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 130 文人的妙用

大唐:苟了十六年,被武则天曝光了 130 文人的妙用

作者:雨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一个为国捐躯的烈士来说,只有钱的抚恤,是绝对不够的!”

站在朝堂上的李余,摔着来自前方的情报,振振有词。

战报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无外乎是说朔州损失多么大,百姓多么疾苦,哦,还有一个消息是说已经被贬斥为马前卒的程务挺死得好惨。

前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自然是要义愤填膺一下的,表示一下对骨笃禄的愤恨的。

但,程务挺,一个不知进退的军头,也值得大家去思量?

文臣武将的相爱相杀,从来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国朝初期,内忧外患之下粗鄙武夫能在朝堂上立足,尚且情有可原。如今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虽不至立刻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但遣三两只猛犬看门守院即可,哪里还能再提高他们的待遇?

哪家公司是靠保安部完成业绩的?

最后这句话是李余加的,但前面那一番话却是一个身高腿长面白微须的帅哥说的。

人帅,说出来的话就可信,大家都表示,这位帅哥是个人物,将来一定会名满天下的。

李余歪歪头,骆宾王立刻很狗腿地跑过来,主动说道:“宋之问,上元年间进士,跟杨炯一起做过崇文馆学士。那些赞同者,分别是沈佺期、杜审言、阎朝隐、王无竞、尹元凯、富嘉谟等……”

“跟你齐名的富嘉谟?”

骆宾王轻笑道:“诗词乃小道,臣已多日不为也!”

这牛逼吹的没毛病!

“不是说大话。”骆宾王是个文雅的人,说不来粗话,“若是腹中无粮身上无衣,饥寒交迫间,纵然再多的锦绣文章,也不过是徒添悲伤罢了。”

李余赞道:“爱卿果然公忠体国,此言甚善。”

骆宾王回应道:“微臣不敢当监国夸奖,因为有您的珠玉在前,微臣真的不敢再写诗了。”

李余的“诗集”,骆宾王是有幸拜读过的。

看完之后,骆宾王就暗暗发誓,这辈子都特么不在李余跟前说自己会写诗!

如果不是李余不允许,他都想把自己以前的诗作一把火给烧了!

丢人啊!

就咱这样的水平,也叫初唐四杰了,李余该是什么?

只可惜,骆宾王以为的真诚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溜须拍马,毫无底线的谄媚!

“骆宾王是佞臣!”宋之问大声疾呼,“请诸位同僚一起诛杀此僚!”

宋之问就是以诗才起家的,焉能不知骆宾王的根底?那可是仅次于自己的大才啊!

这样一个大才,如此贬低自己抬高监国,究竟是为了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

呸!

此等毫无气节的家伙,简直是有辱斯文,吾辈羞于与之为伍!

真相只有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却有很多,而且,大家也确实觉得,骆宾王有些过了。

监国而已,能不能做长久还很难说,呃不,是一定不能做长久的,虽然知道你骆宾王跟监国属于一条绳上的蚂蚱,监国倒霉了你也落不了好,但文人的风骨何在?圣人的教诲你可还记得否?

更让人不可饶恕的是,骆宾王那厮看见有人弹劾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用怜悯的眼光看着宋之问。

是可忍孰不可忍,奏他!

沈佺期奏道:“骆宾王谄颜媚上,当逐出朝廷。”

富嘉谟奏道:“如此谄媚小人,实不宜长留在监国身边,久则生患。”

杜审言奏道:“臣附议。”

面对群情激愤的场面,李余悄悄看看珠帘后的天后的表情。

哦,没变化呀,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尹元凯、富嘉谟等人肆意攻讦朝廷重臣,妄议国政,不敬为国牺牲的壮士。本应予以严惩,奈何天后和孤都是仁慈之人,故此暂停其官职,发往河东道行军大总管薛讷帐下效力,以观后效。”

一个文人,发往军前,能效什么力?

填壕沟还是挡弩箭?

你这明明就是让他们去死啊!

还说什么“仁慈”,什么“以观后效”,你是想看他们到底能在漠北活几天吧?

唉,不对呀,好像少了个谁?

少了谁呢?

杜审言,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别跑!

没想到啊,你居然暗中投靠了监国,真真是可恶至极!更可恶的是,你居然不带着我一起投靠,真真是,彼其娘之!

骆宾王悄悄问道:“何故独独放过那杜审言?”

李余匝吧匝吧嘴:“他有个孙子很厉害,我惹不起。”

“谁?”

据骆宾王所知,杜审言的长子今年才两岁,何来孙子。

天后也把目光投过来,李余点点头,天后就没有任何表情了。

当下,中书省草拟诏令,李余用印,天后用印,门下省审核通过,因为就在朝会上决定的事情,尚书省也不用找人颁旨了,直接交给几个倒霉蛋完事。

虽然这几个部门都是文官把持,却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李余的“乾纲独断”。

天后都不说话,轮得到我们置喙吗?

而且,通过今天这件事,大家都看出了端倪,如今这个监国,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太宗勇武遗风尚在,武将的好日子恐怕就要来了啊!

为今之计,就是迅速调整心态,准备和武将搞好关系——即便不能交好,也没有必要得罪,被人当成了人样子来收拾。

“其实我没那么小心眼!真的,你们怎么不信呢?”李余很郁闷。

在他的感觉中,华夏历史中最厉害的一类人,就是那些文官。

刚直廉明的,自然能造福一方,护佑一方百姓安乐;就算是那些庸官、贪官、奸官,也各有各的妙用。

他们做好事也许不太行,但拉拢腐蚀、中饱私囊、骄奢淫逸、为非作歹起来,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个顶个的能干。

如此能干的“人才”,岂能为我华夏所独享?

分出去!

大胆地分出去!

让他们知道人生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远方的枸杞!只有远方的枸杞,才足够大足够多,而且任由他们祸祸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一定会欢欣鼓舞欣然前往的吧?

放逐几个不听话的官员,天后并不在意,她担心的是,这些官员们会不会叛变,来个为虎作伥,反而帮助突厥人来攻打大唐。

“您想啊,就宋之问那种货色,在我大唐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他就算是投靠了异族,也只能是对异族的危害更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让这些大唐的“精英”,全力以赴地带领那些蛮夷走上文明的大道吧!

“骨笃禄不是个蠢货,你这一招不一定好使呀!”

对乖孙子的突发奇想,天后还是乐见其成的。无关紧要的人,死几个无所谓。这些蠢货,说不定刚到突厥境内就被宰了吃肉了。

“不过是个实验而已,哪有确保成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