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76换米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576换米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女的是谁呢,去年下雪的时候,邮电学院帮着附近公社抢收白菜,放学路上唐植桐碰到的那个卖葱姜的姑娘。

唐植桐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一边哭着一边打她那个糟蹋白菜帮的弟弟。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把冻了的白菜帮背回家,看来生活还是很困难。

“你没事吧?”唐植桐停好自行车,上前把姑娘给扶了起来。

那俩抢劫的自知理亏,犹如撒了缰的野狗,仗着熟悉地形,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跑没了人影,哪怕唐植桐开了挂,都没找到。

“没事,谢谢。”姑娘犹自后怕,站也站不稳,被唐植桐扶起来后,又扶着筐蹲了下去。

唐植桐往回走几步,弯腰将吹落在地的围巾捡起来,这得亏是被地上的树枝刮住了,否则早被风吹远了。

唐植桐拍拍围巾上面的尘土、枯叶,递给姑娘:“快围上吧,风挺硬的,别冻感冒了。”

“谢谢。”姑娘单手接过围巾,并没有往头上戴,另一只手使劲的抓着筐,生怕唐植桐抢似的。

唐植桐见姑娘这副模样,知道她这是应激了。

“戴上围巾,快回家吧,你一个人在这也不安全。”大冷天的,天又阴着,唐植桐看看四周,谁知道四周还藏着什么人,会不会跟刚才似的蹦出来?

“同志,你要米吗?”姑娘战战兢兢的将围巾系在头上,没认出唐植桐来,也许是她惊魂未定,也许是唐植桐把自己包裹的太严实。

“多少钱?”唐植桐终于搞清楚这姑娘为啥被抢了,估计是逢人就问要不要米。

眼下吃食金贵,这么堂而皇之的问出来,不被人惦记才是怪事。

“五块……最低四块五!”姑娘一咬牙,两眼一闭,朝唐植桐伸出来五根手指头。

“嚯,挺敢要价啊?什么米这么金贵?”唐植桐对这个姑娘印象很好,本来打算帮她一把,没想到这個价格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眼下从公园里的票贩子手中一块钱就能买到一张面额一斤的粗粮票。

面票、米票撑死了也就两块钱一斤,就算连去粮店买粮食的钱也算上,两块三四顶天了。

“这……这可是贵人们吃的米,俺们村队上种了点,都上缴了,一家一户只留了一点点。”姑娘说着,又蹲下抓住了筐,东张西望一下,生怕有人跑出来抢似的。

“哦,是京西稻吧?”唐植桐听姑娘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过来,上次去那边帮着抢收白菜,没留意其他地里种的啥。

京西稻名气大,但在四九城种植范围并不广,满清时期鞑子皇室有他们自己的种植区域,大概在颐和园、玉泉山、六郎庄、及现在的清大一带。

姑娘所在的村子正好在这一片的边角。

“嗯,嗯,对,就是这个叫法!”姑娘听到这个名字,精神了些,碰到个懂行的。

“那四块五倒是可以,你这筐里有多少?”唐植桐对京西稻记忆犹新,来这边一年多,只吃过一次半,一次是在椿树胡同,半次是在家里,掺着做了个二米饭。

“五斤!你全要了?”姑娘惊喜的问道。

不能不惊喜,来这边小半天了,人少,问的更少,好不容易有个问的吧,不光没要,调过头来还抢自己的米!

“你掏出两粒来,我先瞅瞅,如果是京西稻,我就全要了。”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唐植桐不介意稍微提高一下生活质量,虽然没法跟某些人似的天天吃,但偶尔改善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姑娘没犹豫,将手伸进竹筐里,将上面的稻草扒开,露出里面的包袱来,打开一条缝,从里面捏出来了几粒,小心翼翼的递到唐植桐跟前。

唐植桐捏住一粒,看的仔细,京西稻跟普通的大米模样不同,普通大米偏圆短,京西稻偏细长,而且表面看着略微发红,所以才有“胭脂米”一说。

既然姑娘没有认出自己,唐植桐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暴露身份,用手捏着米从围巾底下递到嘴里,装模作样的咬碎尝了一下。

“得嘞,是那个味。确定是五斤对吧?”唐植桐嚼嚼,满意的点点头,一边问,一边往外掏钱。

“嗯,五斤,不高,但绝对不少。”姑娘很实诚,回答的也斩钉截铁。

“大冷天的,你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喏,25块钱。下回让家里大人出来,一个姑娘家的,再有这么一回,你哭都没地方哭去。”唐植桐承认自己心软了,灾年啊,对农民非常不友好。

姑娘在接过钱的那一刻流泪了,一边流泪一边点钱,在确认钱数无误后,姑娘用袖子抹了一把泪,扶着筐就要给唐植桐下跪。

“哎~哎!伱这是干啥?你这样我可不要了!”唐植桐眼疾手快,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男女大防了,一个箭步上去,扯住姑娘的胳膊就把她给提溜了起来。

生活的苦难,加上刚才受到的惊吓,再叠加上唐植桐暖心的举动,姑娘再也压制不住,趴在筐上嚎啕大哭起来。

“姑娘,你这样挨揍的可就是我了,别人还以为我欺负你了呢,快别哭了。”唐植桐在一旁很无奈、很心酸,都是为了口吃的,如果有个三瓜俩枣果腹,谁又愿意舍了脸面给人下跪呢?

姑娘兴许是听进去了,用袖子擦擦眼泪,嚎啕大哭变成了抽泣,一边哭一边说道:“米,米给您,您是大好人,我在家求老天爷保佑您。”

“唉,老天爷要是管这些,早就把那些做乱的给劈死了。且熬着吧,等开春,多采下点野菜野果,吃不了就晒起来。”唐植桐笑着摇摇头,人轻言微,很多事情自己掺和不了。

“给您米。”姑娘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从竹筐里拎出包袱递给唐植桐。

“倒我包里吧。”唐植桐将挎包从身上取下来,同时用挂将挎包清空,包不算大,装五斤米还是绰绰有余的。

无论如何,日子还要过,姑娘止住哭,解开包袱,小心翼翼的捧起一把米,慢慢的往唐植桐的挎包里装,唐植桐则在一旁撑着挎包。

米不多,不大一会工夫,所有的米都转移到了挎包里,唐植桐重新背上挎包,跟姑娘说道:“这附近不怎么太平,你往哪边走?我在后面护着你点,送送你。”

“俺住城外,谢谢您,您是大好人。”姑娘仍旧有些局促,学着城里人的模样,别扭的给唐植桐鞠了一躬。

“行了,别客套了,把东西收拾好,走吧。”唐植桐有些哭笑不得,才一会的工夫自己就收到了两张“好人卡”,还都是同一个姑娘给的。姑娘转过身,把钱贴身收好,又背上竹筐,回过身来跟唐植桐点点头,闷着头往城外走去。

唐植桐没骑车,推着自行车在后面跟着,保持了三五米的距离。

在出城的路上,俩人没有任何交谈,只有怒吼的西北风在耳边猎猎作响,仿佛控诉着什么……

出城后,唐植桐一直送她到小西天,才住了脚步,开口道:“姑娘,前面应该没事了,你自己沿着大路往回走吧。”

这年头,肯定有敢拦路抢劫的,但大多会选择偏僻的地方,从这边往姑娘所在生产队,有大路可走,这边大学、工厂也多一些,都是生活能得到保障的人,不至于跳出来干下三滥的勾当。

“嗯,谢谢您。”姑娘听闻后,转过身,又给唐植桐鞠了一躬。

唐植桐笑着挥挥手,待姑娘转身往家走以后,再次调转车头,往城内赶去。

回去的路上,唐植桐琢磨着,是不是该去换一波京西稻了?

今儿早上泡米的时候,唐植桐发现大米的质量并不是很好,没什么香味。

去年的京西稻已经收割了,估计稻农手里能有些新米,趁这个机会去换一波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玉泉山、颐和园那一片肯定是不能再过去了,自己毕竟在工地上替供销社收过几个月的东西,与附近老百姓打交道多,保不齐就会有人认出自己来。

除了这一片老的京西稻种植区,眼下四九城仅有两个地方种京西稻,上庄的白水洼村、常乐村及圆明园。

至于百望山嘛,眼下还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得等1966年京密引水渠贯通后,才改成水田,种京西稻。

圆明园种植水稻的历史也不长,是1955年左右才开始的,但不是农民种植,而是有点类似农场,工作人员都是拿工资的。

上庄那边种植历史更久一些,不过唐植桐估计以前并不是走皇家特供的。

唯一的缺点是上庄那边离内城有点远,估计得有三四十公里的样子。

唐植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远点就远点吧,大不了坐火车过去,如果今年不抓紧,以后就没机会了,因为转过年头,等61年的时候,上庄会与农场合为一体,到时候再换京西稻就难喽。

既然是换,唐植桐一边骑车,一边盘点了一下库存,除了钱以外,还有些粮食。

前些日子跑了一趟安东,扣除给大伯、小姑的,再扣除运到家里的,空间还有不到2000斤玉米。

除此之外,还有200来斤棒子那边产的大米,再就是在工地囤的300来斤面粉。

具体用什么换,唐植桐打算到时候见机行事。

一路琢磨一路走,不知不觉的到了北图,唐植桐看看手表,也快到小王同学下班的点了,那就再去接她一回!

进了北图,唐植桐先去自行车停放处,在看到小王同学自行车,确定她在单位后,蹲旁边点烟抽了起来。

时间不长,小王同学出来了,看到唐植桐后非常惊喜:“你怎么来了?大冷天的,为什么不去办公室?”

“今天去了一趟邮电学院,给同学们领票、发票来着。回家路过这边,正好进来瞅瞅你有没有走。我也是刚到,一颗烟还没抽完呢。”唐植桐展示了一下手里半截香烟,笑道。

“去屋里抽也行呀,看把你冻的。”小王同学看到唐植桐冻的发红的双腮,有些心疼。

“没事,走吧。”唐植桐深吸一口,将烟屁股扔地上,用脚捻灭,把围巾重新戴了起来。

老爷们过的糙,小王同学见唐植桐的围巾有些歪,又亲自动手整理了一下,才满意的转身过去推车。

“咱们去一趟椿树胡同吧,今天是她俩单独回家的第一天,我有些不放心。”路上,小王同学提议道。

“行啊,走着。”唐植桐骑着自行车,用力蹬了两下,率先拐进了东皇城根。

自从佟旺蹲守到自己,唐植桐就尽量避免走钱粮胡同东口、西口,省的再打照面。

小两口进了妇联宿舍,隔着门就听到自家屋里吵吵闹闹的。

小王同学打开门,就看见静莹、敬民在一旁厮打,凤珍在一旁劝,凤芝则在旁边咬手指头,于是整着张脸问道:“怎么了?为什么打架?”

“姐!敬民刚才偷偷带着凤芝去钓鱼,被高大娘发现拦住了。回来后,我说他两句,他还不乐意。”静莹不再跟敬民一般见识,转头告起了状。

“你那叫说两句吗?你那叫打!凤芝说她没见过钓鱼,我带她过去站河边长长见识,又没打算下到冰面钓鱼,怎么了?!”敬民振振有词,一副我有理我怕谁的模样,寸步不让。

“你那是长长见识吗?鱼饵、鱼线、鱼钩你都带了!”静莹指着桌子上的“罪证”,质问道。

唐植桐顺着小姨子的指向看去,好家伙,自己早上留在洗手池的鲅鱼内脏忘记扔掉了,敢情小舅子打算废物利用?

“凤芝,真的只是去看看吗?”物证在此,小王同学又把目光看向了小姑子。

凤芝看看嫂子,又看看敬民,无视了好朋友的眼色,最后选择低头看脚,仿佛大冬天的楼房地板上有蚂蚁一般。

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小王同学摘掉棉手闷子,围巾都没摘,大跨步走上前,薅住弟弟的衣领就开始照着屁股打。

“姐,姐,我错了,我错了,你看我,你看我!”敬民见大姐动了真怒,也不犟嘴了,把脸转向大姐,把一个自认为非常灿烂的笑容展现在大姐面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