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274狭路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274狭路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年贼特妈邪性,洋辣子多的不像话。”韩德银刚才在摸羊奶奶的时候被陆地海参“宠幸”了一下,这会摸也不是,不摸也不是。

摸一下,滋啦啦的疼,不摸吧,又痒的难受。

唐植桐对此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再分他些烟,转移下注意力。

“光洋辣子多吗?其他多不多?”唐植桐拍拍手,先不吃了,甜食吃多了,胃里不舒服,万一肚子翻江倒海的,在野外被虫子吻一下屁股,也够难受的。

“好像鸟也多了些。”韩德银一边抽着烟,一边寻思道。

“我还以为这里本来鸟就多呢。”唐植桐顺口回道,但心里却一声叹息。

去年炼钢这件事是全国范围内的,在来沙家坪的路上,唐植桐就发现靠近市区的山上已经秃了。

外围的山上没有了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只能往深山老林里钻,苟延残喘,这是动物的本性。

“以前可没这么多,去年冬里,在地上撒一把瘪谷,再支个筛子,一会的功夫就能盖住好几只。”韩德银摇头道,他并不清楚这里面有什么关联关系,但并不影响他对肉食的追求。

“我小时候也这么套过麻雀。”说到套鸟,唐植桐来了兴致,童年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就是套麻雀。

麻雀这玩意不是候鸟,加上灭四害之前麻雀贼多,冬天没了食物来源,就进粮仓偷粮食,素来有“老家贼”一称。

冬天天晴的时候,麻雀都站在电线或者树枝上,看到箩筐下面有粮食,即便知道有危险,也抵不住肚子饿,冒险进食。

蚊子腿再细也是块肉,在前几年确实是个很好的肉食来源。

小哥俩就这么缀在队伍后面,一路走,一路聊。

一众人再经过叉叉果的时候,没有停留,唐植桐则在经过后施展收纳大法,将成熟的叉叉果收进空间,顺带也收了不少“陆地海参”。

黑蟒口中舌,黄蜂尾上针。蜂针让人长记性,但持续时间不够长,唐植桐下次想试试“陆地海参”的威力。

打架什么的low爆了,打输了进医院,打赢了说不准会被说成“欺负孤儿寡母”,要进局子评理。

唐植桐是文明人,能不动手就不动手,痛及灵魂的问候才是救赎之道。

此时的秦岭丛林中,不仅有叉叉果成熟,紫红的桑葚也挂满了枝头。

唐植桐同样没放过桑葚,开挂收进空间,打算同叉叉果一同带回家,给小王同学吃。

桑葚吃多了舌头会发麻,而且舌头发紫,若汁液沾到衣服上,则很难清洗。

尽管如此,很多人依旧趋之若鹜,争先恐后的摘食桑葚,因为这玩意最亲民,随处可见,而且不要钱。

之所以说桑葚亲民、常见,是因为这玩意来自桑树,而桑树上的桑叶是蚕的食物来源。

中国养蚕制丝要是从神话传说中的嫘祖开始,保守估计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考古中显示的证据却比传说更古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遗址就发现了蚕丝蛋白残留物,距今有7800—9000年。

养蚕并不是中国南方的风俗,其实北方也有很多,只是慢慢的被棉花替代而已。

北方养蚕是有证可考的,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提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里的桑麻就是养蚕和织麻布,用来代指农耕生活。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人庄”的位置,一说是豫省平顶山宝丰县一村庄,也有人说是冀省保定涞水县南部一村庄,无论是哪,都在北方,也是北方有养蚕的重要力证。

唐植桐一路走,一路收,在到达另一个山头的时候,已是中午时分。

张老汉示意队伍休息吃饭,将狗交由别人牵着,自己凑到唐植桐面前,丧眉耷拉眼的商量道:“唐同志,再往前就是响水岩了,咱下去仔细搜一圈,要是找不到老虎,就只能往回返了,要不赶不回去,外面不安全。”

“好嘞,张大爷,我听您的。”若不是来的路上,唐植桐问过韩德银响水岩的位置,说不定这次还真被张老汉给糊弄过去了,即便是这样,唐植桐也没有揭穿。

唐植桐心说好家伙,这一趟还真是遛着自己来春游了?但这话只能在心里吐槽,不能说在明面上。

响水岩危险,大家伙心知肚明,就连打虎队都不敢深入,张老汉本来就没有带着大家伙冒险的打算,来这一趟无非是给县上和唐植桐一个交代。

听到唐植桐的回话,张老汉松了一口气。

然而世事无常,众人吃过午饭,就在张老汉领着大家有说有笑的往下走,打算走个过场就返程的时候,树林里传来一声“啊~嗷~”。

细犬顿时狂吠,众人端起枪,心惊胆战的观察着四周。

“老虎叫?”动物园的老虎不吭声,这还是唐植桐第一次听到老虎叫声,低音非常具有穿透力,提神醒脑。

唐植桐端起枪,打开保险,瞄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同时开启六十米的极限探测,并没有发现老虎的身影。

“嗯,听动静个头不算大。”韩德银并没有害怕,反而有些兴奋,端着枪,伏着身子,寻找着目标。

张老汉心里在权衡,打到就是功劳一件,若就此退缩,被四九城的同志传出去,丢人就丢大了。

再加上这一块尚未到响水岩,张老汉把心一横,下令道:“三人一组,慢慢往前走!”

张老汉虽然口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在祈祷,希望这只老虎识趣,听到狗吠声后抓紧跑吧!

虎不遂人意,不仅没有跑,反而叫声越来越急迫,且越来越近。

唐植桐尽管有空间护体,但心里在打突突。

张老汉有些麻爪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唐植桐把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却没有看不起张老汉的意思,猎虎本就不是一件易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让人口口相传的打虎英雄也没几个。

据公开的解放后资料来看,耒阳县共打到猛虎168只,其中,“打虎王”陈耆芳率队所猎猛虎138只,占据了总量的五分之四!

炎陵县有425支打猎队,每17支打猎队才打到过一只老虎。

打到了是英雄,打不到才是正常。

“唐同志,会爬树吗?”在众人进退两难的时候,韩德银端着枪,目不转睛的瞄着前方,轻声问道唐植桐。

“爬不快,但能爬。”唐植桐瞅了瞅身边树的直径,回道。

在东北林场爬不上去,那是因为树太粗,这边的细,能爬!

“一会看情况不对就爬树,老虎爬不上去,在下面干着急。”尽管韩德银跃跃欲试,但还是好心的提醒道。

“好嘞,谢谢韩大哥。”唐植桐郑重道谢。

有个笑话说,两个人在树林里遇到熊,其中一个弯腰系鞋带,另一个认命道:“你系鞋带也没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系鞋带的说:“我不用跑过熊,能跑过你就行”。

尽管是个笑话,但有一定道理。

唐植桐身强力壮不假,但在这种山路上肯定不如其他人跑得快,如果一窝蜂的往回跑,最后垫底的肯定是他……

以身饲虎?唐植桐两辈子都没有这种觉悟,注定是个吃不上信众香火的人。

提前跟诸位大佬求一下明天的保底月票,鞠躬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