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35幸福感来自对比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35幸福感来自对比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患贫而患不均,最让人受伤的不是贫穷,而是对比带来的伤害。

2月15日,唐植桐来到北邮,首先感受到的是青春的活力。

虽然对于一些饭量大的学生来说,三十四斤、三十斤的定量不太够吃,但也比外地好太多。

唐植桐武汉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身为四九城居民的幸福感,供应稳定且有保障。

唐植桐回了趟宿舍,得亏还有没走的,否则都不知道今儿在哪上课。

“唐老师,周老师不是说你出差了吗?”路坚和窦永昌还没出门,看到唐植桐后有些意外。

“两位老哥过年好!”唐植桐先是朝两位拱拱手拜了个晚年,才解释道:“出差进展顺利,所以赶在开学前回来了,没再专门跟周老师说一声。”

“过年好,过年好,家里都好吧?”在唐植桐问好后,路坚的问候也跟上了。

“挺好的,哈哈哈。要不咱去上课?”唐植桐将饭盒蹲在了暖气片上,看了一下手表,已经马上到上课的点儿了,自己新学期的课程表,只能盲猜。

“今天上午前两节是自习,咱们先去教室?”路坚掏出烟来散给唐植桐。

“谢谢舍长,我戒烟了。”唐植桐笑着摆摆手,拒绝了。

“好好地,怎么戒烟了?”窦永昌接过路坚的散烟,问道。

“嗐,穷闹的呗,按一天消费一毛钱的烟算,一个月也有三块钱。这要是去外面买粮票,能买三斤呢。”宿舍里没有其他人,唐植桐说话也放得开,但也没说实话,这年景,凡是牵扯到钱的,都往吃的上面扯,总不会错。

“还是唐老师会过日子,实不相瞒,我们俩刚才还商量着往后抽叶子烟呢,没想到唐老师更有魄力。”路坚在一旁划根火柴,点上自己和窦永昌的烟,笑呵呵的说道。

“我跟你们不一样,我这天天回家,家里有人看着,想抽叶子烟也没机会。”唐植桐哈哈一笑,拉开宿舍的门,抽叶子烟在四九城也叫“卷大炮”。

从烟上省出点口粮来的不在少数,所以有不少低收入群体会将卷烟改为抽烟叶,但纸张供应缩减,这时候家里孩子用完的作业本就派上了用场。

不过作业本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些人把目光转向了报纸,一份报纸可以抽好几天。

这也就是还没起风,若是起了风,就得悠着点用报纸了。

等来到有线系593班的3216固定教室,在唐植桐桌子上摆着整整齐齐的下学期课本。

“这是哪位好心人帮忙给我搬过来的?我得好好谢谢他。”看到课本,唐植桐有年头没经历过大学了,这才想来大学的开学跟小学初高中不太一样。

小学初高中开学的当天大多是发课本、本子,嬉嬉闹闹一上午,下午再上课。

大学的开学是正式上课,至于课本、本子啥的,都是开学前两天发。

同学们天南海北的,由于交通不便的缘故,回家的学生也不可能跟唐植桐似的卡着点进教室,人家大多数都是提前回校园。

唐植桐的声音引来了不少同学回头。

看到唐植桐,大家都挺和善,笑容灿烂,虽然春节已经过去了半个来月,但春节前夕的那顿饺子还让他们记忆犹新。

唐植桐笑着跟同学们摆摆手,算是打了招呼,毕竟大家都挺安静的学习,这时候不太适合喧哗。

“嗐,都是一个班的同学,顺手就给搬过来了。再说了,唐老师不是出差了嘛。”罗志平还是坐在教室的后面,一番话给了唐植桐答案,就差说这是自己干的了。

“谢谢班长。谁让咱们是委培呢,单位让出差,也不能拒绝不是?”唐植桐坐下后,留出今天上课需要用的课本,将剩下的罗列整齐塞进桌洞。

上学期走的着急,忘记这一茬了,上学期的课本还在桌洞里,回头得带回家。

“嘿,唐老师,厉害了,部里直接跟市局要人,武汉怎么样?”罗志平不太像个学习的,转过头来小声跟唐植桐聊着天。

其他几个委培生一听这茬,也来了精神,眼神就聚焦在了唐植桐身上。

“长江大桥挺雄伟的,那桥宽的,都并行好几辆坦克……”唐植桐避重就轻,小声跟几人聊着武汉的见闻。

“唐老师,你出差部里点的将?”方庆亮没有被唐植桐带偏,在听完唐植桐讲述的自然、人文景观后,问道。

“去年的时候,我参与过一阵子邮编的推广嘛。

这次出差有好几个小组,可能上面觉得人手不够吧,抽我过去干活呢。

不光天天跟着去投递,还要给群众宣讲邮编知识,张贴通知、写邮编啥的,回到支局整理信件,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写调查报告。

一天天累的,我都不想参与第二次。”唐植桐知道这帮人想听什么,就把难度提升了好几个等级,不过是笑着说的,至于他们信不信嘛,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之所以笑着说,是因为这样不算牢骚。

“那也有够有面了。部里后期还有去晋省的安排吗?过去我招待你。”路坚真心实意的说道。

“嘿,估计没有。这次只有邮编推广不好的地方才安排了人手过去。最好没有人去你们那。”唐植桐谈笑间就把信息透露了出去。

这不是胡说,因为郝仁当初给他看笔记本的时候,上面就没有津门、晋省,豫省倒是有,不过唐植桐没选。

武汉都已经有职工浮肿了,那豫省的工作得多难开展?唐植桐不愿去想。

作为委培生,大家对学习看的没那么重,在其他同学认真学习的时候,这几个人还出去抽了两根。

路坚拉着唐植桐走在最后面,说了一声面袋子的事情,已经放在宿舍唐植桐的壁橱中了。

“嗐,没事,舍长留着自己就行,大老远的还再拿回来。”唐植桐没当回事,面袋子自己还有好几条。

“那不成,本来就已经很麻烦唐老师了。”路坚摇头,说的很真诚。

“成,那我也不跟舍长客气了,回头带回去。”说到面袋子,唐植桐想起一件事来,问道:“舍长,你们这次回来,定量该迁回来了吧?我记得证明上只让当地供应到2月14日。把这茬给忘了,我现在去一趟后勤。”

“不用了,周老师已经给办了。”路坚一把拉住要往后勤去的唐植桐,说道。

“嗐,这事闹的,忘了一干净。”唐植桐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头一回当这个年代的生活委员,确实有些细节方面还做的不到位,也得亏之前给周老师写了一封信,否则这几位回家的同学今儿就没饭票吃饭了。

“工作忙嘛,难免。”路坚替唐植桐开脱道,心里反而更加认可唐植桐的为人了,不仅要忙工作,还要兼顾班级里同学们的吃喝,嗯,回来以后,他就听说了春节前吃水饺一事。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得把生活委员干好。得引以为戒,下回不能这么马虎了。”唐植桐不那么深刻的做了自我检讨,这年头可太流行这个了,有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外部原因反倒成了其次……

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也没啥青菜,咸菜条、豆腐乳而已,甚至比不上某些返校同学从家里带来的丰盛。

史怀安从家里带的蒜蓉辣酱,用生理盐水瓶子装的。

“来,唐老师,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史怀安非常热情,拿着瓶子往唐植桐饭盒里就要倒。

“吆,这可是好东西,一点点就行。倒饭盒里浪费,来,这窝头眼里。”唐植桐看到瓶子里夹杂着辣椒种子的暗红色酱汁,一眼就认出来了。

“要不说还得是唐老师,有见识,知道这是什么。”一听唐植桐的话,史怀安就夸上了。

“嘿,不敢当,以前在工地的时候,食堂师傅给做过,蒜蓉辣酱,是这么叫吧?”唐植桐用窝头接了一点,也不白吃,把自己饭盒往中间一推:“来,都尝尝,还是去年的香椿咸菜。”

“对,就是蒜蓉辣酱。去年想着四九城生活好,就没往这带。”史怀安一同给其他舍友又分了一些。

“行了,老史。我们都吃过了,留着吧,等到春天下来菜还早呢。”窦永昌在旁边谦让了一下,他们那边生活条件更差一些,所以他和路坚这次回来都没有带吃的过来,除了醋。

“吃吧,吃吧,我这还有一瓶呢。开瓶后放不住,先逮住老史的吃,吃完再开我那瓶,咱争取能撑到春菜下来。”方庆亮在一旁接茬道。

“那我也贡献一把,回头给大家拌点小咸菜。”唐植桐在旁乐呵呵的说道。

眼下四九城青菜供应非常有限,但老百姓可以凭借菜票购买到咸菜,就唐家来说,普通的咸菜疙瘩是不缺的,每年张桂芳都会腌上大半缸。

由于院子里有所产出,每年的咸菜都吃不完,足够拿出来分一些的。

想到咸菜,唐植桐想起了去东北林场时,大伯、小姑给装上的大酱,得记小本本上,到时候拿出来泡上一块。

“那敢情好,实不相瞒,在学校里尝了唐老师拌的咸菜,我回去还凶了一顿婆娘,那是做的啥?比唐老师做的差远了。”窦永昌拿过自己的醋瓶子,朝大伙让让:“来,有没有想喝一点的?”

“算了,还是你和舍长喝吧,我们都享不了这个福气。”其他人连连摇头。

窦永昌和路坚也不客气,直接将醋倒进了搪瓷缸里,一口饭、一口咸菜、一口醋,看那表情,美滋滋的,非常享受。

饭不怎么样,依旧是双蒸、增量,不过看样子比春节前要干燥一点,也许是有人提建议了?也有可能是没有菜的补偿。

菜也很一般,但大家伙谈兴浓,吃的也香。

唐家没有吃双蒸饭,自带的干粮是整个宿舍里最结实的,不过唐植桐心里有数,没有多带,往常都是两个窝头,这次只带了一个半。

反正下午下课就往回走,中午欠着点也不要紧,无论是路上,还是回家都能找补回来。

下午下课后,唐植桐没有去押运处,而是直奔北图,去找小王同学。

前天下班前,唐植桐跟马薇交代好了,自己会根据课程安排,不定期的过去,如果真有急事就打男生三舍的电话。

有了武汉两次被抢的经历,唐植桐打算这阵子尽可能的接送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

北图明显比前阵子冷清,院子里的停车处,自行车少了很多。

唐植桐推开小王同学办公室的门时,她正在看书,看的津津有味。

“什么书?这么入迷?”唐植桐随手把门关上,姜烨不在,听小王同学说,她已经快临盆了,假期都请好了。

“喏。”小王同学抬头,给了唐植桐一个甜蜜的笑容,把书往上一抬。

“嚯,故事书,好看吗?”唐植桐搭眼一扫,伊索寓言,周启明译。

周启明,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别名、笔名挺多,是鲁迅的弟弟。

“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挺好看的,我觉得可以给弟弟妹妹们看看。”小王同学合上书,起身给丈夫倒水。

“当本课外书看看挺好的。”唐植桐小时候是看过伊索寓言的,那时候看不了那么深,只是觉得里面的动物都挺有特点,比如狐狸代表着狡诈。

里面的《龟兔赛跑》、《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葡萄》都是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历年的语文课本中都有一席之地,不过这年头的语文教材里面是没有的,眼下的语文课文都比较正统。

对于成人来说,把伊索寓言里面的动物换成人会更有意思,不知道当时将动物拟人化是不是因为“平台不让播”的缘故。

有人说伊索寓言是身为奴隶主的伊索写给他的奴隶的,这样他奴隶在听完故事后,心里会舒服一点。

对于这种说法,唐植桐暂时持怀疑态度,那时候有几个识字的奴隶?

奴隶主会这么好心给奴隶写一本书?

然而那都是千年以前的事,考究起来难度大,不过从百年前的棉花庄园能发现点不一样的东西,没有哪个奴隶主会给采棉花的工具写书、讲故事,不听话就一顿皮鞭伺候,一顿不行就再来一顿,总有打服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