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骄宠 > 242 科举

骄宠 242 科举

作者:臻善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1: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匆匆,不过几日功夫,转眼便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

一如往年的科举制度一样,春闱还是从二月初九开始,一直考到二月十七。

历时九天时间,期间需要考三场,——策论、经义、时务。

从大魏各地赶来参加春闱的仕子,一连九天,都呆在一个封闭的小屋里。

不得不说,这不仅对于读书人的身体状况,是一个巨大的考量,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样如是。

池仲礼进了贡院那一天,池玲珑到底没有忍住,在大早起,就扮作小厮模样,硬缠着秦承嗣陪她去了贡院。

直到看到,池仲礼拎着九天的口粮和笔墨等物,安然的进去了贡院,池玲珑才怏怏的回了秦王府。

她现在的心情,确实焦躁非凡,若是要准确的形容一下的话,大概就就类似于孩子要高考了,做家长的即便陪在考场外边,也还是提心吊胆的不踏实。

可是,若仔细算起来,她不踏实个什么劲儿啊?

池仲礼现在差不多已经三旬,为人处世都已经相当老成稳重。

且,在“池玲珑”的记忆中,这位三叔此次也必定会高中会元。

既然连结果都提前知道了,她这么焦心又是为何?

池玲珑心下暗骂了自己几句“不争气”“没定力”,继而,在又给自己做了几番思想建设后,也是渐渐强迫自己,把这事儿放开。

总归,现在不管她在外边如何急的上火,也是帮不上三叔任何事情的。

如此,还不如安安稳稳的,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

池玲珑就又变回了原来闲淡慵懒的模样。

可她之前几天的表现委实太燥乱了,以至于,让原本对此刻科考就很上心的秦承嗣,现在更上心了。

准确说来,是对今年的某个考生更上心了。

秦承嗣在赈完雪灾后,休息了没几天,也是又被弘远帝派遣过来坐镇此届科考的。

兴许是秦承嗣的狠辣铁血的名头太好用了,弘远帝有什么需要人镇场子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会是他。

年前护送八公主和亲南诏的人选,弘远帝选的是他;严查康郡王死因,也是他坐镇康郡王府;赈雪灾,秦王爷需亲力亲为;就连科举等事,为防有人作弊,或是发生其他突发事件,弘远帝也是特命了他一个“武将”,过来镇场子……

池玲珑没有交代秦承嗣,要关照下他三叔。

毕竟,若是让人知道三叔和秦承嗣有关系,无论对于三叔,还是秦承嗣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往好了说,这叫“忘年交”;可往不好了说,说不定朝中也会有人借此暗戳戳的思量,是不是秦王府和忠勇侯府,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瓜葛?

这事是犯皇帝忌讳的,一个处理不好,惹来帝王忌惮,更是谁都讨不了好。

九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就在此次春闱才刚刚结束,一切评阅工作,还在紧密进行的时候,和亲南诏的行程,也被朝臣们提上了日程。

南诏国的使臣是上年十一月入得京,到现在为止,在京陈停留了足有三个半月时间。

他们在京城看了无数热闹,这要是再不走,怕是南诏的皇帝就要担心,是不是大魏要把他最宠爱的儿子,留在大魏做质子了。

索性,早先在下令八公主和亲的时候,礼部就按惯例,将公主的嫁妆、带去南诏国的瓷器、珍玩、古董、熏香等物,以及陪嫁的人选,都准备妥当。

如今,也只要将其中一些人手,换成九公主宫里的宫娥太监,再额外增添一些嫁妆金银,等到沿途的雪都化个差不多了,便可启程。

也正是在朝中重臣,因为此次送九公主去南诏和亲和护送的人选,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春闱终于开始放榜。

在放榜当日早上,池玲珑坐立不安的,连早膳也用的三心二意。

她微蹙着眉头,抿紧了嘴唇,专注的想事情,生恐自己这小翅膀一扇一扇,会把原本属于三叔的会员扇跑了。

秦承嗣接连看了她好几眼,池玲珑都没有发现,最后还是秦承嗣自己耐不住了,直接夹了一个小小的翡翠白玉饺,送到她唇边。

“吃完再想。”

池玲珑回过神来,“啊”了一声,还没等再有其他动作,那宛若小元宝似的翡翠白玉饺,已经被秦承嗣一下塞入她嘴巴里。

池玲珑鼓着腮帮子,瞪着大眼睛,怒视着一本正经的秦承嗣。

见那人无动于衷,又夹了一块儿烧卖等着她,池玲珑也偃旗息鼓了。

不说话,只嘴巴蠕动的,快速的将口中的食物咽下。

“不要了,我已经吃好了,再吃不下了。”池玲珑一边捂着嘴巴呜呜咽咽的说话,一边也摇着头,不接受秦王爷的投食。

这一整个冬天,他什么事情都没做,整天就吃吃喝喝呆在致远斋过日子,肚子上都长小肉肉了。

再这么下去,等该换春衣的时候,她就该哭了。

池玲珑死活不吃,秦承嗣现在却也变得蔫坏蔫坏的。

他也不逼着池玲珑吃东西,却是吊她胃口似地,对她道:“春闱的榜单还有一个时辰才会挂出来。”

顿一下,似漫不经心的说,“我已经知道你三叔的名次了。”

这句话的潜意思就是,若是你想要现在就知道你三叔考的好不好,就老老实实把早膳用完。

池玲珑自然不傻,脑子稍微转个弯,也就弄明白了秦王爷再说什么。

只是,秦承嗣你现在怎么可以这样?

因为一个投食,你竟然自动自发的还学会用计了,这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么?

不管是不是小题大做,总归,前边有胡萝卜吊着,池玲珑也是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接受秦承嗣的“威逼”。

好不容易用完了膳,池玲珑也巴巴拉着秦承嗣的手,双眸殷切含光的看着他。

“你倒是说啊,我都比平日里多用了两块烧卖了,你不准再吊我胃口了。”

秦承嗣垂眸,看了一眼挂在他身上的池玲珑。

虽然对于两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很满意,但是,再一想想,她如此态度谄媚的巴结他,却是因为她三叔,总归也觉得,心里不怎么舒服。

……

池府中,江氏自从过了年,日子过的就惊心动魄的。

早先是因为穆长尧和平阳郡主弄出的那一桩腌臜事儿,她担心池玲珑进宫被太后苛责。

之后,又是元宵节,池玲珑中了巫蛊之术昏迷七天不醒;再后来,池玲珑好不容易苏醒了,和安国公府的亲事也解除了,她觉得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想着趁着这侄女现在名声不错,给她赶紧定门适合的亲事。

却是没想到,接了几十份帖子,她都还没开始细细挑选呢,康郡王就暴毙。

整个京城,也因为要严查凶手,差点戒严。

后来,老天爷更是接连下了几天大雪。

好不容易等雪停了,她有空去折腾侄女的亲事了,时间却也接近了春闱。

相公的事情,自然比侄女的亲事更当紧重要,她又卯足了劲儿,天天张罗着给相公补身子,好不容易熬过了春闱准备期,九天的科考期,如今,就连考完归家,瘦的几乎脱了形的相公,都被她又养胖了不少,江氏这时却是瘦的下巴都尖了。

尤其是在知道,今天早上就要放榜后,江氏昨天一整晚连觉都没有睡,巴巴的在小佛堂跪了一夜,只祈求文曲星保佑,相公此番能取得一个好名次。

等来等去,终于天亮了,江氏也是迫不及待的接连派了四、五个小厮,去探消息。

如今,终于等来了回府报信的小厮,江氏腾一下便从座位上坐了起来。

还不等她开口问那小厮话,却见那兴奋的满脸涨红,眼睛发亮,竟是“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高亢着嗓子便给她报喜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老爷此番,此番高中会元!!”

会元,便是春闱的第一名了。

江氏脑子当即一懵,整个人都要傻了。

在秋容晃着她的身子,醒过来神后,江氏手足无措的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彻底醒过神后,却是兴奋的面泛朝霞的,紧紧抓住秋容的手。

“赏,重重有赏。”

江氏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赏,每人都赏一月月钱……”

一连串的赏赐下去,屋里屋外的丫头婆子们,全都兴高采烈的给江氏行礼,“谢夫人。”

江氏挥挥手,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一会儿吩咐着秋桐秋容,“赶紧派人给江府上送信”,一会儿也又道,“相公呢,快些让他出去待客,怕是一会儿客人都要登门了……”

偌大一个池府,因为池仲礼此番高中会元,主子仆人全都乐的笑的嘴都要笑歪了。

池明瑄陪着两个弟弟在书房看书,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吧唧”“吧唧”接连在两人小脸上亲了好几口。

一边嚷嚷着,“走,走,咱们去母亲跟前讨赏去”,一边也拉着两人,一溜小跑跑到前厅。

池府客来客往,到处都是送礼的。

与忠勇侯府和江阁老府上历来关系较好的朝臣们且不说了,每人都派了心腹过来,送了重礼。

就连一些,原本和忠勇侯府,以及江阁老府上关系不是太好的勋贵世家,以及朝廷大员,看池仲礼如此有出息,也不免赶紧让夫人准备一份大礼,稍后亲自送上。

池府收礼收到手软,几大箩筐的铜钱,更是在半天内就散的干净。

好不容易忙到半晌,江氏得以稍歇一歇,却是见到了来她跟前回事的秋桐。

“夫人,这份礼你看咱们该如何回?”秋桐抱着一个上好的紫檀木匣子,面容略……扭曲。

江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虽然兴致还很高,嗓子却是嘶哑了。

不免就略有些惫懒的问秋桐,“那个府上的?”

“……秦王府。”

“啪。”

伴随这一声轻响,江氏手中的茶盏没拿稳,一个不小心,就摔碎到地上。

江氏以为自己听错了,恰此刻,池仲礼也已经走进了花厅。

他进来之际,恰好听到秋桐的汇报。

不由也讶异的一挑眉,“秦王府如何会与我送贺礼?”

池仲礼这话说得不是无的放矢,实在是因为,秦王府的门第太高,太高不可攀了。

他岳父和秦王的关系好不好,他是不知道;可是,他却是没有听说过,大哥池仲远和秦王关系特别好的。

上一次在安国公府喝喜酒,那是他第一次见秦王。

那少年虽年纪还小,一身威仪却是不容小觑,比之他大哥池仲远也毫不逊色。

天潢贵胄,位高权重,手段心计智谋俱都不俗,这样的秦王,当真不是谁都能巴结上的。

虽然在那次喜宴上,池仲礼也是觉得,外人对于秦王的“杀伐狠辣”有些言过其实了。

只是,到底从出生起便位居高位,秦王的性情,确实有些冷漠不好接触。

这样历来对王子皇孙们,还爱答不理的秦王,竟会因为他中了会元,就这般抬举自己?

池仲礼蹙着眉头,走到秋桐跟前,将她手中捧着的紫檀木匣子打开。

却见那匣子中,褐色的丝绒布上,竟是放着一方砚台。

池仲礼小心翼翼将那砚台取出来。

直觉告诉他,出自秦王府手中的东西,绝对不会是俗物。

果真,当池仲礼将这砚台拿在手中,好一番打量后,看到其中某个标记,手一软,差点将手中的砚台摔碎在地上。

原来,池仲礼手中现在拿着的,却是一千年前,已经不知道制造工艺为何的禹州澄泥砚。

这种砚台,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不生蛀虫,最是得文人喜爱。

不说这砚台本身的价值,就单论它现在的储藏价值,那也是无价的。

读书人,不管有没有别的喜好,对于古籍书画、文房四宝这些东西,却是贯来养成的见之生喜。

池仲礼自诩为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自然不例外。

然而,若是其他人送他这样的重宝,说不定他咬咬牙,也当真就收了。

可是,秦王府?

池仲礼哀叹一声,“可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