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11章 对食之举

女帝 第111章 对食之举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人见匡敏神色,就知事情必定不止这么一点,喝道:“说!”

匡敏不着痕迹地觑了卫拓一眼,见圣人还没让他退下的意思,心道一声卫承旨对不住了,方道:“这位名唤秋荷的宫女不禁拷打,胡乱攀扯,竟说――”他咽了口唾沫,颇为艰难地说,“竟说钟婕妤与心腹女官银铃,也是这等关系……”

想到秋荷说出这件事时,即便是经过风浪无数的提刑处官吏也霍然色变的模样,饶是以匡敏的圣眷,依然有些战战兢兢。

夏太祖秦严认定前朝采选十三至二十岁的良家美女入宫,三十六岁未得御幸方可回家的做法有伤天和,故大夏的宫女采选多以买卖为主,唯有在女官和一些专门为贵人准备的美貌宫女的选拔上才延续了前朝的制度,由特派官员去各地选拔,以充实后宫。

虽说夏太祖有令,只买十到十三岁的小娘子,却架不住穷苦人家不愿养女儿,巴巴地都要将女儿往奴婢的前程送。十岁的女孩儿卖五贯钱,七岁的女孩卖三贯钱总行了吧?没钱没粮的,孩子瘦瘦小小情有可原,负责这块的内侍有钱进账,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是买来的宫女,一辈子也就留在宫廷,年轻的时候还能仗着几分姿色做一做攀附贵人的美梦,伴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认清自己多半只能一辈子做粗使宫女后,深宫的寂寞便压倒了一切,宫女与宫女之间,甚至宫女与内侍之间,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情愫。她们如夫妻一般相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相约不离不弃,感情之深厚甚至胜过夫妻。

这等情形,上至圣人,下至宫中的粗使杂役,没有不清楚的,却也知此事禁不住,反正圣人和诸位皇孙贵胄很少去动这些奴婢出身的女人,他们若需要女人服侍,内侍释殿中省立刻会为他们安排出身良家的美女,那些因美貌被采养宫的女子也存了飞上枝头的指望,不会找什么对食自断前程,故圣人便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这些出身尊贵的男人来说,只要不是自己的姬妾甚至姬妾备选与旁人生死相许,他们才不管一个奴才喜欢的是男是女,钟婕妤却是圣人的妃嫔,若是她真的耐不着寞……

一想到这个奴婢出身,急不可耐爬自己床的女人,圣人就觉得有什么东西从胃里往喉间涌。

厌恶归厌恶,要说钟婕妤真蠢到与心腹女官对食,还特意在这个时机被人揭穿,圣人却不怎么相信此事的真实性。

他的儿子们啊,为了那张椅子,什么都做得出来。

存着这样的想法,圣人望着卫拓,问:“元启,你说呢?”

卫拓恭敬行了一礼,干脆利落地回答道:“以微臣之见,韩王府小殿下应当还未离开宫城。”

这可不是什么话本传奇,侠客能飞檐走壁,左右卫之中,哪怕有人生了异心,大体仍是牢牢地控制在圣人手里,越是逢年过节,巡查便越是严密,毕竟今年初才有怀献太子闹过的那么一出,如今又有魏王献上祥瑞,略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次的永宁节想平平稳稳地度过,难。

再说了,寿成殿走水的消息传来后,圣人就命人封闭了宫门与城门,南府十六卫悉数出动,北衙大军于城郊待命。想在这等情况下将一个一岁多的小儿给带出宫门,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旁人遇上这等情况,几乎不敢妄下断言,哪怕韩王妃坚持说死得不是她儿子,群臣也顶多在心里打鼓,没有一个敢明着支持她的。故匡敏听了卫拓所言,暗暗咋舌,心道卫承旨一副仙人模样,却好大的胆气――他这样说,几乎是公然告诉圣人,您得扣住群臣,对他们的车马一一检查,再三确定没人将韩王之子带走,才能放行。

这样得罪人的事情,亏他敢做;这样大的责任,亏他敢担。

匡敏跟随圣人多年,知晓朝堂官员尤其是中书省中的官员,泰半都是老成持重之辈,鲜有锐意进取之人。想找朝气蓬勃,一腔热血的官员,那得去地方或者御史台,不该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偏偏卫承旨……说他激进,他又比谁都稳重;说他稳妥,他又比谁都大胆,当真是……

想到卫拓平素的言行举止,匡敏也不知该怎么评价,偏偏这时,圣人又问:“依你之见,下一个,朕该召见谁?”

卫拓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您应当给诸王一个申辩的机会。”

圣人闻言,微微一笑,露出赞许的神情。

不愧是他选定的未来宰辅,有格局,有气量,也有足够的胆识和谋略,不枉他对那些“罪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摒弃旧怨,破格重用这位青年寇。

昨晚发生的事情,旁人指不定还没想明白,卫拓却已猜到大概,只是不敢明说而已――一人所为,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同样的心思撞到一起,才是泼天祸事。

圣人每每看见风姿卓然的卫拓,都不由想到了自己最优秀的两个儿子,若非上一代做的孽,他们两个本……唉,逝者已矣,如今想来也只是徒增伤感,不知九泉之下,他们可愿见自己这个不称职的父亲?

若是元启年轻一些,哪怕是与裴旭之一样的年龄也好啊!

圣人对代王心存愧疚,见秦琬仁孝且定力过人,又知她喜读史,爱研律,出入代王书房百无禁忌,将王府的清客幕僚们气走,自身打理王府内外务,在吴利等人的帮助下竟未有紊乱之像,便觉秦琬十分难得,一面哀叹她为何是个小娘子,一面觉得哪家才俊都配不上她。思来想去,竟只有卫拓与秦琬相衬,奈何……莫说卫拓,就连心性略差一些的裴熙,也有了妻室,实在可叹!

罢了罢了,没缘分便是没缘分,不能做个女婿,做朋友也不错。恪儿心性敦厚纯良,对认定的人毫无保留,吃住在代王府,乐得不回家的裴熙就是最好的例子。恪儿若能与卫拓结交,来日卫拓被新君相忌,他好歹能分说一二,至不济也能保住卫拓的家人;相反,新君若是忌讳恪儿的长兄身份,卫拓也能帮忙转圜。

圣人拿定主意,便吩咐道:“元启,你持朕的手谕,先送代王一家和陈留郡主回去,再往鸿胪寺走一趟,将这些年西域各国的朝贡统计一番,呈给朕一观。”

卫拓领了圣人手谕,欠身退出,便听圣人对匡敏说:“去将老八和老六叫过来。”

圣人先传魏王和韩王,看样子是认定此事与他们两人干系不大,打算处理之前的事情了。

不,也未必。

钟婕妤的事情无论是真是假,落到魏王耳中,魏王少不得分辨一番。若真心疼魏王,岂会让韩王站在一旁,见到魏王的狼狈模样?只怕是今儿魏王伏在地上,说了什么,明日满大街都知道魏王扒拉着圣人的腿涕泪横流了。

卫拓处在中书省,日日跟随着圣人,为他起草诏书,自然清楚,大夏看着四海升平,繁华无比,却有诸多弊端。旁的不说,单说世家――哪怕大夏三代皇帝都在努力压制世家的地位和发展,世家却仍拥有极为可怕的实力,他们在地方上为所欲为,动辄抹了十里八乡的户籍,让一整个村落的青壮都变成黑户,若不想沦为盗匪,就只能没日没夜地为他们垦荒。而这些开垦出来的荒地,自然也不会列入官府的名册中,更不会为朝廷增添半点赋税。

盐、铁、粮食、土地……这个建立在千疮百孔土地上的国家,既需要春风化雨,也需要雷霆手段。

卫拓始终谨记梁王的教诲,放下仇恨,做治世之能臣,为百姓开辟一个朗朗乾坤。他观察了现存的诸王许久,觉得魏王虽有些刻毖恩,却是一个能办实事的人。这样的人若是继了位,手段可能会刚烈些,过犹不及,引得各地反弹,甚至揭竿而起。此等局面处理得好的话,定会比一个四平八稳的守成之君更能延续大夏的寿命,故卫拓的心有些偏向魏王,本打算在一些事情上不着痕迹地帮他一帮。谁知魏王献上祥瑞,弄得诸王都对他很不客气,在这等情况下,卫拓即便觉得魏王在现存的诸王中最适合那张椅子,也不能透露任何倾向了。

他心中存着事,面上却仍是一派仙人之姿,令秦阃沈曼大生好感。

秦琬见卫拓持着手谕来,纵不了解寿成殿发生的事,也大概猜到几分,只见她拉了拉父亲的袖子,小声说:“阿耶,宫门怕是被禁了,咱们虽问心无愧,却怕有人利用圣人对咱们的好做些下作勾当。依我看,还不如先派心腹去,将咱们的车架和带来的东西认认真真清点一遍,虽说耽误些时间,总比检查出什么,难以说清楚的好吧?”

秦恪再怎么不理事,也是从腥风血雨中过来的,听秦琬这么一说,觉得女儿考虑得很周全,便主动道:“卫承旨稍带片刻,孤先知会内侍、殿中二省一声,命他们检查一番孤的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