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08馒头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08馒头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按照培训计划,在课堂上的学习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是参观、学习时间。

吃完早饭,疗养院这边负责培训的同志集合学员,用卡车拉着前往燕大旧址进行参观。

燕大,现下鼎鼎有名,以后依旧鼎鼎有名,好在没有出现类似“眯眯眼”的院系。

燕大现下出名,并非仅仅因为是国内的最高学府,还因旧校址有一处用红砖砌筑的建筑,因颜色命名。

此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楼体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100米,主楼南北进深14米。

此楼的东南角有两间西向的屋子,是近代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这里陈列着图书管员及馆长的文献、手书等资料,还有一副某文人的诗篇,其中提到“毛李笔砚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同志们心目中的四九城圣地!

想来这边参观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并不向普通民众开放,得有机关单位的介绍信才行。

当然,这一切都有疗养院的负责人去沟通,唐植桐等一帮学员只管怀着虔诚的心参观即可。

与去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次前来有专门的人员讲解。

除了燕大,去往其他地方,学院出行都有专车接送——送邮包的大卡车。

在地方上,这种卡车也是非常稀有的,别看是一帮十三四级的干部,其实很少有机会能乘坐,更别说小车了。

1959年8月8日,星期六,立秋,晴空万里。

尽管今天和明天依旧有参观的行程,但已经有不少学员提前启程返回地方。

部里留给地方上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回去也需要时间,凡是想进步的,就没有留恋参观机会的。

疗养院没有为难学员,想提前启程的,就餐券予以兑换干粮,在疗养院等下周火车的,疗养院也提供平价餐饮。

邵剑林三人由于路途遥远,又正好有火车,直接打包好行李,将就餐券兑换了干粮,扔到卡车里直奔火车站。

唐植桐也不稀罕去那些个景点,果断拿着就餐券换了一堆干粮,回家!

关于立秋,有很多谚语: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了秋,把扇丢。

唐植桐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管外面,人力有时穷,操心太多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唐植桐知道自家院子里的各种菜都该刨了,把地平整一下,是时候施肥种白菜了。

疗养院对待学员还是很优渥的,一天三张就餐券能兑换十多个大馒头。

唐植桐还有两天多的就餐券,兑换了三十多个大馒头,在装虎骨酒的箱子里铺上了两层报纸,把馒头放里面,然后把箱子绑在自行车后面就往内城赶。

唐植桐先去了椿树胡同,叶志娟坐班,只有放假在家的小姨子和小舅子。

“虎什么酒?姐夫,这是个什么字?给谁喝的?”王敬民看到唐植桐分外亲切,上来就查看姐夫带来的东西,由于箱子是木质的,而且绑着,于是就照着箱子上的字念起来。

王静莹是個识字多,见识也多的,听到弟弟的话,往箱子上瞅了一眼,脸蛋立马就上了一层粉,红色的那种。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只是从单位随手找了这么一个箱子。瞧瞧里面是什么!”唐植桐暗道失策,但脸上却轻描淡写,将箱子打开给他们看。

“哇!馒头,好多!”小孩子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行,王敬民也不例外,立马不纠缠箱子上的字,而是抓起一个馒头啃了起来。

“刚出锅的,怎么样?好吃吧?”唐植桐乐呵呵的看着小舅子,说道。

王敬民忙着啃馒头,没嘴回答,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姐夫,你怎么又往这拿馒头?咱妈知道又要不高兴了。”王静莹懂事一些,尽管也想吃一个,但还是忍住了,略带担忧的说道。

“参加培训,用就餐券换的,给你们留下一半,快去拿篮子。”唐植桐摸摸小舅子的脑瓜子,吩咐小姨子道。

“姐夫,我去!”还没待王静莹动身,王敬民立马抓着啃了一小半的馒头跑进了厨房。

“敬民!你快回来!皮痒了,是吧?”王静莹是不同意姐夫留下馒头的,追着弟弟后面就要进厨房。

“安心吃,咱妈不会批评你的。”唐植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王静莹的手,顺手拿起一个馒头塞给她。

这馒头,必须是刚出锅的才好吃,软喧甘甜,搭配咸菜食用更佳,若是有块咸肉,啧啧,给个神仙都不换。

“哦,谢谢姐夫。”王静莹是个听劝的,最终没抵住馒头的诱惑,小口的啃起来。

王敬民从厨房拿出篮子递给唐植桐,然后看着啃馒头的二姐笑,贱兮兮的,看的王静莹恼羞成怒,恨不能当场捶弟弟一顿。

唐植桐将木箱子里的馒头拾进篮子,都堆得冒尖了,才盛了十来个。

“我放在桌子上几个,吃的时候留意一下黏在上面的报纸,揪下来再吃。”唐植桐又拿出来五个馒头放在餐桌上,将木箱再次盖上,准备回家。

唐植桐之所以将木箱子扛上来,是担心人多眼杂,被人看馒头到说闲话。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

喝了一杯水,唐植桐没有多坐,与王静莹、王敬民告别,又扛着箱子下楼,回家。

回到家后,唐植桐生怕张桂芳心里不舒服,没有跟母亲提及分了一半给椿树胡同的事。

解释一下馒头的来源,将馒头交给母亲打理,唐植桐换了一身旧衣服,在院子里干起活来。

菜就直接收了,已经坐果的其他蔬菜,哪怕还有不熟的,也得拔掉,什么丝瓜、黄瓜的竹架子也得拆了,省的占地方。

农时不等人,错过这几天,又要等一季。

眼前触手可及的收获固然重要,但未来产量可期的白菜更加动人心,很朴素的一个道理。

这一天,唐植桐就没闲着,把前阵子跟方圆撒的谎扎扎实实的圆了回来,待明天加一遍肥,就能种白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