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13截船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13截船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植桐晚上做了一锅五香鲅鱼,放了不少盐。

天气没有再次转冷的迹象,自己后天一早就得出差,浴池里的鱼虾还是早点加工出来的好。

小王同学知道丈夫要出远门,而且这几天正好卡在容易有喜的日子上,所以晚上极尽缠绵。

俩人自打结婚起,也就刚结婚那会有这么高的频率。

当时一个原因是情意浓浓,另一个原因也是唐植桐想知道各自的极限在哪里,相互探索的次数就多了点。

相对来说有些事一旦解锁是很难戒掉的,但烟不一样,唐植桐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起码今天没怎么想抽。

2月3日一大早,小王同学带着高压锅和一包袱玉米面窝头跟唐植桐出了门。

唐植桐直奔市局,小王同学则去了椿树胡同。

“今天怎么这么早?”来到椿树胡同后,叶志娟有些惊讶。

“他今天去市局代领工资,出门早。这是他昨天做的酥鱼,带过来一些。”小王同学将高压锅和窝头放在桌子上,把围巾摘了下来。

“昨天做的还有,让桉子这么一做,这鱼还怪好吃呢。”叶志娟对酥鱼的味道很满意,对女婿也满意。

“好吃您就多吃点,家里还有些。桉子明天出差去武汉,他说今晚把鱼都做了,咱两家分分吃。”小王同学挎着母亲胳膊,自己丈夫做完的原话是椿树胡同得占酥鱼的大头,因为两个妹妹还在这边,但小王同学没有说这一句,说出来生分。

“好,有鱼就不错,怎么还拿窝头来?”敬民对东西好奇,在一旁打开了包袱,看到窝头后,叶志娟略带埋怨的回道。

“您这不是忙嘛,我婆婆说自己在家没啥事,就多做了点。不过没有面了,只能做点窝头。”小王同学也看到了弟弟的动作,跟亲妈解释完,批评敬民道:“洗手了吗?让别人怎么吃?”

敬民听到后不以为意,朝大姐做个鬼脸,跑了。

小王同学“哼”了一声,臭弟弟在自己这边还有一顿打挂在账上呢。

“回去谢谢你婆婆,想的太周到了。家里的面都让几个小的这几天吃光了吧?”几天不见,昨天孩子们刚进门,叶志娟就看出了不同,不光脸色红润了,看着脸上也长了肉,可见亲家照顾的非常到位。

“过年嘛,本来就是吃好的。”小王同学拎得清,自己可以跟婆婆说让弟弟妹妹吃粗粮,但在母亲面前就要替婆婆表功。

“你这孩子,也不拦着点。”叶志娟听完,埋怨道。

“拦了,不管用。大过年的,就这样吧,一年到头也就这一回。”小王同学轻描淡写道。

“要不从家里带些面过去吧。”叶志娟有些过意不去。

“不用,我们吃啥都一样。”小王同学摇头拒绝了。

“年前的时候,你们李姨鼓励桉子再接再厉,最近有动静吗?”上班好几天了,叶志娟想起这一茬,问道。

“他没说,我倒是见过他写写画画。”过年杂七杂八的事情多,小王同学也没顾上。

“嗯,这事记在心上,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叶志娟叮嘱道。

“好,我回去问问。”小王同学点头应下,打算晚上跟唐植桐说说这事。

唐植桐那边领了工资,回到押运处后,立刻就开始发工资。

春节是个大节,除了热闹、食物较为充沛外,同样意味着这个节的花销比较大,除了购买配给的食物、衣服,不少人还要走亲访友。

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得带点东西吧?

看到亲朋家的孩子,也得给个压岁钱表示一下吧?

钱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家里宽裕点的可能不在乎,但穷一点的就难受了,就连走亲访友带的东西都是某个亲戚来带过来的,然后自己带到另一家。

唐植桐小时候见过类似的情形。

孩子们对过年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热闹,还因为可以走亲戚,自家的东西不会放开了吃,但到亲戚家可以放开了吃,不过父母就比较为难了。

那时候走亲戚都是带个包,包里塞着两包点心、两个罐头,鸡蛋面条什么的。

之所以带包,就是再带回去。

亲戚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不会把包清空,而是有选择的留下其中一样或者两样。

去第一个亲戚家的时候,包里的东西还是成双成对的,等出来的时候,里面的东西就不全了。

但还会有去自己家的亲戚,母亲同样会挑上一样或两样比较搭配的留下。

就这么来回折腾着,把这个年过完,走完所有亲戚。

后来情况好了,百姓都富裕了,就极少有带包的了,绝大部分都是拎着礼盒。

这回不担心缺东西,而是担心东西吃不了浪费,于是又选上礼盒来回送……

眼下的唐家经济情况尚可,不怎么缺东西,虽然也没有什么来回走的亲戚,但并不妨碍唐植桐为押运处的同事考虑,保不齐就有家庭困难的呢?

天气虽然转暖,但也只是在零度上下浮动,还没有到脱下棉袄的地步。

小风吹的再欢快,也挡不住押运处职工对工资的渴望,一会的工夫就排起了长龙。

唐植桐、马薇正在发工资呢,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喂!唐植桐同志吗?”唐植桐这边刚接起来,对面就问道。

“我是,您那位?”唐植桐没有听出对面是谁,一边把电话夹在耳边,一边继续数钱。

“我是黄瑞丰。”对面自报了家门,顿了一下补充道:“郝厅的秘书。”

“哦,黄秘书好,您有啥指示?”唐植桐刚听到黄瑞丰的时候的确愣了一下,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车票出来了,明天我一块给你带过去?”黄瑞丰也有些无奈,这位神经太大条了,没车票去个嘚,但作为郝仁的秘书,他知道不少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心里纵然有腹诽,也不会表现出来。

“哎吆~这事闹的,我还以为车票是调查组统一保管呢。谢谢黄秘书,我下午过去找您取。”唐植桐一听黄瑞丰后面这句是疑问句,就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

人家疑问,肯定是不想保管,俩人都没见过面,到时候怎么相认?大冷天的总得有一个人在车站外面等着,万一有点误会误了车呢?

“好,那我在办公室等你。”黄瑞丰在唐植桐答应后,挂了电话。

听着对面传来的嘟嘟声,唐植桐腾出手来,把电话从肩膀上拿下来扣上,继续数钱。

“唐科长,这是要出远门?”旁边等着领工资的职工中有喜欢凑热闹的打听道。

“对,出去一趟。”唐植桐笑笑,看着门外的队伍,并未减缓数钱的节奏。

“这是要去哪?”

“武汉。”唐植桐有一搭无一搭的说道,没注意到马薇看了自己一眼。

“吆~那地界厉害,听说前阵子截船来着,船上全是粮食,您过去可得留神。”

“好嘞,谢谢关照,您点点工资。”这位不光嘴皮子碎,嘴巴也松,唐植桐赶紧点钱打发他走人。

这位的工作是在站台卸货,干抗邮包的活,凭力气吃饭,不仅身体结实,而且一瞅就是京爷的做派,啥信息都知道,但有些话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说啊!

把这位京爷打发走,唐植桐接着数钱,旁边其他职工虽然没有朝唐植桐嘴碎,但也有三三两两交流着自己过年的见闻。

谁家因为一个馒头打起来了,谁家孩子偷了谁家水饺,谁家从农村集市买的鸡丢了等等。

由于职工对这次发工资特别积极,还没到中午饭点,工资就发完了。

等最后一位职工出门,唐植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走到门口将门关上,开了一上午了,屋里有点冷。

有人说钱是世界上最脏的,因为过手的人多,而且从来不消杀,钱上面的细菌非常全面。

唐植桐往脸盆里倒了些水,打算洗洗手。

“科长,对不住,让你跑这么远。”马薇收拾一下桌面,满怀歉意的说道。

“嗐,这事不是过去了嘛?我得谢谢你呢,去武汉是我自己选的,长这么大,还没看过长江呢。”唐植桐笑笑,不以为意道。

“刚才那位说的是真的,科长一定要带好全国粮票。你那不宽裕的话,我现在回家拿一点。”马薇实干派,说干就干,说完就要起身拿围巾。

“别,我前阵子就准备好了。谢谢谢谢。”唐植桐赶忙甩甩手拦住,这要是放她回去,还指不定再闹出什么风波呢。

在唐植桐一再确认已经准备好全国粮票后,马薇心里才好受了点。

截船是怎么一回事呢,唐植桐听说过,曾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嚷嚷着要撤职查办当事人。

但唐植桐对内情不了解,不过马薇知道的多一些,就给唐植桐讲了讲。

总而言之就俩字:缺粮。

去年春节的时候,武汉的粮食库存还够10天的供应;到了3月底,粮食库存已不足全市供给的3天;4月2日的时候,人均粮食库存只有一斤!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采取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降低居民定量;居民购粮限次限量,三天买一次;全市300多家粮店轮流挂牌“盘存”、“休息”,轮换开门供应,蔽人眼目;运粮的汽车,满载着装满稻壳的麻袋招摇过市,安稳民心;居民米饭双蒸,糊弄自己的胃……

但效果不理想,一个是因为流言传的快,第二个是居民也不傻,既然这么多粮,你让我吃双蒸饭?

最后一个是周边很多灾民流入了市区,有钱的排队抢购主食、副食品,没钱的就去抢,往窝头、米饭上吐口水是家常便饭……

(图为59年1月汉口市民排队购粮)

虽然各种措施都上了,但粮食属于消耗品,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根本征购不上来。

眼见着粮食就要断顿了,这时候长江上游下来一艘由渝州开往沪县的大船,船上是500万公斤大米,供出口的那种。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经省市两级同意,武汉就把这艘船给扣下了。

这么做是迫不得已,出主意的甚至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正是由于这次截船,武汉所在的省份在接下来执行《农业生产5条紧急指示的通知》就有力度了。

这五条大概是: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谁养的归谁;恢复自留地,自留地的产品全部归社员私人所有,自由支配;房前屋后的零星闲地谁种谁收、不征公粮、不抵口粮、自由处置;允许社员个人经营家庭副业,收益归社员;参加食堂一定要自愿,去留自己选择,不能强迫;等等。

唐植桐除了叹气,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虽然来这边快两年了,但获取消息的渠道有限,而且即便获取到也真假难辨。

到底是谁的责任,唐植桐都快分不清了,不过这跟他关系也不大,反正自己该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交给老天爷吧。

马薇看气氛有点沉闷,想说个笑话,却不怎么搞笑。

唐植桐搓了搓脸:“来,我给你讲一个,真人真事,你不笑算我输。”

“早年有个半仙走街串巷,到我们那个胡同的时候,有户人家想让他给自家孩子看看。

半仙为了多赚钱,一瞅孩子,就装出惊为天人的表情。

说您这孩子了不得啊,将来有数不尽的钱!

这户人家大喜,给封了个大大的红包。

你猜,后来怎么着?”

“没算准?”马薇摸不清唐植桐笑话的路数,试探的问道。

“准,可准了!”唐植桐摇摇头头,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孩子长大后,赶上铸币厂招工,去那边赚口饭吃,整天数钱,数都数不完。”

这年头的女孩子哪见过这种神转折?马薇听完捂嘴笑的花枝乱颤。

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吃完午饭,唐植桐先短暂将财务科的工作委托给马薇,又去把组织费、工会费做了交割,并跟方圆请了假。

上午答应黄瑞丰去厅里领车票,所以下午再一次开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