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03章 何谓蛀虫

女帝 第403章 何谓蛀虫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舟知常青是丽竟‘门’高层,马上要由暗转明,出任高官,对他也很客气。 。眼见岑越有些蔫,燕舟心中一喜,催马上前,向常青抱了一拳,才问:“常统领,不知杨家粮仓究竟有多少个?”

“地窖的话,我不是很清楚。”常青回答道,“外头倒是有两三排粮仓,约莫三十多个,大部分是夯土的,只有少数几个,瞧着像新作的,草草用木头搭了。”他一把火烧掉的,就是那些木质的粮仓,里头的粮食应当是杨氏决定起事后,仓促收购的。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众所周知,真正稳妥的粮仓,多是建在地下的。譬如洛阳的含嘉、洛口等粮仓,面积比寻常城镇还大上不少,里头有几百个小粮仓。每个粮仓都是挖好了土坑后,先烧了四壁,使之干燥,又铺了许多防‘潮’的物事,才开始存粮的。

将粮食存在地下,既隐蔽,又安全,不会被人惦记不说,也很难遭贼,更不用说火灾的威胁了。至于弘农杨氏明明有足够的条件,为什么还要在地上建粮仓,常青想不明白,燕舟却一清二楚,不由笑道:“那就是了,世家多有怪癖,认为存在地下的粮食不够新鲜不说,还有股土腥味,一般是不吃的。”

常青听了,不由嗤笑:“真是穷讲究。”多少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了一口吃的卖身为奴,世家倒好,这个挑那个捡的。

他已经没有什么同人不同命的感慨了,世家子,他也杀过不少,不管是骨头还是命,也没见几个比百姓硬的。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燕舟的言下之意,不由皱眉:“你是说,弘农杨氏存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十年?”

“十年是俘虏的说辞,未必可信,五六年却肯定是有的,若是世家不铺张‘浪’费的话。”燕舟笑眯眯地说,“世家一人一餐所耗费的粮食,足以当得上几十名大汉三日的口粮,只有更多,没有更少。”

在这一点上,见识过杨家奢靡,一道菜用十几只,甚至上百只‘鸡’鸭来配,光是上点心就上二三十种的他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毕竟他的母亲是杨家庶‘女’,按辈分算,乃是杨延的堂妹。因这层关系,他也曾被杨家招待过一两次,虽然只是偏院,却也让他大开眼界。当然了,那时的他自惭形秽,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对膏粱之家的富庶和气度向往不已,哪怕被讥讽“三流世家与寒‘门’无异”也不敢反击,反而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这些年来,他从未忘记过杨家的高傲,以及杨家带给他的羞辱,现如今……呵呵,赫赫扬扬的弘农杨氏,也不过是俎上之‘肉’罢了。

常青听燕舟这么说,更觉可笑:“兵临城下,还讲究这些?”

“世家么,一向都是这样。”燕舟意味深长地说,“哪怕在战‘乱’时,他们也没放下这份排场,谁让那些粗糙的饭食,贵人们无法下咽呢?”哪怕是短了奴婢和部曲们的伙食,贵人们的排场,也是不会缩减太多的。

与物质的满足一比,什么气节,风骨,就得远远扔到一边了。草头皇帝不算,前朝末年,群雄逐鹿的时候,略有“帝王气象”的人入主弘农郡,不都是杨家的“明主”么?

常青只觉匪夷所思,听燕舟这样斩钉截铁,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走到僻静地方,深吸一口气,忽然明白了秦琬的想法。

为什么要括户?那些背井离乡的人没有错,如果不是过不下去,谁会离开家乡,去流亡,不知道前程在哪里,甚至要为奴为婢,命不由己?错得是那些压榨他们的大户,譬如这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肮脏非常的世家。偏偏这样的世家、勋贵、乡绅,又是构筑帝国的重要力量,一旦与他们对抗,很大的可能是自己的位置保不住。

为了保住龙椅,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对世家妥协,就好似前朝。最后的结局呢,民不聊生,百年内,各式各样的起义层出不穷,胡人蛮夷都能欺辱中原。末了,一场燎原大火,将前朝烧得干干净净,可现在……

这样的故事,的确不能再重复下去,哪怕无可避免,也要为百姓多争取一些安逸的时间。

只有心念百姓的,才能算真正的明主。若是不惦记着百姓,只顾着皇权,哪怕你朝堂平衡做得再秒,权利抓得再牢,也不过是被蛀虫掏空了的泥塑木胎罢了。

可惜了,世家这样的蛀虫,暂时还拿他们没办法。

不,应该说,人往上爬,就是为了活得更好。没有世家,还有大族,富贵了就要享乐,这是人之常情。世世代代,无可避免。

常青想到秦琬对他说,等他从弘农回去,就能直接进东宫六率做将军,把拱卫东宫,日后甚至拱卫皇城的重责‘交’给他,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明白了秦琬对他的信重。

这条路,注定有太多敌人,怎能不警惕几分?

一想到这里,常青跺了跺脚,下了决心,决定给秦琬递一封密信,向秦琬求一道旨意,只诛首犯,从贼可减免罪行。这样一来,杨家内部必定生‘乱’,若是运气好……常青估‘摸’着,圣人这次怕是很难好转,他得快点赶回去,将那些兵卒收服,防止一些人借此事生变。毕竟秦琬手中,没有太多能重用的人才。

没办法,弘农杨氏叛国谋逆大罪,除了朝廷,没有谁敢说赦免谁,不赦免谁。就连为收回县城时,军士们喊的话,也只是说不追究你们附逆之罪而已。饶是如此,还是曹瑞、岑越、拓跋励等人共同商定的,事实上,也不能十成十打包票,相反,他们还担了不小的干系。

想也知道,这样大的事情,必定会有急于成名、获利的人‘插’上一手,尤其是那些瞧不起武将的御史,对他们来说,再没有什么比参好不容易平叛的将军“不臣、包庇”等罪名,更容易往上爬了。

还没等他提笔写信呢,秦琬的密令就已经到了,上头写得很明白,首恶不可饶恕,从贼若是投诚,可以减免刑罚。若能杀了首恶,叛逆,便算将功折罪。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给人留条活路不是?若全是死路,对方指不定就奋力一搏了,唯有给他们一线生机,他们才会拼命地靠过来啊!

归根到底,秦琬是要找个借口震慑世家,借此括户,并不是要将世家往绝路‘逼’。弘农杨氏,赫赫大族,一旦举家被灭,必定震动天下,也会令无数世家兔死狐悲,对朝廷生出警惕之心,逆反之意。正因为如此,秦琬只说了“将功折罪”,却只字不提奴婢若是杀了主子,可以免责的事情。

杨家人为了活命,换个族长,那是他们家族内部的事情。若是朝廷纵容奴婢叛主,无疑动摇了社会秩序,纵是捷径,也不可取。

收到密令后,常青便去找了曹瑞、拓跋励、岑越、燕舟等人,将密令充作太子钧令,向他们宣读。

有太子钧令在手,大家立刻振奋起来,曹瑞亲自上阵,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劝降信,将朝廷的宽厚、强大展现得淋漓尽致,特意强调了附逆可以将功折罪。随即找了几十个刀笔吏,连夜抄写,将这封劝降信抄写了数百份,全部绑在弓箭上。令士兵站在搭好的台子上,劝降信伴随着弓矢,雨点般落进了弘农杨氏的坞堡里。

此时,弘农杨氏内部,也是怨声载道。

没有谁会不把‘性’命当回事,尤其是世家这等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更是唯有自己的命才是命。眼见自家对抗上了强大的朝廷,谁不惶恐?纵然怨族长也不敢说,唯恐被接连失去儿子、孙子,近乎疯癫的族长拿来出气,就只能拿下人出气了。

短短几日,也不知多少娇美的‘女’子被拖了出去,多少奴才被打得吐血,保不住小命。尤其是大小厨房的人,提心吊胆,唯恐朝廷大军攻进来,哪能静下心来烹调?再说了,纵然他们使劲了浑身解数,那又如何?世家臭‘毛’病多,这杯茶要哪儿的泉水,那碗酪要何时的雨水,这道菜要多少年的‘鸡’,那道菜要才出生几个月的羔羊。平日倒是能一一满足,现在么,杨家坞堡被封锁了,库存的东西虽多,也禁不起这样挑挑拣拣啊!

下人再怎么叫屈,遇上了不讲理的,认为他们“怠慢”的主子,也是没办法的。眼见平日耀武扬威的厨房管事们全家遭殃,大家却没有窃喜,个个战战兢兢,唯恐哪一天轮到自己。杨延倒是想压住劝降书的存在,但那么多封,多少双眼睛看见了,怎么压得住?便有无数人窃窃‘私’语,尤其在厨房这种地方,更是讨论开了。

“朝廷说了,不追究牵连的……”

“若真是这样,咱们……也不用被发卖……”

“可,可……”

一想到现状,大家的脸又拉了下去,他们这些当奴才的,自然不愿离开弘农杨氏这颗大树,更不愿像畜生一样被当街发卖,或是流放千里。但对杨家族人这些日子肆意拿他们出气,动不动就打骂至死的举动,也是满腹怨气,故有个人管事模样的人狠狠地啐了一口:“管他呢,干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