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049蝉鸣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049蝉鸣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郝叔叔,让您久等了。”打完电话,唐植桐态度转变九十度,没有了疏离,只剩下亲热。

“看来静文说话比我说话好使啊。”郝仁笑眯眯的打趣唐植桐。

唐植桐嘿嘿一笑,默认了。

“走吧,你找地方,咱吃饭去。如果我不自报家门,你是不是没打算管我饭?”郝仁依旧打趣唐植桐。

“那哪能呢?您有什么喜好或忌口没有?我带您下馆子。”虽然唐植桐是这么打算的,但肯定不能承认。

“大冷天的,喝羊汤去吧。”郝仁跺跺脚,提议道。

“好嘞,我知道有家合营店,祖传的老手艺,我带您去尝尝?”唐植桐整天各胡同跑,虽然自己没吃过,但没少从百姓嘴里听说。

合营店是一种历史产物,现下还有不少,直到风起时才完全消失。

“前面带路。”郝仁拍落车座上的雪,开口道。

“那咱走着。”唐植桐骑上车在前,往羊汤店赶。

不一会的功夫,两人来到羊汤店门外,锁好车,互相帮忙把身上的雪扫落才进门。

由于还不到饭点,店里还有空座。

“郝叔叔,您要羊肉还是羊杂?”唐植桐扫了一眼店里的小黑板,上面写着菜品及价格:羊肉汤0.22元/碗,羊杂汤0.18元/碗,烧饼0.05元/个。

“羊杂吧。”郝仁搓搓手,又跺跺脚,在外时间长了,皮鞋不大保暖。

“葱花、香菜要不要?”唐植桐顺口问道。

“现在哪来的香菜?葱花也不要了。”郝仁觉得唐植桐既细心又粗心,细心的是问加不加,粗心的是竟然不知道这时节没香菜,他哪知道这是唐植桐以前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

“嘿嘿,好久没吃把这茬给忘了。”唐植桐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转身走向前台。

“劳驾,两碗羊杂,都不放葱花,八个烧饼。不够再加。”唐植桐报完,掏钱准备付账。

合营前的饭馆基本没有先给钱的规矩,先给钱后吃饭在老京城看来就是骂人,所以《茶馆》里王掌柜老年收法币时才有“丢人”一说。

“一共七毛六。”前台姑娘开票,收钱,然后朝后厨吆喝:“烧饼八個,羊杂两碗,不放葱!”

后厨确认,高声复述:“好来,烧饼八个,羊杂两碗,不放葱!”

羊汤都是提前熬煮好的,制作简单,一会的工夫后厨就把东西放在传菜盘上,对前台喊:“烧饼八个,羊杂两碗好了!”

前台姑娘端起传菜盘放在郝仁和唐植桐面前,让顾客自行端离,态度说不上恶劣,但绝对算不上好。

合营后并不是所有行业服务态度都有所下降,但餐饮业是下降最厉害的,上菜撤桌本来是服务员的工作,到后期恨不能只承担撤桌的工作……

下雪天喝羊汤,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从内暖到外。

两人吃着烧饼,喝着羊汤,一顿风云残卷。

中间唐植桐加了一次汤,嗯,自己端到后厨窗口去加,好在不额外收费。

在羊汤馆没法聊天,还没等两人吃完,已经有顾客凑桌或等桌了。

喝完羊汤,两人回到支局,坐在郑所办公室聊天,郑所借口有事去了营业厅,这时候没人不开眼前来打扰。

“小唐啊,你在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吗?”郝仁坐下后,没谈个人私事。

“我个人倒没什么困难,即便有一点也能克服,但对如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有点想法。”既然已和王静文确认郝仁身份,唐植桐就没打算藏着掖着,前阵子他搞门牌号是想自己方便,但依旧有很多信让他不方便,还是得从根子上解决才行。

“哦?你说说看。”郝仁从上衣下面口袋掏出一个小笔记本,然后从上衣口袋掏出钢笔,打开准备记录。

“虽然我来了才两个来月,但接触到不少分拣错误的信,根本不在呼家楼片区的,给送到了这边,只能再返回重新分拣。这些信我都仔细看过收件人信息,也不能全怪分拣人员不仔细,要么有错别字、有么潦草、要么就是胡同重名,确实给分拣带来了一定困难。”唐植桐一边回忆,一边在脑子里整理,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还有呢?”

“还碰到过一回绕了一个大圈才到的,好家伙,信封正面、背面都快盖满邮戳了。我从寄件人地址、邮戳上分析,是晋省发到四九城的,应该是先分拣、发到了川省,然后又回到四九城。本来三五天就能收到的信,结果快一个月才到收件人手中。收件人不满意,问我咋回事。”唐植桐想起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印象太深刻,邮戳都快盖重叠了。

“你是怎么解释的?”郝仁提炼重点记录在笔记本上,顺口问道。

“我说您这封信,想浏览祖国大好河山,就到外地转了转,很有纪念意义。”唐植桐很无奈的说道:“我还能咋说,总不能我去道歉吧?那我也忒冤了点。”

“好小子,你还挺会圆。”郝仁乐了,点头认可。

“我就琢磨类似的错误如何避免,其实一时也没想到好办法。今天打电话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了个想法。您说每个电话都有一个号码,对吧?那信件能不能也加个类似的编码?能具体到支局就更好了,根据编码来分拣信件就容易多了吧?”唐植桐不敢直接说邮编,那是国外的叫法。

“伱这个想法很好啊!”郝仁认可唐植桐发现的问题,他对邮电了解很深,考问道:“实施起来有点困难,你有没有想过,写信人如何得知收件人的编码?编码又该如何对应地区去划分呢?”

“划分我不了解情况,不敢妄下断言。但落实到得知编码上,办法有很多。您看,咱现在邮电在售的信封,正反面都是空白,咱在印制信封的时候,多印上几个字,比如:收件人地址编码、收件人详细地址、收件人姓名、寄件人地址编码、寄件人地址等提示信息,这样就知道该填哪些信息了吧?”

“等上面商量好编码,每个地区的支局都在邮筒上或门口标注本地的编码,这样就知道本地的了吧?如果每个支局再有两本供查询编码的手册,寄信人就能知道收件人编码了吧?”

“再配合报纸宣传、进校宣传等方法,可以让写信人主动告知收信人自己的编码,一来二去,相信这种情况很快就能有所改善。”

唐植桐说,郝仁在本子上刷刷的记,记完意味深长的说:“你这恐怕不是一时想起来的吧?为什么没有早点往上面反映?”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郝叔叔,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去,分量是不一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