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纸人魂 > 第二章 卖旧书老头

纸人魂 第二章 卖旧书老头

作者:里恩书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6: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急诊科的救护车运回了一场车祸中的夫妇,当我们赶回医院时,手术室早就做好了准备,不过我是没有资格参加手术的,只能跟着上手术台观摩。

这名妇女在术前通知单上签了家属的名字,我也从上面得知病人名叫马建民,四十一岁,伊川火神庙乡老庙村,是名老司机了。

进入手术室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消毒,但我只是换了套一次性手术衣,就进去了。病人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正在等医护人员消过毒后手术。

突然亮起的无影灯,令我有种眩晕的感觉。

手术台上的病人却张开了嘴,含糊不清的说些什么,我忙将耳朵贴近,只听他有气无力的道:“邙岭野狐沟。”

这个地名我不陌生,我外婆家就在邙岭脚下,再想要听的详细一些时,手术室的护士黄芳已经进来,当即呵斥:“你干什么!你没有消过毒,别靠病人太近!”

我忙辩解:“病人刚刚开口说话了!”

“是吗?”黄护士反问,不过我再看老马,他却是昏迷不醒。黄芳用质疑的眼神瞪着我,表示:“病人刚刚用过肾上腺素,可能是药效发作。在手术室里,你只能看,绝对不准动手!”

消过毒的闵大夫和骨科的董主任带着俩护士走了进来,我忙点头示意,便往后退去,尽量站在最接近手术台却又不妨碍医生和护士的地方。

黄芳是个三十出头的胖护士,手术室的“老人”了,熟练的抓起病人的手臂,开始测量血压。“100,80。还算平稳,不过病人手臂上纹的是什么字啊?有些古怪,却好像在那里见到过?”

闵大夫已经开始剪缝在伤口的线,这是他为了给病人止血的缝线,但病人膝盖粉碎性骨折,需要加钢钉,打钢板,所以必须要拆掉先前的缝合线。

董主任大眼看了病人的手臂,随口解释:“这是铭文版的寿字,通常只会在古鼎跟棺材上出现,这个病人怎么纹到了手臂上,不是晦气吗?”

我听着手术器械的碰撞声,还有心电图仪器发出的“嘀嘀”声,不过脑海里全都是铭文版的“寿”字,还有老马含糊不清说的“邙岭野狐沟”。

邙岭在洛阳北,天下最好的丧葬之地,我外婆家就是莽岭脚下,一个叫董沟的地方,已经89岁的外婆经常对我讲,她们家乡出了一位戏曲名角,名震中外。

野狐沟是一片乱葬沟,距我外公家有点远。民国十一年时秋,洛宁刀客混入洛阳城,绑走大量的富商,躲入邙岭中,向家眷勒索钱财,不过当时的军阀头子吴震东也看中了这笔赎金,带兵杀入邙岭,将刀客跟肉票一起“突突”了,对外谎称这群绑匪收到钱财,却撕了票,只有少量绑匪夹着赎金渡过黄河,吴震东装模作样的率部追过了黄河,却把赎金暗中寄存在了焦作万通钱庄。

我就问外婆:“你怎么对这件事情知道的如此清楚?”

外婆回答:“你外公当时在山那里砍柴,差点也被这群当兵的给灭了口,幸好装死拣了一条小命!”

“那些刀客凶神恶煞,那些富商死得很冤,一个个瞪着大眼,死不瞑目!”外婆听到外公的讲述,也吓的心跳不已,不过外公却称自己机灵,见势不妙,立刻躲在树上,但被刀客发现,抓去当苦工,当枪声一响,就装死,他还藏了一把刀客用的快刀,明晃晃,凉飕飕,老锋利了。

以前我最喜欢听外婆讲过去的事情,不过自从我大学毕业,就开始忙着实习找房子,已经很久都没回去见她了。

外婆由六个儿女轮流赡养,每家两个月。

夏天在我家住时,外婆已经有些糊涂,总把表哥当成我,把我爹当成她大儿子。

下班后,我回到了租房内,躺在床上不想吃饭,也不想动。

这点跟外婆很像,外婆也是总爱躺在床上,你不叫她下床吃饭,她就不起来,到最后,连大小便都失禁了。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是三班倒,我上八个小时,可以歇十六个钟头,闲暇时,逛旧书摊,正巧菜市场卖蒸馒头的路口就有一个老头,将一排旧杂志旧书往道牙上一摆,就算出摊了。

我很喜欢看中草药方面的书籍,却又看不懂医古文。

这老头见我经常光顾他的书摊,却极少掏钱购买,便询问:“小伙子是学医的?”

我点头应了,“刚刚毕业,在矿山救助医院上班。”

老头就接茬:“下矿的工人最危险了,我有个侄子就是下煤窑的,死于一次瓦肆爆炸,死得老惨了,全身上下都没一块完整的皮肤。”

我试着向他请教:“大爷,你知道铭文中的寿字吗?”

老头耳朵不聋,回应:“知道,棺材板上就有,很好看,我为自己准备的寿材上就写有。”

“哪把这个字纹在手臂上是什么意思啊?”我询问。

老头回答:“希望自己长寿吧,我这里有本《本草纲目》插画版,便宜卖你!”

我看到了一本线装《本草纲目》,打开后就闻到一股霉味,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过里面的图画很生动,栩栩如生。

“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可入药,只不过我们不会用而已。”老头发表自己的言论。

“多钱啊?”我指着散发出霉味的旧书问价,如果太贵了,我就说这书已经发霉,不值。

“二十块,不还价!”老头干脆利落,态度鲜明。

“有点贵了,这书再不卖,就沤成渣了!”我很喜欢这部书,却囊中羞涩。

老头斜眼看着我,道:“货卖识家,别看这书破,关键时刻能保命!”

我翻着发黄的书页,书中不止记录了金石草药,还有各种偏方古方,“真的能救命?这又不是速效救心丸?”我反问。

老头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便一把抢回,道:“你不买就算了。”

我刚看到书中一个治咽喉癌的偏方,就被抢走了,心里很不甘,便掏出了一张二十块,这可是我半个星期的生活费,看来我又要回家一趟了。

老头收了钱,把书塞到我手里,挤眉弄眼的叮嘱:“别看你今个儿花了二十块,以后救的却不止二十条人命,其中就有你自己的。”

我有些不信,在馒头铺买了三块钱的蒸馍,就回到了住处。

书中记录的各种古方,偏方很奇特,而且还有些药名跟实物我分不清楚,不知道鸡脚是植物还是鸡的脚?书中记载,糯米可以治尸毒,焙蛤蟆研粉,用黄酒调服可以治哮喘,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

不过我必须要回家一趟了,不然自己非得饿出病来。

于是在第二日上班,我便向急诊科主任请假,护士小唐见我要回家,便叮嘱路上注意安全,昨天那个老马可能要在轮椅上过下半辈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