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206章 连环毒计

女帝 第206章 连环毒计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裴熙,长安卫拓,本就是占尽天下钟灵毓秀,让人只能仰视的人物。陈妙又跟随秦琬多年,见识过裴熙料事如神的本事,哪有不信的道理?

一想到这里,他几乎没办法站稳,颤抖着问:“孙道长他……”

“他不知情。”秦琬很肯定地说,“以魏王的性子,不会让他知情。”

“此话当真?”

秦琬不计较陈妙的失态,反而趁着这个机会教导他:“旭之说过,想要看清一个人,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话,要看他做了什么事;不仅要看他做了什么事,还要看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如此一来,凭着几件小事,便能大致判断出此人性情如何。知其性格,推其做法,不仅简单,而且十有**能猜中。”

陈妙也听过裴熙这一论调,并深以为然,又听秦琬说抚养他多年的孙道长并未参与陈、周二家的灾难,也就渐渐平静下来。

玉迟大概猜到陈妙的身世是怎么一回事,知秦琬尊重他,才没剖开他的伤口,拿南宫家的事情当例子,心中动容的同时,他也投桃报李,附和道:“县主说得是!南宫家与魏王并未结怨,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魏王支持的宋家在商场上互不相让。以魏王的身份地位,无论巧裙是豪夺,南宫家都不能说一个‘不’字。谁能料到,只因南宫家气定神闲,不慌张逐渐落败的家业,魏王又查不到南宫家的后台,竟狠到屠了南宫一族?算上奴仆,统共几百条人命啊!他对碍不着他什么事的南宫家都这样,何况事涉代王呢?”

陈妙资质本就不差,这些年又侍奉在秦琬身边,与她一道了解政事,读了史,懂了律,自然明白当年朝堂的风起云涌――由于东宫几位辅臣一封比一封狠戾的劝谏奏折,怀献太子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差,穆家的有识之士就动了让太子请回代王,以证太子仁厚的心思,这也是代王之所以在彭泽遇刺的原因。若非裴熙揭穿了圣人为太子延请的大儒为博名声,全无劝谏太子的心,只为踩着太子上位的沽名钓誉之举,暂时挽回了太子的面子和名声,代王回京只会更早,如何会再拖三年?

观魏王行事就能看得出来,此人心思深沉至极,手段狠得令人发指,又刻薄多疑,常青这样忠心耿耿的死士,魏王尚且不信,遑论旁人?再说了,**年前,魏王的势力也没大到今日的程度,派人刺杀长兄只是他的第一步,如何将此事做得完美无缺,才是魏王该考虑的。

“常青身为血影统领,尚有许多事情不知,事关代王,魏王岂会让区区一个棋子知晓全部的计划?若我没猜错的话,他是这样布局的。”秦琬沾了沾茶水,轻轻在桌上画了几笔,“首先,他派人去刺杀阿耶,想让皇长子不复存在。不过呢,在这一点上,他犯了第一个错误――他特意让暗卫们拖了几天,等到旭之接任彭泽县长一职的那一晚动手。毫无疑问,他想在害死阿耶的同时,陷旭之于万劫不复。由此可见,踩着怀献太子上位的东宫辅臣之中,想必有一个是他的人。”

“文人多半重视名利,即便是大儒也逃不脱沽名钓誉的怪圈,他只要让此人拼命地骂怀献太子,在清流中赢得一片赞誉,旁人看着眼红,自会有学有样。而他呢,先做穆皇后忠心耿耿的狗,借着帮扶怀献太子的机会,得了亲王爵,被阿耶重用。又不想一直这样,便和怀献太子‘政见冲突’,瞧不惯怀献太子的‘飞扬跋扈’,与之拆伙。如此一来,怀献太子的名声越差,魏王的名声就会越好。裴熙点出这一计谋,非但废掉了魏王在清流中好不容易安插的钉子,还让圣人疑心上了他。若非怀献太子咄咄相逼,圣人有些看不下去,觉得幼子骄纵,欺凌长兄,反倒松懈了一些,魏王只怕难逃一劫。”

玉迟已经将事情想了个明白,陈妙凝神听着,唯独常青,从未有人这样入情入理地给他分析过一件事情的始末,不觉听呆了,好容易回过神来,却发现衣衫已被冷汗浸透。

秦琬见常青狼狈的情状,微微一笑,继续往下说:“当然,他也做好了刺杀失败的准备,旭之何等人物,自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魏王所做得第一件事便是封锁消息,不让刺杀一事被圣人得知,因为他主要对付得还是太子,圣人若是知晓了代王被刺一事,立刻会意识到太子被一条毒蛇给盯上,而非简单地被兄弟所敌视。这也是为什么三年后此事暴露,圣人会命人彻查东宫的原因,可惜……”怀献太子已死,说什么都晚了。

当然了,以裴熙的本领,还有洛阳裴氏的权势,想要将消息传出去其实也挺简单的。但裴熙对祖父有些心结,不愿将未来交托在别人手中,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一方面。

秦琬与裴熙交好,自不会说裴熙的不是:“魏王一心谋求九五至尊的位置,自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若是他好容易斗倒了太子,又来了一个皇长子,岂不冤枉?正因为如此,他做了第二手准备,想将阿耶往歪路上引,比如让阿耶信道,比如他主修建代王府,故意弄出很多池子,配合外头沸沸扬扬的命格之说。想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棋子,那就是孙道长。”

“孙道长混迹江湖多年,早就练就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又生得一副仙风道骨的样貌,还有些歪理邪说。若我估计不错,孙道长的子嗣应该很单薄,也遭遇了一些不幸,儿女怕是不在了,十有**只留下一个孙子或者孙女,以此人相胁,不怕孙道长不臣服。”

“仅凭孙道长,还是不够。”

“阿耶阿娘流放多年,早如惊弓之鸟,即便在千里之遥,也无任何怨怼之语。魏王并不能保证阿耶一定会接纳孙道长。不过呢,他早早就布下另一招,非但能消除阿耶阿娘的戒心,还能将刺杀一事栽赃给赵王。”

说到这里,秦琬无奈地看着陈妙,不知该说什么好。陈妙声音嘶哑,想要流泪,眼眶早已干涸:“一个孤零零的老道长当然惹人怀疑,若是一个侠骨仁心,救了几个被陷害入风尘的半大小子,即便过着遮遮掩掩,颠沛流离的日子,也没责怪他们,反将之视若子孙的老者,却会让人敬佩、同情。代王殿下只要稍作询问,便能知道谁害了我们――江南沈家,哈,好一个江南沈家!世人皆道赵王的母家江南沈不过一介低贱盐商,靠女人的裙带才挤入豪门一列,仗着赵王,沈家在江南作威作福,张扬跋扈,乡绅庶族一旦得罪了他们,便有倾覆之灾,我们家就是榜样!”

说到最后,声嘶力竭,状若癫狂。

好计策,魏王,当真好计策啊!

怀献太子一死,代王就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代王若是死在了江南,此事又与赵王脱不了关系……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排在魏王前头的五个兄长已经死了三个,代王出事,赵王下狱,可不就轮到他了么?即便孙道长暴露了也没关系,一般人都不会沾惹与皇族有关的麻烦,孙道长反其道而行之,欲盖弥彰,只会让人更疑心赵王。

陈妙毫不怀疑秦琬的猜测,自打听了玉迟的故事后,他就明白,魏王绝对会这样做――南宫家虽是商贾,到底家财万贯,在郡县中很有些名望,与各方达官贵人都是交好的。这样的家族,魏王尚因“不确定后台”,说灭就灭,更不要说只是在一县之地薄有声名,耕读传家的陈家和周家了。

牺牲区区两个庶族之家,换来代王对孙道长的信任,进而引诱代王修道,放弃九五至尊的高位,顺带坑一把赵王,这笔买卖,谁不乐意做?

惨死的父母兄姊,沦落青楼的堂姐们,被卖到戏班子里的他们,还有隔壁周家温柔的人……死了,死了,他们全都死了!陈、周两家数百口人,真正活下来的,只有六人而已。

就连这六个人,也是病的病,痛的痛,好比他,看上去光鲜亮丽,没有哪处不妥,却因那两年花样百出的“教育”,基本上失去了做男人的权力。

魏王!魏王c一个不放过任何机会的魏王!

秦琬什么话也没说,她明白,这等全族被灭的仇恨,并非只言片语就能安慰的。和玉迟相比,陈妙的感触更深一些,毕竟前者只是听闻这个消息,后者可是亲眼见到了家族如何覆灭,族人与姻亲又是怎样饱受折磨的,甚至他自己也……想到这里,秦琬叹了一声,无奈道:“魏王对自己看得颇为清楚,行事故意不加避讳,落下‘心狠手辣’‘刻毖恩’的名头,将自己的立场摆在了‘王爷’上,这才是圣人没猜疑他是幕后主谋的原因。咱们虽知他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十年前去江南查案,明着倒是被追杀,暗地里……什么肃清吏治,说是排除异己还差不多。但无可否认,他的做派骗到了极多人,甚至蒙蔽了圣人的眼睛。若让他登上帝位,咱们哪怕活着,也是当狗而不是当人,那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