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 143 好事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143 好事

作者:雨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男人的成长,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

在没有家庭、孩子之前,不论多大的年龄,男人只能叫男孩。所以古人讲成家立业,成家反而还要排在立业的前面,大概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张三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是而立什么是不惑,但是现在,他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突厥女人,怎么就忽然对自己“兽性大发”了?这么私密的事情,怎么就被别人那么巧给撞见了?

还有就是,那几个红头发灰头发黑头发的娃娃,怎么就突然成了自己的儿子了?

最让他疑惑的是,大将军怎么会对他这个小兵这么关注,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户籍办好了,赏赐也下来了,甚至连特么的婚礼也办完了。

人生如梦啊!

稀里糊涂的张三,坐在床沿上,看着努力做出娇羞状的婆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那突厥女人,呃不,现在正式的名称叫张氏,大唐河东道单于都护府云州甲字号安置点居民张三的正妻,户籍上写的明明白白的。

从今天起,张氏就是货真价实的唐人了,连她的张大娃一直到张七娃,都算是货真价实的唐人。

只是,为什么只有张三和俺两个人有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另有草场一百亩,而俺的七个娃连一分地都没有?

是不是被大将军还有那个杨大使给吞了?

俺要去讨个说法去!

“你可别给我丢人现眼了!”

张三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娘们有点彪。

大将军什么身份,会要咱们那一点土地?

至于杨大使,听说是监国身边的人,家里的金银多的都花不完。

张氏点点头:“监国是个啥东西?值钱吗?”

“……”

张三彻底无语了,往床上一躺,摊成一个“太”字,透过苫的并不密实的屋顶,数着天上的星星。

“爹,您压着我了。”四娃说话了。

几乎是可着一间房砌成的火炕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七个孩子,挪动一下脚,说不定就会踩着一个。

“哦哦,爹我往那边挪挪,你接着睡哈。”

那一声爹,叫得张三心里一酸,急忙起身,笨拙地拍了两下孩子算是完成了哄孩子睡觉的任务,无视张氏那忽闪忽闪水汪汪的眼睛,披上衣服,走了出去。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就连杨炯都还住在地窝子里,到夜里全指着煤炉取暖,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能有间带房顶的屋子,已经是大家看在张三刚做了爹的份上,齐心协力夯土筑墙的结果了。

钱有,牛羊也不缺,但也仅此而已,别的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有。

如果是草原人,大概能接受现在这个局面,甚至还会更高兴一些。他们平时就是这么过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至于田地,在以前那都是伟大的可汗、英勇的叶护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但张三不能,就像他不能在几个孩子面前跟婆娘敦伦一样,这样的日子他无法接受。

日子,不能这么过啊!

第二天,大家惊奇地发现,张三居然从外面回来了,还带着几个人。

“咋的,嫂子没让你上炕?你要是不行,我也是可以帮忙的嘛!”有熟悉的袍泽,半是妒忌半是揶揄地开着张三的玩笑。

这个贼球攮的张三,一下子就有了房有了牛羊有了婆娘娃,还特么把军功都给折算成了钱。

那可是整整八十贯的铜钱啊,一车的铜钱啊,俺们村的张大官人都不一定有这么多的钱!

换成我,现在肯定是搂着婆娘使劲呢,哪有时间乱跑?

张三不理那货的调侃,领着那些人来到自己的房子前,对领头的老汉道:“这位老哥,您帮忙给看看,在这里起三间房子,需要多少钱?”

那老汉看了看宅基的大小,估算了一下用料和工时,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盖房子需要砖瓦木料,但这些东西,在北疆都是稀罕物,本地没有造这些的,都需要从朔州或者胜州运过来,单是那一笔运费,就已经是不小的开支了。

张三想了想:“盖两间呢,钱是不是可以少点儿?我可以住地窝子,婆娘跟孩子得住屋子里,怕冻坏了。”

老汉还没说什么,他身后的一个中年人就说话了:“这位军爷,十贯的生意您也要讲价,是不是有点过了?您要知道,我阿爷可是修过都督府的,要不是看您是为国杀敌的好汉,谁愿意来这里?”

老汉斥责道:“阿聪,怎可对壮士们如此无礼?要不是他们杀退胡人,咱们怎么能有安生日子过?”

老汉说什么,张三没听,他就想问清楚,十贯钱真的可以盖三间瓦房吗?

“当然不够。”

老汉并不都是憨厚和诚恳的,最起码这位据说修过都督府的王老汉看起来就很精明:“十贯只是工钱,砖瓦木料油漆门窗都要单算。”

“有啥不一样吗?”

张三那蠢笨的脑袋瓜,实在让他无法应对这样复杂的局面。

“不一样。”

王老汉笑得很开心,很真诚:“如果分开算,军爷您就只需要先付给我们这十贯的工钱,剩下的可以根据进度慢慢给。如果您愿意,还可以一年只付两头牛的钱,拢共分十年付完。”

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张三又迷惑了。

大家非亲非故的,只是在云中多看了你一眼,算是认识了,你就要给我作保,让我把本该一次性付清的钱分十年来还?

虽然两头牛的价钱,肯定是要超过十贯钱的,但人家为咱作保,咱也不能让人家吃亏不是?

世上还是好人多,谢谢啊!

那位王阿聪似乎很不满他老爹的败家行为,气急败坏地说道:“阿爷,这么做咱们是要亏本的呀!万一这位军爷到时候不还账,或者是拿两头小牛、病牛充数,咱们该怎么办?”

防人之心不可无,谁也不能保证张三就是个好人,而且还能一直好下去。就算张三是好人,可要是十年期限未到他就挂了,这笔账该找谁去?

很正常的商业思路,王老汉却怒了:“早就说过你,不能只看钱!没有这些军爷,我们全家都被突厥人给砍死了!所以,哪怕是一文钱不赚,我老汉也要给这位军爷作保!不用说了,拿契约来!”

签契约这种事,肯定要找军中第一才子杨炯,但任凭杨炯再怎么翻来覆去地看,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三间大瓦房,作价百贯,张三首付十贯,剩下的分十年还清,每年所支付的钱数,以当年两头成年牯牛的市场价为准。

是,张三是需要十年中不断偿还债务,以每头牛八贯计算,总计还款数也要超过一百五十贯。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收点利息是应当应分。

所以,这个契约应该是没问题的,可为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