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17算计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517算计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之桢想多了,听闻后哭笑不得,说道:“原则上来讲,一人只能买一双,如果你想多要,得等所有班级都统计结束,到时候我看看还有没有余下的。”

“别,别,谢谢魏老师。我就问一下,回去好跟同学们说。我们不搞特殊,就一人一双,不给魏老师和学院添麻烦。”唐植桐嘿嘿一笑,之所以这么问,确实存了看看能不能多买的心思,毕竟等明年各类货物都会更加短缺,但面上肯定不能承认。

既然魏之桢这么说,唐植桐就熄了多买的心思,有困难也是明年的,先把今年过好,明年的困难交给明年。

下了大课,唐植桐招呼有线系593班的同学回到自己的教室,待人齐了以后宣布道:“同学们,学院里为咱们准备的棉鞋到了,我替大家看了,质量很好。”

有线系593班的同学爆发出一阵欢呼,丝毫没有因为唐植桐替他们看了而不高兴。

“学院承担棉鞋的大头,咱们每个人只需要出一小部分,每位同学限买一双。由于鞋码大的用料更多,所以鞋码越大,价格也会高一点,但是!同学们,不要为了省几分钱就选小号,棉鞋买大不买小,也尽量别买正好,垫个鞋垫、穿双棉袜就撑起来了。”唐植桐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劝道。

“也不要为了省这几毛钱,打算跟冬天硬抗而不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四九城的冬天很冷!如果确实有暂时困难,钱不凑手的同学,可以跟我说,我帮他把钱垫上。”

“下面我将个人承担的那部分费用抄在黑板上,同学们选好自己的鞋码,下午找我交钱、登记。今天又下雪了,咱争取下午就穿上新棉鞋!”唐植桐说完,直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抄了起来。

鞋码就那么几个,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抄完了,抄完,唐植桐又补充道:“选好了就去吃饭,下午早点过来交钱。”

虽然唐植桐说可以借钱给同学,但并没有因为这几毛钱开口的。

下午,唐植桐拿着花名册,一个个填上鞋码,唐植桐自己也要了一双,当然不是自己穿,而是买给张桂芳的。

张桂芳勤俭持家,很少给自己置办东西,无论是棉衣、棉鞋,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

孩子们几乎年年有新鞋穿,像今年,不光自家的几个孩子,连叶志娟、静莹、敬民都有份。

而张桂芳自己要么缝缝补补穿旧鞋,要么纳个新鞋底配上旧鞋帮,主打一个凑合,橡胶底的鞋子更是舍不得买。

四九城的冬天总有下雪、化雪的时候,千层底虽然穿起来舒服,但防水性差,出去一趟就能湿透。

统计好各个鞋码的数量,将钱清点一遍,唐植桐领着几个男生去了后勤处办理领鞋手续。

魏之桢没二话,确定钱款正确无误后,带着有线系593班的同学去仓库拿鞋,鞋不重,一个人抱个五六双,回到教室又是一阵分发。

“试试大小,小的话咱再回去调换,只要不是太大,我还是建议不要调换。”唐植桐发完鞋子,开口提醒道。

一双鞋大概需要穿个三四年,鞋码大一点等以后饿的浮肿了,就不用换鞋了,到时候好歹能穿得下。

大学生清澈,在唐植桐中午提醒后就留了心。

不少农村出来的小伙伴从小到大就没买过鞋子,一直穿母亲做的布鞋。

像谷漫苍从小更是穿草鞋,直到进了大学,发了补助金后,才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双鞋。

所以,鞋码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有些陌生,但同学们很互助,有帮着同学科普鞋码的,也有更直接的,找出自己的鞋子让同学试穿。

大家都是年轻人,身高差不多,试个两三双,总能找个一个合适的码。

尽管唐植桐提示可以换鞋,但大家都选择了不换。

唐植桐想的是垫鞋垫、穿袜子会占用空间,但不少同学考虑的却是:在学校里比在家吃得好,俗话说二十三,窜一窜,说不定自己还会再长长个,到时候脚也会跟着长,要留出富余的空间……

办完发鞋的事,唐植桐收拾好个人物品,再次开溜,今儿押运处发煤呢!

等唐植桐来到押运处后,没有看到排队的情况,只有几个老爷们在装煤、过磅,旁边放着装好的麻袋或者竹筐,竹筐好认,麻袋上人为的做了一些记号,省的被拿错。

食堂的高立德、后勤科的秦路明赫然在列。

“高师傅,抽烟。”唐植桐蹬着自行车过去,停下后,先掏出烟来散给同事,一个都没落下。

“嗐,为同志们服务嘛,节省大家时间。”高立德乐呵呵的说道,今儿其实他可以不来的,但这阵子由于增量法,他夹在中间很难受,尽管大部分职工都能理解,但总有几个犯浑的,打饭时说话夹枪带棒。

“辛苦,辛苦。”唐植桐跟大家客套着。

“唐科长,我帮你把麻袋拿下来吧。”秦路明先给其他人点上烟,才开口道。

“谢谢,我自己来。”东西不重,唐植桐自己解开绳子,把麻袋递给秦路明。

来了这么长时间,唐植桐已经认识了押运处的所有同事,对家庭背景也略知一二,秦路明会来事,大概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有家里长辈交代的因素在。

秦路明的父亲是旧社会人员留用,原来是在押运科扛大包的,前两年因身体原因主动退休,把岗位让给了儿子。

也正是秦路明的会来事,他才能从搬运岗位调动到后勤股,也就是现在的后勤科。

一众人聊了几句有的没的,抽完一颗烟,唐植桐告辞,打算回财务科。

刚走出没几步,秦路明赶上来把唐植桐叫住,少见的扭扭捏捏、支支吾吾。

“啥事?大家都是同事,有啥不好意思开口的?”唐植桐笑眯眯的鼓励道。

“唐科长,我跟您打听个事,您科里的马薇……有对象吗?”在唐植桐的鼓励下,秦路明红着脸,鼓足了勇气,低声问道。

“这事啊,还真没问过,我一个已婚的男同志,问这个也不合适,你说对吧?”唐植桐一听这个就懂了,这是秦路明单方面对人家马薇有好感,当即面露难色的回道。

“您说的有理,谢谢唐科长。”秦路明虽然还有点脸红,但没失了智,在得到唐植桐的回复后,礼貌的点点头,回去继续装煤。

唐植桐笑笑,不再理会,回了财务科。

兴许是马薇平日里小资的穿着给了秦路明错觉,可能认为她是资本家家庭出身,所以才仗着自己出身稍微好一点,起了一些心思。

少年慕艾,人之常情,但从马薇的行事做派及家住的位置来看,唐植桐不愿去招惹,也不愿去探究,更不愿去做媒。

个人有个人的机缘,都交给命运吧!

话说秦路明一边装煤一边琢磨唐植桐说的话。

从表面来看没啥毛病,一切都中规中矩的,但再往深了想想,难道真的有领导不清楚下属的情况吗?更何况还是这种下属不多的情况。

这算婉拒?提醒?

“路明,想啥呢?装袋子外面了。”撑袋子的同事提醒道。

“哦,哦,对不住,有点走神。”秦路明报之以歉笑,暂时将一切抛之脑后,专心装起煤来,装煤并不是他的专属工作,而是大家轮流来,这会轮到他罢了。

下班后,唐植桐今天依旧没有往家带玉米,而是将装好的煤绑在后座上,打算带回家。

话说吕德贤今儿翘班了,下午早走了一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东单公园。

以前的时候,他都是和刘诚志一块上下班,刘诚志没有自行车,不是他带着刘诚志,就是刘诚志带着他,爷俩轮换着来。

吕德贤今儿在班上没给刘诚志好脸,以后也不打算再走多亲近,就当普通同事处着,至于刘诚志如何上下班,那不是有腿吗?

天空中飘着细碎的雪花,东单公园人非常少,除了几对不惧寒冷前来约会的青年男女,就只有几个游手好闲的街溜子。

看着吕德贤推着自行车站在公园门口四处张望,有街溜子主动走向前,低声问道:“爷们,要粮票?”

吕德贤略微有些紧张,看四下无人,才问道:“什么价?”

“细粮一块五,粗粮一块。”

“要的多,便宜点。”吕德贤开始讨价还价。

“嘿,爷们,不是我诓您,无论您要多少,现在四九城都是一个价。”街溜子摇头,不肯让步。

吕德贤面带犹豫,挣扎了一会,一咬牙,说道:“行,来二十斤粗粮票。”

“成,您跟我朝里走走。”街溜子点点头,示意吕德贤跟上,率先往公园里面走去。

这种天,外面也没有自行车寄存的,吕德贤只能推着自行车往里走,好在没走多远,街溜子在一个四下无人的角落停了下来,跟另外一个同伴比划了一下。

前后不过半分钟的工夫,那个同伴给了街溜子一沓粮票。

街溜子拿着粮票,在吕德贤眼皮子底下点了一遍,分毫不差,然后伸手跟吕德贤要钱:“爷们,票正好,钱呢?”

吕德贤将刚才一切都看在眼里,利索的掏出两张十元递了过去,在街溜子接触到钱后却没松手,而是开口道:“票呢?”

“嘿,还挺谨慎。”街溜子笑了,把票递了过来。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其实他们平时的交易对象大多是熟客,比划个数量就一手钱一手货,根本不会多言语,打个照面,点根烟的工夫就能完成交易。

街溜子将钱在手里一摩挲,知道是真币,没等吕德贤点完,就溜之大吉了。

吕德贤看着街溜子远去,飞快的点完粮票,想着数目不对就喊人,不成想街溜子讲信用,没骗人,数量正正好好。

吕德贤将粮票装起来,也骑上车走了。

到家后,吕德贤并没有立即去还粮票,而是在屋里守着炉子暖和。

吕德贤盘算的很明白,自己做担保,最后替别人还粮票,虽然看上去有点窝囊、吃亏,但这也是一个树立口碑的好机会,说明自个是个爷们,一个唾沫一个钉!

这种机会得来不易,还特么很肉痛,所以吕德贤不愿悄无声息的办,而是要大张旗鼓的办,要让街坊们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汉子!

卡着下班的点,吕德贤冒雪站在水站外面等债主,可谓是诚意满满。

没办法,债主昨天说“后天一早”再要,真要等明天让债主主动上门,那自己不仅落了下乘,还会很被动。

随着一波波债主回家,在老朱的旁观下,吕德贤丝毫不差的将粮票一一还上,临了还不忘感谢人家赏脸,对自己的信任,绝口不提刘家。

不少街坊虽然看在吕德贤面子上借给刘家粮票,但借条这玩意并不随身携带,在接过粮票后,往往都会说上一句马上回家拿借条。

每当这时,吕德贤都笑眯眯的跟人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顺手送过去就行,烧了也行,都是老街坊,我信得过你,再说还有朱老弟在这见证,大家总归认朱老弟面子。

一句话,既赢得了债主好感,又暗戳戳的抬高了老朱在这片的份量,大家皆大欢喜。

虽然吕德贤这么说,但街坊们还是非常自觉的回家将借条拿了过来。

唐植桐走到胡同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和谐场面。

“桉子,来,来,你吕大爷清账呢。”老朱眯着仅剩的一只眼,看到唐植桐后,伸出了热情的手。

“吆,那感情好。”唐植桐这回听到了,路滑,慢慢刹住车,停了下来。

“桉子,谢谢你前阵子带头配合我工作,我平日里做工作冲了点,跟你道歉,你多包含。”吕德贤递过粮票,拉下脸来跟唐植桐道歉,态度好得不得了,科长啊,尽管是个副的,那也比自个厂里的车间主任大,更何况眼前的小青年才多大?

“嗐,吕大爷,您这么说可是打我脸了。牙齿还有碰到舌头的时候呢,大家都是邻居,有点磕绊挺正常,我都没往心里去。”唐植桐很意外吕德贤能如此跟自个说话,起码表面上没有阴阳怪气,看上去挺真诚的。

唐植桐接了粮票,没等吕德贤回话,一拍口袋,自顾自的说道:“您瞧我这记性,借条忘带了,我回去给您拿。”

说罢推着自行车,径直先回了家。

说白了,唐家跟老吕没有很直接的冲突,但由于先入为主的缘故,唐植桐不太乐意跟他多打交道。

等唐植桐拿着借条回来的时候,水站又多了两三个看热闹的街坊。

“桉子,我听说外面细粮票一块五一斤,粗粮票一块一斤。你看,我手里有三十多斤细粮票,咱两家换换吧?我也不跟你多要,一斤你给我三毛钱差价,怎么样?”待唐植桐把借条还给吕德贤后,旁边有个街坊凑上前来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