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83莲苞莓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83莲苞莓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23: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老师,你得给我们保密啊!要是传出去,我丢人不要紧,陆滟可就没脸见人了。”罗志平还是有担当的,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哀求道。

“我这边肯定不会乱说。”唐植桐点头应下,只敢保证自己不说,至于别人会不会乱传,就不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了。

“谢谢唐老师,咱去上课吧。”罗志平朝唐植桐拱拱手,看了一眼时间。

唐植桐自然乐意,如果不是自己习惯性的给罗志平让烟,此时此刻自己已经在听课了。

溜进了教室后,唐植桐一心二用,先把课本课程大概看了一遍,然后开始疯狂补作业。

这一个星期有点忙,作业落下的多了些,所以他今天没打算回押运处,而是准备在学校把作业往前赶赶。

中午下课后,罗志平照例拿着陆滟的搪瓷饭缸去食堂打饭,唐植桐叹口气,就他这种做派,还央求自己替他们保密?

能看出罗志平和陆滟有苗头的不止唐植桐,只不过其他同学不在他俩面前提及罢了。

唐植桐摇摇头,个人有个人的机缘,希望他们不要做出让人措手不及的事吧。

回到宿舍,唐植桐从壁橱里拿出自己的午饭。

饭盒里装着唐植桐自己拌的荠菜,窝头就只能用报纸包,由于担心粘上纸屑,他特意拿的凉窝头。

趁舍友还没有回来,唐植桐将窝头拿出来放进自己的搪瓷饭缸里,找出自己的搪瓷缸,倒了一杯开水。

“这叫什么事啊?食堂净糊弄人。”几个大老爷们住一起,一半多都抽烟,宿舍里的空气难免污浊,唐植桐一回来就敞开门窗通风,刚忙活完就听见途径自己宿舍门口的其他同学抱怨道。

“那也没办法,咱们又没法去外面买饭。”

“就是能去也不一定买到,先这么凑合吧,又不是天天吃这个。”

声音渐行渐远,等舍友回来,唐植桐才知道其他同学在抱怨什么,因为罗志平回来后也在抱怨:“这是给人吃的吗?就这么糊弄咱大学生?”

“行了,少说两句吧,食堂不是写了吗?这叫忆苦思甜。”路坚最年长,人情事理懂得多,规劝道。

“什么饭?”唐植桐好奇的问了一句。

“窝头里掺了点玉米瓤子。”路坚将自己打到的饭往唐植桐面前一送。

“嗐,我还以为是什么呢,能吃,就是有点拉嗓子。”唐植桐瞅了一眼,这不就是自己在武汉的时候吃的嘛,卖相差不多。

“唐老师吃过?”罗志平纳闷的问道,自己昨天才从家里回来,四九城居民的粮食供应里面可没有这种。

“吃过,单位春节后派我去武汉出了一趟差,在那边天天吃这玩意。你吃不惯的话,咱俩换换?”唐植桐端起自己的搪瓷饭缸,递向罗志平。

“那怎么行?你们都忆过苦思过甜,就我不参与,显得我都没觉悟。今儿这‘莲苞莓’我吃定了!”罗志平心里对伙食有意见,其实更多的是心疼陆滟,这么粗糙的粗粮,那么好的姑娘,能吃得下?

“这叫莲苞莓?名字倒是不错。”唐植桐还是头一回听说这名字,也许武汉也是这么叫的,不过大部分时间调查组都是自己一伙吃饭,没听到也属正常。

“食堂的师傅是这么叫的,也不知道什么个说法,听着挺文雅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路坚乐呵呵的放下自己的饭缸,坐在了床沿上。

“嘿嘿,我拌了点荠菜,大家都拿筷子尝尝,跟这个莲苞莓肯定搭配。”唐植桐把饭盒打开,放在了桌子中间。

这玉米瓤子什么味,唐植桐是知道的,不光拉嗓子,还不好下咽,所以当时在武汉的时候,调查组的同志们都是大口吃咸菜,刺激唾液分泌,同时大口喝汤往下冲。

那几天的生活确实辛苦,所以大家伙才铆足了劲往前赶进度,为的就是早一天回四九城……

唐植桐啃着自己的窝头,留意诸位舍友的表情。

谷漫苍和卢石是最自然的,虽然咽的慢了些,但没有太大的表情波动。

几位委培生就不同了,都是参加工作多年吃过供应的人,这种食品可能多年前吃过,但现在乍一吃,眉头还是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还真别说,唐老师手艺一如既往的稳定,这荠菜拌的不错。”方庆亮受不了莲苞莓的粗糙,率先动了筷子。

“都尝尝,都尝尝,别光看着。”唐植桐朝其他几位同学让道。

“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瞅着咱学院的空地里就有,课间闲下来的时候咱可以去拔点,我给大家拌拌吃。”唐植桐没有说自己再从家带的话,这玩意城区不多,想挖点野菜最少得跑出五六里地。

“那可说好了,今天下午我就去挖。”罗志平明显享不了莲苞莓带来的福报,第一个跳出来表态。

“没问题,我今天回去就调酱汁,明天直接带过来。荠菜捡嫩的挖,咱们在宿舍洗洗,用开水烫烫就能拌。”唐植桐点头应道,酱油目前限量不限次,自己从家里带能说得过去。

商量好明儿中午的加菜后,219宿舍讨论起莲苞莓的做法,纷纷表达了对初创者聪明才智的“佩服”。

唐植桐没见过这玩意怎么做,不过在武汉吃了那么久,大概能尝出来。

玉米带着芯一块打成粉,用这种粉和面发酵,最后做成增量饭。

大概是这么个工艺,只不过各家往里掺的东西不同,自己在长江大桥那边跟基层职工换伙食的时候,他们中间就有往这种饭里掺红薯面、高粱面的。

今儿这顿饭,吃的比往常慢一点。

吃完,大家伙在路坚和窦永昌的带领下照旧午睡。

虽然没有闹钟,但生物钟很准时。

59级有线系今天下午是没有课的,唐植桐打算去教室补作业,其他舍友则商量着先去把荠菜拔回来,然后再去教室。

唐植桐没有参与,大家对他这种情况也都理解,并不是谁都能在经历高光时刻后还能如此恪守成规。

楼下,宣传栏前围着一圈人。“这可倒好,后面还有好几顿苦没忆呢。”

“好家伙,这是吃一个星期?”

“莫不是食堂贪了咱们的定量?怎么吃这么久?意思意思得了。”

“你们知足吧,咱食堂里做的挺干净。寒假里我回家,听说我们那有单位吃忆苦思甜饭。

那伙食,好家伙,有人专门往里面掺什么沙子、草根、树皮,本来就不好吃,还硬要人吃,不吃就是什么什么什么。”

“不怕硌坏牙吗?”

“硌牙啊,硌坏了算命歹呗。”

“这事就没人有意见?”家境优渥的人理解不了这种事情,开口问道。

“能没意见吗?有个老汉吃着忆苦饭说起早年的情形,说给地主扛活的时候吃的都比这好。”

“有的吃就不错了,我们那都没得吃,不少老人都没熬过年关。”有个重灾区过来的学生在旁边喃喃道,他是多么想让家人能有忆苦饭吃啊,忆苦饭总归还有点粮食,只要有粮,人就能活。

都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着自己的良知和三观,听这位同学这么一说,其他抱怨的声音也就没了。

唐植桐驻足听了会,瞅了眼张贴的通知,就听旁边有人问自己:“唐同学,这事你怎么看?”

自打做了报告,唐植桐在学校里知名了起来,很多同学见了他都会笑着点个头打个招呼啥的。

人家笑着相问,唐植桐就笑着相回:“之前听过从东北边战场下来的老同志讲,他们在那边条件很艰苦,经常一口炒面一口雪,补给跟不上的时候就吃土豆,冻得硬邦邦的,也没条件洗,放腋下暖和化开就啃一层,然后接着化。

条件不仅艰苦,敌人的飞机大炮还不停的轰炸阵地。

跟他们比起来,我觉得咱们这莲苞莓还是很好的,起码热乎,对吧?”

幸福是通过对比出来的,范德彪曾说过:幸福就是我饿了,看着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

唐植桐知道分寸,有些话只能烂在心里,不能诉之于口。

可以批评做的不好,但不能说现在比以前差,发展中还不能有点暂时的困难了?

说完,唐植桐跟几位同学点点头,径直去了教室,像这种事情其实多讨论无益,因为个人改变不了学校的决定,还不如回去写点作业、学习来的实用。

唐植桐补作业的时候,219宿舍其他男生那边荠菜挖的却不是很顺利。

邮电学院是开出了几块地,眼下还没种农作物,地里有野菜,但耐不住挖的人多。

学校的学生不具备做菜的条件,他们不挖这个;学校的厨师知道这个好吃,但最多挖点自己吃,不会下力气给整体学生挖,没有那么多人力、时间;主要是学校老师的家属在这边挖,人家挖点回去自己吃。

荠菜跟韭菜不一样,韭菜割一茬,浇点金汁,隔上一阵子又能长出来。

荠菜挖了就得等下一粒种子发芽钻出来。

哥几个分散开,在地里找被人挖剩下的,个把小时才每人收集了一把。

“走吧?没多少了。下回咱去外面地里找找。”罗志平弯腰半天,腰酸背痛的,站起来后用手捶捶背。

“外面也够呛遍地都是,保不齐公社的社员也吃这个。”路坚摇摇头,并不看好罗志平的建议。

路坚和罗志平收拢了一下舍友手里的荠菜,每人掐着两大把,先回宿舍放下,其他人则去自习室。

自打寒假开学后,学校操场上的人明显少了,学生们尽量窝在宿舍或者教室学习,减少运动量,节省体能。

周正从家里吃完饭回来,正好瞅见他俩,开口喊住:“小罗,明天你看到唐植桐,让他去办公室找我一趟。”

“好嘞,周老师。今天行吗?他今天没回单位,在教室补作业呢。”罗志平答应的痛快。

“是吗?那我去趟教室。”周正看了一眼两人手里的荠菜,没有多说什么,自己的学生有能力改善一下伙食,还是要支持的。

唐植桐被周正叫出去的时候还有点懵,待周正领着他往旁边人少的地方走走,才开口问道:“周老师,有啥指示?”

“你上一次做的报告很成功,不少同学跟学院里反映,希望能再加两场。你这边时间上方便吗?”唐植桐不是普通的学生,现在周正越来越像对待同事一样,言语中只有商量,没有命令。

“周老师您定就行,提前跟我说时间,我这边腾出空来。只要是您张口,我这边就没问题。”唐植桐没想到是汇报的事情,想来也是,一首《一分钱小王同学都做了好几场报告了,自己这个才做了两场,有点掉份。

“嗯。附近其他大学也有想接你去作报告的想法,你看……”周正没有说这是来自校领导的打招呼,他不想给自己学生太大压力。

“那就去,不过麻烦周老师帮我控一下场次,别太多。我这还有作业没补完,焦头烂额的。”刚想掉份呢,没想到活找上门了,既然周正发话,唐植桐就痛快的答应下来。

这事怎么传到校外去,唐植桐有耳闻,上次校内报告,由于他心态轻松,报告就没搞的严肃、死板,在学生中广受好评。

现在也没啥娱乐节目,同学们一传十、十传百,这事就慢慢发酵起来的。

前文有提到过,由于邮电学院女生比例高一些的缘故,有其他院校的同学过来组建老乡会,碰巧听了听,回去那么一传,新时代大学生楷模的形象就立了起来。

“行,我都给你选附近的大学,过去也方便。”对于唐植桐的知趣,周正脸上也挂了笑,说了另一个好消息:“前阵子不是跟你说过学校里要组建一个科研班吗?现在学校里批了,班级编号603,你是其中一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