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78双蒸法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478双蒸法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2月2日,星期三,晴。

方圆昨晚翻过来覆过去,一宿没睡好。

昨天的时候,胡局生怕他惹事,打电话把他从押运处喊到了办公室叮嘱了一番。

方圆心情很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压抑,却也知道胡局说的在理。

昨天下午方圆已经通知了高立德,今儿一大早一块去粮食局开会。

高立德不知道会议的内容,但不妨碍他一大早把自己收拾的精神焕发。

作为一个厨子,什么时候参加过这种规格的大会?

唐植桐对此一无所知,起床后打开房门换换空气,在门口伸个懒腰,哼着小曲儿:大姑娘美啊,大姑娘……

道家有言:阴阳调和,健康长寿。

至于真假,唐植桐并不清楚,只是这个调和的过程和余味挺让人心情愉悦的。

“哼的什么?怪好听的。”小王同学拢了拢头发,扎了个把子,也走了出来。

“乱哼的。”唐植桐打哈哈,这种淫词艳调离问世还早呢,不过还有更露骨的,比如“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还是不哼给小王同学听的好。

“妈,昨天光顾着高兴,忘记跟您说了,今天副食品店有伊拉克枣卖,每户限购两斤。您去买回来,还是我请假?”吃早饭的时候,小王同学想起伊拉克枣的事,赶忙说了出来。

“我买就行,这点事不值当的让你请假。”张桂芳痛快的答应下来,伊拉克枣,家里还有一些,尽管甜,并不算多好吃,但好歹也能当糖吃,省粮食呢。

“妈,顶格买,有这东西供应的时候可不多。”唐植桐在一旁提醒道,生怕亲妈抠抠索索,等再想去买的时候,嘿,没了!

“知道了,放心吧。”张桂芳瞪了儿子一眼,咋就这么不放心自己呢?

唐植桐嘿嘿一笑,又开口道:“妈,我打算过两天去趟大伯那边,肯定带粮食回来。您可别因为我借给刘张氏两斤粮票,就舍不得吃。”

“知道了,你一个大老爷们,婆婆妈妈的。”张桂芳这回没再瞪儿子,因为被他猜中了……

“妈,我听说元旦还会额外发一些票,您按定量吃本来就吃不饱,可千万别省。”小王同学在一旁帮腔道。

“嗯,嗯,好,你就放心吧。”张桂芳笑眯眯的应了,跟对待儿子的态度云泥之别,放不知道的人眼里,肯定会以为唐植桐是门女婿。

吃完早饭,排队的排队,学的学,班的班。

方圆和高立德前后脚进入会场,方圆坐前面,高立德坐后面。

“老方,坐这。”苏庆祥来得早一些,看方圆正摇头晃脑的找位置,知道他不怎么识字,索性举手示意。

“你来的挺早啊。”方圆确实在找位置,确切地说是找人,只要找到自己认识的邮电系统的人,位置也就确定了。

这种会议提前通知各单位不假,但也知道有些级别高的一把手、二把手不会出席,所以前面的位置都是按照单位来划分的。

“,我住的离这边近一点,占了个便宜,出门还真不算早。来,抽烟。”苏庆祥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散给方圆一颗。

会场里熙熙攘攘的,抽烟的不在少数。

离公共场所禁烟还有几十年时间,现在莫说是这种会场,就算会堂也是照抽不误,不光自己抽,还散烟给国外来的友好人士,拉人家一块抽。

方圆点烟,闷头抽,也不说话。

苏庆祥今儿是代表胡局来的,他知道方圆的性格,怎么一个“莽”字了得。

去年之所以从转运处降级调动到押运科,就因为当场批评相关领导关于“七报八信”的安排。

这种品格难能可贵,但也得分场合。

苏庆祥生怕今儿方圆再玩这么一出,抽了两口烟后,缓缓道:“老方,咱俩也算老相识了吧?”

“劝我?省省吧。”方圆气不顺,斜了苏庆祥一眼,怼道。

“行,你有原则,你护犊子,但你不能光坚守你的原则吧?也得为市局想想吧?谁又想这样?这不是没办法吗?”苏庆祥急了,回怼道。

“我知道,我服从安排,就是心里不得劲。”方圆狠嘬了一口烟,过了一遍肺,然后猛然吐出,将烟屁股狠狠地怼进烟灰缸,闷声道。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看方圆心里有数,苏庆祥也就不再劝,至于方圆心里的别扭嘛,不劝。

不一会的工夫,会场陆陆续续坐满了人,粮食局的人从后台鱼贯而出,坐在了主席台。

待诸人都坐定后,坐在主席台中间的领导先用手指敲了两下话筒,喇叭中传出“砰!砰!”的动静,会场随即安静了下来。

“嗯!嗯!”随着一阵清嗓声,会议正式开始。

“各单位、各系统的同志们:

今年是辉煌的一年,各行各业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

虽然粮食丰收了,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不能丢。

粮食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市镇集体伙食单位用量管理十项规定’,主要内容有:

各单位建立定量卡片,做好户口、卡片和实际人数相符,工种与定量相符;

各单位建立按定量就餐的食堂制;

各单位会议招待用粮、夜餐粮、临时工用粮必须按规定审批;

各单位每月用粮数量实行预决算制度;

各单位需经常宣传节约用粮……

……

此规定已报四九人委会批准,于本月实施,望各单位严格执行!

下面由四九城人民印刷厂代表作报告,为大家介绍、推广‘双蒸法’,大家欢迎!”

“哗哗哗哗哗哗……”

一阵掌声过后,印刷厂的代表台,激昂的介绍起了“双蒸法”。

所谓双蒸法,即将米放在锅里干蒸二十分钟时间,然后再加水蒸熟。

正常做的话,一斤大米能出2.8斤米饭,采用双蒸法能出3.5斤米饭,增长率25%。

此外,另有代表介绍了玉米窝头增量法,过程繁琐了些,但核心仍旧是往玉米面里掺水。

一番介绍下来,台下无论坐前面的,还是坐后面,都知道了怎么回事。

粮食还是那些粮食,多加水,就能多产出。

一时间表情各异,有些管不住嘴的就开始小声嘀咕。“这不是瞎胡闹的吗?加再多的水,无论蒸几遍,说破天也只是一斤米!”

“就是,这不是糊弄肚子吗?”

“哎,你们说,原来凭借一斤米票能打两斤八两米饭,那使用双蒸法后,是给人家打三斤半米饭,还是两斤八两米饭??”

也有人不吭声,坐着琢磨自己的小算盘,既然推广多加水,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再多加一点?每斤少一两钱米没人能看出来吧?那自己是不是就能多吃点了?

高立德就在一旁,一声不吭,非常安静。

昨天方圆找自己的时候,交代的很清楚,今儿来开会,只带着耳朵来听,不许开口。

听到了推广会的内容、听到了旁边人的议论,高立德才明白方圆为何那么嘱咐自己。

方圆坐在下面,手不断在握紧、松开之间反复横跳。

他是有话想说的,按照他的性格,怎么可能赞成这种做法?

糊不糊弄肚子先不说,万一,万一定量预决算的时候,把增出来的这部分顶了粮食,那职工吃到肚子里的粮食不就更少了吗?

“来,抽烟。”苏庆祥看出了方圆的不甘,掏出烟来让烟。

“这事既然通了人委会,那就不是你我开口就能改的,照着执行就行了。”苏庆祥生怕方圆跳出来当那个靶子,直言了当的点明道。

方圆点点头,昨天胡局推心置腹的话犹在耳旁:

“你护犊子,你想争取,我理解,但是,咱多吃一口,外地百姓就少吃一口。

外地的百姓就该少吃这一口?

咱这好歹还能有口吃的!

有些地方双蒸法已经用一斤米蒸到五斤米饭了!

我知道你看不惯,但你要理解,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定量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增加了,说不定还要减,这时候不糊弄一下肚子,又能怎么办?

定量不够,咱后面再想办法解决,你可千万别在会场闹。

这次跟以往不同,没人能救得了你。”

推广会议很成功,虽然部分人有意见,但都憋在肚子里,不敢吱声……

唐植桐不知道今天这一出,课的时候照常开小差。

最近事情挺多,纺车轮一直没画完。

一边画纺车轮,唐植桐一边琢磨,该送小王同学啥生日礼物好。

小王同学的生日快到了,眼下极少有人过生日,仿佛只有到了六十、六十六、七十等整数、吉利的数字时,一家人才会凑一起热闹热闹。

但唐植桐毕竟是个后进青年,小两口之间的仪式感总得有吧?

结婚后,唐植桐才知道,小王同学是41年生人不假,但生日小。

严格来说,今年俩人结婚的时候她还未满18周岁。

在结婚年龄,俩人都撒了谎,算是扯平了。

张桂芳肯定是不会在意,至于叶志娟当时为何没有阻拦,小两口猜测大概跟俩人看话剧时碰到李大姐有关。

小王同学年纪轻轻,在母亲领导面前挂了号,若最终没成,损失的是小王同学的清誉。

再加小王同学是个敢为爱付出的性格,若是把持不住,擦枪走火,怕是叶志娟也担心这种让她措手不及的事情吧。

双九年华啊,送点啥呢?唐植桐有些犯愁。

下午下课后,唐植桐去跟周老师请了个假,理由当然是单位有事。

既然提了干,方圆又给自己加派了人手,发工资这事就没有再让他代劳的道理。

回到押运处,唐植桐将马薇整理的工资表又仔细核对了一遍,自己签字后,去找方圆签字。

方圆屋里烟雾缭绕,唐植桐一进去,吓了一跳:“嚯,圆哥,这是着火了?”

“唉,今天去粮食局开会了,要在全市推广双蒸法。”方圆叹了一口气,将烟盒直接扔给唐植桐。

“哦,正常。年初我去安东,那边早就开始推广了。”唐植桐点颗烟,想起了半年在安东看到的报纸,三台子副业生产队创造的“苞米食用增量法”。

“唉!就怕以后食堂的预决算按增量后的核定。定量本来就减了,万一……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干了。”方圆叹气、摇头。

粮食再怎么蒸、再怎么增量,一斤粮食就是一斤粮食,前后差别无非是增加一些饱腹感、增加两泡尿及厨师的工作量。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是要推广呢?这背后若没有其他盘算,方圆是不信的。

方圆能理解胡局说的话,外地那么困难,四九城这边自然也要节约,但转运处大部分都是押运员,本来就是体力劳动,糊弄完肚子,工作还干不干了?

“定量还能从食堂转出来吗?”唐植桐知道方圆说的万一,增量、增量,既然蒸出来的多了,是不是定量就可以减减了?

哪怕不减,只要粮食局铁了心,那也是有办法节省粮食的。

卖点废纸都知道往面喷水增重,这种浅显的道理,估计知道的人不少。

面对这种事,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胳膊难道还能拧得过大腿?

“想啥呢?今天会话里话外都是严管,转不出来。要是能转成个人户,我就不愁了。自己个买来粮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方圆又吐了口烟,还是摇头。

“总会有办法的。”唐植桐干巴巴的劝道,心想这一天还是来了,得亏自己的粮食关系没有放在学校走,也得亏提前让马克俭、万向阳他们把定量关系转了出来。

方圆唉声叹气,再次摇摇头,又掏出一颗烟来,怼着烟屁股续。

一时间,办公室除了俩人抽烟声,没有其他动静。

“要不……我去东边整点鱼回来?不过这回肯定还是没法公对公。”唐植桐看方圆愁眉苦脸,琢磨了一圈,提了个自认为比较靠谱的办法。

空间里躺着一堆鱼不假,但唐植桐并不着急变现,之所以提这茬,纯粹是看在方圆的面子,替他排忧解难。

“风险太大,还是看看再说吧。”方圆虽然犯愁,但还是摇头否决了唐植桐的提议。

一回因为一点鱼干,俩人差点翻车,前车之鉴不可忘,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这个心思。

“行。”唐植桐也不劝,搞鱼回来,自己冒的风险很大,收益却了了,无非是钱罢了,有些鸡肋。

在其位,谋其政。

唐植桐不再操心押运处食堂定量的事,拿出工资表让方圆签字,自个明天还得早起去市局领工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