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川南侠隐传 > 第十七章 罗霄帮会

川南侠隐传 第十七章 罗霄帮会

作者:觅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兴会这才慢慢观看里面的场景,只见这里面摆了十多条凳子,黑压压坐了一片人,有人抽着烟袋,有的低着头擦着手枪,正中间摆着一张四方桌子,桌子上烧着几炷香,摆着个牌子,不知道是什么人的灵堂。一个身穿长袍的人在上香,拜了四拜,退回原位,又有一个解开衣襟,裸露胸膛的人点了香火,嘴里默默祷告。王兴会仔细一看,果然大部分人衣领上都有那块方形黑布,有的尖角朝上,有的平底朝上,还有的中间缝着一个十字。

等所有人上完香,这些人便开始纷纷议论起来,熙熙攘攘,有的摇头,有的扼腕,仿佛在惋惜什么。王兴会不想掺和他们帮会内部的事情,只想传完话之后立即离开,他就近问一人道:“请问,哪个是天顺大药房掌柜的?”那人正在和旁边的人交头接耳说些什么,见他打断,白了他一眼,指着灵堂边一个短小精悍的老头说:“那就是。”

王兴会只得又一步步挨过去,走到那老者耳边,说:“陆剑波叫我传话,袍哥会有叛徒。”

那老者一怔,看着他,问道:“他人呢?他自己怎么不来?”

王兴会顿时十分火起,好声没有好气地说了句:“他死了。”

那老头又是一怔,随即说:“好,好,知道了,”随即让王兴会坐下,不再理他。

待大伙说了一阵,那老头走到灵座之侧,朗声说道:“诸位兄弟,好了,好了,孙先生仙逝,国家失去擎天之柱,咱们也是不胜伤感,不过这话分两头,曹锟、段祺瑞等人既然秘不发丧,他们企图隐瞒孙先生逝世的消息,其心已经是昭然若揭,呵呵,民主来之不易,民国来之不易,有人要走清廷的老路子,要把咱们打回原形,当奴才!嘿嘿,只怕要问问我们湘赣两省十万袍哥人家同不同意!兄弟们说是不是!”

大伙齐声答道:“不同意!不同意!”

一个尖锐的声音怪声怪气地喊道:“娘老子的,老子从光绪六年起下碳井,当了50年奴才,给主子挖煤,只有一口饭吃,没人给我工钱,老子不知道什么民主民国,老子只知道,袍哥来了后,老子有了工钱,娶了婆娘,分了土地,谁想让我过回以前的日子,我们白源矿的兄弟第一个不跟他干到底!”

“对,不答应,我们青山矿也不答应。”“我们冶铁厂的铁古佬也不答应!”四下里此起彼伏。

那矮老头举手按了按,示意众人不要吵闹,接着说道:“弟兄们自然是不答应,不过俗话说人无头不走,蛇无头不行,咱们和军阀斗争,可不是过去江湖斗殴,没有一个领头的可不行。”

“还什么领头的,咱们湘赣边界哪处的山头,不都是听刘道一的号令吗,他老人家就是头!”有人接话道。

“对,他老人家就是头,他要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还有什么好说的。”

“刘道一带领我们这群泥腿子,占山为王,翻身做了主人,这是人人皆知的,哪个山头敢不听他的,我贺老梗先给他吃两颗西药丸!”王兴会认得声音,正是那个怪声怪气的,心想,原来这人是白源矿的贺老梗。

那矮老头又说:“那是,那是,咱们自然得听刘道一将军的,只是,只是,诶,咱们斑竹山这次截获了孙先生逝世的消息,抢先一步告诉了刘道一,让他老人家在黄兴将军面前大大的露了脸,咱们抢在头里公告天下,誓师讨贼,这振臂一呼的机会不至于给其他省市的帮会抢了去,三天前刘道一传下话来,要嘉奖咱们,咱们斑竹山这次可算是露了脸了!”

大伙又纷纷说道:“正是,正是!”“咱们总算扬眉吐气了。”“幕阜山,九嶷山那些乡巴佬总是自吹自擂,说什么他们人多,人多有什么用,哪像我们,神机妙算,立了大功。”

“这件事只怕要传遍天下,唉,我跟你们说,前些天我路过衡阳,老表那边传遍了大街小巷,我在茶馆里歇脚,茶博士把我们截获情报,智斗军阀的事编成了说书,听的人可多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精神大振,脸露喜色,适才的悲戚之情,顷刻间一扫而空。

王兴会听到这里,才知道这批人是湘赣边界一群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想来陆剑波的小刀会、湖南袍哥会、还有陶家父女三人的哥老会,都在这此会盟之列。他见那老者得了这么紧要的消息竟然丝毫不着急,放心不下,放眼就去找陶氏父子的踪迹。堪堪巡视了一遍,不见陶家父子的影子。

那矮老头见大伙不得要领,想到一件事,便想直说,微微觉得脸红,只是黑暗中谁也看不见,他待人声稍静,继续说道:“咱们斑竹山这两年中,到处遭受别人冷眼,你看看,这湘赣十八个山头,哪个不比咱们强,就说上次去长沙开会吧,来来,龚段长你来说,你上次去开了会,你说说情景,你给大伙说说,你坐在第几排?”

一个满脸黝黑,像是煤灰没洗干净的人垂头丧气地站起来说:“不错,我坐在最后一排,连黄将军的脸都看不到,连红灯照那群娘们,都坐我前面!”

矮老头忙不迭接话:“是不是?是不是?这两年来,曾队长去世以后,咱们兄弟们个个都似无主孤魂一般,每次去开会,黄将军从来都是托人给我们捎句话来,说什么请我们酌情派人参会,你看看人家,人家专门有信使,拿着黄将军的亲笔密函,请队长,龙头参会,我们呢?可连个领头的都没有。别的山头都笑话我们,说我们是一盘散沙,不如到各个山头堂口各奔前程……”

正所谓旁观者清,王兴会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他话外之意,他是要选出这个山头之主,听他言下之意,他自己便是最合适的人选;只可惜当局者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这次截获重要消息立了大功的事,完全没人去理会矮老头话中是否另有深意。

王兴会不觉有些火大,他想亏了那陆剑波死前传递消息,想不到一连传了两个人,竟然都不当一回事,这老头还有心在这贪谋什么队长、盟主的位子,看来要不就是他们早知道了消息,有所防备,要不就是陆剑波小题大做,这消息不值一提。

王兴会愤愤地站起身来,推门就往外走,也没有人拦住他,王兴会白白走了这一天的路程,恍然若失,哭笑不得地从山前一条小路走下。那条小路沿着山脊笔直而下,两旁是山茶林,老干横斜,花香扑鼻,此时正当西晒,阳光从茶树逢里泻下,照得周身暖洋洋的,好不舒坦。

王兴会在屋中呆坐了半天,不知不觉有些倦意。张嘴正要打哈欠,突然树林中一人“呵——呀——”一声长啸,正像是久坐舒活胫骨,只是他这一声长啸声音也未免大了点,底气十足,有如平地一声惊雷,只惊得树林中鸟雀乱飞。

紧接着听这人说道:“老张,老张,你到底下还是不下,你总这样犹豫不决,将来如何能带领你斑竹山的弟兄出人头地,快下,快下……。”却不听见有人答话。

王兴会好奇心起,不解其意,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整山都是茶树,唯独左侧一片松树林参天而起,十分雄伟。松林里有一间小小的别院,门洞上枯藤缠绕,势若困龙,两边各有一畦兰花,叶片如凤尾高挑,花开艳丽,成黄色斑纹状,竟是十分罕见的虎头兰。门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为木当作松,下联写着:作草当为兰。匾额上写着三字:兜率院。

王兴会心中暗赞,心想里面住的一定是一位饱学儒士,或者世外高人。那门也没有关,他轻轻走进门去,右边一对铜铃一样大的眼睛赫然瞪着他,这一下反差太大,他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只老牯牛蹲在地上,不慢不紧地嚼着胃里反驺的食物。牯牛旁边石凳石桌,坐着一僧一俗,王兴会认得和尚正是这庙里开门的庙祝,背对着他坐的这个人,正是引他上山的那个天顺药店的伙计店小二。

他二人见了王兴会吓了这一跳,也不理他,埋头又盯着石桌上的棋局。

王兴会心头又是疑虑:这庙祝看起来没有八十岁也有七十多岁,店小二年纪和王兴会相仿,才二十来岁,店小二的声音他早已认得,刚才这声老张分明不是出自他口,那么庙祝口中喊的“老张”一定是另有其人,可是这里除了店小二和一头牯牛之外,再无其他人。

只听那庙祝又说道:“我说老张,你磨磨蹭蹭的,再不落子,他们开完会我可得回去收拾香火了。”

那店小头也不抬地说:“你急什么,这次的会议,三天五天都开不完,你呀,就安心地下你的棋吧,我正在琢磨一步绝妙好棋,你等着瞧。”

王兴会哑然失笑,见他两人面无表情,不像是开玩笑,看来这庙祝确实是称呼店小二为老张,王兴会心想:八十老翁称呼二十青年为老,世间的事,真是无奇不有。

早先王兴会和老张一路上山的时候,老张懒懒散散,像打不起精神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偷偷溜出来在此下棋,这时确是满面红光,容光焕发。

石桌上,纵横十九道,黑白数十子,两人对弈已经到分际,老张手拈一枚黑子,几番欲落又起,踌躇不定,终于看准棋局中间落下,看来他对自己这一招非常得意,拍着石桌笑道:“妙着,妙着,大和尚小心了,我要取你的中路了,我给你拦腰这斩断,看你怎么活棋。”

庙祝果然沉思良久,老张见他久思不得破解之法,越想越得意,左顾右盼,只想有旁人在一边见证他这一步棋的精彩之处。他一眼瞥见王兴会,也不问他是谁,高兴地招手喊他过来:“来来来,大兄弟,你来看我这一招妙还是不妙,嗯,你看我早先在这里埋伏下一只奇兵,蛰伏不动,现在乘他左右不能相互救应之际,我立即中宫直进,你看好了,我要在数招之内,在他回兵之前直捣黄龙。”

王兴会依言走近,慢慢细看,他于棋道并不是十分精通,只是青年时经常和伙伴以青红石块为子,画地为局,闲暇时候一起角逐为乐,这时边看边想,慢慢地才看得动棋面。

只见棋局之上,局分四隅,“平、上、去、入”四角,黑白分际,势均力敌,纵十横九,各占七八,中间留了一片空白之地,彼此双方实力相当,互相胶着,虽然对方都有破绽,但几步之外都有杀着,令对手投鼠忌器,不敢先动。

老张按捺不住,抢先逐鹿中原,他刚才这一子下在“天元中位”,白方瞬间有十余子被围困,但尚可图救,因此他故意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表面上是给王兴会讲棋,实际上也是故意干扰庙祝的心神。

又下了几步,庙祝极力营救被困的白子,怎奈黑子一直如影随形,不给丝毫喘息之机,几经拼杀后,被提了五子,他紧紧盯着棋局,手中这一子就迟迟落不下去。

老张从牛角上取下一只酒葫芦,喝了两口,假装得意地说道:“人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呵呵,只怕朱丹在世,也不见得能胜我许多……”

只见庙祝面无表情,目光如炬!王兴会知道他完全沉浸在棋局当中,此时在他面前的,已经和排兵布阵、陷地攻城的战场并无两样。

突然,庙祝嘴角微微一动,手中这一子落在了平路三九位,这一子避开了和黑棋的相互纠缠,却是下在了己方另一片白棋旁,这样一来被围的白棋又失一招先手,处境更加窘迫!

老张哈哈大笑起来:“大和尚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我刚才几招过于咄咄逼人,以致你心灰意冷,竟生退隐之意?……”他心知庙祝绝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也看不出他这一步的意图何在,所以只是一味把话来激他“唔,看来旁人下棋都是剑拔弩张,大和尚下棋高人一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招必定是伏波千里,暗藏杀机,佩服佩服……”

王兴会也看不懂棋面,但他知道这一子下得突兀,其中必有深意,他细细研究,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在赤虺山无名老人所留遗著中,不知哪一章、哪一节中一个空白之地曾经画着一副残局,棋面虽然和现在这一局还有十几子不同,但看这局棋的去势,每下一子就和那残局重合一分,竟然是去异存同,殊途同归的路数。

王兴会觉得奇妙无比,百思不解其中道理,但再看棋面,果然见庙祝东一子,西一子,好像对那一片白子欲救不得,弃之又不舍,陷入左支右绌的境地,实际上正一步一步平去同程,反横为纵,上入推行。老张“只见一斑,不窥全豹”,此刻眼里只有那一片被自己困在当中的白棋,慢慢堕入庙祝的彀中而不自知。

眼看只再下一子,他就可以提去白方十余子,他得意洋洋举子往切口上下去,王兴会眼看他马上就要输,终于心痒难搔忍不住拦住了他这一步,他突然说道:“等一下,错了,错了。”

老张愕然挺住,不解的看着他:“什么错了?”

王兴会不好当面说破,只得假装说:“哦,我听你刚才说,围棋起尧舜,依我看必然有误!”

老张原以为王兴会是说棋下错了,正要出言斥责他胡言乱语,见他突然问这个与眼前形势完全无关的问题,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愕然失语,笑骂道:“你,好好,老弟,你且别急,等我赢了这一局再告诉你为什么围棋起尧舜。”

王兴会假装自言自语地说:“围棋讲究鬼神莫测,真假难辨,计谋多端,尧帝和舜帝都是性情和善而仁义之辈,绝对不会创造这种诡谲之戏,依我看啊,围棋一定是秦汉时期的大将军大谋略家有感于七雄争霸而作……岂不闻魏有范雎,秦有李斯,忠如管仲、奸似不韦,还有鬼谷子、苏秦乐毅,孙子膑而作兵法……”

老张一把将他推开,说:“我管他虚虚实实,装神弄鬼,我只要真刀真枪,斩将夺旗。”仍旧把黑子按下,然后将十余枚白子提下放在钵中。

王兴会斜睨了一眼庙祝,果然见他眉头微现得意之色,只是隐藏得极深,非常不易察觉。

果然,庙祝声东击西,舍去一片白子,换来先手。他一步得先,步步领先,再不容老张追上。老张渐渐不支,明明看见胜券在握,这时候战况突然急转直下,他心里十分不甘,又僵持了十几着后,老张额头青筋渐现,已经狼狈不堪了。

等到庙祝第七十九子下在入七八路后,眼见黑棋已经只有两个空位可落子,已经是必输无疑。

老张叹了口气,将棋子丢在一旁,说:“罢了,罢了,围追堵截,无路可走,兵临城下,危在旦夕,不如投降了罢!”

王兴会眼见面前的棋局和他看到的残局只有一步之差,也不及细想,拾起黑子,按照书中所记的位置上下去!

庙祝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怒目而视,说道:“你,你,从哪里看来这一步!”王兴会连忙低头退下,不敢说话。

庙祝呆了一会,颓然坐倒。

老张细看了半天,这才发现棋面突生变故,忍不住赞叹起来:“哎呀呀,这位兄弟真是妙招妙招,哎呀呀,了不起,了不起……”

原来刚才这一子不救己方之必救,却在北方去三九路上下了一子,棋面上顿时出现三处劫争。每一处都是生死劫,白子要救,只能在入七八路下子,可是下子之后先手就丢,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白子始终不能将黑子下死,黑子也只有不断反复提劫,由此白方始终不能胜,但黑方也始终不会输,进入万劫不复之地!

老张眼见必败之局捞了个不输不赢的局面,喜出望外,哈哈笑起来,说:“大和尚,你可不许赖,这一盘,咱们不分胜败!你可没有赢我,咱们先前说好了,你赢不了我,你这头耕牛,可是归我了!”

王兴会原来见庙祝勃然发怒,原以为他们下了很大的赌注,不是黄金千两万两,就是宅院田产之类的。江湖帮会中人,以性命押在棋局上的也不是没有,他虽然好心救了老张一子,却累得庙祝输了棋局,本来十分不安,这时候见赌注只是一头耕牛,心中松了口气,连忙上前赔礼。

庙祝叹气说:“很好,很好,不知道你尊姓大名?”王兴会还未回答,老张指着他说:“哦,哦,是你啊,我领你上山的,你贵姓,你贵姓?”他和王兴会同行一路,刚才又拉着他说了半天的围棋,竟然现在才记起是他。

王兴会不敢失礼,自报了姓名。庙祝点点头,脸上略微有歉意,说:“刚才多有失态,请施主不要见怪,请问施主,你这一步棋从哪里看来的?还是自己想来的?”

庙祝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仿佛要弄清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王兴会不敢撒谎,只得简单说了如何如何在西南一处石窟中发现一具老人尸骸,在他遗作中看到此棋局,只是老人姓甚名谁,生前是何模样,何时过世,什么身份,他一概不知,因此也用不着刻意隐瞒。

王兴会问道:“大和尚莫不是和那位前辈高人认识,我正要请大师告知一二。”

庙祝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此人姓甚名谁,但大概三十年前,有一位老人曾经和我说过,这一局只有他能破解,他死之后,世上当再无此万劫不复之局,听你刚才所说,很有可能,赤虺山下那名老者,就是三十年前以此局击败我的那个老人。”

王兴会和老张都惊叹不已。王兴会虽然当时看过一眼这个残局棋谱,当那只是写在书页边角的一个残谱,无头无尾,也没有只字片语说明,他虽然百忙中记得这一招,其他却一无所知,正要听这庙祝细说。

庙祝叹气说:“三十年前,我曾经和这位高人下过一局棋,当时我也是丢在这一步上,我今日之所以托大,是那位打败我的老者曾经对我说,他不得已自救才下这步棋,不过他叫我放心,说以我的棋艺,当世少有人是我的对手。他敢担保,世上再无这一步出现。”

他又沉默了好一会,仿佛在追忆往事,神驰当年,缓缓地说道:“这样吧,两位请到里堂用膳奉茶,我和你俩慢慢说来,说一说我这件三十年来压在我心头的往事。”

三人在积香厨用过斋饭,大和尚取来蒲团,茶水,点燃佛前香火,又燃起一盆炭火,三人围炉夜话,说出这件传奇往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