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25章 心细如发

女帝 第125章 心细如发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琬天生就有这样的本事,若她愿意,与谁都能处得来。哪怕是生死仇敌,一并坐在她面前也不会吹胡子瞪眼。就好比现在,她一路走着,时不时侧过脸,问晏临歌几个问题,态度自然得很,让人醺醺然地跟着她的节拍走。高盈、隋辕等人被她的态度影响,竟也不知不觉地收了心中的自矜,若要细说缘由,大抵就是――她比我们尊贵,素日气势凛然,对此人尚且这样谦和,我们也没资格傲慢。

晏临歌生长于教坊,虽说一贯避于人后,算不上见过世面,到底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自然知晓外头的人不论贵贱,哪怕是卖身于人的奴婢也自诩干净,瞧不起他们这群人。进了教坊一副‘色’相,到了外头却唾弃鄙夷,也只有那些放‘浪’形骸的才子们为博个名声,才会流连‘花’街柳巷,挥毫些大作,让歌伎传唱,借此扬名。

教坊隶属于太常寺,梨园、杏园、桃园等地方缺人,偶尔也会来教坊挑清倌人,技艺练得好,福分又大的,还能进宫献艺。只要得贵人一句赞赏,身份就与旁人不同,哪怕年老‘色’衰也能‘混’个教习,晚景不至于凄凉。这样的人啊,白发苍苍都不忘皇宫富贵,张口就是“哪一年我进宫献艺,宫中的主子何等和气,赞我舞跳得好,琴弹得佳”,翻来覆去,听得人耳朵都起了茧子,她们却恍若未觉,日日叨念着老黄历。

晏临歌的生母晏绮罗入教坊的时候已隐约记得些事,父亲严肃,母亲祥和,兄长温和,阿姊多娇,家中仆从如云,‘门’庭热络。这些年以‘色’事人,遍尝人情冷暖,越发惦念金尊‘玉’贵的过去。哪怕早已认命,一心只想做个良民,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忍不住对儿子念叨,又怕儿子误入歧途,疾言厉‘色’,一点也不像外人眼中长袖善舞的晏妈妈。

皇宫、东宫、侯‘门’、高官、显宦。

这些被反复念叨,却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永远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的词,晏临歌一直都觉得遥远而陌生。哪怕他有个“好友”是代王的庶子,他也没真正将这段“友谊”当回事过,谁让秦放的脾‘性’摆在哪儿呢?直到今日,见秦琬光风霁月,坦‘荡’大方,他才真正生起一二好奇之心――莫非那些教习说得话都是真的,越是出身尊贵的人,就越是宽仁容忍,唯有暴发户才生得一双富贵眼,斤斤计较,瞧不起人?又或者,代王真如市井传闻的那样,宽厚仁德,身为他的嫡‘女’,海陵县主也像了十成十?

长安百姓纵不清时局,久居天子脚下,耳濡目染,见识也比外地人广多了。见多了权贵的跋扈,强横霸道当做理所当然,便知代王不追究永安侯府,一力将责任扣在秦敬的身上有多么难得――巴巴地等着代王死,吞没他的那一份,吃相还这样难看,放到谁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还有君臣之分在那儿杵着。以圣人如今对代王的情分,寻个理由夺永安侯的爵,将简家人流放三千里都属正常,代王竟能既往不咎,心中宽大可见一斑。

秦琬见晏临歌暗自思索,也不说话,待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冷不丁地问:“在想什么?”

晏临歌想也不想,下意识地说:“代王宽厚……”

才说几个字,他猛地住了嘴,脸‘色’惨白如纸,连忙跪下来谢罪,心中后悔不迭,暗道自己无用,旁人才对他和颜悦‘色’一点,他就连起码的谨慎都没了。好在他正想着代王仁德这一出,若编排着眼前这几位的不是,脱口而出,岂有命在?

“你瞧你,吓成这样,我很可怕么?”秦琬笑了笑,视线落到陈妙身上,陈妙明白她的用意,上前几步,请晏临歌起来。

见他站稳了,秦琬笑‘吟’‘吟’地问:“阿耶才回京不久,你们怎就全知代王仁厚了?”

此言一出,除却不明世事的隋辕外,秦放、高盈甚至陈妙的心都“咯噔”了一下,暗叫不好。

秦琬何等聪明敏锐,心细如发,他们或多或少都体会过,如今听秦琬这么一问,便知她是多心了。

皇位之争素来酷烈,牵涉之广,死伤之多,稍有不慎就能让朝廷伤筋动骨,大伤元气。处在漩涡中心的人更要步步小心,处处谨慎,留意任何细微之处。代王领着宗正之位不假,在朝中却无臂助,在军中,沈淮根基未稳,秦琬一力栽培的赵肃无丝毫建树,众多姻亲也拿不出什么能人。若要争那张椅子,唯一能依靠得就是皇长子的身份与仁厚的名声,但这好名声传得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若是有人在背后推动,那就更不是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了。

生长在皇宫的人,心眼本就比旁人多上百倍,若是因此疑了代王以退为进,也是一桩麻烦事。哪怕真有疑心的人不会因区区小事就将疑虑打消,也不能让他们的顾虑更上一层不是?少不得多等两年,让沈淮和赵肃好生经营,借着平南多捞些功勋,站稳脚跟,才能图谋下一步。若是天时不待,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晏临歌不知秦琬深到这种地步,还当她就是个普通‘女’孩,听见旁人赞自己的父亲就喜笑颜开。

他有心讨好两句,偏偏清高惯了,不知该怎么朝这位不贪恋他美‘色’,对他和颜悦‘色’的贵人示好,又不敢回得太慢,情急之下,忽然想到一桩事,便道:“前些日子,永安侯府又闹了一桩笑话,竟连我们这些人也听闻了。”

一听见“永安侯府”,秦放的脸就拉了下来,又听见简家闹得是笑话,哪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神情也飞扬起来。

他几度被周红英母子戕害,险些‘性’命不保,对秦敬的岳家自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的。简家出事,自是开心不已,竟破天荒抢在秦琬面前催促道:“发生了什么事?”

晏临歌也不是多事的人,先前不过灵光一闪,真要他讲古,他也说不出来,只得干巴巴地说:“平乐坊住着一位温大人,现为工部的水部主事。温大人的嫡长‘女’与永安侯府订了亲,听闻代王殿下次子与简家娘子的婚事,三书六礼都过了一半的温家嫡长‘女’忽然病倒了。前些日子,简家人上了温家的‘门’,温大人说嫡长‘女’还未病愈,简家却‘逼’着温家将嫡次‘女’嫁过去。”

高盈听入了神,忍不住问:“平乐坊?那不就在平康坊旁边?”

平康坊本是长安诸多豪‘门’庶子居住的地方,这些人,权贵瞧不上,商贾却上着赶着要攀附,只求一线机会能与贵人搭上,久而久之竟成了有名的富人坊。有些自命清高的庶子和官吏瞧不上,便将家宅搬到了毗邻的平乐坊。但这么些年联姻、‘交’往下来,关系早就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了。

秦放对死对头的事情一向很关注,前些年又‘混’迹在三教九流中,略一想就记起来:“平康坊似乎住着一户大商贾,商队遍布天南海北,东家就姓温。”

“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主事从旁辅佐,虽只有正九品上,却是个不错的缺。”秦琬缓缓道,“这位置,没人没钱的,还真坐不上。”

话不用多说,她已经明白了。

大夏商人的位置虽不算低,也高不到哪里去,商人的子孙可以考科举,但主官为了避嫌,一般都不会用,唯恐那些士子说他们为了钱徇‘私’舞弊。

商人多半生就一双利眼,如何不明白旁人的心思?就有那等家大业大,一心想自家也出个官员的商人,或一力培养子孙乃至族人,或见子孙读书有天赋,就忍痛将之过继给耕读的族人,求个仕途顺利。这样的人一旦有资格谋缺,强大的金钱攻势下,官位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

永安侯府人丁众多,入不敷出,儿媳‘妇’、孙媳‘妇’‘门’第低一点也就无关紧要,带着万贯家财进‘门’就好。温家这种一家之主出身自商人之家,钱财源源不绝,自身又有功名乃至实职在身,迫切想通过联姻来提升自家地位的家庭,简直与永安侯府天造一对,地设一双。

那位姓温的水部主事也是个谨慎人,见秦敬行事如此过分,虽不敢得罪永安侯府,却在暗中斡旋。如此一想,阿耶宽厚,不追究简家的过错,倒害了温家大娘子和二娘子?

晏临歌也想到这一层,不由懊恼起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简家的吃相本就是长安权贵里有数的难看,与他们联姻的时候就该做好准备才是,温家也算不得多无辜。

秦琬本就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这种无关时局的事情在她心中压根不算事,见晏临歌诚惶诚恐的模样,她漫不经心地笑了笑,说:“扯远了,你还没告诉我,哪个举子比较有威望呢!”

话音刚落,几人已走到一扇木‘门’前,秦琬见状,笑了:“行,不用你费尽心思形容了,咱们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