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71柈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71柈子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桉子,我们可不能再要你东西了,你上回留下的面粉还有呢。现在年景不好,留出给你做大酱的豆子,剩下的你走的时候带回去,发点豆芽给家里加个菜。”当听说唐植桐带来的黄豆是给自己和唐婷两家的后,大娘直接开口拒绝了,不肯要。

“大娘,听您这么说我可不得劲了,咱是一家人,按这个算法,您和小姑给我带的那些东西,我是不是得折现?”唐植桐接连摆手,自是不肯再带回去的。

一时间你来我往的推让,好不热闹。

“行了,桉子大老远的带来了,留下就留下吧。正好咱家今年也没买到做大酱的豆子,总不能明年不吃了吧?”唐文邦站在一旁先是劝自己的老伴。

“就这一回,以后可别往这带了,你大娘说的没错,年景不好,往后自己多留一点,我们这边你就放心吧,临着山、靠着水,只要勤快一点,饿不着。”说完自己的老伴,唐文邦又开口安唐植桐的心。

“好嘞,我记下了。”唐植桐痛快的答应下来,至于后面照不照做嘛,那是以后的事情,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

接下来,唐植桐虚心的跟大娘请教如何做大酱。

“你这孩子,不过日子了?等走的时候带回去,这边还没困难到需要你救济的地步。”唐婷语气严厉,话里带了责备。

“有话一会再说,该吃饭了。”苏孝看妻子问起来没完没了,在一旁提醒道,他对唐植桐印象本来就不错,东西、礼数都没短过,而且在自家孩子的学习上更是用心,各种资料没少往这边寄。

爷俩聊着聊着,天也就黑了。

“还是我来吧,你这细皮嫩肉的,不适合干这个。”唐文邦不容分说的拿过唐植桐手中的斧子,接着劈。

一会的功夫,唐钢先回来了,洗了把手、搓了把脸,就出来跟唐植桐聊天。

唐植桐抬头看天,这边没有什么空气污染,满天繁星,看着星星格外的亮。

虽然四九城的夜里也能看到星星,但没有这边亮,再下去几十年,恐怕只有去高原那边才能欣赏到这种夜景了吧?

唐钢是和媳妇靳玉梅一块回来的,回来后还没得及寒暄,就被唐文邦又支派到唐婷家,让他去喊唐婷一家过来吃饭。

“没事,大伯,您歇着,我来干。”唐文邦凑过来,唐植桐就不敢劈了,生怕一个劈不着崩着大伯。

“这才哪到哪?还得继续从山上往下拉,早着呢。”唐文邦摇头道。

尽管唐文邦和唐婷一个劲的强调这边不缺吃的,但看到眼前的菜,唐植桐压根就不信。

唐植桐帮着唐文邦将劈好的柈子码好,在屋外抽着烟,等着唐钢下工。

“桉子,你来的时候不巧,公社组织人手将附近的松子、榛子扫的那叫一干净。我们林场职工想打点都得进老林了。”唐钢语气里略带不满的跟堂弟抱怨道。

学完如何制作大酱,就没唐植桐什么事了,作为一個半吊厨子,他倒是想帮忙做饭来着,但被大娘赶了出来。

“那可不便宜,照这么算,你眼前的这堆得一百多块钱。”唐文邦乐呵呵的跟唐植桐开着玩笑。

大娘事无巨细的将过程一一说给唐植桐听。

“想试试?”唐文邦看侄子跃跃欲试的模样,停下手中的斧头,笑眯眯的问道。

“桉子,你要多大的板子?”席间唐植桐提起解木板的事情,苏孝问道。

上次又是兔子,又是鸡蛋的,而这次就素了很多,再加上唐文邦说买到黄豆,唐植桐稍微一琢磨,答案就出来了。

“哦,那柈子多少钱一斤?”唐植桐一边劈,一边跟大伯聊着天。

“可不咋地,还是林场方便。您这摆的可真板正。”唐植桐看了一眼眼前的柈子,夸了一句。

唐植桐仅限于知道大酱的名字,对如何加工不知就里。

“那可不咋滴!放整个林场,咱家的柈子码的都是数一数二的漂亮,存的也是最多的,能烧到来年秋天。”聊起这个,唐文邦来了精神,言语里颇为自傲。

“我随时可以。”唐植桐点头答应下来。

就拿大酱来说吧,同样的日期、同样的工序,不一定能做出东北的味来,因为气候不一样。

“那等我从山上回来,帮着您拉柈子。”唐植桐挥舞着斧头,给自己安排好了接下来几天的日程。

饭桌上比起上次节俭了很多,清炖冬瓜、素炒南瓜、飞龙汤,还有一大盘葱、一碗大酱。

“你个熊孩子,还拿你大伯压我,出息了。”唐婷轻轻地戳了一下侄子的脑门,语气里责备轻了很多,此刻她心里已经在盘算,等侄子回家的时候,自己该送些什么了。

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男人是壮劳力,家庭地位高,所以很多时候老爷们喝酒吃菜,女人们不上桌,这种情况一直到社会富裕起来才改变。

“行,那就一块吃。”唐旺、唐蓉、苏念斌都不在家,在场的只有八口人,而且全是自家人,唐文邦往后挪挪炕桌,答应下来。

“干过,不过很少有这么粗的木柴。”四九城虽然有木柴供应,但大多数是那种细树枝和已经劈好的用来引火的细木柴,像这么大的挺少见的。

唐植桐自然不会认为受了怠慢,孩子的行为不会撒谎,苏慧敏一个劲的夹咸菜吃,一切都在表明这边物资供应减少,不仅缺油水,随之而来的也有困窘。

姑侄相见,少不得一番寒暄,主要是唐婷在问,唐植桐在答。

这回换唐植桐旁观了,被大伯说做细皮嫩肉也不生气,自从去了押运科以后,在外面风吹日晒的时候少了,皮肤自然比之前抛头露面时白了些,在这一点上,小王同学倒是挺喜欢的。

大家都劝着唐植桐多喝,唐植桐以明天要上山为由给推了,白酒自带大卡,63度的白酒,能量比馒头还要高,能省一点算一点吧。

“婷婷、桉子,先吃饭吧,边吃边聊。”大娘开口催促道。面对唐婷的责备,唐植桐心里暖暖的,也就只有至亲才会在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

“这边是林区,最不缺的就是木头。每年冬天前,每家每户都会拉柈子,劈柈子,码柈子。”唐文邦给侄子讲着这边林场的风俗。

“大哥的媳妇就是这么说来的?”唐植桐一边劈,一边跟大伯聊天。

“能用就行,对大小没限制,不怕您笑话,这回单位上没给多少钱,满打满算百十块钱。”唐植桐打着单位的名义说了自己的需求。

“要啥钱?到处都是。林场恨不能有人去作业区把柈子全收了。”唐文邦吐出一口烟,习以为常道。

“那感情好,我在家劈好的引火柴三分钱一斤。”唐植桐将劈好的柈子踢到一边,又重新拿了个完整的竖起来。

“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唐钢乐呵呵的拍了拍堂弟的肩膀。

“柈子算是这边的方言吧,指的大块的能用来劈的木柴,无论松树还是桦木、椴树,都统称柈子。”唐文邦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侄子解释道。

刚到屋里,大娘就把唐植桐卖了一个干净,竹筒倒豆子般将唐植桐带来的东西都跟唐婷说了。

唐植桐打听这些并不是想回四九城后自己加工,各地的特产之所以讲究正宗,跟原产地的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

“耽误几天没事,那咱明天动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面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的传到唐钢耳朵里,林区职工的供应也减少了很多,以己度人,唐钢直接没问唐植桐为什么非要进山采松子,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

“东北讲究这个,在下雪前,谁家的柈子码的整齐而且数量多,会被称为过日子人家,家里有儿子,也好说媳妇。”唐文邦颇为自豪的说道。

“还不错嘛,挺像样子,以前干过?”唐文邦擦了一把汗,点上烟,蹲在一旁看唐植桐干活。

“好嘞。大伯,今儿人不多,咱大家都坐下,一块吃吧。”唐植桐主动征求唐文邦的意见。

黄豆在这个时候是妥妥的稀有品,不光唐文邦买不到,若不是唐植桐提前囤下,在四九城也不一定能买到。

唐植桐估计冬瓜、南瓜和自家差不多,都是拿来过冬的,只不过自己来了,为了招待自己而做成了菜。

“行,那就麻烦大哥了。”事关自身安全,唐植桐这次没有客气。

“得带着。家里有一把,我明天再去队里带上一把。”唐钢不加思索的回道。

“想试试。”唐植桐将外套一脱,搭在旁边的柴垛上,接过大伯手中的斧头,抡过头顶,然后猛地挥下,木柴应声成为两半。

临行前,小王同学给唐植桐塞了二百块钱,另外单加叶志娟的一百,这都是用来买松子或玉米等干货的,唐植桐肯定不能全用来买木板,所以只能往少了说。

煤油灯放在炕桌一角,将人的影子拉的又长又大,灯芯的烛光受风的影响左右摇摆,人的影子也随之晃动,搞的唐植桐有点头晕。

男人们喝着酒,聊着天,女人们则吃完饭就撤了,把空间留给男人,再说一个个都抽烟,搞的乌烟瘴气的。

“小姑,我肯定是有富余才往这带东西,您就放心吧。再说大伯已经答应留下了。”唐植桐扫了一眼饭桌,脸色不变,笑嘻嘻的回应着唐婷。

哥俩说话间,唐婷急急火火的进门,在昏暗的灯光下,唐植桐能看出她洗过手和脸,但头上不干净,应该是在家稍微一收拾就过来了,姑父苏孝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后面跟着手里还拎一瓶酒小表妹苏慧敏。

做大酱是要挑日子的,一般在东北的正月下手加工,大概的步骤是先泡豆子,然后是烀熟,再砸成泥,摔成坯,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晾晒、发酵、长毛,最后等农历四月初八或十八,切块入缸、捣缸。

“行,那我一会收拾收拾。”唐钢办事也干脆,毫无推诿。

“你这是看上柈子了吧?”唐文邦一琢磨,问道。

唐植桐着重听了一下最后一步,怎么盖缸、加多少水、加多少盐、每天怎么搅缸、打沫等等。

唐文邦带侄子回家后,没有再返回办公室,在家劈木头,唐植桐往前凑凑,打算帮帮忙。

“那啥,大哥,我这次来没带家伙。咱这样进山没事吧?”唐植桐想着上次唐钢说的老林里的各种动物,特意问道。

“我自己炒的咸菜,都说好吃,大家尝尝。”驴粪蛋子外面光,唐植桐看破没说破,从包袱里掏出炒的咸菜,这个油性重,算是加个菜。

唐植桐打算等来年带着酱坯回四九城,先拿出一块来自己入缸加工,能成就自己在家加工最后一步,不成的话再送回安东加工,反正刚才大娘说了晾干的酱坯耐放,放一年都没事。

作为一个晚辈,闲着是不合适的。

“行,先吃饭。”唐婷乐呵呵的听了,拉着侄子的手往里走。

菜少了,酒也不多。

“嚯!烧一年?那得劈多少柈子?这些够吗?”唐植桐指着眼前已经初具规模的柴垛问道。

“体验一把就得了,还真能让伱干啊?”唐文邦抽完烟,站起身来踩灭,伸手跟唐植桐要斧头。

如果在四九城做大酱,十斤黄豆砸下去,没有发酵环境,很有可能做酸了、做臭了,到时候即便张桂芳不揍唐植桐,最少也得埋怨他三个月,忒糟践东西。

“柈子是什么?一种树名吗?”唐植桐将歪倒的木柴重新竖起来,然后举起斧子将其一分为二,指着地上的木柴问道。

葱是自家种的,进门时唐植桐在院子外面看到过。

“那咱就往老林里去,我过来这一趟有七八天工夫。大哥你上班能耽误吗?”唐植桐散烟给唐钢道。

“柈子?”唐植桐一愣,随即喜上眉梢,“嘿,大伯,你还真别说,这柈子挺合适!”

“这两天上山给你挑点大的,拉下来让你小姑父找人解了,给个电费就行。”唐文邦帮苏孝做了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