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彼岸弗空 > 第133章 烟锁池塘柳

彼岸弗空 第133章 烟锁池塘柳

作者:十一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3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吕少筠和郑平的数术比试,端木序自然不解那些题目解法如何玄妙,更不知郑平最后一道题所有之法如何震古烁今,但他能感受到这些算学博士对数术之道的极致热忱。

如果说佛家有信仰,道家有信仰,那么这些算学博士的信仰便是数术了吧。

特别是那老算学博士手拿答卷含笑而终,对端木序确实有着极大的震撼。

修道,道在天地中,也在众人中,更在人心中。修道,更要修心。全心而动,或有所成。

自夺灵以来,推动端木序前行的是胸中复仇的火焰,或许再加上对于修行的好奇之心,但此时他有了新的认知,修道不止这些,也不能只靠这些。

身为武学监生的端木序在此数术比试中有所获,而整个国子监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难道国子监的盛世要到来了?

司业程达这样想,其他学正、学案和博士也如此想。因为圣上要驾临国子监辟雍大殿进行讲学的旨意传到了。

不仅是国子监一干官员振奋不已,各学科监生更是亢奋不止。这可是当今圣上的讲学,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在过往的这么多年,圣上可从来没有莅临国子监讲学过。

国子监内忙忙碌碌,不过和端木序等却没有关系。能去听讲的都是上舍和中舍的监生,至于下舍监生,则没有了这份荣幸。

皇上的辟雍讲学日子就快临近,一干官员和监生迫切之心更盛。

这些热闹终究是别人的,更何况端木序无法断定在见到赵天印时,能不能管我自己的手。

他要的复仇是要杀了对方,却又不仅仅这些。而且,他也知道,在辟雍讲学时,以自己的修为,刺杀无异是送死的。

皇甫叔一再告诫的是,送死的事情万万不能做,莽夫的行径如何能得天下。

端木序摊开了手中的一条绸布,想着莽夫如何能看懂这个,绸布上只有五个字,连此时他都是一头雾水。

绸布是姜才递给他的,还交代了一番。

端木序知道怎么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他只知道这是皇甫叔的安排,更明白了姜才就是皇甫叔安插的一个棋子。

姜才不是武川军镇苏胜的人,而是皇甫叔的人,那么也就是自己人。

想到这里,端木序的心情无疑快活了许多。

辟雍讲学终于如期而至。

整个国子监内,到处都有一队队的飞羽卫在巡逻。特别在辟雍大殿一带,更是守护得水泄不通。

助讲的老祭酒等人,听学的一众监生,早早就已在辟雍大殿内就坐,耐心地等着当今圣上的驾临。

当御辇出现在大殿殿门前,走出来赵天印时,里面静候的众人更是不敢出声,待听到老桂子那一声“皇上驾到”后,不约而同的众人都伏跪在地。

“都起来吧。”赵天印显然兴致极好,缓步走到了镶金的龙椅之上坐好,看着已在此久候的一众官员和监生。

辟雍讲学自然是隆重的,在赵天印讲学之前,有着老祭酒等人进行助讲。

老祭酒吴老夫子身着官服,平时看似颤颤巍巍的脚步今日也格外有力,许是羊奶的缘故,或者单纯就是心情好的原因。给当今圣上做助讲,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

他要讲的不是给监生听,而是给圣上听。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老祭酒缓缓讲着,声音不大,但足以让人听见。

许是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陈词滥调,但老祭酒知道只有这样的陈词滥调圣上才会喜欢。自己的助讲不能出彩,不然就会淹没掉圣上讲学的光辉。更重要的是,他要圣上明白他的心意。即使经历了种种,他自始至终事君以诚,绝无怨怼之心。

赵天印频频点头,也许他听到了暗合心意的东西。

在老祭酒讲完之后,辟雍大殿一片鸦雀无声。因为众人知道,圣上讲学的时间到了。

赵天印看了看在下面听学的监生,目光自然落在了赵落葭身上。他不会平白无故地到国子监讲学,无非就是告诉老祭酒,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然后告诉赵落葭,你的委屈父皇是知道的。

赵天印不讲经书,也不讲诗文,他只讲故事。

那是在一个隆冬时节,有一个年轻人学业之上有所惑,便冒雪翻过了好几道山梁,去到授业恩师的家中,准备好好的请教一番。

他去得不巧,那是午时刚过,恩师正在书房中午歇。

生怕打扰到恩师的休憩,这年轻人就在门外的院中等候。等候本来就是磨人心性的,更何况头顶上还飘着雪。

屋里看雪,雪花是美的。屋外赏雪,雪花也是美的。但当雪花不停地落在身上,积雪越厚,寒意越浓时,也许想着的便是火炉了。

年轻人一直等着。不是等雪停,而是等恩师睡醒。

不知道是天冷的缘故,还是恩师本就嗜睡,年轻人这一等便等到了暮色来临。

不是雪停了,而是恩师终于睡醒了。而此时年轻人所站之处,积雪已盈尺。

故事讲完,赵天印自然要点明其要义,“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诸位监生,乃大宪教化之本。尊师重道,乃大宪良德传承。诸位监生,勿忘师恩,勿忘大义。”

下面则是“皇上圣明”和“遵旨”声一片。

赵天印的故事虽然说的是自己,不过不是为了求学,而是为了见一个人。头顶上落下的也不是白雪,而是片片的桃花雨。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可惜再难回去。

既然点明了故事大义,赵天印此次讲学也算是点到了实处,接下来便是辟雍讲学之收尾处,无非是借此机会,让有才的监生一展风采。赵天印说道,“诗词之道,非我所能,不过,某日我偶有所得,有一句“烟锁池塘柳”,不知诸位可有佳对?”

这上联一出,下面各监生便开始冥思苦想,渴望能觅得佳句,到时候有望一飞冲天。

不过略一琢磨之后,各监生便开始犯难起来。圣上的上联,看似简单,却暗含玄机。烟锁池塘柳,每个字皆暗自对应金木水火土之一。

不愧是圣上辟雍讲学所出之题,果然是绝难对上的佳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