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46章 锦绣江山

女帝 第446章 锦绣江山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将至的时候,洛阳传来消息,上宛侯世子偶然风寒,一病不起。 。

秦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不住叹息:“我已经留中了几十本奏折,当真是言辞如刀,看着都让人寒心。”

“孝道虽是至理,但拿它做武器,这些人也太过分了些。”秦恪一直记得裴熙在彭泽对他们的照拂,更记得当年裴熙与代王一系走得近,被裴礼上家法,差点打得不能走路的情景。

他没有称心合意的儿子,便将裴熙视作子侄,若不是裴熙和秦琬没能在一起,这个“子侄”只怕要变成“儿子”,怎会不偏心裴熙,不讨厌裴礼?故他毫不犹豫地说:“裴礼不是还有个嫡长子留下洛阳么?”

言下之意,便是裴熙不用回去了。

国之重臣,若是丁忧,辞官三年倒也罢了,但只是父母病了,也不用这么麻烦吧?人到中年,谁没个七灾八难的,有一儿半‘女’陪在身边就成了,若是裴礼馋三年五载,岂不是裴熙得在裴礼身边待到他痊愈或者死?要知道这世上,有些人看上去下一刻就要一命呜呼,实际上呢,熬得比谁都久。

生病这种事情,谁能料得准呢?

当然,秦恪这完全是偏心到无理取闹的说法,可谁让他是一国至尊,生杀予夺,拥有不讲道理的权力呢?秦琬知事情轻重,不由笑道:“您都说了孝道是至理,旭之怎么会不知道呢?他向我请了两个月的假,赶回洛阳了。”

“这寒冬腊月的,他却在路上奔‘波’”秦恪不无惋惜,“也罢,他也回个家,过个好年。”心中却对裴礼的印象却更差了:“裹儿啊,旭之要回去,是不是因为他那个哥哥有什么不满?”

他这么一说,纵是勒令伺候的人不许说出去,裴阳的仕途也断了。秦琬素知分寸,怎会在这时候穷追猛打?但见她抿‘唇’一笑,解释道:“裴世子病得有些重,思念旭之,也是理所当然的。”

秦恪知她帮裴家人开脱,暗道一声‘女’儿心‘性’醇厚,忍不住问:“裹儿啊,我说,你真不把赵肃留到南府?”

苍梧郡王谋逆,牵连甚广,南北两衙清洗得尤其严重。

南府不消说,除了金吾卫和千牛卫没遭难外,其余十二支部队都没逃过一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是你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我虽没出力,也没从逆”就能逃过的。

当帝后发现身在宫中,安全也不稳当时,心中的恐惧无需言明。他们强烈要求陈玄出任左卫上将军,常青则做左千牛卫上将军,效仿沈淮,一人统领两支军队,却被秦琬劝住了。

自打太宗朝开始,南府的从二品上将军就成了虚职,不是分封给诸皇子的,就是给年迈的有功武将,以示他们虽然告老辞官,皇室仍尊重他们,真正有实权的则是正三品的大将军。就算是如今炙手可热的沈淮,也是大将军而非上将军,他之所以能统领左右金吾卫。只因他简在帝心,又是皇亲国戚,皇帝的意思还表现得很明确,右金吾卫大将军不敢与沈淮争锋,上头又还有个楚王压着,有这么一层台阶下,不得不容忍几分罢了。

论能力,陈玄和常青或许能高过沈淮,但沈淮能走到这一步,与他身上的爵位,十几年来的长袖善舞,以及沈家人几代在军中的经营分不开关系。南府可不是一个光凭能力与圣恩就能说话的地方,故秦琬虽让陈玄和常青分别做了左卫大将军和左千牛卫大将军,却没将右军也‘交’给他们。

至于能不能压制住右军,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南府的将领去了十之四五,北衙更加严重勋一府中郎将文韬自知不妙,为保留一分颜面,乞呵告老。秦琬虽然准了,却将他的长子和次子都下了狱,以儆效尤。勋二府中郎将骆猛从逆,自是满‘门’抄斩。翊二府中郎将虽无大过,却也没能将功补过,被贬谪到了地方。至于左右郎将等人,更是不用说,贬的贬,杀的杀,几乎没有谁能稳当当地坐在那个位置上。

如此一来,北衙五大中郎将,除却荣养的虚名亲府中郎将,四大中郎将一口气少了三个。

秦琬早有准备,自不会客气。

赵肃、萧誉二人,一有凉州平叛与救驾之功,一有破辽东之功,又都是北衙出身。故她令郦深做了勋一府中郎将,赵肃和萧誉分别任翊一府、翊二府中郎将,又从仅存的郎将中提拔了一位名叫周复的人来做勋二府中郎将。然后在陈玄提供的名单中,选了些合适的人,填补上郎将的位置。

秦恪虽不通军务,但前人的路已经走好,他自然也品得出几分南府的人,很难有出去打仗的机会。毕竟是戍卫宫廷的人,还是牢牢放在身边的好。至于边境将领,中低层倒也罢了,高层可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正因为如此,历代安西、安北和安南大都护,如谯国公、鄂国公、苏锐、姜略……无不是从北衙中走出的。秦琬将赵、萧二人安排到北衙而非南府,显然是将他们当做未来的大都护栽培了。

秦恪现在对赵肃的印象非常好,恨不得他也留在宫中,做个禁军统领,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证。秦琬知父亲的意思,微微一笑:“阿耶,我何尝不希望九郎留在长安,与妻儿团圆?但您登基不过一年,便将辽东城拿下。料想不过几年,咱们便能完成先帝遗愿,攻破高句丽。到那时,疆域太大,安北都护府可就未必管得过来了。”

安北都护府虽也管瀚海,辽西之地的安危,但主要还是负责防卫北方异族,兼顾高句丽。若真踏平了平壤,沃土千里的高句丽在的可是大夏东北边,若不设都护府,非但管起来困难,也会让安北都护府的权力太大。

“更何况,西边也真‘乱’着,若不是”一想到这里,秦琬就很是可惜,“若是苏都护还活着,大夏早就向西推进了千里,又怎会是如今原地踏步的局面?”如今代安西大都护之职的李角,足以守成,却也只能守成。哪有苏锐镇守西方,西域诸国不敢妄动,突厥铁骑无法靠近,见到“苏”字大旗,立刻丢盔弃甲,四散奔逃的盛况?

她谈起苏锐的时候,没有丝毫异样,满满都是遗憾和憧憬。秦恪被她感染,想到苏锐之才,也不由叹息:“是啊!若是苏藏锋还活着,西方何须忧虑?”苏锐这样的英雄,居然那样死去,身前身后,实在是……

“西域之地,突厥要,西域诸国要,我大夏也要。”秦琬的声音低沉了些许,却铿锵有力,“只能固守的局面,一定不会太久。”

先帝一世圣君,临终时却不顾青史记载,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政权‘交’到了她的手上。这样深的信赖、看重和期许,她无以为报,唯有继承先帝遗愿,覆灭高句丽,大破突厥王庭,令这锦绣山川,皆是大夏领土。周边诸国,纷纷来朝。百姓安居乐业,不至于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才有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

姜略、柴豫、郦深,乃是她所选定的三大都护。赵肃、萧誉、叶陵、姜缘,则是她竭力栽培,渴望他们能独当一面,守卫四境的对象。不仅如此,她还要发掘更多的人才为她所用,因为她相信,二十年之后,大夏的疆域一定会如圣人所愿,而大夏的都护府,断不可能只有三个!

秦琬踌躇满志之时,闭目养神的沈曼听着‘女’官的回禀,缓缓睁开眼,从美人榻上起来:“是么?”

“回娘娘,不会有错。”‘女’官低下头,心中十分恐惧,却竭力保持语气的平静,“卢昭媛虽紧闭‘门’户,紫兰殿仍旧热闹得很。”

沈曼沉‘吟’片刻,才问:“拾翠殿和含冰殿呢?”

拾翠殿是李惠妃所住的,含冰殿则是郑充容住的。这两人一个跟了陛下二十余年,生了两位公主,论地位乃是后宫妃嫔第一人;一个育有皇子,又位列九嫔。虽说她们也很安分,不敢揽事,更不敢惹事,却无人会得罪她们。

‘女’官的头更低了:“未有紫兰殿热闹。”

沈曼便‘露’出一丝讽刺来。

陛下敬重先帝,坚持要像先帝一样守满三年孝,后宫并没有再进人。

宫中的哪个不是人‘精’?眼看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得儿子的可能也不多了,自然要结好皇子。哪怕皇子是在皇后宫中长大的,到底有生母不是?

苍梧郡王犯事后,楚王的行为更加荒诞,大肆求仙问‘药’,开炉炼丹,谁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福王脑子不好使,更不可能继位。算来算去,皇帝竟只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六皇子秦政和七皇子秦敢,这其中,秦政又比秦敢伶俐千百倍,年纪还略大一些,哪会让人不眼热?

秦敬那逆子,明明是裹儿击败的,却要让黄口小儿捡现成的便宜……沈曼长长的指甲套划过桌面,纵知这是天经地义,也难免心有不甘。

琨儿,琰儿,若你们活着,该有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