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54将近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54将近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捡不常见的买,尝过之后你挑几样爱吃的,我看看有没有机会托人从外地捎回来。”这才是唐植桐的主要目的,托人只是借口,自己有空间,出去一趟能多换点囤起来慢慢吃。

“哎呀,哪值当的费这事?有钱还是买些粮,买点肉吧,我们单位不少人最近都在四处打听着买。”听丈夫这么说,小王同学心里自然是很甜蜜的,但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粮食方面有我呢,不用你操心。过阵子我去趟大伯那,少不了两边吃的。”唐植桐大包大揽道,至于现在再从市面上扫货,已经是有些晚了,唐植桐不愿花这个冤枉钱,也不愿参与到其中去,还是给其他人留点机会吧。

“嗯。”小王同学甜甜一笑,对眼下的日子很满意,幸福感满满,别人都费尽心机的买粮买肉,而自己什么都不用管。

幸福其实是对比出来的,范伟老师说得好: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头拿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

“哦,对了,你帮我包两包椰枣吧,我明天给三哥送过去。”尽管马克俭说不要东西,但唐植桐不能真的不给。

“你去的时候没带东西吗?”小王同学嘴上这么问,手里却没闲着,麻利的起身按照唐植桐的吩咐包椰枣。

“带了,三哥没要,转手就给点心厂的师兄了。这些点心都是按损耗价给的,咱得支情。”唐植桐拉过信纸,在纸上简单写明情况,万一自己去的时候马克俭家里没人,就塞到包装纸上,也好让马克俭知道是谁留下的。

“嗯,现在买点吃的挺困难的。”小王同学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们单位没人求你买东西吧?”唐植桐写完,问了一句。

“我哪有那能力?”小王同学没有否认,将包好的两包椰枣放在了桌子上。

“这次去大伯那,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但山货应该不缺,正好是收获的季节,我打算多买点。你那边要是有很要好的,到时候可以分出去一点。”唐植桐想了一下,说道。

唐植桐之所以想这么做,是想让王静文在单位巩固一些必要的关系,这个不用唐植桐明说,她就能懂。

再一个就是搞点明面上的钱,千里迢迢“采购”、“运回”京城,赚点差价,给小王同学补贴点私房钱,很合理吧?

“好,那就等你回来再说。”小王同学两手抱住唐植桐脑袋两侧,在他脑门上赏了两片粉唇,刻上一個印记,犹如二郎神的第三只眼,不过这只是横着的。

这一亲就是一宿……

第二天一早,唐植桐在送下妹妹、小王同学之后,没有往新街口大街拐,而是西行过阜成门,直接去了马克俭家。

路上的时候利用空间又多包了两包松子放进挎包。

在马克俭家门口,迎头碰到了推着吴海洋自行车出门准备上班的王雁。

“三嫂,正好。伱把这个放下再去上班。”唐植桐不由分说的将挎包里的东西掏出来塞给王雁,既然见到人,写好的说明自然是没有往包装纸里塞。

“桉子,你这是干啥?你三哥在家呢,进来说。”王雁被唐植桐的行为搞了个措手不及,抱着几个纸包让唐植桐进门。

“不了,三嫂,我得赶紧去学校了,要迟到了。回见了您呐。”唐植桐才不会进门搞什么极限拉扯,放下东西,挥挥手,立马骑上自行车跑了。

“喏,桉子给的。”王雁目送唐植桐远去,转身碰到听见动静出来的马克俭,将那一包包的东西转交给了丈夫。

“唉,这个桉子,收起来吧。”马克俭有些无奈,明明都跟唐植桐说明白了,是想感谢一下他的帮忙,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大早怎么又送东西?

“你收吧,我得抓紧去上班了,要迟到了。”王雁没来得及问缘由,重新推上自行车,出了门。

话说唐植桐来到学校,一切如常,收拾一下进教室听课。

胡萝卜田暂时不用搭理,学院路面上的黄沙也已清扫干净,通往清真食堂的小路倒是尚未铺好,但也仅剩最后一步,用不到学生参与。

唐植桐清扫路面的时候目睹了这条小路的铺设过程。

将原先的土路挖开,然后往里面铺设石头,一共铺了三层,第一层是大石头打底,往上一层是小石块,最上面是小石子,今天会有专业人员来浇筑成柏油路。

这条路用料扎实,堪比唐植桐去年做临时工时的那片工地的路面,真真是往百年用路去建的。

午饭后,219宿舍的其他五位委培同学犹如约好一般,将二十斤本地粮票交给了唐植桐。

唐植桐拿在手里,心里却沉甸甸的。

二十斤不多,但换成白薯的话,可以供一个家庭度过一段时间的难关。

也许会有人问,一斤粮票换五斤白薯,总共也就换一百斤,即便一家只有三口,每人每天吃一斤的话,最多也就吃一个月。

这种算法没有错,但非常可爱。

事实中饥饿的农村中,没有人会拿主粮当饭吃,为了多抗一段时间,都是掺着吃。

就拿现下这个季节来说吧,薅上一筐地瓜叶,甚至是地瓜藤,回去洗洗切碎,将白薯切成块,一同放在锅里煮,煮熟后一人一碗,就是一顿饭,一天两顿饭中的一顿,不是一天三顿……

白薯是用来提供维持人体所必需的基本能量,地瓜叶、地瓜藤则用来增加饱腹感……

其他时节也差不多是这样子,地里有啥,饥饿的人就吃啥,一点都不敢嫌弃,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以及冬季,那真的是没得吃,啃树皮,吃观音土……

唐植桐没敢耽误,下午下课后直奔押运科。

这次回来,唐植桐先揣着粮票去食堂找高立德高师傅。

“吆,唐股长,大学生活怎么样?”高立德一见到唐植桐,立马热情洋溢的问道。

“劳您惦记,挺好的,就是食堂的菜不如高师傅做的好吃。”唐植桐和气的打招呼,散烟。

“哈哈哈,您夸我了,我可比不了大学里的大师傅。”高立德听后很开心,尽管嘴上再客气,但嘴角已经快咧到了耳根。

“有机会去找我,我带你尝尝,绝对没有丁点虚言。”唐植桐划根火柴点烟,他说的是实话,但这里面不全是烹饪水平的原因,跟用料也有关系,尤其是酱油。

高立德为押运科食堂操碎了心,总是想方设法的搞些东西,努力维持着饭菜的水准,但邮电学院的厨师师傅就狂野多了,有啥做啥,根本不会挑拣,人太多,一天天累的跟孙子似的,哪有空去琢磨那些?

“好,好,有机会一定去。这几天的票据,唐股长抽空给处理一下?”高立德咧着嘴应承着,成年人嘛,哪怕一定不去,口上也得这么去说。

“没问题!这事马上办。”这是本职工作,唐植桐当即带着高立德往办公室去。

票据也不多,一会就处理完了,不得不说,方圆对唐植桐相当照顾,安排的工作虽然是个细心的责任活,但并不繁重。

“高师傅,我这有件事,想麻烦您给看看,能不能办。”唐植桐收起票据,将对应的钱点清楚交给高立德后,说道。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您说。”高立德也很客气,打算先听听。

“我大学里有个同学,家里非常困难……这个白薯,好换吗?”唐植桐将谷漫苍的事情大概跟高立德说了一遍,如果他办不了也没关系,自己去年囤的白薯还有一些,无非就是再拿粮票买些成品主粮放起来。

“好换,我保证办的妥妥的!现在粮食部门正在协调白薯上市,我估摸着下周就能换出来。唐股长打算什么时候要?”人都有恻隐之心,高立德一听谷漫苍的情况,没打二话,直接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太感谢高师傅了。那条线的押运同事明天回来,我先跟他们打个招呼,看看什么时间合适,明天告诉您,可以吧?”虽然白薯不多,但牵扯到的人不少。

尽管唐植桐在里面不仅一分钱好处都没有,而且要搭上很多人情,但唐植桐一点吃亏的感觉都无,反而觉得很开心。

“成,那我明天等您消息。”高师傅点头应下。

送走高师傅,唐植桐又去了一趟方圆办公室。

“吆,大学生回来了?”虽然才一周没见,但方圆看到唐植桐很高兴。

“嘿嘿,有点事,回来看看。”哪怕帮着谷漫苍跑前跑后,协调好各个环节,但仍有一个关键环节需要方圆点头,那就是运输。

之前唐植桐蹭车,要么是为单位联系业务,要么是公对公的业务,虽然他自己也曾因私事蹭车,但他身为押运员,也勉强说得过去,然而这次帮谷漫苍协调白薯,却跟押运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虽然事情不大,但于情于理,唐植桐得跟方圆汇报一声。

“我当是什么事呢,明天谢渠和余福银押运回来,你直接跟他俩说一声就行。”方圆也是农村出身,现在外面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的传进京了,他也听说了不少,本来他就是个性情中人,一听谷漫苍这种情况,没二话,直接答应了。

“好嘞,谢谢圆哥。算着日子,嫂子快生了吧?身体还好吧?”见方圆答应,唐植桐放下心来,跟他聊起了家常。

“唉,是快了,你嫂子最近老说心慌。带着去医院看看,也没看出啥问题来,让在家观察。我估摸着这次是个讨债的。”说到这个,方圆笑容里添了几分忧虑。

“去的哪个医院?”唐植桐适时的递了颗烟,给方圆点上。

“市产院。”方圆抽了一口,说道。

“怎么没住院?”唐植桐问道。

“没床位啊。”方圆吐了一口烟,有些无奈。

“巧了,我有个朋友在产院,要不明天我去问问,看能不能在过道给加个临时床位。圆哥不嫌弃吧?”唐植桐第一时间想到了吴海洋的爱人吕丽娴,话也没说死,尽管京都十年来医疗条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各种“长”也多的很,吕丽娴又是新人,能力可能也不会那么大。

“能有的住就不错了,嫌弃个啥?只是,会不会太麻烦?”方圆其实也在考虑要不要找关系问问,但大夫都说没事,自己再开口的话,就有些兴师动众,再加上媳妇也拦着,不让惊动领导,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去。

“不麻烦,挺好的朋友,明天我给你信。”唐植桐连连摆手,吴海洋给自己帮了不少忙,自己也催着小王同学给吕大夫送了好几回鸡蛋,关系很融洽。这关系吧,到了一定程度,越用关系越好,不用反而会疏远。

“行,那就麻烦你了。我自己倒也想过找老领导问问来着,又怕动静太大。”方圆第一次在唐植桐面前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背景。

“圆哥考虑的对。嫂子大名叫啥?”唐植桐来这边一年多,身体倍棒,没有去过医院,也不知道现在怎么个流程,反正几十年后办任何事情都得有患者姓名,提前问一句,也算是有备无患。

“叫……金二妮。”方圆迟疑了一下,说了出来。

“好嘞,名字挺接地气的。”唐植桐自然不会嘲笑名字土气,虽说已经实行户籍制度,但执行力度嘛……也就嫁了方圆进了城,否则肯定只是在农村登记而已。

唐植桐又跟方圆聊了一会,等到下班的时候才起身准备走。

下班后,唐植桐拿着饭盒去食堂打了两份菜,押运科由于人不算多,一直没有实行菜票制度,给对应金额的现金即可。

唐植桐打菜的时候,不少同事明明不加班,却都来打菜,怎么说呢,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外地早在去年晚秋就体会到的紧缺,终于还是在今年9月刮到了四九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