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05变迁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505变迁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静文,你今天是不是有事?有事就先走,我在这帮你看着点。”一会的功夫,姜烨看王静文已经抬腕了好几次手表,好意提示道。

“谢谢姜姐,我没事。”小王同学笑笑,然后拿起钢笔,低头看着办公桌上的文件,假装忙碌起来,现在还没什么事,但晚上就不一定了。

小两口已经十来天没见面了,唐植桐除了到安东拍了一封电报回来,后面就没了音讯,按照计划来说,是今天回家,小王同学有点思念如潮的意思。

眼下家人有份能出差的工作确实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一件事,能出差不仅代表着工作重要、单位重视、个人眼界要宽一些,还有机会从外面买一点当地特产回来。

但唐植桐这次是请假探亲,跟工作出差区别很大,更何况去办的又是不怎么光彩的事情,所以小王同学没有跟姜烨说实话。

下班后,小王同学照例去接了两个妹妹。

由于是女校,家长格外不放心。

这段时间以来,学校门口前来接放学的家长越来越多了,步行的、骑自行车的,甚至有开小车的,这种大概率不是家长,而是司机。

接孩子的缘由嘛,没有人嚷嚷出来,但心知肚明,大家处于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

把王静莹送回家后,小王同学才带着小姑子回家。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大门内的自行车标示着自己爱人已经回来了,小王同学看到后心里欢呼雀跃,但当着凤珍的面,总要保持一下作为嫂子的威严,压抑着,没有表现出来。

“嫂子,哥哥睡觉呢,咱妈不让我过去找贝贝。”刚一到家,凤芝就过来求援。

“那我过去叫。”小王同学摸摸凤芝的脑袋,小姑娘扎了两个小揪揪,很可爱。

有小王同学打头阵,凤芝狗狗祟祟的跟在后面,哥哥固然重要,但贝贝也很馋人啊,一天不见,它肯定也想自己了!

推开门,小王同学拉开灯,贝贝“喵”了一声,朝女主人跑过来,但看到后面的小阎王后,回头看看窝里,挪腾空间有限,遂“喵喵”的继续往前跑。

贝贝先是蹭蹭小王同学裤腿,在凤芝蹲下身子要下手的时候,嗖的一下往外跑出去,身手矫健,跟月龄很不相符。

凤芝见状,一边喊着“贝贝,慢点”,一边追了出去。

唐植桐听到动静,睁开眼,看了眼手表,才伸个懒腰坐了起来。

“回来了?”小王同学看了一眼丈夫在自己留的纸条上的回复,心都快化了,看向唐植桐的眼神里充满了柔情蜜意,都快拉丝了。

“嗯,回来了。”唐植桐站起身来,轻轻将小王同学拥入怀中,耳鬓厮磨。

良久,小王同学将丈夫推开:“门还没关呢。”

“呵呵,最近工作、生活都好吧?”唐植桐过去把门关上,炉子已经灭了,烧柴的炉子虽然温度上来的快,但不持久,时间稍微一长火力就不够了。

唐植桐坐在马扎上,先把炉子再次点着,今晚是自个回来的头一晚,屋里一定要温暖如春才行。

“都挺好的。敬民吵着要鱼竿,你说得吊一个月,我看也没差多少日子,就给他拿过去了。”小王同学站在书桌前,将留有两人字迹的小纸条仔细折叠一下,然后夹在《茶馆》收起来。

“嗯,也不差这几天,不过得嘱咐他一句,这种天别去钓鱼,太冷。”唐植桐一边点火,一边说道。

“嗯,告诉他了。”小王同学一边将围巾摘下,一边回道。

“哦,对了,将校呢脏了,得洗洗才能送回去。”唐植桐转头看到小王同学收拾衣服,开口道。

“没事,明天我拿普兰德干洗一下。”小王同学朝丈夫抿嘴一笑,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

旷日持久的爱情,很多时候并不在于送了多少礼物、说了多少甜言蜜语、海誓山盟,而是在一方有哪做的不好亦或者做错后,迎来的不是另一方的责怪,而是兜底。

“行。我还剩回点钱,放你那吧。”干洗是要钱的,唐植桐起身洗洗手,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五六十块钱,有零有整,递给小王同学。

“喏,你拿着买烟。”小王同学很大气,只收了大票,零钱又给丈夫塞进了兜里。

“好。”唐植桐没有推辞,笑眯眯的收了,回去继续伺候炉子。

普兰德的大名,唐植桐是听说过,全名中、央、普兰德洗染店,最早在沪县,是国内较早用机器干洗衣物的洗染店,以去除污渍、精工织补、手工熨烫闻名遐迩。

1956年7月由沪县迁京,总店在前门外大栅栏,在王府井大街、西安门大街有门市部。

同年迁来的还有照相馆、理发店、制衣店等等。

有些话,没人提,但不表示不存在,就如同没人愿意开口讲为何接孩子一样。

之所以去沪县考察服务业,并将服务人员、设备统一迁来四九城,除了四九城这边服务质量不大行以外,技术也存在一定差距,毕竟在解放以前,沪县有外滩,都是跟洋人打交道的,处在国内时尚的最前沿。

照相业56年一共来京19人,以中国照相馆、国泰照相馆为代表。

中国照相馆在王府井大街南口,几十年后东方新天地的地界,这里有新式结婚礼服,是很多思想开放的年轻人结婚拍照首选。

国泰照相馆在西单北大街,跟中国照相馆的硬件条件差不多。

四九城百姓最津津乐道的是理发店,“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名店集体迁到四九城,足足有108人,当时被人戏称“一百单八将进京城”。

56年7月27日,大名鼎鼎的“四联理发馆”正式在王府井大街北口的金鱼胡同33号挂牌营业。

理发店名字挺长,除了“四联理发馆”以外,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联合。

实事求是来讲,四联进京以前,四九城女性的发型就那么几种,说好听叫庄严、厚重,说难听就是土、呆板。

四联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那里服务热情,而且会的花样多,做的发型新潮,能烫出大波浪,几天下来,名气就打响了。

56年8月4日的时候,《北京日报》上甚至刊登了四联的新发型,妥妥领先个二十年(如下图)。

四联理发店的师傅们是靠手艺赚钱的,跟几十年后部分tony傍富婆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四联进京前,四九城的理发价格一般在一毛到四毛之间,四联却是理发八毛起步,烫头两块二。

尽管价格不菲,但宾客依旧盈门,经常爆满,尤其是年关的时候,每逢腊月,前来烫头的女同志络绎不绝,理发师傅这个月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一天能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相对应的,收入也高,能拿一百多块钱。

除了以上种种,还有裁缝。

1956年四月,208名来自沪县波纬、雷蒙、造寸等21家服装店的“红帮裁缝”被选拔进京。

裁缝以宁波人居多,之所以被称作“红帮裁缝”,据说是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当地裁缝开始为被称作“红毛”的外国人做衣服,因此得名。

服装店进京,《北京日报》头版头条进行过报道:“适应首都人民改进服装的需要,上海二十家著名服装店迁到BJ”。

但老四九城人嘛,不光嘴快,探究欲也强,没多久就有人说,四九城新添了一家制衣厂,谁要是穿上这家厂出的衣服,可就了不得了。

其实也不算新添,是在某级别非常非常高的单位下属的“服装加工部”基础上,与进京的“金泰”“蓝天”“雷蒙”“鸿霞”“造寸”“波纬”“万国”等七家最有名的服装店共同成立了四九城友联时装厂,也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红都”。

友联有三大任务,基本不对外,除非带着单位证明信的出国人员或者有省、部单位的介绍信才能到那里做一套衣服,而且价格不菲。

在品牌的加持下,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若是有谁结婚穿一身红都,那将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小两口接下来交流了一下这次去安东的收获,小王同学很高兴,这下足够两家吃上大半年了。

去正屋吃饭的时候,凤芝跟唐植桐打小报告:“哥,咱妈这阵子中午都按时吃饭了,我看着呢。”

“好,奖励你一颗糖,一会找你嫂子兑现。”唐植桐拽拽妹妹的两个小揪揪,在手里绕着玩。

“我要大白兔奶糖!”凤芝提要求道。

“那得问你嫂子还有没有。”唐植桐当起了甩手掌柜。

“还有几个,吃完饭给你拿。”小王同学笑眯眯的应着。

“前两天刚给她吃了,别老惯着她。”张桂芳在一旁看了一眼闺女,说道。

“没事,妈,一颗糖也不多。”小王同学说完,又嘱咐小姑子:“今晚给你,但今晚不能吃,晚上吃糖容易蛀牙。”

“好!我保证明天再吃。”凤芝举起小拳头,信誓旦旦道。

今晚的伙食比较丰盛,张桂芳将唐植桐从东北带回来的酸菜肉渣水饺重新上锅蒸了蒸,每人都分食了一些,然后是每个人定量、炖白菜。

饭后,唐植桐开口道:“妈,你们一会把冻梨、冻柿子分着吃了。时间差不多了,我出去一趟。”

“行,路上慢点。”张桂芳嘱咐道。

唐植桐出了门,先从地窖里拿了两块白薯,然后去对门找马大爷借板车。

拉着板车,唐植桐出了东便门,借着月光从城墙上抠下几块城砖,然后坐在车上抽了两颗烟。

估摸着时间,才拉着车往家走。

眼下气温低,再加上吃不太饱,白桥这边的街上干净的很,唐植桐一路回来就没看到人。

一直拉到大门下,唐植桐才将石碾从空间掏出来扔车上,然后往里走几步,直接把车掀起来,车上的东西滚在了院子里。

晚上温度在零度以下,水泥能拌,但对凝固不利,唐植桐打算等明天的太阳出来再干这活。

院子里燃着火炉子,炉子上正在烧着水,张桂芳听到动静,从洗澡间出来:“大晚上的,别鼓捣了,一会洗洗睡,明天再干。”

“好嘞,妈,先给贝贝垒个便池。”唐植桐乐呵呵的应下,猫的便池可以先垒起来,这玩意不用水泥。

便池容易做,五块砖头垒成个敞口的长方体,然后把沙子倒进去即可。

小王同学脸色微红的凑上来,后面跟着贝贝:“咱妈让烧水洗洗澡。”

“嘿嘿,没事,洗澡间也没那么冷,洗吧。”唐植桐站旁边看着小王同学,这是害羞了,贝贝不害羞,甚至不用人开口,在沙子里蹲下小解,然后用后爪刨了两下盖上,转头跑了。

张桂芳精打细算,没有将替换下来的那个旧炉子扔掉,前阵子挪到洗澡间了。

每当洗澡的时候,就加些硬煤,烧的旺旺的。

尽管炉子放在本就不大的洗澡间有些拥挤,但胜在暖和,每当水凉了,还能从炉子上拎下烧水壶兑上些热水,可谓是一个简易版的锅炉。

这日子,要是再少了四邻八舍的口舌与监督,唐植桐觉得就更完美了。

“咱妈那边没办法处理玉米,咱明天先从这边拿点玉米面过去应急,等安好石碾,你再陆陆续续的带过去。”虽然外面有点冷,但这温度比起安东来,已经高了很多,起码能在外面站得住。

“行,听你的。”小王同学自无意见,最近传到耳中的消息越来越多,除了几个大城市供应好一点外,其他地方都不怎么乐观。

晚上洗澡的只有小两口,唐植桐简单的冲了冲,前两天在安东泡过,身上挺干净。

给小王同学换了一池子华清池的温汤后,才把她给请进来。

小王同学昨天亲戚刚走,已经好几天没有洗澡了,感觉身上有灰,喊着唐植桐给搓搓泥。

“小了,现在粮食买回来了,你得争取再长回去。”搓着搓着,唐植桐的手就有些不老实。

“行了,你的任务完成了,快出去,这里面有炉子,挺挤的。”小王同学轻轻打了一下丈夫,下了逐客令。

是夜,唐植桐也吃到了大白兔。

大白兔跟大白兔不同,大白兔奶糖虽甜,但哪有爱情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