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03请教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603请教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俩在那边没捣蛋吧?”小王同学来到椿树胡同的时候,叶志娟刚吃完饭,碗筷都还没收拾。

“挺好的,玩的很开心,作业也快写完了。”小王同学把围巾解开,看了一眼饭桌,一碗咸菜、半个剩窝头,埋怨道:“妈,您早上就吃这个?也太凑合了。”

“自己一个人,不想费那个事,凑合一下能多睡会。”叶志娟一点都不在意,笑着回道。

“不行,再凑合也不能这样啊,好歹把窝头热热啊。”小王同学用手背碰了一下窝头,凉的。

“行了,你这嫁了人怎么也开始婆婆妈妈了?以前可不这样。”叶志娟顾左右而言他。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让他俩过去了。”小王同学依旧不满,嘟嘟囔囔的规劝。

“你今天怎么过来了?有事?”叶志娟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主动问道。

“前阵子培训乡村医生的时候,有个叫王波的,桉子说……”小王同学一边收拾着饭桌,一边将唐植桐嘱托的事情给叶志娟转述了一遍。

“嗯,我知道了。你下班的时候去妇联一趟吧,出版社又送过来一些信,给桉子带回去。”编委会那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阅信人员,新版的手册也没有出版,依旧有人往出版社寄信。

至于王波的事,可能存在其他人揣摩叶志娟的成份,因为她当时过问了两句,但不可否认,王波这孩子做的好,争气。

“行。您以后好好吃饭,要是做不到,我可天天往这边跑给您做饭了。”小王同学说了一圈,又绕了回来。

“你还会做饭呀?我怎么不知道?”叶志娟打趣道。

“近朱者赤,我不会做还不会学吗?守着个大厨呢!”一听这个,小王同学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显摆的把唐植桐摆了出来。

“我就不劳你大驾了,好好在家养着吧。我这两天在食堂吃,那边有热乎的,也有粥,这总行了吧?”面对闺女的关心,叶志娟做了让步。

“这还差不多。我给您唱首歌吧!”小王同学高兴的点点头,不待叶志娟回应,就把昨晚两人齐心协力写出来的歌曲唱给母亲听。

小王同学的嗓音比唐植桐好不止一个档次,听得叶志娟连连点头:“唱的不错,也挺好听,就是听着像儿歌。这是什么电影里的插曲吗?”

“不是,这是我俩写的!”小王同学眼睛笑成了月牙,在母亲面前显摆的将事情添油加醋的讲了一遍,添加的全是对唐植桐的表扬。

“不错,不错,越来越像学问人了。需要我帮着问一下发表吗?”这是增光添彩的事情,叶志娟也很高兴。

眼下人们还是很佩服有学问的人,知识分子是一个褒义词,不是一个贬义词。

“不了,我要自己投稿。您帮着问,人家是看你的面子,我相信这首歌的质量,我想自己来。”小王同学振振有词,拒绝了母亲的好意。

“好,有志气,等发表了,把喜讯告诉我。”对于女儿的自立自强,叶志娟很欣慰。

从妇联宿舍出来,小王同学雀跃的来到单位,哼着《一分钱》走到办公室。

门上没有铁将军把门,小王同学推开一瞅,姜烨穿着臃肿的棉衣坐在办公桌前:“姜姐,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过年我值班吗?”

“今天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那边人多,先过来坐坐。”姜烨笑着回道。

“你这是哪不舒服吗?人多也不能耽误呀,我陪你去。”小王同学围巾摘了一半就停下了,时刻准备着再出门。

眼下是没有产检的,哪怕是京城,也有很多人在家里生娃,只有实在扛不住才会去医院,哪怕到了八九十年代,还有很多农村的娃娃是在自家的炕上出生。

“哎呀,谢谢。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是想去混个病号饭,虽然没啥滋味,但不要票。”姜烨见小王同学真诚,也就没瞒着。

“还有这好事?吓我一跳。”小王同学听完,莞尔一笑,把围巾摘了下来。

个人有个人的活法,看着就好,小王同学没打算指责姜烨的做法,但凡家里能吃饱,谁又愿意占这种便宜呢?

“你刚才哼的什么歌?听着还怪好听呢。”姜烨笑笑,问道。

“《一分钱》,一首儿歌。”小王同学一边把挎包取下来放在桌边,一边回道。

“没听过,新歌吗?”眼下有声渠道非常有限,占最大的头的就是收音机,而姜烨最近在家听收音机不少,她印象中没有这首歌。

“嗯,新歌。我和我家那口子写的。”小王同学七分矜持,三分骄傲的回道。

“吆~咱办公室出了个歌曲家夫妻呢!打算发表吗?我可以帮你推荐一下。”姜烨投桃报李,主动表态愿意帮忙。

“不会为难吧?”小王同学略微一犹豫,她本来打算写信给刘悦,让她帮忙问问舞蹈学院的音乐老师来着,不算硬着头皮,但也是七拐八拐的,关系有些远。

“这有啥为难的,你忘了我家那口子在电台了?他们到处寻摸优秀作品,我把这首歌交给他,还算帮他完成了任务,谢谢你都来不及呢。”姜烨也是个会说话的,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表达方式,让人听着心里舒服。

“行,那就谢谢姜姐了。”小王同学知道姜烨的爱人在电台上班,但她不是个多嘴的人,平常不会打听人家是怎么开展工作的,也就没往这条渠道上去想。

“就咱俩这关系,客气啥。”

刚过春节,北图冷清的很,工作也不忙,俩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的热闹,内容以春节玩的、吃的为主。

小王同学在这方面藏了拙,没有说自家天天有荤的菜吃,倒是姜烨,说自个家里今年买到了猪腿骨,美美的做了一次一骨三吃。

第一吃是猪腿骨外面那层残留的肉渣、肉筋,虽然不多,但仔细的剔下来,积少成多,好歹能让白菜有点肉味。

第二吃是肉汤,剔干净的猪腿骨得用锯子锯开,不能用斧头砸,会将里面的骨髓震出来,浪费。

用锯子锯也是有技巧的,得转着圈的锯,最后用力掰开,这样猪骨里面的骨髓是完好的。

猪腿骨下锅使劲熬,把骨头里最后那点油都熬出来后,捞出骨头,干喝汤或者放点烂菜叶子,都是一锅美味。

这第三吃是骨髓,这个有点难度,各个都恨爹妈给自己生的舌头短了,恨不能跟食蚁兽似的,一伸舌头就能到底,把骨髓全部勾出来。

有的人会用手磕腿骨上方,用盘子接着;有的人会用筷子捅;还有的人会用斧子砸,就跟原始人似的,只要砸出一个洞,就能唆啰出来了。

姜烨不是在炫耀,而是物资供应艰难,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给小王同学,让她知道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吃好、喝好。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要孩子身上。

小王同学的关系圈中,有孩子的寥寥无几。

刘悦要个孩子稀里糊涂的,还时不时的写信跟小王同学吐槽这不舒服,那不熨帖。

吕大夫虽然专业,但眼下正专心照顾孩子,也不适合请教。

只有姜烨经验最丰富,而且平时两人聊的也算开阔,偶尔这位大姐的车速都能搞的小王同学心跳加速。

“你有了?这个时候可有点难。”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姜烨第一反应就想劝别要,但又不能劝着去打胎,所以先试探的问了一句。

“没有,但这种事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了。我周围就姜姐经验丰富,我先跟你取取经,反正以后早晚用的到。”小王同学是真想请教,姜烨还有一个来月就临盆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来单位,这次既然碰到了,就得抓住机会。

“哎呀,我还以为你有喜了呢。”姜烨一听这个,笑了,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给小王同学传授道:“这个吧,你想要,就要逼紧一点,完事在屁股下面垫个枕头。”

“哎呀~姜姐,我没说那方面,我是问你养胎有啥需要注意的嘛。”虽然已婚,但小王同学不习惯将床上的那点事情拿出来说,除丈夫以外再亲密的人也不行,听姜烨这么说,脸就红了。

“哦,养胎啊,吃的好一点;保持愉快的心情,别生气;另外别做剧烈活动;也得注意个人卫生,有喜了就别干那个了,让你家那口子断了念想,这点挺重要的,省的碰着,到时候后悔就晚了。”姜烨额外嘱咐道,这是自己这次怀孕的痛点,刚开始并没有发现怀孕,好不容易把孩子都打发出去,俩人就都有些毛躁,所以就没收着力。

小王同学还是略微有些羞涩,但听到最后这一点,联想到了姜烨前阵子养胎,知道这都是肺腑之言,就认真的记在了心里。

两人又聊了一会,姜烨卡着点出了办公室,今儿的午饭还得在医院解决呢。

与此同时,唐植桐也溜了号,回了家,在单位吃,总比不过回家吃点热乎的。

吃了饭,唐植桐拿着粮本,带着介绍信直奔粮店,大冷的天,总不能让亲妈帮自己启粮票。

兴许是春节刚过的缘故,粮店买粮的百姓并不多,店员也懒懒散散的,但不变的是为每位顾客贴心的敲铁皮漏斗,生怕有一丝一毫落在漏斗里。

唐植桐拿着粮本和证明信直奔收款台,收款台后面坐个青年,唐植桐看着面生。

唐植桐将证件递过去,和气的说道:“同志,启点全国粮票。”

对于唐植桐的和气,青年并没有回应以热情,接过证件先看证明信。

在看到证明信的落款后,青年脸上才有了笑容:“吆,部里的证明。”

“对,出公差。”唐植桐在旁边附和道,至于服务态度嘛,就不强求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四九城粮食系统是最牛掰的部门,没有之一。

其他城市的粮食部门就不好说了,搞不好会挨骂。

在反复确定证明信没问题后,工作人员又打开粮本,确认还有余额后,才问道:“启多少?”

“十五斤,可以吧?”唐植桐的定量是三十四斤,按数量来讲,这次出去十天,是能启十一斤多一点的,全国粮票不过期,为了能宽裕一点,唐植桐稍微多报了几斤。

“你这出去十天……”尽管部里的红章很显眼,衙门口也很大,但青年并不打算买唐植桐的账。

“唉,这一趟出去,还不知道十天能不能忙完呢,要是忙不完,没粮票可就遭罪了。”唐植桐一边说着,一边递过去一盒烟。

“你们单位也是,大过年的,出什么差啊?就不能等过了正月十五再去?”青年见有烟,一只手摸过去,另一只手拉开抽屉,行云流水般的划拉到抽屉里,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丝滑。

“谁说不是呢?您要是我们领导就好了。”为了不额外生枝,唐植桐违心的恭维道。

“你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店里今儿刚好有满天飞。”青年收了烟,听了恭维,办事就利索了很多。

青年在粮本上写明启粮票的数额,卡上章,自己做好登记,让唐植桐签了字,从抽屉里数出了十五张全国粮票。

唐植桐清点一下,从粮店出来正好碰到带着信的小王同学。

“你怎么在这?”小王同学看到丈夫后,笑着停下车。

这一幕正好被打算出来透口气抽烟的粮店青年看到,看到眼里都快拔不出来了。

“出差的日子定了,我过来启点粮票。这是又来信了?”这回的信是用绳子绑着的,整整齐齐的两大嘟噜。

“嗯,你又有事做了。走,回家吧。”小王同学看到了店员的目光,脸上就有点厌恶,直勾勾的看人,非常不礼貌。

唐植桐留意到小王同学的眼神变化,回头看了小青年一眼,手一伸,示意小王同学先走,自己则跟在后面挡住了青年的视线。

这青年但凡初一有资格参加街道的团拜,都不会用这种眼神看小王同学。

天鹅不跟癞蛤蟆较劲,唐植桐没打算怎么着他,毕竟眼下看看不违法。

“《一分钱》的稿子被姜姐要过去了,她爱人在电台……”往前走几步,小王同学莺声似的将歌曲的事情告诉了唐植桐,至于姜烨其他的话,小王同学暂时没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