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 019 四杰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019 四杰

作者:雨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019 四杰

见李余沉默不语,刘仁轨嘿嘿一笑:“怎的,你也知道怕了?”

“不怕,咳咳,我怎么会怕他?”

李余还真不是吹牛,有历代大神的经典作品做后盾,你就是李太白来了,我也照样不怕。你个连入选小学课本资格都没有的杨炯,怕你何来?

“那你为什么有些哆嗦?”

“这不叫哆嗦,这叫颤抖,冷的,嗯嗯,冷的。”

能在大唐这个人人写诗的朝代留下名号的,哪一个不是牛人?

别说什么杨炯的传世作品不多,质量也不是特别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好多作品都散失了,不是人家不能打好吧?

“怕了就承认自己不行,不丢人。”

杨炯出场,也不是刘仁轨的本意,他也不认为李余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能和十一岁就名动天下当了弘文馆待制的杨炯扳手腕。

一个是成名多年的星耀,一个是刚出新手村的青铜,还用比吗?

可为什么老夫心里总是有那么一点渴望呢?

李余也不上当,反问道:“有堪忧啊噗啊,闹堪闹哔哔个啥?”

这么高深的语言,刘仁轨居然听懂了,恬着老脸说:“就杨炯这样的,老夫一只手能打八个!”

“粗鲁!”李余和杨炯同时说道,惺惺相惜互视了一眼,又向对方哼了一声,表明他们俩现在不是一个阵营,刚才纯粹是巧合。

刘仁轨的年龄和地位在那摆着,杨炯不好对他发难,就教训起了李余:“你正是束发入学的年纪,侥幸识得两个字也敢自称才子?”

在杨炯的印象里,当今天下能称得上才子的,也就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可堪与他比肩,余者,不足论也!

李余者,更不足论!

看杨炯这么傲娇,李余也很无奈。

这可是你自己上赶着要求被打脸的,可不是我作弊呀!

李余嘻嘻一笑:“哪有人自称才子的,都是同行的衬托而已!不是我吹,你们初唐四杰绑在一起,也就能比得上我的一成。”

初唐四杰?

这说法倒是新鲜!

不是,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谁给这家伙的勇气敢说这样的大话?

四杰自然是包括杨炯在内的四个人了,居然都比不上他的一成?

你倚仗什么?

李余神秘一笑:“我,背后有人!”

我背后有李杜王白,有苏辛李柳,还有一堆入选小学课本的佳作,我会怕你?

杨炯出身弘农杨氏,且少年成名,向来也是眼高于顶。虽进了弘文馆当了十六年的待制,但在李显登基前已经是东宫詹事司直,如今更是水涨船高,成了潜邸旧臣,只待新皇正式登基便可一飞冲天。

但没想到啊,今天居然见到一个比他还狂的。

闻言,杨炯轻蔑一笑:“知道,听闻太后对阁下多有照拂。”

你瞧你这个嘴哟!

什么事都往天后身上牵连,是可以保佑你长命百岁咋的?

怪不得初唐四杰活得好像都挺惨的,王勃二十七岁去海南岛探亲淹死了,卢照邻被病痛折磨无奈自尽歪,骆宾王一生仕途潦倒,最后跟着徐敬业那家伙造反兵败伏诛。

按说杨炯好一些,但跟着李显混,绝对有判头啊!

见李余沉默,杨炯自以为戳中了李余的软肋,也就很大度的不再纠缠:“今日你我论诗,比的是文采,我不以声名压你,你也别摆宗亲的架子。你若胜我,我自当以礼相待;你若不胜,这才子的称呼,也就休要再提。”

看看人家这觉悟,这才叫君子之争。

再看看身边那个刘姓老银币,啊呸!

一个坑接一个坑给我挖,你是挖土机吗?

挖土机刘仁轨,似乎也很喜欢这种君子之争,拊掌赞道:“咱们读书人,正该如此!若是打打杀杀,弄得血刺呼啦的岂不有辱斯文?”

呸!

你也配说斯文?

杨炯和李余很有默契地不理这个老可爱,开始掰头。

杨炯先出题:“我痴长你几岁,就不拿新作为难你了。某有旧作《从军行》一首,你且听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好!”

对这一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歌,吃瓜群众齐齐赞了一声好。

就算是李余,嫌杨炯不讲武德一上来就是王炸,也不得不说杨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很是把投笔从戎的壮志描写得很到位。

但,论励志歌曲,王昌龄这个“七绝圣手”可是比你个“四杰之一”强太多了。

李余做不好意思状:“这不巧了不是,小子也写了几首《从军行》,今天就随便挑一首,请大家品鉴一下吧!”

这话一说出,不仅吃瓜群众一片嘘声,就连杨炯也笑了。

年轻就是好啊,很有勇气嘛!

李余暗自冷笑一声,开始朗诵:“《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因为是抄袭背诵课文,李余还不忘谦虚了两句:“写的不好,请各位多包涵多包涵哈!”

这叫不好?

这叫很好好不好?

呃,这么说会不会有点伤了杨炯的脸面?

众人面面相觑,杨炯面若死灰,喃喃自语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一句穿金甲,好一句终不还!”

良久,杨炯回过神来,对李余深深一躬:“杨炯无知,还望先生莫怪!此生,只要先生在座,杨炯必执弟子礼!非先生准许,杨炯此生再不写诗!”

不要啊!

你都三十多了,为什么还这么冲动呢?

万一,因为我四杰变成了三杰,别人会骂死我的啊!

刘仁轨也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但老银币自有老银币的招数。

干笑了两声,刘仁轨劝说道:“杨令明(杨炯字令明),不要因为一时之败而认输嘛!就像我们打仗,输多少次都无所谓。只要逮着机会,照样能反败为胜、一招毙命!”

“对啊对啊!”吃瓜群众也一起劝说,“李公子这首诗说不定是从别处抄来的呢,不一定作数的!”

“对啊对啊,他这只是其四,有本事让他把其他几首都写出来啊!”

杨炯的臭脾气发作了:“住口!你们是嫌我丢人丢得还不够吗?李师的诗,必然是字字珠玑,岂容怀疑?”

我有这么优秀吗?

我可不是诗仙啊!

就在李余不知道要不要再装一波的时候,杨炯话锋一转:“当然,其他人是不是对李师心悦诚服,我就不知道了。”

虚伪的文人哟,你直说要摇人不就行了吗,干嘛这么拐弯抹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