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30这不得供起来?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30这不得供起来?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王同学大气,极少耍小性子,即便有女儿态也大多仅限于和唐植桐共处一室的时候。

现在家里不仅有弟弟妹妹,还有小古同学,所以小王同学尽管眼里的浓情蜜意已经藏不住,但还是暂时压了下来,只是在唐植桐腰间轻轻扭了一下。

小古年龄也就比自己小一岁,也到了年龄了,不过人家不仅家庭条件好,更重要的是聪慧,否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考到了清大。

小古装没看到俩人的小动作,从自己包里掏出来四本笔记本,说了一声送给几位弟弟妹妹,就把一众小的视线给转移了。

老家什么个情况,他是知道的,自打上学,书信就没断过。

四九城什么个情况,他也是知道的,虽然外面能买粮票,但用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粮票其实还不如去买点心,运气好能买到一斤,虽然质量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毕竟有糖、有油,最多就是硬一点,但提供的能量比粮食能多一些。

寒假找了这么一份兼职,小古同学是非常满意的,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能管一顿饱饭,放开了吃的那种,而且尽可能的在菜品上做到了丰富多样,比食堂可是好太多了!

做人要厚道、知道感恩,小古多吃了十多天的饭,也拿了工钱,就想着分别的时候给几个学生送点东西留念。

选来选去,最合适的还是笔记本。

笔记本有软皮的,也有硬皮的。

软皮的封面是纸的,并非塑料,硬皮也是纸,只不过非常厚,能起到很好地防护作用,在眼下是高档礼品的存在。

这种笔记本也叫日记本,很多文青喜欢买来写个日记,小王同学就有两本。

东西是好东西,但由于价格感人,几个弟弟妹妹并不敢收。

“行了,拿着吧。你们古老师也是一片好心,这里面可饱含了对你们的期许。以后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古老师的期待。”唐植桐在一旁旁观,在看到弟弟妹妹征询的目光后,索性拍了板。

本子再贵,能抵得上这份情谊?

有了这几个日记本,就能把师生身份给坐实喽,对几个弟弟妹妹未来的发展帮助可太大了!

“古老师,我这弟弟妹妹们非常认可你,我妈也对你赞赏有加,以后假期你如果还能有时间,咱再继续补?待遇不变。”唐植桐跟弟弟妹妹说完,又开始做古老师的工作。

十来天能攒下的情谊有限,但如果能把未来几年的寒暑假都绑定在一起,唐植桐觉得自己做梦都能笑醒。

“行!”小古同学点了头,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叶志娟昨天已经把辅导费给到小王同学,小王同学今天把工钱转交给小古同学,他没有多待就走了。

把小古同学送到妇联宿舍大门口,唐植桐上去后,拿过笔记本仔细看了起来。

样式比较古朴,但纸张质量没得说,质量上乘、线条清晰,而且每隔几页就会有一张精美的插画,彩色的那种。

有的插画是画的吉庆图案,有的是拍的照片,有建筑、有公园、还有会见某位大人物的,主打一个多姿多样。

这年头可太流行送笔记本了。

送朋友、送情侣、留念可以送、奖励也送、师生也能送。

弟弟妹妹都很高兴,学生嘛,能收到过什么好的礼物?尤其是凤珍、凤芝、敬民三人,以前最多在商店里看到过,家里压根就不给他们买这个档次的笔记本。

唐植桐见过这种本子,不过那是在九十年代,如果有同学能收到朋友送的这种日记本,那可是太有面儿了。

“喜欢啊?回头买个送你。”小王同学看到丈夫拿着日记本愣神,以为他喜欢,遂低声说道。

“哦,不是,看插画走神了。”唐植桐笑笑,真正走神的原因是感叹城乡差别的巨大,剪刀差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小时候的农村跟四九城至少有三个、甚至四个、五个代差。

“哎!你看!古老师给我写字了呢!”敬民回来后翻着自己的笔记本,跟凤芝炫耀道。

“哼,我的也有。”凤芝皱皱鼻子,笑的无比开心,这本子精致,精致的她都舍不得用。

唐植桐听到弟弟妹妹的对话,笑了一下。

这年头,无论是送人的笔记本,还是奖励的笔记本,里面都会写几句话。

私人之间以勉励、期许的言语为主,奖励的无非是写明是什么奖励原因,并盖上公章、写明日期。

“喏,收起来的,舍不得用就珍藏。”唐植桐笑笑,把手里的硬皮笔记本还给凤珍。

这种硬皮笔记本是线装的,只有在开合处有一层胶,贴着一层薄薄的纱布。

本子好看,但实用性差了一点,由于封面是硬皮的缘故,与里面的软纸不是很贴合,开合的次数多了,非常容易从封面后面撕裂。

时间还早,唐植桐把刀鱼处理了一下,炖好,才收拾东西带着两个妹妹回家。

回家的路上,小王同学叽叽喳喳的关心着唐植桐:“这几天你没饿着吧?”

“没,吃的是四菜一汤的标准,比当地的饮食水平要高一些。”出门在外,为了避免让家人担忧,大多数人都是报喜不报忧,唐植桐也不例外。

这几天碰到的事情,比唐植桐来四九城一年多碰到的还要多,丢孩子的、抢劫的、砸车窗的,但唐植桐都没有说。

“那住的呢?还习惯吗?晚上能睡着吗?”小王同学继续问道。

“都挺好的。来回都是卧铺,那边是双人间。”唐植桐笑笑,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就是老觉得胳膊上少了点什么。”

小王同学听后送了丈夫一车秋天的菠菜,继续了解道:“工作呢?也顺利?怎么回来这么早,不是说得快开学才回来吗?”

“顺利。活都干完了,还待在那干啥?人家市局也不想有一帮钦差压头顶上,早早就表达了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把我们礼送回来了。”唐植桐开玩笑似的,半真半假的说道。

WH市局那边确实对调查组的工作很配合,不配合不行,前任局长刚被处理了,位置还没凉透呢。

在支局期间,唐植桐听基层职工聊了些前任局长的事情。

像投递片区细分、减少投递员工作量,为大家节省体力的事情,就是前任局长干的。

可以说非常为职工着想了,所以在被要求弄“假信”的时候从上到下才会那么配合。

这种领导可以算一个好领导了吧?

那被处理冤不冤呢?

唐植桐觉得一点都不冤枉,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玩弄虚作假那一套。

就按平时的工作节奏来,推不动就是推不动嘛,无非就是成绩差,评比垫底就垫底,上面批评就批评呗。

等调查组下去了解情况,哭诉一下难处,真切看一看邮政职工的生活状态,说不定还能要些支持。

但既要又要,就是犯了糊涂,被处理一点也不冤枉。

唐植桐在武汉这几天,还真有职工为原局长说话,觉得处罚太重了,憋了一肚子牢骚。

唐植桐听听就得了,即便真同情WH市局职工的处境,但这种求情的话也不会往调查报告里面去写。

一个系统的老板,为本部门职工争取利益是职责所在,也是维持自个位置的一种手段。

真正的好老板,是那种能让当地百姓满意、为百姓做了实事的老板。

判断一个老板的好坏,其实不难,去当地走访一下,听听当地百姓的口碑即可。

一提某老板全是骂声,留个烂摊子拍拍屁股走了,这种肯定是臭大街的。

也有提到某老板,十个当地人有八个不知道的。

还有提到某老板,会有人说不错,起码给修了个公园、把路给翻新的。

最好的老板当然是百姓交口称赞的。

真正有底气的老板是敢于在第二故乡退休、养老、甚至长眠的,洪湖那位李前辈就是。

回到家,唐植桐继续做鱼。

本来吧,唐植桐是想着再薅点莲藕出来,骗家人说是当地市局送的土特产来着,但一想到郝仁,就熄了这想法。

没办法,小王同学和郝仁的关系太近了,谎言容易被戳穿。

其实当地给“土仪”是传统,自古以来就有,即便解放后也不能免俗,而且是真的敢送,哪怕是最最顶层身边的人,也敢送!

最后一般是折价给钱了事。

谁送了我不知道,谁没送我可是一清二楚。

WH市局没送,唐植桐也不稀罕那点东西,所以报告该怎么写怎么写,绝对没有因为没收到东西就带有倾向性。

当地生活水平都那么差了,即便是送,唐植桐也不好意思收,但别人就不好说了。

唐植桐不是调查组组长,也不愿意为这种事头疼。

“这鱼好多刺啊!”凤芝毕竟是小孩子,无论是手眼的协调性,还是耐心,都不如大人,更何况碰到好吃的不能大口朵颐很是折磨人。

“知足吧你,这鱼多鲜啊。等什么时候你有耐心吃刀鱼了,就说明你长大了。”唐植桐信口糊弄妹妹道。

眼下的刀鱼并不值钱,在长江岸边也不过一块多钱一斤,刀鱼味道好,但不如粮食来的亲切、饱腹。

“这是什么鱼?还挺好吃呢。”小王同学不嫌刺多,吃的津津有味,鱼刺都挑出来摆在桌子上,打算一会给贝贝。

而贝贝此刻正围着饭桌转悠,期待着哪位铲屎官能开开恩,赏自己一口吃,可一个个都没点眼力价,愣是一点都不往地上扔。

“长江刀鱼。现在去的不是时候,听说再晚两个月,江里都是这玩意。”唐植桐颇为遗憾,到时候逆流而上的刀鱼都是成年鱼,个头大,吃起来更带劲。

不怪小王同学夸赞好吃,因为刀鱼确实美味,不过数量会越来越稀少,几十年后一条大刀鱼能卖到上千块钱,妥妥的贵族食品,一般小老百姓压根消费不起。

同样待遇的还有大闸蟹,据说这几年沪县那边的百姓以大闸蟹果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毕竟唐植桐还没有去过那边,没有亲眼所见。

吃过晚饭,张桂芳沿袭了唐老太太的做法,在院子里烧了纸钱。

以前的医疗水平低,很多中国的老百姓都习惯于求神拜佛保平安,管不管用不好说,但起码能有个心理安慰。

对于百姓的这种行为,从上到下都是心知肚明的。

58年老人家发表的《送瘟神》二首里就有这么一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说的就是烧纸钱。

张桂芳忙完那一套,孩子们就该开始玩了。

凤珍、凤芝拿出了春节时买的灯笼,一截小蜡烛就能高兴地玩半宿,一点儿也不嫌冻得慌。

小王同学也有个灯笼,唐植桐也往里面塞了半截蜡烛。

“我这么大人了,就不玩了吧。”小王同学有些扭捏,不太好意思。

“玩吧,过了今天就过完年了,想玩得等下一年。”唐植桐张口糊弄小王同学,其实啥时候都能玩,只不过等过完元宵节就没了那个气氛。

虽然在唐植桐的鼓动下,小王同学加入了妹妹们的队伍,但并没有玩多长时间,就被张桂芳喊住了:“凤珍、凤芝,收拾书包,今天早睡,明天还得去上学。”

凤芝还想玩,嘟囔了两句,后脑勺被搂了一巴掌,老实了。

“你俩也回屋,这都几点了,明天还得上班。”教训完俩小的,张桂芳又督促俩大的。

听到张桂芳这话,唐植桐嘿嘿一笑,小王同学脸上则多了几分羞涩。

明面上是让早睡,实际上是小两口已经好几天不见,特意给他俩腾出温存的空间和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有了,但却不具备作案条件,毕竟小王同学身上不爽利。

娇玉在怀,某些部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翘了起来,小王同学又是个心疼丈夫的,于是勉力对口帮扶了一次……

这也就是年轻,但凡三十多岁,男人恨不能媳妇来亲戚,只要亲戚在就能高挂一个星期的免战牌。

等到了四十多,那就是你追我逃、勾心斗角的戏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