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彼岸弗空 > 第4章 赵家有女初长成

彼岸弗空 第4章 赵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十一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3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初九,卯时,天色刚放亮。

永和宫中,精雕床榻。

在昨夜默念《普度清心咒》整整三十三遍后,赵落葭才勉强寻得一丝睡意,此刻正朦胧睡去。

这卯时刚过,有宫女轻轻靠近,手持团扇,渐渐用力,吹动床架上挂着的风铃,叮当叮当。

公主不喜人唤床。不喜听到脚步声,不喜听到呼唤声。

只有这个风铃声,叮当叮当。

不得撞击,不得摇晃。

有风吹来,铃声响起,我自会起床。这是公主这两年新定下的规矩。

风铃声清脆,赵落葭稍稍伸了腰肢,然后推开被衾,便有宫女上前。

“澡兰之浴”。

承灵之日,不食不饮。

沐浴更衣,不施粉黛。

沐浴毕,便有宫女上来穿衣和梳洗。她默想到,今日后承灵有成,就可以如同最喜欢的那两句诗描绘的一样,“唯觉此身轻一羽,随云归逐度溪风”。她便挑了个简单的随云髻,青丝一缕缕盘起,再精心插上母亲最钟爱的玉簪。诸事准备完毕,便等着父皇的驾临。

自从三年前母妃薨没之后,父皇便不曾踏入这永和宫一步。

在前一两年,赵落葭的心境,从九天之上,直跌入万丈谷底,从众人宠爱的聪颖小公主,到门可罗雀的小弃女。宫女更换,赏赐渐无,永和宫从早先的花团锦簇烈火烹油,没落到无人问津避之不及的境地。只有潘丫头偶尔传进来的书信稍有慰籍,剩下的便是宫外频繁巡逻的镇抚司的禁卫军。

情势直到八哥赵元成转灵成功,带人来府探访才开始好转,而自己因为对《内观清心经》的超凡领悟,让太傅颇为赞赏,永和宫的冷 意才慢慢有所焐热。

而真正扭转情势的,则是赵世成半年前的突染瘵病。在转灵备选的竞争中,赵世成之前众望所归,而赵落葭他们,不过是陪衬而已。而赵世成染病退出,便是那定音的一锤,改变永和宫的运势走向。

之后,来自四哥、八哥和潘贵妃明里暗里的力荐,还有太傅的优异评语,也许更深处,源于父皇不让转灵旁落于赵姓之外的私心,她赵落葭,才有幸获准去承接转灵。

获准承灵之后,原本如潮水般退去的人又如潮水般涌回,永和宫好似又重现昔日盛景。

但是,直到今日,父皇才第一次来这永和宫。也许是在母妃薨逝后,自己曾三番五次求见,哭求彻查母妃的死因,惹怒了父皇。

心中或残留着些许的愤恨,父皇的薄情也早已冲淡了幼时的依恋,她不再奢求恢复以往,心无芥蒂。

当务之急,转灵为重。此事,只能成,不能败。

直到巳时,永和宫门外,传来宫女的传报之声。

父皇终于到了。

不再有往日的父女亲昵,只有礼节上的问候。

有三年之久,未到这永和宫,物虽是,但人已非,赵天印原本想着,早已过去千日之久,心绪不会再刺痛,来到这里,才发现终究不能放下。睹旧物哪里会不思旧人,特别是看到落葭发髻上的两心簪,这正是当年送给雪乔之物。在这宫苑之中,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难以忘怀的柔情缱绻,几度萦绕梦境。

赵天印在永和宫里转了一圈,未曾多言。此番便是送落葭去承灵,也算是慰籍一下雪乔在天之灵,还有另一颗渐渐冷却的心。

无言无声,俱归于沉默。父与女之间,隔阂已生。

在飞羽服和龙雀刀的簇拥下,御辇缓缓升起,去往太庙。安灵塔所在,转灵之秘地。

御辇穿过圣始门,再绕过前殿和中殿,直达后殿。前殿为列祖的牌位,中殿为天地之牌位,后殿之中,便是那九层安灵塔。

后殿外为白玉石阶并栏杆,三层垒就,东西南北各设一道。

此时,在后殿南侧的白玉台阶之下,除大国师皇甫重外,太傅乐毅衡、钦天监监正、监副和太常寺卿、少卿等诸人依品级先后跪迎圣驾。

赵天印下了御辇,挥手示意众卿平身后,便来到皇甫重身前,“国师有劳了。”

“圣上体恤,微臣已布置妥当,只待吉时。”皇甫重,须发尽白,却身如松柏,目透精光。

赵落葭的辇车紧随父皇,她也随即从辇车上下来,对国师和太傅执后生礼,此番转灵成功与否,两位干系重大。她微微曲身,礼还未毕,便觉得有风拂面,直达颈后。

“公主所饰簪花,与此相冲,不吉不利。”皇甫重话音未落,那玉簪便化为粉末,洒落于地。

赵落葭心中,微惊、隐恨以及后怕,先后交错,正要措词应答时,一眼瞥见父皇隐有的痛惜之情。他为何痛惜而不是盛怒,不痛斥自己的疏忽?可能终究对母亲还有一丝余情。

“国师大人息怒,是我交代不周。”一旁的太傅乐毅衡急忙告罪。

“此事倒不怪你。此簪名为两心簪,寓意若得两心似一心,不负相思情,可惜与此时此地不符。塔中有灵,承灵之身,两者间由彼及此的承接必定是完整之灵。承接不全,则恐事不可成。”

“国师法眼如注,博学精深,落葭的承灵,就有劳国师费心费神。”赵天印并未介意方才皇甫重碎簪之举,反而是嘱托接下来的转灵之事。

“吉时已到,承接开始。”赵落葭随着国师,亦步亦趋,顺着石阶,来到后殿的圣灵门。

国师双手合十,口中吟诵一番,轻轻一推,殿门应声而开,九层安灵塔一层层地映入眼帘。

从塔基往上,九层安灵塔身,不知何物所铸造,似金非金,似铁非铁。塔身之上,每层二十个神徽,四面各五,九层共一百八十枚。神徽为一方形,其中一双空灵的眼睛,下面为一条横线贯穿三个相连的圆圈,每个圆圈中写着一个字,其义为灵。而此时,每个神徽正灼灼生辉。再往上,便是塔刹。刹座之中,便是灵气所在。刹身之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失传的古文字,其义正是《内观清心经》和《六度真经》。刹顶之上,有四个古字,其义为“彼岸弗空”。

塔身不高也不大,在后殿这宽九楹深五楹的空间内,也不突兀,偏偏给人以坚不可摧,亘古不变之感。

先有塔,后有殿。

眼前的古塔,即将改变自己的一生,命运及寿数,赵落葭定了定有些微微激荡的心神,跌坐在蒲团上,听到背后传来的关门声。

她知道,转灵就要开始了。

殿门之外,隐约传来太常寺卿的声音,“迎神,始”。

钟磬之声渐起,乐奏“云生之章”。

而与此同时,圜方坛之处,太常寺少卿也发出“迎神,始”的指令,祭乐也响起。

祭祀所用的人牲已分别从神厨院和神乐署,转移进了皇穹宇内。男女各八十一人,分为十八列,每列九人,男列和女列相间,以正对穹顶极高点的地面为中心,呈发散形展开。

此时的端木序状如恍惚之态,昨夜的饭食果然有问题。看着眼前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的同伴,他不禁想起皇甫叔的话,“转灵之重大,祭祀之时,人牲必定服食有麻痹效用之物。多半会用迷藤粉,极可能放置于饭食之中。”事先有预料,自然有防备。每次送来饭食,他会留意太监的神情,同时也会刮点墙粉,拌入饭食当中。虽极难下咽,总比送命要好。

此时的恍惚,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祭乐之声刚起,他便听出此乃《云门神乐曲》,果然未出皇甫叔估算之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