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44守株待“鸡”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44守株待“鸡”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捅出人命这事吧,虽然不被世俗接受,但却真实存在。

《血色浪漫》里,秦岭和钟跃民滚了麦秆垛。

《走着瞧》里,马杰和彩凤钻了青纱帐。

这些都是大环境允许后拍的,干柴烈火主打一个自愿,不过都没有中头奖。

大环境不允许时,也有类似的影视作品,比如《肖尔布拉克》,同样有相关情节,不过不是自愿,是被糟蹋的。

朱琳扮演的叶娟,在上山下乡时被欺负,怀了孕,生了孩子,不仅没扔掉孩子,而且成了单亲妈妈。

这种情况是也存在,但据知情人讲,绝大多数知青即便将孩子生下来,也是送人,很少有自己养的。

唐植桐看《肖尔布拉克》的时候,觉得多少有些刻意,就女王妹妹那长相、那性格,即便怀孕、即便有了孩子,总有人愿意对她和孩子好吧?

嗯,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有一种就是中奖后流掉了。

这些不是唐植桐臆测的,而是孙立哲的亲身经历。

“一唱孙立哲,赤脚的好医生,天天巡诊在山村,土窑洞里治大病……”

孙立哲本名孙立喆,在被最高层点名后,二流报纸在发表关于他的文章时,排版找不到“喆”字,于是用了“哲”代替,就这么成了孙立哲。

众人都知道余华不当人子,让史铁生守球门,很少有人知道史铁生和孙立哲关系非常好,是睡一个被窝的好兄弟。

史铁生写的《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就是以孙立哲父母为原型写的。

史铁生年轻的时候就懂医术,尤其是针灸,下乡后曾给群众看病来着,但脸皮薄,抹不开脸,就将医术教给了孙立哲,勉强算是孙立哲在医学上的领路人。

孙立哲凭着一本《乡村医生手册》边学边给群众治病,但药石无法解决农村群众的所有疾病,部分依旧需要手术去解决。

由于穷,农村群众去不起城里的医院,只能去求助孙立哲,但孙立哲不会动手术,不过这没难倒他,在回四九城的时候去医院偷了师学了艺。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孙立哲将手术的各个环节牢记在心,回去先给一位退伍老军人取出了体内残留的弹头。

据孙立哲自己说,那时候条件苦,胆子大、心也野,手术器械都是他们从医院顺手牵羊偷的,而且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体,还曾偷过早夭的大体老师遗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立哲的医术日渐精进,最多的时候在窑洞里连开五台手术,他管做,后面由他带的知青学生负责缝合。

说起很多人不信,孙立哲什么手术都做,从阑尾到肠胃,再到后来的心肺、癌症、开颅。

有位女同志收工时不慎被铁锹的把从肛门插进体内,其家人都说要是影响生孩子就不用救了,但孙立哲救回来了,多年后被这位乡民带着三个孩子拦住,让孩子喊他“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后来有这么一天,上面派人下去查孙立哲,理由也很正当,非法行医……

唐植桐当初跟叶志娟提给赤脚医生办证的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做了贡献,还被查,搁谁心里都不舒服。

后来三巨头逝世,知青各显神通,能回城的回城,回城无门的,心里的苦闷无处发泄,不少青年男女就在山间地头做了一番触及灵魂的、深入的沟通交流。

过程很愉快,灵魂得到了升华,暂时忘记了烦恼,但由于知识的不普及,不少知青事后就吓得灵魂出窍了——因为中了头等奖。

那时候流产非常严格,去医院得用证明,否则不给做,未婚的嘛,更是想都甭想。

于是不少女知青就求到了孙立哲身上,据孙立哲回忆,回城前的那阵子他做了二三十人次的刮宫手术。

孙立哲能去医院偷师,跟他的家庭脱不了关系,他的父亲是留过洋的清大教授,王波虽然出身差,没有喝过洋墨水的爹,但有个好姑姑呀。

路坚说是条狗都想托生在四九城,其实并不准确,比如医学院的狗就不一定乐意托生在四九城。

医学院的全称是BJ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府右街北口,离海子特别近。

这一块的医院特别密集,除了北医第一附属医院,旁边不远处还有BJ市第七医院,去年的时候旁边还有吕丽娴工作的BJ市产院,不过后来养蜂夹道另做他用,BJ市产院就搬到了骑河楼。

王波就在北医第一附属医院里学习,北医在住院区养了些狗用来做医学实验。

之前的时候,实验用狗还有专门的人员回收,眼下嘛……

王波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不懂就问,一点都不把自己的脸皮当回事。

虽说都是治病救人,但王波能感觉到正规师生对自己的瞧不起,听一些老师说他自己的外出培训经历,有些半吊子大夫在得知病人头疼后,用听诊器听脑袋;妇女小肚子疼说人家可能是前列腺炎……

王波虽然没经历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但智商不欠费,自然能感觉出这是在点自己,也能觉出周围隐隐的排斥,不过他更知道这个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每逢这种时候都是一笑而过。

好在代课老师有操守,虽然不热情,但该教的不藏私,再加上王波肯学,所以进步非常大,目前已经可以拿狗练手了,下一步就是跟随老师上手术台。

唐植桐自然不知道这些,他在下午两节课结束后,连作业都没写,直接回了家。

今儿早上的出门的时候,唐植桐就和小王同学说好了,自己不放心家里,放学后先回家看看,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去二龙路集合。

一回到家,看家门口没有人在围观,唐植桐的心就放下了一半,但一进屋,嚯,张大妈在里面守着呢。

“桉子回来了?下班够早的,这是不放心那只鸡?”张大妈看到唐植桐进屋,自来熟道。

“我是担心刘家不长眼,过来闹我妈。”唐植桐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不放心张大妈这帮人。

“你陪你张大妈坐一会,我去喂喂鸡。”张桂芳见儿子进来,立马放下手里正在做的布鞋,给唐植桐使了一个眼神,自顾自的出了门。

唐植桐接收到了母亲发的信号,再加上张大妈稳如泰山的模样,哪还有不明白的?这是生怕自己不兑现那半只鸡,坐自个家等着呢!

“张大妈,刘家过来还鸡了?”唐植桐进门前瞅了一眼鸡圈,四只母鸡整整齐齐,并没有多出来一只。

“没呢,我这不也等着呢。”张大妈的答道。

“嘿,这父母也太不把刘家明放心上了,都这个点了。”唐植桐抬手看了一下手表,摇了摇头,叹息道。

“桉子,你不会不认账吧?”听唐植桐一叹,张大妈紧张了。

“认啊,一个唾沫一个钉,我咋会不认?不过得等刘家还鸡后再兑现。”唐植桐也没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说道。

“那……那刘家要是不还呢?”张大妈急了,今儿她可听说了,昨天派出所上刘家的门口直接说是自己指认的刘家明,她心里不满,但不敢朝派出所的同志发,要是今儿这半只鸡再拿不到手,那就亏大了。

“不还我也没辙啊,里面有您半只鸡,也有我半只鸡呢。”唐植桐两手一摊,表示爱莫能助。

“那……你家院子里不是还有鸡吗?先拿半只给我,等刘家还回来,不就齐了?”张大妈盼鸡心切,打起了唐家院子里其他母鸡的主意。

“唉吆喂,张大妈,昨儿大门口,我说的够清楚吧?指认偷鸡贼,等找回鸡,两家再分。您当时没听差行吧?要不咱再找街坊们评评理?”唐植桐有些腻歪,但好歹给张大妈留了几分面子,没有贴脸开大。

“我这不寻思着刘家迟早得赔,我这家里有日子没尝荤腥了,想先拿着解解馋。”张大妈讪讪道,昨儿她当然听清楚了,否则也不会大半夜的来跟唐植桐通报谁是偷鸡贼。

“那也不能拿我家的活鸡解馋啊?家里全指望这几只鸡下蛋呢。您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家鸡少一只,如果刘家一直不赔,一年下来,我家损失多少鸡蛋?您算过吗?比鸡都值钱!”唐植桐打定主意,坚决不用家里的活鸡兑现半只鸡的承诺。

“那……那要不你用鸡蛋顶喽?”张大妈不死心,厚着脸皮提出了另一个解决建议,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先把指认偷鸡贼的报酬拿到手再说。

“那不合适,我给您三个鸡蛋您嫌少,您跟我要六个鸡蛋我嫌多。闹不好就有了嫌隙,您说是吧?”唐植桐压根不考虑这个方案,要是没有眼前张大妈在外面嚷嚷,说不定家里还丢不了鸡呢!

如果依着唐植桐的意思,半只鸡也不给这个张大妈,谁让她舌头长呢?

不过街坊们当时都听到自己半只鸡的承诺了,就不能不兑现,否则自己在这一块的口碑就烂了。

“那也是……”听话听音儿,张大妈听出了唐植桐的意思,换鸡蛋最多五个,五个鸡蛋和半只鸡,她肯定是选半只鸡,但问题是刘家什么时候还?还会不会还?

“要不您回家等等?只要刘家还了,我就在铁辘轱把旁边把鸡给杀了,当着大家伙的面剁成两半,由着您先选,成吧?”唐植桐开始往外赶人,从刚才张桂芳的表情来看,这张大妈还不知道在自己家蹲守了多久了呢。

“那……那刘家什么时候能赔?”张大妈不愿就此放弃,追问道。

“我也想知道,要不您去刘家扫听扫听?现在这只鸡可不是我家一家的,还有您的半只呢!”唐植桐怂恿道,反正自己已经把话跟刘家说明白了,爱还不还的吧,不还无非就是刘家明在里面多待一年呗。

“行!那我去问!”张大妈一咬牙,站起身来一跺脚,走了。

她倒是想在唐家撒泼打滚闹着要半只鸡,但她不敢。

虽然昨天晚上她没有到办案现场,但事后一丝不漏的听到了那个院子里住户添油加醋的叙述。

吕德贤都让唐植桐挤兑的跟孙子似的,连派出所所长都得给唐植桐三分面子,更何况昨晚唐植桐警告刘家不许找张桂芳闹,今儿真就没人过来。

刘家都不敢过来闹,张大妈思量再三,自己也不敢。

见张大妈走,张桂芳虽然往大门口送了送,但没有开口说什么挽留的话,生怕粘上甩不掉。

“唉,在这磨央大半天了,总算走了。”张桂芳回屋后就跟唐植桐唠叨道。

“妈,她没跟您说啥过分的话吧?”唐植桐看到了母亲往大门口送张大妈的礼数,他自个连房门都没出,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张大妈别不知好歹。

“话里话外就是打咱院子里鸡的主意呗,我就一句话,家里做不了主,让她找你说。”张桂芳也不傻,对张大妈这种上门要鸡的行为很是腻歪,虽然答应给半只鸡,但做人嘛,总不能打家里其他活鸡的主意。

张桂芳拎得清,刘家还没还呢,自家再搭进去一只鸡?怎么算怎么不合适。

“嗯,这么办就对了,以后凡是让您为难的事,您就推我身上。”唐植桐在这方面很爽快,由于骨子里并不是这个年代的灵魂,唐植桐对街坊的认可度不高。

没吃过他们家的粮,没喝他们家的水,凭什么体谅他们?

更何况,唐奶奶曾经提起过解放前的事,她点了南瓜,南瓜长出来,受益的不止自己家,当时不少邻居过去偷吃,唐奶奶没说啥,但事后邻居不仅连口头感谢都没有,反而说唐奶奶损了阴德。

这特娘的就很草淡!

话说张大妈从唐家出来,就去了后面刘家所在的院子。

天还没有彻底暖和起来,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挂着门帘子,从外表上看不出刘家到底有没有人。

张大妈多少还有点脑子,没有直接怼上刘家的门,而是去了别人家,打算先打听一下刘家的动向。

对于她的来意,人家心知肚明,三五句话下去,就把话说清楚了:刘诚志一早就去上班了,楚春雪早上自打出门就一直没回来。

听到这,张大妈总算放心了些,这都大半天过去了,楚春雪肯定是借钱买鸡去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