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37凤芝“中举”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37凤芝“中举”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用酒瓶就挺好,干嘛买烛台?有那个钱还不如给你做身衣服,你现在能穿出去的只有工作服。”小王同学不同意唐植桐浪费钱的建议,一门心思的只想给丈夫做身体面衣服。

“衣服就算了,今年布票也没发多少,咱不是马上要孩子嘛,得留着给孩子买尿布。小孩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春夏秋冬四季衣服得用不少布票呢。”唐植桐同样不同意小王同学浪费钱的建议。

“最多买点尿布,衣服就算了,到时候用旧衣服改改就是了,反正孩子也不懂。”

“嘿,你还真是亲妈。那也不做,咱日子过的红火,不少邻居眼红呢,整天酸话一大堆,再穿着光鲜亮丽的,还不得让他们嫉妒死?照我说,衣服上再有几块补丁才好呢,要不你在我衣服的衣肘、袖口、膝盖都打上补丁得了。”唐植桐是真心不打算做衣服,今年布票少,明年、后年、大后年会更少,到时候无论什么岗位,除了对接国外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人均身上最少得八块补丁。

今年布票少了,很多百姓并没有太多怨言,钱就那么点儿,得首先顾着吃,就是有布票也有不少人不去买布。

旧衣服缝缝补补能再穿一季,肚子饿上两天就受不了。

“好好地衣服打什么补丁?想穿的久也不用这样呀。行了,不做就不做,到时候别后悔。”小王同学以为丈夫在闹着玩,也没当真。

唐植桐笑笑,自己当然不会后悔。

作为一个年轻躯壳里装着老灵魂的新青年,唐植桐并不在乎面子,过日子嘛,里子比面子重要,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穷才好呢。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没人来打扰自己的日子,那才叫一个舒心。

停了电,本就枯燥的夜生活就更显单调了,小两口烫烫脚,吹灯上床。

小王同学是个有文采的,给丈夫上了一节语文课:京中有善口技者……

2月16日,星期二,南风依旧。

吃过早饭,唐植桐收拾上咸菜,作为保镖,跟在小王同学和凤珍的后面,骑向椿树胡同。

凤芝知道今天是决定能否选拔上的关键日子,有些紧张,没有了往日的雀跃,这次一句话都没说。

到了椿树胡同,唐植桐先上楼把咸菜放下,又带着小姨子下楼。

一行人到了民族饭店就兵分两路,小王同学载着凤芝去广播电台,唐植桐护送两个妹妹去学校。

广播电台在复兴门外真武庙,央广、北广都在那,离着顾勇家不远,都在同一条南北街上。

民族饭店有十层那么高,是去年的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放眼下是排得上号的气派建筑。

眼下的民族饭店通宵营业,大门不关,“第一诈骗案”就是发生在这里,案发后,饭店加强了安保,晚上11点准时关门。

还因关门早闹过误会,把某大佬拦在了外面,直到保安人员看到门外“G”字开头的小车牌才把门打开。

在这种单位做保安,谁的车牌是多少,那必须是要牢记在心的。

来到学校后,唐植桐收到了罗志平转交的两封信。

一封是武汉那边寄过来的,打开一瞅,是自己在长江大桥旁拍的照片。

即便是日子再难,人家也没有诓骗唐植桐,是真的拍了照、洗了照片寄过来,这要是放在一切往钱看的年代,保不准就有人收了钱、记下地址后假装拍照,压根就不会去洗,更不会给人寄。

反正通信不便、追查成本高,谁还能专门再跑回去报案抓人不成?

这一行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发家致富之捷径!正应验了那句“没良心可就赚的更多了”。

另一封信是四九城公安口寄过来的,武爱军同学写的。

信里告诉唐植桐,自个已经如愿调动到了刑侦口,并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民警。

对于唐植桐的帮助,武爱军那是相当感激,直言让唐植桐出差回来给自己回一封信,自己上门再去坐坐。

看完武爱军的回信,唐植桐笑了,这小子还跟自己玩事后感谢这一套。

虽然唐植桐不需要,但心里还是很熨帖的。

课间,唐植桐给武爱军回了一封信,言明两家不用在意这些细节,约武爱军等春暖花开再一块聚聚云云。

之所以把时间拖后一些,是因为到时候市面上的菜会多一点,到时候好安排。

与此同时,有电台的工作人员找到小王同学:“王静文同志,你好。我是杨琳。”

“杨编辑好。”小王同学对杨琳有印象,这几次的小歌手选拔评委中都有这一位,广播电台的其他工作人员都是称呼她杨编辑,而且态度很恭谨。

“《一分钱》是首非常好的歌曲,积极向上、朗朗上口,肯定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创作起来难度不小吧?”杨琳上来先把《一分钱》夸成了一朵花。

“还行吧,春节的时候,我爱人看电影《今天我休息》来了灵感,回去以后,我们俩就合作写了出来。”自己参与写的歌被认可,小王同学很高兴,但功劳嘛,大部分都放到了唐植桐头上。

“哎呀,你们真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羡慕煞旁人啊。”杨琳先是一通夸,然后话音未落,话头就转了:“近期你们还没有创作安排?我能代表广播电台向你们约稿吗?”

“我俩都是业余的,没有什么创作安排,不过我爱人倒是说可以考虑再创作,具体的我要回去再跟他沟通一下,要不回头给您回话?”小王同学没有立马答应下来,但话头是留下的,而且是希望比较大的那种。

“好,好,谢谢你们。现在人民群众对精神食粮求知若渴,我们非常期待你们的新作。”杨琳听到小王同学的回复后喜逐颜开。

“杨编辑客气,您对歌曲类型有要求吗?”小王同学对这一行不是那么熟悉,但好歹知道一些,歌曲跟拍摄、画画差不多,创作前都得有个主题。

“最好是振奋人心,听了能使人充满干劲。”杨琳结合自身工作给了个方向,不管外面什么情况,目前电台的宣传重点依旧是大迈步。

“好。我记下了。”小王同学点头应下,打算回去跟唐植桐说一声。

杨琳是个懂人情世故的,尽管与小王同学没啥交情,但最终《一分钱》小歌手的资格还是给到了凤芝。

其他参加选拔的小选手中不乏关系户,但关系户里可没有人能给广播电台提供歌曲啊!

杨琳盘算的很清楚,这次《一分钱》给了词曲作者的关系户,下次总不能还给词曲作者的关系户吧?即便约歌不成,自己这边也没啥损失,因为凤芝本身的嗓音、节奏感都还可以,处于可选可不选的存在。

既然凤芝获得了《一分钱》的演唱资格,那就得接着录歌,姑嫂俩中午都没回去,直接在广播电台的食堂用的餐。

小王同学自带了窝头、咸菜,凤芝则是拿着电视台发的条子,吃上了“国家饭”。

“嫂子,要在这唱几天呀?”凤芝还是头一回享受这种待遇,很平凡的白米饭吃着也格外香甜,一边吃,眼睛一边滴溜溜的转。

“你还想天天吃电台的食堂啊?下午用心点,争取一遍过。”姑嫂相处时间长了,小王同学大概能摸准凤芝的脉,直接断了她那不良的念想。

“嘿嘿,好。”凤芝倒没有很稀罕这边的饭菜,只是想着回学校可以跟同学显摆自己吃了几天广播电台的饭。

她甚至连怎么显摆都想好了:就是那个播《小喇叭》的电台,我见到主持人了,可和气了,还跟我说话呢;食堂吃的白米饭,干干的,有点噎得慌……

尽管小王同学让凤芝一遍过,但凤芝下午配合演奏老师排练了好几遍,最后一遍才录。

等姑嫂俩出了广播电台的大门,已经是快下班的时间。

“嗓子累不累?”待凤芝在后面坐好,小王同学遛了几下车,大长腿从自行车前梁轻而易举的跨过。

“不累!”凤芝今儿可高兴了,她见识有限,本来以为从好多小朋友中间选一个唱的好的,给发个奖状什么的呢,没想到唱完后会通过《小喇叭》广播给全国的小朋友们听。

全国的小朋友们啊,凤芝都不敢想那得有多少小朋友,自己连四九城都没出去过,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哥哥嫂子带去的动物园……

回家的路上,小王同学路过邮局的时候,把八块钱的稿费取了出来,这回记得带汇款单了,本来想着中午送凤芝回家,下午去上班的路上取来着,没想到一番“交易”下来,凤芝选上了!

到家后,张桂芳在听完闺女的报喜后,激动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儿子、闺女都出息了!

虽然眼泪没出来,但总得出点血,张桂芳破天荒的拿出来六个鸡蛋,剥了五六颗小葱,打算今晚做个大葱炒鸡蛋!

唐植桐下了课先去了一趟北图,在停车处没看到小王同学的自行车,就果断的去了二龙路。

把静莹送下后,才带着凤珍回了家。

凤芝将好消息又说了一遍,非常骄傲的告诉了哥哥、姐姐。

“成,不错,没想到这下还省下山楂、栗子了。”唐植桐听完奖励了凤芝一个摸头杀,然后笑着跟小王同学说道。

“哥,什么山楂栗子?我要吃!”凤芝不明缘由,但并不妨碍她想吃栗子。

“吃吃吃,你今天你都吃了两块伊拉克枣了,不许吃了。一会吃饭。”张桂芳在一旁不乐意了,虽说给自己争了脸,但孩子不能仗着这个蹬鼻子上脸。

“妈,买到枣了?”唐植桐放下挎包,问道。

“嗯,不管家里有几口人,一个副食本只能买两斤。家里人口多的,都商量着要分家呢。”张桂芳将今天买到的伊拉克枣拿出来,分给还没有尝到的凤珍和唐植桐尝尝味。

“有妈的地方才是家,咱不分。”唐植桐本身不爱吃伊拉克枣,见张桂芳只给了凤珍一个,就把自己的那一个也给了凤珍,刚才他可是听见凤芝今儿吃了俩。

“不分就不分。”张桂芳听了儿子的话,喜笑颜开。

其实别人分家并不是只为了两斤伊拉克枣,有时候其他副食品也是按照副食品证发,人口多的家庭拆零打散,能买到的东西肯定比一本多。

为了一口吃的,大的单位去城外办农场,小老百姓只能钻这种空子。

“你看你这窝囊劲,也不嫌手脏。洗把手,先去看会书。”唐植桐撸起袖子,打算做菜,看到凤芝在旁边嗦粘有伊拉克枣的手指头,赏了她一个脑瓜崩。

“街道发通知了,以后会轮流限电,我今天打了点煤油,这煤油也紧张,每次只能打二两。”张桂芳将电灯拉开,借着灯光,将煤油灌在所剩无几的煤油灯里。

“是吗?那得再要点煤存下了。妈,等开了春,煤炭供应可能会好转一点,您每次多要一些,零零碎碎攒点,等冬天用。”唐植桐在听到限电后,第一个反应是煤炭减产了。

现在的居民用电基本都是煤电,去年停电是因为献礼工程多,电要优先供给相关单位。

自打去年庆典过去,居民用电稳定了一段日子,大概有三四个月没怎么停电,但这几天已经停了三四次。

虽然唐植桐昨晚说可能是线路故障,但他自己也不怎么信,谁家线路出故障这么频繁?归根结底,还是粮食闹的。

煤矿工人定量减了,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煤炭产出自然就少了。

煤炭可不仅仅用来生火取暖、做饭、发电,还是其他行业必不可少的能源、原料。

煤减产,运到四九城再往下一分,能用在发电、生活上面的就少了,所以唐植桐才提醒张桂芳注意存煤。

面对百姓的抱怨,唐植桐有理由相信,此刻压力最大的应该是颜雄飞,谁让他是物资局分管煤炭供应的领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