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20奖励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20奖励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情怎么去做,唐植桐没过多插嘴,他非常相信叶志娟的智慧,何况也没有资格在她前指手画脚。

农村的医生前面带“赤脚”二字,不是因为往前查三代是红色的,而是因为穷,没鞋子穿。

农村有多穷,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一切语言在贫穷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尽管不少宣传偶尔会提到某某的子女也在务农,这种事吧,看看就得了,别太当真。

在家务农的,绝大部分都跟万向阳兄妹差不多,为后妈所不容,但宣传中不会提到这些。

当然也有比万向阳兄妹更困难的,只因亲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迫”迎娶的发妻……

唐植桐老家就有这样的邻居,兄妹二人给老太太养老送终,互为依靠,长大成人。

也许有人会说,不爱你别留种啊,但这种事吧,外人说不清楚。也得亏有这么两个孩子,老太太心里才有了盼头、有了依靠,否则……

关于聊赤脚医生手册的事情,娘俩聊了很多,唐植桐崩了栗子,晚上又蹭了顿晚饭才回家。

小王同学全程旁听,回到家的时候,看向唐植桐的崇拜目光中已是饱含秋水。

宛转蛾眉,秋水盈盈,香温玉软,削肩细腰,千姿百态……

接下来的一段很好看,我帮大家看了。

星期一,唐植桐上班,照例泡茶、看报纸、练大字。

报纸上说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鼓励储蓄,要会过日子、精打细算、留有后备、同心同德、厉行增产节约等等。

翻到报纸其他版面,登着某地灭干旱、扩大了多少灌溉面积的新闻报道。

至于水流量多大、多久能灌溉完毕、旱灾造成多少减收,只字不提……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没有人喜欢听逆耳之言,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这是人的本性。

所以,新闻也好,汇报也罢,都是有技巧的。

唐植桐以前给资本家扛活的时候,老板开会,公司的中高层汇报都是这么个套路,捡老板爱听的说。

老板反过来说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提拔重用敢说实话的新人,但新人只是比较会说而已,也特么不敢说实话……

职场上的人拐不过这个弯来,吃点亏不冤。

看完报纸,唐植桐摆开姿势练大字。

书法这东西吧,得勤练,还得耐得住寂寞,兴许练个一两年就能写的像样点吧。

“练字呢?”就在唐植桐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方圆过来了。

“圆哥好,抽烟。”唐植桐在听到方圆动静后,立马放下毛笔,掏出烟来散了一颗。

“刚才老苏来电话了,让你去一趟市局。”方圆点上烟,吸了一口,说道。

“苏处?啥事?”唐植桐有点摸不着头脑,很久没跟老苏打交道了。

“好事。古都林业部门给市局发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市局优秀职工唐植桐同志协助当地百姓解决虎患。”方圆乐呵呵的说道。

“嚯,挺会来事啊。”唐植桐一听,放下心来,他还以为虎皮交易完,这桩事就算过去了呢,毕竟人家那边也没少给。

“是挺会来事。老苏前阵子又是给你拍照,又是内部宣传的,也没给点奖励。这次坐蜡了,不给点奖励说不过去,找你谈谈。你还缺啥,直接给他提。”方圆从老苏嘴中探了口风,转头就告诉了唐植桐。

“好嘞,谢谢圆哥,我知道了。”唐植桐咧着嘴高兴地应下,这是去找苏处狮子大开口的意思吧?

唐植桐没有着急去市局,而是跟方圆聊了一会,吃完午饭才往市局赶。

市局在户部街,紧邻广场,斜对面就是会堂。

唐植桐到市局门口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东西长街上正在组织彩排,还有個把月就是十周年庆典,上面对这次游行非常看重。

远远看去,会堂已经封顶,来来往往的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朝里面搬运材料,兴许是在准备内部装修。

由于前阵子老屠被处理,老苏负责的工作又有所增加,真正成为了市局的实权人物。

唐植桐来到苏处的办公室门外,等了一会才轮到自己进去。

“苏处好。”唐植桐进入办公室,主动跟老苏打招呼。

“小唐来了,坐。”老苏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指着自己对面的椅子说道。

“老方跟你说什么事了吧?”老苏待唐植桐坐下后,主动开口道。

“嗯,大概说了一下。”唐植桐听到老苏这么问,明白他是故意说给方圆听,让方圆转达给自己,爽快的承认道。

“你们押运科种个南瓜都那么大的动静,成了系统内的典型,听老方说,这事也是你开的头?”老苏拿起办公桌上的大前门,弹弹烟盒底部,弹出两根,然后递向唐植桐,示意他取一颗。

“嗐,我就是看那地方荒着可惜,我自己干了一点,绝大部分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唐植桐立马起身捏了一颗,然后掏出火柴划着,先给老苏点上,自己才点上。

“不错嘛。不光有胆量,还有远见。”老苏夸奖了一句,抽上烟,都是老相识了,没有跟唐植桐拿架子。

“您夸奖,我这都是碰巧。”唐植桐谦虚道。

“不用这么谦虚。我本想着等年底一块奖励,但古都那边对伱很满意,表扬信都摆在局长的桌子上了。”老苏三言两句把事情脉络交代清楚,并拿出一个档案袋递给唐植桐。

“苏处,那我可就收着了。”唐植桐接过档案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张奖状,古都林业部门发给自己的。

不就是配合着将虎皮寄了回去嘛,这做事也太周到了!唐植桐喜滋滋的心道。

“给你个人的,收着吧。胡局说不能让其他单位走在咱前头,我喊你过来问问,家里有什么困难吗?市局帮你解决一下。”没有跟唐植桐玩弯弯绕绕,直接问道。

“谢谢苏处,家里没有什么困难,就是结婚这么久了,三转一响没凑齐,能给张缝纫机票吗?”唐植桐听在耳中,明白这是胡局在推动,机会难得,但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于是只提了一项。

“这个可以有,没别的了?”老苏眉毛一挑,有些意外,前面老方当着唐植桐的面没少要,唐植桐推广的时候也没少拿。

“做人得有分寸,这个能解决,就已经很感谢苏处了。”唐植桐装出一副腼腆的模样,回道。

“算你小子识趣。”老苏伸出手点点唐植桐,笑眯眯的说道。

唐植桐只是笑,并不回嘴。

老苏拉开抽屉,拿出一张缝纫机票,把烟头怼在烟灰缸里,拉过一沓信纸开始手写证明信。

“小唐啊,过阵子就去读大学了,咱市局就两个名额,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老苏一边写一边叮嘱道。

“谢谢苏处教导,我一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唐植桐眼巴巴的盯着信纸表态道,有些东西管理越来越严格,光有票还不行,还得有单位的证明信。

“行了,好好干!”老苏停下笔,在末尾盖上红章,撕下来递给唐植桐。

“谢谢苏处,那我先走了?”唐植桐接过票据和证明信,乐呵呵的问道。

“走吧。”老苏没有挽留,收起公章,挥手赶人。

唐植桐出了老苏的办公室,将奖状、票据和证明信都塞进档案袋,拿在手里,前阵子小王同学还说没有缝纫机票,这不就有了?

三转一响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等买了缝纫机就只差一响了。

但唐植桐没有打算这么早买收音机,现下市场上流行的是电子管收音机,尽管音质好一些,但电子管寿命短,加上花市电压不稳、时不时的停电,更是加大了烧坏的几率,等晶体管收音机上市后再买也不迟。

从苏处办公室出来,唐植桐没有去找程海,他那个部门比较特殊,那四个人刚进去没多久,自己去找程海有些扎眼。

出了市局,唐植桐没有回押运科,而是将自行车放在市局,步行往北和一众百姓挤在路边,听着奏乐,看彩排的队伍。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人举着手里的旗帜,有人敲着鼓,有人挥动着手里的彩带、纸花,欢呼着走过城门楼子。

城门楼子上尚未挂起大幅画像,现在只有重大节日才会挂,平时都是空着的,要等风起后才会天天挂。

十年,时间不长,但经历了立国之战,国人挺起了脊梁!

十年,变化翻天覆地,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彩排队伍过去后,临时交通管制解除,唐植桐回市局取了自行车,骑着往北去北图找小王同学。

唐植桐轻车熟路来到王静文的办公室,姜烨不在。

“你咋来了?”王静文听到敲门声后,抬起头,看到自己男人笑眯眯的站在门口。

“过来看看你呀。”唐植桐将档案袋放在小王同学办公桌上,走上前摸摸她的酒窝,若不是理智尚存,唐植桐觉得自己会跟顾勇一样,夜夜笙歌。

“讨厌,注意点,在办公室呢。”王静文将丈夫的手拿下来,顺手将水杯递过来。

“嘿嘿。”唐植桐接过水杯,一气喝干,光忙着看彩排了,一下午没喝水。

“这是什么?”王静文拿起档案袋,看着没贴封条,打开前问了一句。

“打开看看。”唐植桐放下水杯,坐在王静文对面的椅子上,说道。

王静文看了一眼卖关子的丈夫,撇撇嘴,将档案袋打开。

“呀!缝纫机票!”小王同学将东西都取出来,逐一看了一下,最终捏着票据,惊讶道。

至于奖状嘛,这个俩人早就知道,回家也没法挂在家里,因为至今还瞒着张桂芳呢。

“要不要早走一会?咱俩直接去买了?”尽管王静文没提过,但唐植桐知道她对缝纫机渴望已久。

“钱和存款单都在家里呢,没法直接去。”小王同学将票据拿在手中,没舍得放下。

“那就先回去拿钱。”唐植桐开口道。

“我先问问有没有货吧。”王静文并没有听从唐植桐的建议,而是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打给自己的朋友。

唐植桐就这么看着,也不说话。

不得不说,北图的办公条件比自己单位好,连王静文这个级别的都有电话用,而押运科只有两部电话,方圆办公室一部,工会陈大姐办公室一部。

有人打电话找唐植桐,方圆还得去通知,搞的方圆跟唐植桐秘书似的……

“走!回家拿钱。”一会的功夫,王静文电话确认有货后,挂掉电话,跟丈夫说道。

“行。姜姐呢?你需要跟领导说一声吗?”唐植桐站起身来,打开档案袋,让小王同学将东西放进去。

“锁了门就去。姜姐请假了,今天没来。”王静文收拾好个人物品,拿上锁,走出办公室,直接锁了门。

王静文让唐植桐等一会,先去斜对面的办公室请假,一会的工夫就出来了。

“今天来不及取钱了,可能要花你那些十块、三块的钱,你舍得吗?”小王同学想起这一茬,停下往外走的脚步,问道。

“这有啥舍不得的,赚了钱不就是花的嘛。”唐植桐其实也没换多少,花了就花了,等以后有机会再存就是了,干什么都不如让小王同学开心来的重要。

“行,那咱回家。”小王同学朝唐植桐展颜一笑,往外走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就差蹦起来了。

唐植桐跟在她的身后,看着小王同学欢快的步伐,高兴地像个孩子一般,今儿回去的脚蹬子仿佛都比平时轻快了三分。

“怎么今天下班这么早?”张桂芳看着回来的儿子、儿媳,略带惊讶的问道。

“妈,市局奖励桉子一张缝纫机票,我们打算今天提回来。”王静文欢快的语气中带着自豪。

“那感情好。钱凑不凑手?我这还有点,我给你们拿。”张桂芳一听,也很高兴,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开口给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