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南宋不咳嗽 > 125章 后浪推前浪

南宋不咳嗽 125章 后浪推前浪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宋朝廷此时应该已经有点后悔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些商人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更没想到一言不合就开打,还能用钱买来这么多兵马。qiuyelou这些事情他们以前都没听说过,当然也不会想到,这就是见识的问题了。

不管是什么问题吧,事情到了这一步,连谈都没法谈了,谁先服软谁就没底气呗,必须要打一仗看看互相之间的力量对比,然后再琢磨谈判的事情。于是从一二五一年上半年开始,南北就开始对峙,北方的朝廷玩了命的把当初北伐的军队往回调,南边的海峡公司国则是拼了老命的从海外雇佣更多的军队,慢慢向北扩张。一场几万人对几万人的大战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这时候还有一个对战局起决定性因素的国家却一直没出声,既没说要支持大宋朝廷,也没说要支持海峡公司国。金河帝国从一二五零年底开始,就一直处于对外沉默状态。

不过这种沉默只是表象,外人看不出来,但是帝国内部却也是一片风声鹤唳。泊蛟领导的政府不想让帝国直接参与大宋内乱,他的意思是继续充当调停者,逼着大宋朝廷收回那些不太靠谱的政令,然后让商人们也退一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谈。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自治城市再多几个,朝廷再找个背黑锅的,把当初撕毁约定的事情抹过去就算了。

这种思路很符合洪涛的一贯作风,文南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改变大宋不一定非要流血打仗,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用不了几十年,大宋朝廷就没什么用了。到处都自治了,大宋的政体自然就会改变,而且是和平转变,形成一个类似联邦的模式。到底要不要皇帝这个东西,到时候再说。

可是这种决议一出台,立马就引起了在野党的不满,他们在议会里也有议员,只不过并不占多数,但是已经有了发言权。青年党在议会里提出了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案,说白了就是要把泊蛟领导的政府赶下台,提前一年半进行选举,起因就是大宋的政局突变。

其实在大宋朝廷刚刚决定要迁都、征调商船的时候,国防部里就有人提出了大宋恐怕要内乱的猜测,也赢得了很多军官的支持。qiuyelou

青年党的主要力量就是政府中下层官员和大部分青年军官,于是这件事儿就被他们提到了政府工作会议上,要求帝国政府早作准备,趁着大宋内乱的机会,一举拿下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然后从殖民地大量调集军队,开始向北推进,最少也要打到长江一线,并且就此占据不走了,和大宋朝廷划江而治。

用他们的话说,土地这么富饶、人民如此勤劳的地方,给大宋朝廷统治真是白瞎了,不如帝国自己管理。有了这几千万人民,用不了十年,从日本到马六甲海峡西口的地盘,就都是帝国的了。再过十年,连印度半岛都是帝国的。

然后大军一路北上,直到洪皇帝说的终年积雪不化的海边为止,什么蒙古、大宋、高丽、真腊、日本,这片大陆和大陆下面的海洋,都将是帝国的版图。他们要为帝国开创第二次辉煌,成绩还得比开国皇帝强,因为洪皇帝从小就告诉他们,超不过老师的学生,都是笨蛋!

这种论调在帝国政府和议会中不乏支持者,谁不想在自己的参与下见证一个大帝国的兴盛,这是要被写在史书上的,金河帝国的史书!而且最重要的是,帝国皇帝也明确表态了,他也希望超过自己的老爹,当一个为帝国开疆拓土的皇帝。不希望整天被拿来和自己亲爹相比,然后自行惭愧。

理想这个玩意吧,有时候会让人充满动力,有时候却也让人更加盲目。金河帝国自从三国海战之后和平了十多年,那些二代、三代们是听着老皇帝如何带领十几艘战舰与敌人几百艘战舰拼杀,最终换取了和平的故事长大的。他们从小也被老师无数次的灌输和平是靠大炮换来的思想、

现在他们觉得,帝国身边不能总待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大国,这样对帝国不安全,如果能趁着对方虚弱把这个大国吃掉,哪怕只是咬下来一大块呢,对帝国也只有好处没坏处。至于说大宋和帝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年轻一代根本不会去考虑,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帝国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祖辈的故事。再说了,他们的祖辈也不全来自大宋,数量连五分之一都占不到,更谈不上对大宋会有什么感情。

这时候金河帝国内部和洪涛打天下建立国家的那批人除了老死、病死的,真正能在政治中心里任职的已经没多少了。像泊蛟、孔沛、文南、慈器、黄涛、黄沙、栗娘都已经算最老的人,大部分官员都是三十出头的金河湾二代,军队里还有很多金河帝国三代。

在这种环境下,又没有洪涛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说句话可以服众,再加上皇帝过早表态,立刻就让泊蛟政府陷入了被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是该换一换政府了,这个政府好像有点软弱,不符合金河帝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在保皇党内部都有了分歧,很多人认为泊蛟过于保守,过于平庸。

于是泊蛟这位帝国第二任总理不得不主动辞职,别等着人家把自己赶下台了。跟着他一起辞职的还有文南,这两位是洪涛的得意门生,他们到下台为止,依旧不认为自己错了。但是没办法,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错了,在洪涛建立的这种规则下,那就是错了。

泊蛟因为有泊家撑着,辞去了总理职务,立刻就得到了一个麻逸城市长的职位。可是文南却没人愿意用了,新政府里容不下他这个老和大家唱反调的人,他也没有背后的家族势力可以斡旋,只好去了卡兰巴港的帝国大学,继续当他的老师。

孔沛没辞职,但国防部长肯定当不了了,变成了副部长,原来他的下属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个结果对于孔沛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和文南一样没有家族势力撑腰,但是他比文南更实际,懂得该低头的时候只能低头的道理。而且他也并不太反对攻占大宋的主张,如果可能,他想一直打到山东半岛去。那里是他的老家,让大宋朝廷占着,不如让帝国占领。反正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宋人,只是个北地汉人而已,没必要替大宋朝庭惋惜。

黄氏兄妹和栗娘、武大郎、高小锤都留任了,他们都是专业性质比较强的职位,别人还真不敢说能比他们干得好。慈器这个万人不待见的臭狗\屎,自打替洪涛背黑锅之后,不光没倒霉,还成了帝国官员的表率。这次他也没辞职,而且还升官了,当上了监察部的部长,原来的监察部长伊一当选为第三任帝国总理。

洪涛猜的一点没错,伊一在这件事儿里又是幕后主使者,而是还是最终的最大受益者。这个第一届航海学校毕业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和他那群志同道合者只是在实现他们的理想。

当初在慈禧手下的时候,伊一就是航海学校毕业生中升官最快的。他由于职务之便,知道的事情也多,慢慢就成了这群毕业生里的领军人物。后来他当了监察部长,理所当然的继续当这个领军人物,而那群毕业生也都进入了帝国政府和帝国海军任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职务越来越高,可是理想并没变,就是要把帝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国家。有海洋的地方就该有皇家海军,就该归入帝国版图,就像当年洪涛给他们上课时候说的,帝国的国境线就在海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上。

他们也确实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而且是百折不挠,即使他们的校长洪皇帝反对,他们也认为是一种考验,目标依旧不变。不光不变,还更清晰了,第一步就是北面的大宋。

这倒不是他们天生仇恨大宋,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吕宋岛南面全是荒岛,一个比一个荒凉,也就文莱港和爪洼岛上还有点人,基础太差。西面倒是有一片大陆,可是中间隔着南海,距离有点太远。那边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山地、雨林居多,除了港口之外,也不适合做为建立大城市的基础。东边更别提了,全是大海。

只有北面的大宋距离不远,经济发达、道路交通、城市建设都比其它地方好太多,还有金河帝国最需要的人口,不想侵略都不是合格的洪皇帝学生。

其实从道理上讲,这些年轻人的选择真没错。如果金河帝国能占据大宋,对国力来讲将是一个质的飞跃,马上就变成这时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有了金河帝国的制度和科技,再加上大宋的人口和土地,真是谁也挡不住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