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80点鸭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480点鸭子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匆匆吃了顿午饭,下午一班,唐植桐就将工会费、糕点钱都交接给了陈大姐,组织费照例交给方圆。

处理完报表,刚坐下休息没一会,外面敲门,有人在外面喊人:“唐植桐同志在吗?信!”

“来了!”唐植桐立马起身朝外走。

押运处这地界,门外基本不会放外人进来,但投递员除外。

每个片区的投递员都是固定的,大家伙儿都互相认识,不让投递员进来,这活只能转到门卫自己身。

又有谁乐意给自个加工作量呢?

“挂号信,得签收一下。”唐植桐打开门,投递员从投递袋里掏出一个大号的牛皮纸信封,递了过来。

“好嘞,谢谢师傅。”唐植桐麻溜的签完字,才打量起信封来,邮寄地址是老爷部。

有小王同学打招呼在前,唐植桐一猜就是《赤脚医生手册》的荣誉证书和奖金。

这样的事情,如果交给吴海洋来操办,估计他能敲锣打鼓的给自己送过来,至于老爷部为何没来,唐植桐懒得去琢磨。

待投递员转身离开后,唐植桐才才一边拆信,一边往里走。

信封里面一共三样东西,一本《赤脚医生手册》,一本荣誉证书,外加一张汇款单。

因为是集体创作,不存在稿酬一说,所以汇款单写的是“奖金”,金额不大,只有十块钱。

唐植桐虽然投过稿,但始终没有搞明白眼下稿费是如何计算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稿酬会比奖金高一点,但不会跟印刷册数挂钩。

即印一本跟印几十万册都是一个价,跟买断似的。

钱不钱的,唐植桐并不稀罕。

他稀罕的是证书,美中不足的是证书只盖有妇联和老爷部的红章,要是能再往一级就好了,唐植桐心中略有遗憾。

“唐科长,你这是作品发表了?”马薇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这年头的杂志、书籍除了从书店、报刊亭买,也有汇款邮寄的,但作为读者买,是没有汇款单的,只有作者才有,所以马薇才有此一问。

“算是吧。”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急救法章节确实是自己写的,其他专家审核通过,改动不大。

“哇!能给我拜读一下您的大作吗?”文化人地位高,马薇一听唐植桐投稿被选中,眼里都快冒出小星星了,就连称呼都变了。

“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唐植桐挠挠头,把《赤脚医生手册》递给了马薇。

马薇看到书名后有些诧异,在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脸的惊讶是藏不住的,再往后翻,想从目录中找到哪篇是唐植桐写的,怎奈所有章节都没有标注作者。

她只从两名单里找到了唐植桐的名字,一边翻阅,一边说道:“跟我想的确实不一样,没想到唐科长有大才,这是为民谋福祉的大好事。您的医术是家传的吗?”

“,我们家是工人家庭,哪会什么医术。我是机缘巧合,出了一点点力,专家组采用了,可能觉得把我漏掉不太好,让我占了这么一个名额。”唐植桐半真半假的解释道。

“那也很厉害呢。”马薇由衷赞叹。

医学跟她的专业不符,她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兴趣,走马观花的翻了翻,然后就发到了一些男女生理结构的配图,红云飞了脸颊。

犹如被蜜蜂蛰了一般,马薇差点将书扔掉,碍于面子,只能强忍着。

将这几页迅速翻过,双眼无神的停在后面的页面,脑子里乱嗡嗡的,压根就没看进去。

稍微平复了一下,马薇才合去交还给了唐植桐。

看到马薇的表情,唐植桐瞬间就明白了,不过什么都没说,点点头接过书。

这本书里面能让男女青年脸红的,也就那个章节,而且是配插图的那种,唐植桐在审核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但作为后来者,唐植桐思想没有那么落后,更何况这是本科教书籍,如果大夫都不了解,那怎么治病?盲人摸象吗?那多不正经。

虽然唐植桐能接受,但不代表其他青年男女能接受。

从现在一直到**十年代,生理教育一直都是缺乏的,有的男青年连导管都不会。

新婚夫妻结婚的时候,不少姑娘都是嫁人前由嫂子出面说阵子悄悄话,就算完成了启蒙。

尽管宣传说妇联会组织新婚夫妻看宣传片,但那只是宣传。

就连顾勇都一知半解,就能看出这种宣传面有多窄了。

所以,具体的实践最终得小两口慢慢去探讨,试的次数多了,总会找到正确的途径,毕竟自身的感觉不会违背自己的意志。

像唐植桐这样的知识丰富的青年非常少见,当然,那种从小就有丫鬟伺候的大家少爷,估计婚前的理论、实践经验也会相当丰富。

言归正传,马薇的尴尬和唐植桐的心照不宣,让财务科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固起来。

为了让马薇舒服一些,唐植桐将书啊、证书什么的都装进自己的包里,然后直接跟她说自己去银行取钱,直接颠儿了。

待唐植桐关门,马薇立马双手捂脸,感觉自己的反应很丢人。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知识青年没有个文学梦?只是她没想到唐植桐投稿的书有这种内容啊!

唐植桐可不管这些,骑着自行车哼着歌,慢悠悠的去找银行。

现在每年新出的歌曲不多,但能公之于众的大多脍炙人口。

唐植桐哼的是《九九艳阳天》,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这是一部少有的爱情电影,于1957年映,唐植桐和小王同学去年钻电影院的时候看过。

尽管才过了一年,但唐植桐已经忘记了故事情节,因为当时忙着干其他的,压根就没留意。

之所以能哼出这首歌,还是因为这首歌的生命力强大,久经流传,久传不衰。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细听我小英莲……”

路过大栅栏的时候,唐植桐老远被烤鸭的香味给拿住了,这人一饿了,嗅觉就特别灵敏。

香!太特么香了!

闻着烤鸭香味,唐植桐顿时觉得天也暗了、歌也不好听了。

归根结底还是鸭子太好吃,否则怎么会有人心甘情愿花60万点两只鸭子呢?

站在大栅栏街口,唐植桐看着全聚德门口的排队长龙,没有前凑热闹。这玩意不提前排队的话,是根本买不到的。

不过好在空间里有去年囤的烤鸭,唐植桐一咬牙,囤货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吗?吃!而且自己也要要点两只!

两只鸭子也不贵,也就八块来钱,自己刚发了工资、奖金,吃两只鸭子很合理吧?

虽然去年还没有出现粮食危机,但唐植桐囤的全聚德烤鸭个头并不大。

全聚德的烤鸭在四九城闻名遐迩,除了味道确实好之外,也有用料考究的缘故在里面。

正宗全聚德烤鸭一律用填鸭,饲料是小米和绿豆,大概喂一百天才能出栏,成本价在0.8元/斤,但是,出栏的填鸭95%用于出口,剩下的5%供全聚德,都是些老弱病残等淘汰的……

反正个头很随机,唐植桐当时都是选的个头大的,四块来钱,烤出来都不到三斤。

唐植桐当时也买了些便宜坊的烤鸭。

便宜坊选用的是当地蒲鸭,这个品种本地放养,饲养成本低,但个头同样不大,一只便宜坊烤鸭两块五毛钱的样子。

很多老四九城人更认便宜坊,一说起全聚德,全是不屑的语气:谁吃全聚德啊,又贵又不好吃,比便宜坊差远了!

嘿,千万别当真,老四九城的爷好面儿罢了,毕竟同样是一只鸭子,全聚德能贵出一块五呢!

取了钱,唐植桐直奔椿树胡同。

到了单元门口,唐植桐才从空间里薅出一套全聚德烤鸭,片的皮、鸭架子、荷叶饼及葱丝、黄瓜条。

之所以选全聚德,是因为便宜坊的烤鸭油多,更适合等食用油定量降了以后再拿出来吃。

开门的是王敬民,一开门同样被烤鸭的味道给勾住了,吞咽一口口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唐植桐手里的报纸,喃喃道:“姐夫……”

“快进去,别让人看见。”唐植桐进门也顾不换鞋,把烤鸭放在饭桌,问道:“咱妈呢?”

“还没回来呢。”王敬民此刻眼里只有烤鸭,揭开报纸,抬头问道:“姐夫,我能尝尝吗?”

“啃根鸭子腿吧,剩下的等咱妈和静莹回来一块吃。”唐植桐从报纸堆里挑出一根被剔过的鸭腿,虽然肉不多,但好歹能解解馋。

“嗯,嗯!”王敬民一点意见都没有,啃的津津有味。

唐植桐去厨房拿了个空碗,从空间薅出一个大碗,里面满满的甜面酱,都是炒的那种,他买烤鸭的时候没有趁手的工具,直接从店里多要了个碗。

全聚德是不卖碗,但瓷器嘛,必定是会有损耗的,懂得都懂。

“我用鸭架子炖个汤,你不许偷吃。”唐植桐看看时间,说道。

“保证不偷吃!”王敬民将骨头从嘴里拽出来,打个立正,然后再将鸭腿塞嘴里啃。

鸭腿已经剔的挺干净了,只有末端有点烤焦的鸭皮连着脆骨,咬下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全聚德是给加工鸭架子的,但只有两种,清炖、炖白菜,至于到底是清炖还是炖白菜,得看季节。

像眼下有白菜的时候,顾客才有的选,没白菜的季节,顾客也有的选,清炖或者不炖。

唐植桐囤烤鸭的时候,选了不炖,因为加工需要额外收费,能省一分算一分。

至于椒盐鸭架嘛,现在是没有的。

椒盐鸭架一般需要过油炸,现在油很金贵,哪怕是全聚德,也不敢这么浪费。

不过有一说一,椒盐鸭架是真的好吃,下酒一绝。

半锅水,趁蹲炉子烧开的工夫,唐植桐洗棵白菜,切成大块。

待水开后,把鸭架子、白菜一股脑的放进去,再抓一把盐撒面,最后撒点料油,等再次开锅后转小火。

“敬民,你看着表点,二十分钟后关火。”唐植桐洗把手,从厨房出来,打算回家。

既然是吃烤鸭,没有只有椿树胡同吃的道理,自家也得见见荤。

“好嘞!”王敬民举着自己啃噬一光的鸭腿,问道:“姐夫,你说用这个钓鱼,行不行?”

“留着吧,晒,等去钓鱼的时候,提前烤一烤,说不定能用。”唐植桐一边背包,一边说道。

“得嘞,那我都留起来。”王敬民快乐的答应下俩,眼光四处飘,在找放那晒合适。

“我走了,在家别忘写作业。”唐植桐呵呵一笑,出门,关门,一气呵成,不用小舅子送。

回到家后,凤芝也是敬民的待遇,一根剔的溜光的鸭腿堵嘴。

“这么大人了,怎么不知道过日子?乱花钱!”张桂芳看到烤鸭后,忍不住埋怨道。

“妈,我这不是头一回发七十多块钱嘛,而且那本书给了奖金,咱家也宽裕一回。”妹妹的嘴能堵住,但张桂芳说啥,唐植桐只有听着份儿,不仅听着,还得给钱,四十块钱,早就谈好的。

“唉,吃吧,吃吧。凤芝,把门关好,别让邻居闻到。”张桂芳接过钱,没继续埋怨儿子。

由于张桂芳已提前炖了白菜,唐植桐干脆又加了瓢水,把鸭架子扔进去重新炖。

白菜和豆腐有的一拼,只要有水,怎么炖都不带走样的。

“你买烤鸭了?”小王同学一进屋,闻见香味,立马惊喜的问道。

“嗯,这不是发工资了嘛,就当提前改善生活了。”

“你怎么排的队?听说人挺多的。”北图的工资水平整体要高过邮电,唐植桐在押运处就从没这么多的听说,即便有也是讨论白菜、南瓜、胡萝卜怎么做更好吃一点。

“是吗?我今天过去取奖金的时候,人不多。”唐植桐一边说,一边朝小王同学挤挤眼,别问了别问了,再问就露馅了。

小王同学接收到了唐植桐的信号,笑笑,果然没再问,她还以为唐植桐提前翘班,生怕被婆婆知道呢。

全聚德的烤鸭怎么吃,椿树胡同知道,小王同学知道,唐植桐也知道,但张桂芳母女仨不知道。

说来惭愧,虽身为四九城居民,这么多年了,唐家一直没尝过全聚德的烤鸭,无它,唯贵而已。

小王同学给婆婆卷了一个,唐植桐给凤珍卷了一个。

凤芝没等哥哥、嫂子帮自己卷,自己就有样学样卷了一个塞嘴里,倒是省下小两口的工夫了。

一只烤鸭五口人吃,肯定是吃不饱的。

不足的部分就由定量和鸭架子炖白菜来补。

三天饿九顿,第十顿吃次饱的,这种日子说起来惭惨,但还是比邻居要强一点的。

也正是这顿烤鸭,唐家今儿依旧没有吃到小两口单位发的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