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45补票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45补票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邮电学院才开学一个周,但在五个委培舍友的有心打听下,唐植桐从他们口中知道了不少信息。

北邮是由津大、重大的部分院校组建而成,是我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

目前设有有线电通信工程系、无线电通信工程系、工程经济系,校内分别简称为有线系、无线系、工经系。

除此以外,学校里还有研究生、前文提及的邮电科技大学的学生、及原电信学院的部分中专生。

若不是来读书,唐植桐都不知道这年头就有研究生。

不光有,待遇那也是杠杠的。

补贴比本科生的助学金高出很多,研究生补贴很高,一个月足有45块钱!如果是脱产读研,可以选择发放在岗时80%的工资。

从补助金额上就能看出,国家对人才真的是很看重。

邮电科技大学由于去年刚成立,虽然有招生,但没有自己的学校,只能暂时借用邮电学院的教室。

邮电科技大学设有电子电路、微波、通信自动控制三个专业,听说,上面有意开设一些更前沿的专业,但因为与北边关系紧张而搁浅。

哦,对了,邮电科技大学目前的专业学制都是五年半。

现在的大学学制给唐植桐一個感觉,那就是随意,很随意。

从两年到六年不等,有的班是两年制,有的班是四年制,还有五年、五年半、六年的。

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制对部分同学形同虚设。

明明是五年制的学生,刚读完大二,就被分配到地方邮电院校担任老师。

也有部分同学没毕业就被抽调参与到了国防、科研等工作中去,早早地端上了铁饭碗。

还有部分同学读完大一就被送往清大、燕大深造,深造期限一年,回来以后走上讲台,给新生授课,基础课不少老师走的就是这条路。

唐植桐他们班是四年制,至于唐植桐会不会早毕业嘛,他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没特殊情况,在这安安稳稳的读四年书也挺好。

系里的动作很快,昨天的时候已经有其他班开始上实践课,今天轮到了593班。

直到此时,唐植桐才知道,昨天隔壁班干活的农具大部分是从东北角工地上借来的。

同学们在罗志平的分派、指挥下,井然有序的进行着除草、平地、翻地的工作。

农村来的学生平日里多少是有些自卑的,但在干农活方面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一下子就找回了自信。

都是青年男女,最近一周在学校里又吃的比较好,实践课有女同学在场,一个个在荷尔蒙的驱使下,跟打了鸡血似的,哐哧哐哧的埋头苦干。

除了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外,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也不甘示弱,一边唱一边干,唱的是《祖国颂》。

这首歌朗朗上口,但由于是去年成曲,传播途径有限,不少人都不会,没法应和。

换了《南泥湾》就好了很多,这首歌成曲早,传唱度广,人人都会哼上两句。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

洋洋盈耳的歌曲自带加成,手中的农具挥舞的更起劲了。

大庭广众之下,唐植桐等几个委培生也没有划水,跟在后面不急不躁的干着。

都说劳动人民最伟大,都在歌颂劳动,然而却有不少人不愿意俯下身子去劳动。

近两年,小资思想已有非常明显的抬头趋势。

唐植桐仍记得去年二次碰到小王同学时的雨中对话。

那时候小王同学说57年北图就有上山下乡体验生活的,一些看不起农民的知识分子彻底的体验了一把农村沉浸式生活。

其实不光北图的知识分子,其他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在这两年都美美的体验了一把“劳其筋骨”的生活。

这两年四九城周边兴建了不少水库,像什么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

尤其是密云水库,58年开建,到现在已经开工整整一年,还有一年才能完工。

不少知识分子被安排在密云水库体验生活,其中不乏音乐家、诗人、艺术家等等。

弹钢琴的、拉小提琴的被分派抬大筐,手还要不要了?乐器还要不要演奏了?

诗人也有意见,本来自己应该站在大坝上、坐在话筒前歌颂劳动者:“啊!你们是多么的伟大!”

然后去吃饭,而且饭菜得是带荤的那种,这才能反应出自己的价值。

但现在呢?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去出大力、吃窝头、啃咸菜。肯定是满肚子牢骚。

这种情况大家心知肚明,北影去年还以此为题材拍过一部电影,名叫《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尽管有不少人后来指责这部电影拍的不伦不类,但在唐植桐看来,电影有不少可取之处,至少拍的非常有前瞻性,影片中提及的那部分科技产品,后来大部分都实现了。

快到饭点的时候,大家乐呵呵的将工具集中起来归还,三五成群聊着天,猜测着今晚将要在操场放映什么电影。

学习固然重要,但时下的大学里不止学习,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周末放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电影是免费,搬块砖头往地上一蹲就能看,每当此时都是乌泱泱一片人头。

唐植桐自然是没有兴趣在这看电影的,看电影哪有回去抓着大兔子睡觉舒服?

明天星期天,兴许同学们还得再劳作一天种萝卜,唐植桐就算了,他没打算来,家里还一堆事呢。

“哎,给我点钱。”玩了大半宿的兔子,唐植桐一觉醒来,感受着软弹娇嫩,灵光一闪,跟小王同学说道。

“哦,一会给你。”小王同学睡眼惺忪,往身后靠了靠,现在一早一晚凉意明显,正是腻在一起不显热的好季节。

“你不问我干什么要钱?”唐植桐理由都想好了,小王同学却没有问,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捏了一把提示道。

“那你要钱干什么?”自家男人手指不老实,老捻来捻去的,痒痒的不舒服,眼见太阳都老高了,小王同学将唐植桐的手挪开,问道。

“买枪。我打算进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着个兔子啥的。”家里的兔子已经都被唐植桐处理了,现在正是找理由再慢慢往回掏的时候。

虽然唐植桐去年就买了气枪,但家里人并不知情,一直扔在空间里,现在正好补上这道手续,名正言顺的往家里带兔子。

“行,去的时候注意安全。”小王同学直接答应下来,有了前边唐植桐交给她的几百块钱打底后,她就没再过问自家男人工资去向。

这回唐植桐开口要钱,小王同学就以为丈夫只是没钱了,压根就没想到他只是为了补张票而已。

小两口磨磨蹭蹭起床,吃了口早饭,唐植桐从小王同学手里接过钱就出门了。

唐植桐自然是没有去买枪,而是直奔转运处,和万向阳约好了在这边见面。

等唐植桐到的时候,万向阳已经等候多时,蹲在路边抽着烟,望眼欲穿。

“唉吆,阳哥,不好意思,来晚了。”唐植桐刹停、下车,尽管没有迟到,但嘴上依然道着歉。

“是我来早了。”万向阳站起身,给唐植桐散了颗烟,眼睛不住地往麻袋飘。

“热气腾腾的,今早刚杀的。阳哥别忘了回头把袋子顺着门缝塞我办公室里,家里袋子不多。”为了遮人耳目,唐植桐从空间里薅兔子的时候,捎带用了个麻袋。

兔子也确实是热气腾腾的,前段时间将院子里的兔子清空的时候,都是扒皮不到半小时就扔空间里。

“好嘞!你先忙着,我撤了。”万向阳迫不及待的接过麻袋,往自行车上一挂,摆摆手就留了。

唐植桐哑然失笑,这初哥毛躁啊,不过也可以理解,人家是上门谈婚期的,憋了这么多年,哪能不着急?

许久不下雨,天干物燥,唐植桐抽完烟,将烟头踩灭,才骑上车慢悠悠的再次出发,打算去趟马克俭家。

番茄酱都做好了,一直扔在空间,也该去兑现承诺了,趁今天有空,把这件事给办了。

到马克俭家的时候,唐植桐薅出两瓶番茄酱,又包了一包黄豆,有个三斤来沉的样子,全放进挎包后,才推车进了门。

“三哥,三嫂,在家吗?”大周末的,唐植桐进门先喊人。

“吆,桉子来了,快进来。”王雁在屋里露了个头,然后转身喊自家男人:“麻三儿,快起床,桉子来了!”

唐植桐将自行车放好,站在院子里一听,好家伙,连外号都叫上了。

既然马三哥还没起,唐植桐也就没进去,而是站在院子里,瞅着藤上的黄瓜,点上烟愣神。

“桉子,在院子里干嘛?快进屋坐。”王雁见唐植桐一直没进屋,这回直接走出门,往里让人。

“三哥不是还没起嘛,我来的不是时候,没耽误事吧?”唐植桐嘿嘿一笑,当弟弟的可以开哥哥嫂子的玩笑,但反过来就不合适了。

“呸!还以为你是个老实的,看走眼了。大门都开了,耽误啥事?麻三最近加班加点的培训,趁今儿没事补了个觉。”王雁一把将藤上的黄瓜薅下来,大大咧咧的回道。

“嚯,那我来的真不是时候。三哥最近忙啥,怎么还培训?”知晓内情后,唐植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马上就全运会了,上面抽调我们过去给运动员、裁判员做保障工作,提前做一下培训。快进来坐。”马克俭打着哈欠,头上竖着几根呆毛,从屋里迎了出来。

“呵,那可是长脸的事。”唐植桐没想到马克俭还跟全运会搭上边了,由于是第一次举办,上下都非常重视,这年头没有“志愿者”一说,很多服务人员都是临时抽调。

“还行吧,运动员来自全国各地,上面让在餐饮上向各地靠拢,这回倒是能学几个地方菜。”马克俭乐呵呵的说道。

“挺好的,有机会找穆祥雄签个字,能吹一辈子了。”唐植桐打着哈哈,穆祥雄现在非常出名,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有“蛙王”之称。

“嗐,我们就是做服务保障工作,哪有机会接触运动健将?”马克俭笑着摇头。

“桉子,我看你盯着黄瓜瞅,快尝尝好不好吃。”王雁趁哥俩聊天的工夫,将摘下来的黄瓜洗干净,甩甩水直接地给唐植桐道。

“唉吆,谢谢嫂子。我是觉得长势挺好,还真不是馋了。”唐植桐将黄瓜推回去,这年月有点青菜不容易,王雁客气,但唐植桐有分寸。

“吃吧,院子里还有,要不是上次你提醒,现在连点菜都没得吃。”马克俭也让道。

“嗐,我就那么一说,主要还是伱和嫂子出力,菜种的好。上次得亏三哥给淘换的柠檬,番茄酱做好了,给你和嫂子带了两瓶,尝个鲜。”唐植桐接过黄瓜,并没有吃,而是顺手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边说边从挎包里往外掏东西。

“多大点事?你至于吗?”马克俭哭笑不得的说道。

“嗐,你想多了,我真做了不少,只是你和嫂子尝尝。”唐植桐是不承认里面包含谢意的。

“得,那就留下吧。今天中午没事吧?我做两个菜,咱哥俩喝一点,有日子没坐一起了。”马克俭没矫情,示意王雁收下,问道。

“行,那就喝点。”唐植桐痛快答应下来,正愁着没地方去呢,他在家跟小王同学说的是买完枪进山碰运气,这一来一回不得大半天啊?

“你先去洗洗头,看你这头发,跟电线杆似的。”王雁给马克俭准备好水,吐槽道。

“哈哈,挺可爱的。三嫂,你是没见三哥小时候,那时候的头发才叫一个桀骜不驯,只要头发一长,睡一觉必定跟蒲公英似的。”唐植桐看着犹如天线宝宝般的马克俭,笑出了声。

“没办法,谁让我头上两个旋呢?”马克俭也不恼,乐呵呵的回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