋贵中,他没有领路人,不了解勋贵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文臣中,他没有引导者,就算拉拢了几个士子,对方还想他帮他们谋官,完全派不上大用场;在武将中,他就更没有什么资本,那些派去教他骑射的师傅,都是陈玄和常青精挑细选过的。除了教导,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

以苏沃之聪慧,只要给他打开一条门缝,他就能把大门给掀了,所以他把各方势力都搭着的林家当做了突破口。这一点,林宣心知肚明。可如果真成了姻亲,林宣能舍了女儿讨好皇帝,却半点不指导这个女婿,不在乎女儿过得是什么日子么?那可是他与高盈的第一个孩子,一直以来都爱若掌上明珠。莫说他本就不是这样的人,哪怕真做了这样的事情,也会令岳母、发妻齿冷,圣上那头又该怎么看?

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林宣便觉头疼。

在他看来,在秦琬手下干活有利也有弊,利当然是这个皇帝不多疑不猜忌,待人宽厚大方;弊则是主君太过聪明,把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压根糊弄不过去。只能权衡轻重,看看怎么取舍的好。

这么一位明主,怎么就没狠一些呢?直接把长子弄个“暴毙”,不就万事大吉了么?

等等!

林宣忽然想到一件事,略有些疑惑地问妻子:“刑国公平素与谁交好?博望侯呢?他们两兄弟关系如何?”

博望侯姓杨名繁,乃是刑国公苏沃同父异母的弟弟,年幼的时候也养在秦琬身边一段时间,后过继给了大义公主做承嗣之子。

大义公主的母族弘农杨氏已因叛乱之故,一蹶不振,刚好博望侯生母也姓杨。秦琬索性就改了博望侯的姓,让他随两个母亲姓杨,又给他封了个侯。

众人见了,也觉啧啧称奇,认定博望侯乃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好运儿。毕竟别的庶子,再怎么荣华富贵,也多是父祖垂怜,自己争气,又或者沾了没有嫡出兄弟的光。只有他摊上个好运的嫡母,非但没磋磨,反倒予以高位,也算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幸事了。

被他这么一问,高盈也嘀咕起来:“博望侯与刑国公虽是一块长大的,却不怎么投契。我听说博望侯不喜习文,也不爱练武,偏好那些商贾之道。你也知道,他的生母杨夫人乃是京城最大绸缎庄的主事,他平常又在锦绣堆里打滚,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我想,对这个兄弟,刑国公怕是……”有些看不上吧?

林宣听了,不由惋惜:“博望侯是个明白人。”哪怕女儿嫁给他,也比嫁给刑国公好啊!

高盈对博望侯也有点瞧不上,抱着孩子找上门的,连个外室之子都不如,庶出都算不上,哪怕封了侯呢,也入不得高盈的眼。听见林宣这么说,高盈不由愕然:“宣郎何出此言?”

“二十年前,我初入京城,平民女子以针凿补贴家计,或去大户人家做婢女,打短工,或求寺庙、道观布施。权贵人家的女眷,念得也多是佛经、道藏,很多大字都不识,虽生于高门,眼光见解却与出身不匹配。”林宣感慨道,“陛下喜女子饱读诗书,不喜她们年纪轻轻就拈着佛珠念经。权贵人家争先恐后令子女读书,也一改处罚晚辈就令他们抄经书的风气。很多平民女子,宁愿去绸缎庄做几年女工,求个稳稳当当,也不愿再去做婢女,对人卑躬屈膝。”

这一点,高盈比林宣感触更深,她是摊上了一个好母亲,才能样样顺心。想想她那些庶出的妹妹,国公之女却不识几个字,成天为了一两件衣服首饰你争我夺,整个申国公府歪风邪气,如今想来,真是有些后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