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58打鸡血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58打鸡血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寄完信,唐植桐又从押运科食堂打了份菜才回家。

“妈,您这满打满算才喝了一天半,哪有这么快见效?”由于排队打菜用了些时间,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小王同学已经到家,正在耐心劝婆婆。

“我听人家说,有的大夫一剂药下去就见效来着。咱不是被糊弄了吧?我看那大夫挺年轻,还是个女的。”张桂芳依旧固执己见。

“妈,正因为林大夫是女大夫,才方便给妇女看病啊,你不知道市产院为了请到林大夫费了多大力气。林大夫的师傅是御医,早年前是宣统、溥仪的贴身大夫,人家就这么一个徒弟,是嫡系真传。”小王同学对婆婆的病情很上心,上一次去找吕丽娴的时候就把林大夫的来历打听了个清清楚楚。

唐植桐在外门也听了个清清楚楚,就这来历,要不是吕丽娴帮忙,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

“妈,安心吃药,中药本来见效就不快。即便有药到病除的,那价格也不是咱小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唐植桐进屋后,也跟着一块劝。

“怎么没有?你后街的齐大婶今天过来,说沪县那边有個什么疗法,给人打一点点鸡血,人立马生龙活虎的。喝七天中药三块多,咱家又不缺鸡,我寻思着去试试,能省下不少钱呢。”张桂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是不是鸡血疗法?”唐植桐愣了一下,问道。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说的可神了。”张桂芳忙不迭的点头,她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知道这个法子。

“那玩意不靠谱,咱不试。”唐植桐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他确实知道这种疗法,俗称“打鸡血”。

几十年后,打鸡血是指的给人灌迷魂汤,使人精神亢奋。

现在的打鸡血是物理层面上的打鸡血,从公鸡血身上抽新鲜血液,打进病人身体内。

“怎么不靠谱了?你齐大婶的亲戚就在沪县,人家自己打过,第二天病就好了。知道你齐大婶家里有病人,才专门写信过来告诉她的。”张桂芳犹自不信,像极了拿着手机转发什么“必须知道的几件事”、“震惊,原来养生这么简单”等小作文的老年人。

“妈,就咱国家来说,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技术最好的都在四九城,你觉得沪县的大夫能比四九城强?无非就是借着名头赚钱。打鸡血那玩意是应激反应,会过敏的。”唐植桐很无语,努力劝说张桂芳打消念头。

“人家赚什么钱,打一针才两毛钱,又不收病人的鸡。”张桂芳嘟囔着,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唉。我们单位有同事跑沪县,跟我说起过鸡血疗法。发明人是永安棉纺三厂的工人,就连他本人都说这只是一种保健疗法,不能包治百病。您自己琢磨,一个工人还能比得过大夫?”唐植桐也是没辙了,将自己听来的,结合自己知道的,说给母亲听。

“真的?”张桂芳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犹疑的问道。

“千真万确啊,我还能骗您吗?”唐植桐肯定的回道。

现下已经有打鸡血能治病的流言传到了京城,但过阵子会传的更邪乎,什么打鸡血能令人精神百倍、海峡对面运输队的大队长就是靠打鸡血来养生、包治百病等等。

“那……你齐大婶从咱家换走一只小公鸡,不会害了人吧?我是不是该换回来?”张桂芳明显已经被儿子说动,把事情的起因说了出来。

齐大婶来唐家并不是为了传谣言,而是为了换鸡,为她公公治病。

做邻居好几年,唐植桐是了解一些齐大婶家的情况,有个卧病在床的公公,是百姓嘴中的“痨病”。

前几年的时候病症很厉害,去医院查了一次,是肺结核。

放眼下来说,这个病挺难除根,但靠着链霉素控制病情还是能做到的。

“齐大婶用啥跟你换的?”唐植桐问道。

“八斤小米。咱家不是好几只小公鸡嘛,她挑了个最大的,有两斤重呢,称高高的。要不是看她说的可怜,我才不会换。”张桂芳有点后悔不该自作主张,换不换要等孩子回来问问孩子意见再决定。

“唉,把小米给我吧,我去一趟齐大婶家。”唐植桐觉得打鸡血属实是有点“催命”了,人命关天,不能放任不管。

“我是不是干错了?”张桂芳看着儿子拎着米袋子出去,有些心虚的问道儿媳妇。

“没事,您这是发善心帮邻居呢,您也不知道这个疗法不靠谱啊,对不对?”小王同学不了解鸡血疗法,但不妨碍她相信自己的丈夫。

齐大婶住在水站旁边胡同的大院里,路过水站的时候,唐植桐还跟看水站的朱大爷聊了两句。

唐植桐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换不回来,搞出人命,自家无论是从动机,还是站在道德角度,都需要免责,宣传途径嘛,朱大爷这情报中心的小喇叭是最合适不过的。

跟朱大爷说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唐植桐直接去了齐大婶家所在的大院。

正是做饭、吃饭的点,家家户户有人,也算是个人证,再加上齐大婶家有肺结核病毒,唐植桐就没打算进去,站在门外扯开嗓子喊:“齐大婶!”

“桉子?你这是?”齐大婶出门看到唐植桐,看着他手里的米袋子愣住了。

“齐大婶,我妈把您今天换鸡的事说了一遍,我觉得不大妥当,过来跟您说一声。”院子里的人八卦,炒菜的侧耳听,吃饭的拿着窝头出来看热闹,唐植桐当着其他邻居的面,把自己知道的鸡血疗法又说了一遍。

得益于做投递员时喊信的锻炼,唐植桐刚才的声调不高,但确保吃瓜的邻居都能听到。

“谢谢伱,桉子。等当家的回来,我跟当家的商量一下。如果不打,那我们就把公鸡炖了,给老爷子补补。”齐大婶笑着婉拒了唐植桐将鸡换回的提议,她心里清楚在换鸡这件事上,自己多少是占了点便宜的。

齐大婶压根就不信唐植桐的说法,告诉她鸡血疗法的是在上海工作的小姑子,小姑子还能害亲爹不成?

齐大婶只当唐植桐回家后觉得小米换少了,不愿吃亏,想把公鸡换回去。

“唉,吃了没事,千万别打。那您先忙着,我回去了。”唐植桐从齐大婶神情中能看得出来,压根就没有打算吃的样子,但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唐植桐也没有理由继续纠缠,跟齐大婶告别后,又拎着米袋子回家了。

“没换回来?”回到家后,张桂芳看到唐植桐手里的米袋子,问道。

“人家不换,说跟丈夫商量一下,不打就炖着吃了。我也不好多说。”唐植桐照实说道。

“先洗洗手吃饭吧。”小王同学接过米袋子放在桌子上,让道。

“妈,您不是说家里粮食不够,要把鸡处理一些吗?咱吃两只吧。”唐植桐生怕过两天再有邻居有样学样,打着给长辈补身体的名义跑家里来跟张桂芳换鸡,然后去打鸡血。

自家吃点亏倒是其次,延误了病情,那可就真造孽了。

这并不是唐植桐多虑,而是这种事非常有可能发生!

只要齐大婶公公打鸡血后应激好转,那绝对会有人跟风!

鸡血疗法之所以能在沪县流行,甚至传向全国,跟这种立竿见影的应激效果脱离不了关系,甚至有些地方的医疗机构都会对鸡血疗法进行研究、推广。

就沪县的医疗条件来说,城里人都这样,就更别说农村了,所以唐植桐才会提示岳母拐弯抹角的提升一下农村医疗水平。

“行,吃!”张桂芳当即答应下来,连她自己都没发现,其实她今天说话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冲。

“嗷!吃鸡喽!吃鸡喽!”凤芝一看妈妈点头,立马蹦了起来。

“别喊了,小心把贼给招来喽。”唐植桐弹了妹妹一个脑瓜崩,让她安静下来。

“桉子,你明天上学的时候逮着两只小公鸡,给静文妈妈送过去,等八月十五吃。”既然决定了要吃掉,张桂芳也就不再纠结。

“十五当天一早送过去吧,那边是楼房,早送过去没地方养。”唐植桐想了一下说道。

两只鸡,数量看着是不少,但真没多少肉,这批鸡养了四个来月,去皮去内脏,也就是童子鸡的斤两。

“也行。咱也十五吃。早就看那几个小公鸡不顺眼了,干啥啥不行,打架第一名,这回都吃了。”张桂芳吐槽道。

“成,都吃了。”唐植桐只觉得这群公鸡吵闹,一大早天不亮就开始学着打鸣,关键是叫的还不好听。

上次孵鸡,一共塞了十个鸡蛋,除了一个哑蛋外,其他几个都出了壳。

据说有经验的人能从小鸡走路姿势及屁眼形状看出小鸡是公还是母,唐家附近没有这样的能人,所以只能都养着。

等养的稍微大一些后,性别是能分辨出来了,但小鸡仔不大,还吃不着,只能继续养着。

好在有唐植桐偶尔带些小鱼小虾、拉灯照点昆虫喂鸡,也没多花多少粮食。

现在就不行了,粮食金贵,而不喂粮的话,这些鸡也很难长得再大,更何况这些小公鸡打鸣不行,但打架、趴母鸡很在行。

本来张桂芳是也存了养鸡打鸣用的心思,这年头百姓家很多都是没有座钟、闹钟啥的,附近确实有邻居养公鸡打鸣用,然而这些打鸣鸡将会很快下岗。

新火车站的报时钟已经测试了有些日子了,从前阵子就有风传出来,说中秋节前新火车站就会投入使用,到时候大钟会自动报时。

街坊们是很高兴的,这可是白嫖的报时钟,以后就跟城西的群众待遇一样了,再也不用靠鸡喊起床了!

由于押运跟铁路系统的缘故,唐植桐得来的消息更确切些,新车站将于明天,也就是1959年9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届时火车站上方的报时钟将正式整点报时。

街坊们口中的城西报时钟是指的电报大楼的塔钟。

在1958年BJ电报大楼落成初期,塔钟是全天整点报时的,但No.2考虑到附近居民的休息,要求对塔钟报时的时间进行调整,每天早晨7点至夜间22点报时,夜间至清晨不报时。

报时的音乐有两首,一首曲目是《赞美新中国》的前几句,另一首是《东方红》的前两句。

再过几年,报时音乐会只保留《东方红》。

吃完饭,聊了一会闲天,帮妹妹们检查了一下作业,小两口才回到厢房。

“哎,我班这个周末要去秋游。”唐植桐进屋后,跟小王同学报备道。

“哦,去哪?”小王同学随口问道。

“还没定,不过我估计得选八达岭长城。”随后,唐植桐将今天班会的内容讲给小王同学听。

“你考虑的挺周到的,我觉得你适合当班长。”小王同志捂嘴乐道。

“可别,我还想着上个大学能轻松点呢,你瞧瞧,这才几天?都忙成啥样子了?”唐植桐苦笑着摇头,这年头的大学确实跟以后象牙塔有区别。

“我能跟着去吗?”小王同学没回答,反而问道。

“去哪?秋游吗?”唐植桐一愣,这是班里的集体活动,没想到小王同学想去。

“对啊,秋游,很长时间没出去玩了呢。”小王同学将盘在头上的发髻拆开,摇了两下头,一头乌黑靓丽的大波浪披在了肩膀上。

“可以啊,正好出去散散心。”唐植桐答应下来,到时候无非是和罗志平说一声,多买一张票的事。

至于小王同学不是593班的人嘛,夫妻一体,带个家属可行?

再说这事又不花班级里面一分钱,纯自费,自然是没有不行的道理。

“逗你呢,我星期天还要带咱妈去复诊。”小王同学坐在唐植桐旁边,捏起一小束头发,调皮的在他脸颊上扫啊、扫啊……

“行,那就临了再说吧。”唐植桐由着小王同学闹腾,他大概明白了,这可能是开学报到的时候小王同学没能见到自己的全班同学,没能宣示主权,不放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