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70章 以史为镜

女帝 第170章 以史为镜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妙听了,又是悲伤又是愤慨,忍不住问:“您……您与苏彧可是御赐的婚事,他敢对您不好?”

秦琬笑了笑,说:“你想想他方才的神‘色’就明白了,那么多人面前掩都掩不住一丝厌恶。想也知道,哪怕没今日这一出,光凭这‘门’婚事,我也足够让他讨厌了。”明明是被贵‘女’们追捧的天之骄子,偏偏因一道赐婚圣旨强制与秦琬绑在了一起。魏王一系还少不得耳提面命,让他待自己好些,这等话语听久了,是个人都觉得烦。若非如此,秦琬何至于将“骄纵跋扈”进行到底?

偏见这种东西,要么就一直存在,嫌隙越来越深;要么就得用水磨工夫,日积月累,扭转印象。秦琬虽心存大志,先前却也存着几分与夫婿过好日子的想法,谁会在外头尚且不太平的时候巴不得自家也不安宁呢?但她实在没功夫将心思‘花’太多到一个男人身上,夫婿这种存在,身份相当,容貌过得去就行,没必要计较太多。

秦琬明白,苏彧早就被人捧惯了,贤良淑德,做小伏低……这些统统对他没用,少不得用一种‘激’烈点的策略。“骄纵”是个多好的名声啊,进可攻,退可守,只是……“我临场应变还是不够快,旭之……旭之想要站出来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的。”

提及之前的事情,秦琬‘露’出一丝悔意,苦涩道:“洛阳裴氏的姻亲故旧虽多,值得旭之出面得却寥寥无几,偏偏我见他动作,第一时间想到得竟不是对方的来历,而是他不该为我卷入这种风‘波’里,没得辱没了他的名声。若非他一直纵着我,我……我终究还是不够谨慎,这些日子顺风顺水,狂妄起来,竟带累了旭之……”

洛阳裴氏与河内罗氏几百年的‘交’情可不是虚的,身为兵部‘侍’郎的罗道又是罗家唯一一个官至中枢的官员,有他在,罗氏子弟的仕途就顺畅了不止三分。哪怕现任罗家家主对这个堂弟嫉恨不已,也不得不承认,罗道若是垮了,罗家至少有十年没办法恢复到如今的地位。只要他们家没出一位手握实权的中枢官员,离“豪‘门’”就始终差了那么一线,不要看这一星半点的距离,说是天渊之隔也不为过。好比洛阳裴氏的嫡支子弟婚配,再怎么几百年的‘交’情,不够格的话,人家考虑都不会考虑。但中枢,从来都不是那么好进的。

陈妙见秦琬眼角眉梢都是掩饰不住的黯然,声音也低了一些,神情却满是诚挚:“若您没有阻止裴大人站出来,裴大人会维护罗娘子,或者将这件事一笔揭过么?”

“自然不会,旭之出手素来不留情,也……”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情谊才那般沉重。

秦琬和裴熙的牵绊很深,但他们都是聪明又骄傲的人,太过明白彼此,有意保持距离。将“‘私’情”二字加在他们身上,端得是可笑无比,偏偏为着这种事,裴熙……他这次回裴府,怕是又要受家法了吧?

陈妙虽不能体悟,却大概明白这两人的微妙关系,思忖再三,还是决定拿此事做引子,便道:“属下随您一道读史时,曾一度不解,燕高祖徐然为何能席卷天下,夺得汉室江山。”

天下烽烟,群雄逐鹿,哪怕地痞流氓出身的领袖夺取天下都不稀奇。徐然的故事传奇就传奇在,国家初定,百姓渴望太平,厌恶战争的年代里,他竟能一一方州牧之身造反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不说,这个人很有本事,当然,也很有运气。

秦琬酷爱读史和律,见陈妙似有读到的见解,便‘露’出认真的神‘色’,静静地听着。

她必须承认,对陈妙,她先前虽谈不上轻视,却也绝对谈不上重视,也就是当做个得力的人手在使唤罢了。好在陈妙不算坏,现在……也不算晚。

“众人皆知,东汉大‘乱’的缘由,归根结底,还在皇后的废立,太子的更迭上。属下曾一度不解,‘阴’氏原配发妻,明媒正娶,不可抹杀。纵狼烟四起,礼乐崩坏,天下初定,正应恢复秩序,以礼法教化百姓。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被传为美谈,就证明世人还是支持礼法的。郭皇后携势凌人,‘欲’后来居上,本应招来众人的反感才是,为何光武废后一直为人诟病?”

显而易见,被权贵迫害得家破人亡的陈妙对‘阴’丽华更有好感,奈何史官并大儒无不对郭圣通极为同情,压根没觉得‘阴’丽华哪点可怜。这其中固然有徐然是借着为郭圣通长子刘疆复仇的幌子起事又夺了天下的原因,但秦琬觉得,哪怕没这桩事,东汉继续绵延下去,刘秀也逃不脱千载骂名。

废皇后的皇帝很多,为何刘秀被骂得最惨?说他卸磨杀驴,汉景帝没有么?汉武帝没有么?‘阴’丽华还是刘秀的原配发妻呢,按道理说,这该叫物归原主,为什么他被骂得最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秦琬也想过这个问题,并有了答案,但她想听听陈妙的看法。

“属下认为,归根结底,全在光武的一个举动上。”陈妙正‘色’道,“他同时立了‘阴’、郭二‘女’为贵人。”

秦琬挑了挑眉,来了几分兴趣。

这段历史,她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也是明白的——刘秀称帝之后,先立了为他诞下长子的郭圣通做贵人,然后将‘阴’丽华接到身边,也封她做了贵人。也就是说,出身略低一些的原配发妻和出身高‘门’,政治联姻的贵‘女’地位等同,还是在后者为刘秀生出长子的情况下。不仅如此,‘阴’丽华的娘家兄弟也很快受封为侯,爵位高于郭圣通的娘家,要知道在汉代,若无赫赫战功,就只有皇后和太后的兄弟才能封侯。

在秦琬看来,刘秀这一手玩得很妙,毕竟在他建国的过程中,除了少数几个一直跟着他的人外,其余的功臣宿将都是后来才慕名追随他的,压根不知道刘秀有原配,只知道他娶了真定王的外甥‘女’郭圣通。在这种情况下,他抬高‘阴’家爵位,让‘阴’丽华与郭圣通并列,已经很给原配面子了。

此举既能安抚旧部,以示刘秀宽宏仁德,不忘旧人;又能收揽人心,表明他重视礼法;更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惶恐不安的新人,告诉他们,我虽然没忘记以前的部下,也没忘记你们的功劳,瞧,你们都是一样的。最大一点是,他遏制了真定王的势力膨胀,招得对方不满,果然,没过多久,真定王谋反被诛杀。

“你是说……”秦琬闻弦歌而知雅意,“大家普遍认为,刘秀给‘阴’丽华的补偿已经够多了?”

不得不说,这种思路‘挺’有道理的。

群臣拼了命追随刘秀打天下,自然希望江山万年,子孙荣华富贵,想实现这一愿望,首先刘秀得有儿子啊!刘秀有一次失踪,众将焦虑得想立他的侄子为主,可见继承人对建武政权的重要。郭圣通的母亲是真定恭王的‘女’儿,家族是真定大姓,父亲是推让百万财产给异母弟弟的贤人。她这等身份,又生下了刘秀的长子,谁敢说她不够资格做皇后?原配?原配算什么?大汉因无子被废的皇后还不够多么?陈皇后的身份何等显赫,还不是得给歌‘女’出身的卫子夫让路?

‘阴’丽华谦让后宫之主的位置被传为美谈,事实上呢?稍微懂点这其中弯弯绕绕的人就明白,建武二年的‘阴’丽华根本做不了皇后。刘秀若是一意孤行,只会让原本就不稳的江山更加动‘荡’,别说让发妻做皇后,他能不能继续当皇帝都难说。

陈妙点头,侃侃而谈:“众人见‘阴’、郭二人位份同等,‘阴’氏之兄又得以封侯,便觉光武仁至义尽,郭氏在真定王造反之后得以封后,全因长子之功。皇长子刘疆谦恭友善,德才兼备,却因光武所阻,屡屡不就东宫,光武亦不封郭氏族人。建武十三年,光武帝更抚‘摸’‘阴’氏所出的第一子刘庄的头,说出‘吴季子’三字,刘庄却说吴季子‘愚戆无比’。郭后因‘怨怼’被废,刘疆却屡屡谦让太子之位给弟弟,两相对比,如何不令朝臣寒心?”

吴季子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吴王却希望他继承,导致吴季子的三个兄长纷纷谦让储位,吴季子却拒绝了,被传为千古美谈。刘庄亦是刘秀的第四子,刘秀对刘庄这么说,不难看出他的心意,刘庄说吴季子“愚戆”,也就表示自己要争皇位。

在储位已定的情况下,他身为庶子,明目张胆这样说本就是大逆不道,哪怕大夏如今的局势纷‘乱’,诸王还没谁敢明着说我就是要当太子呢。更何况皇太子刘疆德行出众,无人不赞,郭皇后莫名被废之后,他又谦让太子之位给弟弟。哪怕朝臣在心里骂他是个傻瓜,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好人,这样的好人,偏偏在异母弟弟刘庄登基的第二年就死了,谁敢信刘庄的品行?

郭圣通再怎么尊贵非凡,到底是个‘女’人,身居后宫,谁能知道她怨怼不怨怼,反正你说是就是了。皇太子德行如何,朝臣可都是有眼睛的,刘秀对‘阴’丽华一系何等偏爱,大家更能明白。别管是眼红还是看不惯,总之,‘奸’妃的帽子她一时半会是甩不脱了。哪怕时间能证明她的德行的确出众,那又如何?徐然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么?

陈妙为何要提‘阴’、郭之事,秦琬再明白不过,她受触动颇深,却还是摇了摇头,叹道:“世道如何你也知道,刘疆礼贤下士,众人称道,我踏足外书房便是牝‘鸡’司晨,有时候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失去一些,在这一点上,老天向来公平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