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三十二章 萧誉

女帝 第三十二章 萧誉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淮的回答有些敷衍,褐袍青年却没有丝毫不悦,反倒异常认真地说:“恩师寿辰将至,誉打算淘一两本孤本,作为寿礼。”

听见这个答案,沈淮沉默片刻,才比较委婉地说:“赞之,古玩字画一道博大精深,纵浸淫日久,亦免不了失察的时候。尊师连束脩都不收,见你花时间在淘孤本上,岂会不动怒?”

他这一番话说得真挚又恳切,萧誉便露出窘迫之色,支支吾吾地说:“我也知道,但恩师于我,实乃再造之恩,誉……”

沈淮知萧誉难处,叹了一声,劝道:“尊师早知你家境不丰,因见你勤勉好学,刻苦努力,方每日花上两个时辰,从平康坊到长宁坊来回,却不收束脩半分。我记得,上回你心中不安,央我帮你置办了一桌天泽楼的席面,结果如何?”

想到自己置办酒席之后,恩师训斥自己的话语,萧誉神色肃然,刚要说几句,旁边就有人嗤笑道:“啧啧,说大话也不在腹中过几圈,听见个名儿就以为是自己了。长宁坊?你怎么不说自己住在长乐坊?天泽楼的席面,最便宜的一桌也要五贯大钱,不知当了你俩这身衣服,能否换来三五个酒钱?”

他俩站在繁华大街上,相貌气度又极为出挑,早惹来大姑娘小媳妇的注目,被人说句酸话无可厚非。故萧誉就是看了那人一眼,没说什么,沈淮皱了皱眉,不悦道:“今儿难得遇上,我请客,走,咱们去天泽楼聊。”

此言一出,自然又是一阵奚落,说他们打肿脸充胖子之类的,沈淮却不为所动。

萧誉迟疑片刻,方点了点头。

酒过三巡,借着酒劲,沈淮沉吟片刻,方道:“赞之,我听舅兄说,你在北衙……”

“多谢伯清兄记挂,我好歹是个校尉,多少人一辈子都混不到这正六品上的官职呢,虽说……”萧誉顿了顿,方道,“看看父亲遗留下来的手记,翻翻恩师留下的课业,挺好的。”

沈淮叹了一声,没再说话。

不仅是交情没深到无话不谈的程度,还有一点,那就是——若真论起辈分,他沈淮沈伯清,还得喊萧誉一声世叔。

萧誉的生父萧纶,生前官拜中郎将,统领北衙五府中的勋一府,纵算遍整个大夏,也能算得上军中高层。他廉洁,诚恳,扎实,肯干,极为诚信守礼。不收礼,不纳妾,守着俸禄和老婆过日子,时不时还要帮助救济一下同僚,日子谈不上清贫,却绝不富裕。萧纶想买匹好马,打造件好的兵器,都要省吃俭用好一段时日,才能达成所愿。

在大家心目中,萧纶这样的正人君子,老妻过逝之后,肯定是过继个嗣子,耐心教导,过着毫无污点的一生。为这个嗣子的位置,萧氏族人明争暗斗,差点打破了脑袋,却在几乎决出胜负,打算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听见一个噩耗——萧老将军看上了一个身世清白,相貌出挑的民女郑氏,将之娶做续弦。这位续弦呢,肚皮也争气,嫁给萧纶两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萧誉。

这一下,可算捅了马蜂窝。

按照北衙父子相承的规矩,萧纶虽是中郎将,但他袭得是其父的校尉之位,若是他的嫡长子,那肯定是跟着做校尉的。填房的儿子和过继来的嗣子,地位就低一些,袭得是旅帅还是队正,全凭上头的心情。但无论怎么说,这也是堂堂正正,有品级的,能吃皇粮的官啊!就算只是个队正,还是正七品上的官儿呢!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彭泽县的土地算不得肥沃,考评时就评了个中下,身为一县之长,刘宽和裴熙也才从七品下,生生比队正低了两阶。

做官可不就是这样么,手上的权是一回事,官职和品阶,那又是另一回事。想分个三六九等,也要你有官可做才行啊!

人就是这样,本来不属于你的东西,若一直得不到也罢了,偏偏希望就在前面,却被生生打碎,便会生出怨怼之心。

夏太祖因自身经历之故,除了憎恨父亲之外,对妾室和填房都没什么好感——受宠的妾室害得他生母郁郁寡欢,填房为讨他父亲欢心,卑躬屈膝去讨好妾室,冷待他这个嫡子。后来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业和爵位,对他痛下杀手。故夏太祖建国之后,对填房和妾室,以及她们所生孩子的约束就特别严苛,而后娘呢,真正能对前妻留下的孩子一视同仁得也没几个,能做到面上平等已是不错,就更别提很多对前妻儿女非打即骂,苛待十分。

世人早知后娘不好,对夏太祖的律令自然没什么好置喙的,对待继室和填房之子,无事尚且要踩上一踩,何况萧纶和郑氏的确是一枝梨花压海棠呢?故萧氏族人一提起这位新夫人,就是一副很轻蔑的口吻,满脸不屑。不知情的人一想,觉得也对啊,郑氏年纪轻轻,生得美貌,什么如意郎君找不到,非要找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不是图个名利富贵,还是图什么?

为着这些流言蜚语,郑氏不知哭过多少回——她也不想嫁给萧纶,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她也想找个年轻俊朗的郎君,平平稳稳地做正头夫妻。但她生得美貌,纵然闭门自守,也会招蜂引蝶,郑家又只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在长安这种一个石头掉下来都能砸死七八个权贵的地方,无论谁想纳她为妾,她都不能反抗。

只有正三品以上勋、爵或者官位的人,才有媵的名额,妾勉强有个身份,其余人口中的纳妾,无非是让她签了卖身契,从良籍变成奴籍,供主子玩乐罢了。这种没名没分的贱妾,主母一个不高兴,就能将她给发卖了。莫说一生都毁了,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又有谁能抬起头来?

嫁给萧纶,乃是不得已为之,却也是最好的路。萧纶人品方正,对她极好,在她生下儿子以后更甚,郑氏亦慢慢对萧纶上了心,老夫少妻,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萧誉又十分聪明,六岁就入国子监读太学,十分勤勉刻苦,成绩优异,郑氏心中有了指望,更是开怀。但这世上,好景总是不长。

萧誉九岁那年,时年六十二的萧纶病逝,临死前给儿子起了个字,即赞之。圣人念其劳苦功高,破例让萧誉袭了校尉一职,家业田产却还是按照填房之子继承的规矩来,他只能继承一半,剩下的一半要归国家所有。

如此一来,萧氏族人的眼睛,就更红了。

人走茶凉,古皆有之,国子监的名额统共三百,虽说可以收品学兼优之人,事实上却是勋贵权臣子弟的就读之所,也是众多权贵挤破了脑袋都想让自家子孙去,好发展人脉的地方。萧纶在世时,尚有人觉得萧誉不是嫡长子,来此就读不合理;一死,萧誉和郑氏孤儿寡母的,免不得有人欺上门来。

手段高明一点的,不会直接说你快从国子监滚蛋,给旁人空出位置,而是很委婉地提醒你,你应该守孝了,而且,你现在是正六品上的校尉,有官身,不适合再来这里。至于手段低劣一点的……今天族里要祭祀,你们得出一部分永业田给族里做祭田;明天庄子收成不好,职分田的税却还要按时交;明天商铺经营不好,必须盘出去。偌大一个家,奴婢的祖宗都跟着萧誉祖先南征北闯的,偷懒捞钱是一绝,做起事推三阻四,略罚一罚,对方就哭起祖宗和老将军,几让郑氏气得吐血。

郑氏身为填房,底气本就不足,那些发妻原配将她视为狐媚子一类的人物,也不屑和她交往。眼看着儿子被逼着从国子监离开,守孝三年中好学不倦,孝期一过,想找个先生却难如登天——真正有学问的人,郑氏一个都不认识。京师中怀才不遇的举子倒是挺多,谁能保证他们的水平如何?再说了,寡妇门前是非多,若是请个老师住在自家,今天住下来,明天谣言就能满天飞;若是不住,在高昂的束脩之外,还得买马车,雇仆人,成天接送对方,花费甚巨,郑氏出不起。

若换做旁人,见儿子已有了官身,未必会要儿子继续上进。毕竟武人嘛,打熬身体,锻炼出一身武艺就罢了,能读会写也就行了,读那些经史子集做什么?但萧誉打小就会读书,郑氏又对他寄予厚望,实在不甘心儿子就这样荒废。无奈之下,这位母亲想遍亡夫曾经交好的人,挨家挨户求过去,不知怎地就找到了于家。

于家子弟众多,总有那么一两个将来要在萧誉手下混的,故这件事求来求去,最后求到了沈淮头上。

那时,沈淮正为代王和王妃被流放的事情发愁,自家也被旁人避若蛇蝎。虽不想错过这个善缘,却也没太大能力帮忙,便指了一个居于平康坊,听说是世家庶子,很有学问,一直未曾出仕,脾气十分古怪的名士黄辛,告诉郑氏,我们只能帮你儿子见见他,能不能成功拜师就要看你的本事了。谁能想到,萧誉竟如此得那一位的眼缘?

想到这里,沈淮灵机一动:“赞之,你明年就要及冠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