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日之无敌战神 >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个旧的结束,一个新的开始!

早在抗战初期,李宗仁就曾在所著的《焦土抗战论》中发表了一些看法。

“从战略方面上来说,若日军与我军进行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则彼强我弱,不可力敌也!日军也是注意到这一点,故此敌方所倚重便是速战速决!”

“但吾等必不能被日军牵制,必须要避我所短,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民众、山川险阻等条件,作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一旦日军陷入我们的广大战略纵深当中,其战线拉长,补给不易,抽身也难,我则施行坚壁清野之策略,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破坏敌人交通、运输、补给……使敌人不能凝聚力量于一点,分心他顾,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入战争泥沼当中!”

“如此一来,利用我方广大战略纵深,以空间换时间,拖垮敌人,战胜敌人,易矣!”

而徐州一役,李宗仁就利用他的理念进行了初步的运用,他深知敌军势大兼之骄狂之弱点,利用自己的数万哀兵,与日军展开运动战,充分发挥了‘敌军我退,敌退我打’的战略方针。

虽然未能全部歼灭日军,但却是给武汉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代表着上边已经从原先的消极防御向着积极防御的转变。

正如陈诚所言:“台儿庄之战胜,即我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

影响和意义都十分的巨大!

而徐州会战的完结,也标志着武汉会战的即将打响!

这是一个旧的结束,也是一个新开的开始!

武汉会战,可以说的抗战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在这一场会战当中,双方纠集兵力再次超过百万人,且双方都是孤注一掷,举全国之力来应对!

为了抵挡日军的进攻,为了保护武汉,守军方面先后调集了50个军130个师和各式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和布雷小轮40余艘,总兵力共计超过一百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而日军方面也是在攻陷徐州之后,为了扩大战果,尽快的消灭掉守军方面的有生力量,迫使当局投降,将此地的部队投入到其他战场上,为此,日军也是纠集举国之力,以司令官畑俊六所指挥率领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超过25玩兵力负责对武汉的进攻。

以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五个半师团眼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尔宫捻彦王指挥第2军四个半师团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以及海军及川古志郎第三舰队120余艘舰艇,加上日军徳川好敏男爵中将所率领的500余架飞机协助,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五个师团分别担任对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的成功!

日军这一次动了这么大的力量,对于眼下的日军而言,说是已经孤注一掷了也不为过!

要知道,日军此时的经济早就已经不堪负荷了。

其实早在之前的七七事变开始的前后,日军方面就已经因为多次的军事行动,使得他们的兵员极为的紧张,虽然多次增兵之后,已经无忧,但也因此增兵和前线花销陡然增大,使得RB的经济体系无法支撑,甚至已经超负荷运转。

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改组内阁,并因此而发布战事经济体质。

虽然战事经济体质延缓了日军财政破产的速度,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若是不加以改变的话,最终还是难免到了那最后的一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大本营方面非常的焦虑,再加上对于苏军援助,对于他们的军事实力的顾虑,所以日军大本营急于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我方的有生力量,逼垮蒋某人,以便聚集更多的资源进行北进或者南进的策略,正如裕仁天皇在准备打响武汉会战之前的御前会议上所说:“要给支那以致命一击,迫使对方投降!他不想在看到‘帝国百万雄师受制于支那!’

因此,日军在对待这一次的武汉会战中,也已经的倾尽了举国之力,做了孤注一掷的战略。

所有在华的日军都已经全部出动,甚至连本土最后的一个近卫师团都为了这一次的会战而做好的前去支援的准备,由此可见,日军之局势,也是十分的困难!

对于日军的局势,守军方面看的很是明白。

所以他们明白,在这一场会战当中,他们只要打赢了日军,或者说日军的有生力量被他们消磨掉,那么小鬼子就将再也没有余力组织这么大的会战。

从此以后,他们才能真正的以空间换时间,利用他们广大的战略纵深和各种地形,以游击战、运动战、偷袭战、侵扰战来不断的骚扰日军,使得小鬼子疲于奔命,将其陷入在战争的泥潭当中,让他们不能自拔,最终……将其拖垮!

若是说在徐州会战的时候,守军方面乃至一些高层都还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的话,可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看到了!

他们看到了取胜了希望,他们也看到战胜日军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对于这一次武汉会战,已经在所有人的心中打上了非常重要的标签,对于他们而言,这一次武汉会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旦失败,则大半个国家落入敌手,他们也将在也没有能力和日军组织如此之大的会战!从此也将会陷入艰难的斗争当中!

而若是一旦他们的战略成功,则国家之希望、之光明,就已经指日可待!

为了指挥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从徐州会战撤下来之后,便立即投入到了武汉会战的准备和策划当中,他将指挥超过23个军负责江北一带的作战和防御任务,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则是指挥29个军负责江南的防务。

另外,第一战区则是在平汉铁路,也既是北平到汉口之间的郑县到信阳段以西的地区,防备日军南下,此外第三战区在芜湖、安庆的长江南岸和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由浙赣铁路即杭州和株洲段,向粤汉铁路的广州、武昌段迂回。

战争,一触即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